王 磬
(江西制造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要行动指南,其中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基于以上背景下在线开放专业课程建设与应用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前提下,从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资源中挖掘隐性“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实现专业课程“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课堂内外全过程育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团队依托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该课程的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于2018 年8 月被确定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改革试点专业课程并报江西省教育厅备案,同年9 月该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在超星尔雅平台上线。2019 年6 月,在课程教学团队老师共同努力下获批江西省高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建设项目,课程团队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2020 年在线授课大规模投入使用,取得良好效果被评为江西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三等奖。课程线上教学资源于被超星股份有限公司评为优质“课程思政”专业课并收录为“示范教学包”供全国各职业院校使用。截止2021 年10 月,全国高职院校应用该课程在线资源的已有125 所,选用教师达152 人次,开课班级达252 个,使用人数突破4101 人次,校内课程在线浏览量突破120 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于2021 年12 月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西省高等职业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线开放课程结合学校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应用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课程团队遵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生岗位技能的要求,倡导学生“德技兼修”。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完善教师的教学资料,形成“课程思政”线上教学资源库。将线上专业教学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思政元素”渗透进线上教学过程,实现“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该课程总体教学目标设计上,通过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中基本概念、原理与外贸业务操作流程学习,形成从事外贸业务岗位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在课程中侧重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育,引导学生在实训、实操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同时强化在线开放课程其蕴含的思政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指明中国道路。对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外贸取得历史巨变进行讲述,有力证明“中国共共产党为什么能”。第二,聚焦中国经验,以国际视角对近现代各国贸易政策与措施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多维度认识当今中国,增强对中国倡议、中国方案的认同感。第三,讲好“中国制造”品牌故事,以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操作为典型案例,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中国制造”产品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规划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在遵循课堂教学逻辑结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点进行梳理。教学内容划分为九大理论知识专题共计52 学时。每个理论专题中都会引入若干个与国际贸易活动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时事案例,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案例在线讨论,并答疑。以此案例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为载体,挖掘“思政元素”并最终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要点有机融合。
表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团队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总计52 学时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移植在线课程平台,并搭建起树型结构的课程框架,并将教学资源上传至相应教学专题,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将线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迁移至“线上”,形成一个开放式、可共享的在线课程资源库。
表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清单
在线开放课程的视频微课《国际贸易分类-有形贸易、无形贸易》教学设计思路如下:一是,创设教学情境,以短视频、动画、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资源引申专业教学知识目标,并以此提炼出教学资源所蕴含“思政元素”点。二是,围绕专业课程理论知识难点、技能形成要点展开教学互动,着重于围绕蕴含“思政元素”的概念、知识点、技能操作进行讲解与应用。三是,通过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案例进行重点剖析、学生集体进行专题讨论完成专业知识总结与思政育人功能加强。
表3 视频微课单节次教学设计
针对授课对象大部分为高职大专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专业课程学习基础,比较热衷于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获取学习资源,课程团队选用超星公司的超星尔雅平台与学习通移动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首先,将课程改革后的内容体系移植于超星尔雅课程平台并搭建起树型结构的课程框架,并将教学资源上传至相应专题章节,通过超星尔雅课程平台将线下资源转移线上,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在线课程资源库,学生只需要使用学习通APP 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与线下课堂同步的预习、复习、练习。
其次,主讲教师尝试采用学习通APP 进行O2O(线上+线下)课堂管理,每个专题授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APP 教师端在线发布预习任务包括预习教案内容、观看视频、动画资源,提出第二天上课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用手机端登录课程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预习,构成线上教学活动。每次专题课堂授课教师通过学习通客户端发起签到、提问、讨论、问卷等活动全体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从而构成该课程的线下教学活动。
最后,在实施过程中,关注课前(线上)、立足课堂(线下)、巩固课后(线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学—教—评—改”实现全方位育人、全面育人。
图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流程
在实践教学方面,课程团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设计实训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使得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以“实践育人”为宗旨,利用好校内外的思政教学资源,打造“课程思政”的第二课堂。同时主讲教师依托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为授课班级以在线直播方式进行了“课程思政”的“云端”微讲座。例如:2020 年疫情期间的《从疫情影响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微讲座从疫情下全球经贸状况入手,凸显中国经济重要影响;通过解读中外援助物资标记上的优美中国诗词,讲述中国与友好邻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与深情厚谊,展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为世界抗击疫情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是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2021 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对外经贸伟大历程的回望》微讲座通过四个阶段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经贸事业百年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激励当下经济贸易类专业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开放观指引下,为早日建成经贸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1.案例教学法
教学团队深入调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自编课程案例集。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
2.情景教学法
教学团队教师向学生剖析本课程相关内容对应的工作岗位,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对话、行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
3.任务驱动法
教学团队根据授课专题相关内容设计成可执行的学习任务,由学生自由组合成4-5 人小组共同完成,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为全面对学生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成效进行评价以及教师教学活动体现“课程思政”要求。课程在应用过程中以日常教学监督为基础,构建师生多方参与考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线上自主学习与课堂讲授学习同步反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以超星泛雅平台、学习通APP 设置为例)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4 “线上+线下”学习考核权重比例
表5 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评价标准(以超星泛雅平台、学习通APP 设置为例)
以建促学,授课班级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学习获得感提升。该课程教学满意度高于其他课程10 个百分点,该课程出勤率达到98%,期末成绩优良率达到85%以上,在授课班级学生中也涌现出像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西省高校“最美大学生”提名人选,江西关爱抗战老兵活动“优秀志愿者”等一大批优秀典型、个人优秀事迹。
以建促赛,课程建设促进提升师生竞赛成绩。授课教师2019—2021 年连续3 年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一等奖2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授课班级学生2018-2021 年连续4 年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获得二等奖4 项、三等奖2 项。
以建促研,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表论文5 篇,课程团队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 项,校级2 项,其中《“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为例获批2020 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该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持续建设以来,改革实践成效备受关注。江西教育网报道《江西制造职院开展多种形式实践教学推进"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江南都市报刊发《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大思政”格局》,课程教师团队多次接受江西教育电视台采访。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秉承“三全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优势,通过知识体系、教学资源、应用模式三个层面挖掘在线开放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放大课程育人功能。该门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积累的宝贵经验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重要借鉴,也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