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娟,高长春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转型升级,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促使两个系统形成良性协调共振状态,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测算莫兰指数和构建耦合度评价模型,从时间、空间维度分析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期为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结论。
本文从多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有文献研究和实际情况,选取了反映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法建立综合评价函数,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表示第个年份的观测值。
(1)
(2)
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文化产业集聚系统和区域经济增长系统对评价指标单位不同的影响。另外,本文将评价指标划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正向指标是指数值的大小与文化产业或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为正相关,反之,为逆向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3)
2.2.1 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
本文基于空间相关指数探究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集聚演变特征。采用莫兰指数检验区域周边的空间集聚情况。如果高值与高值聚集,低值与低值聚集,则称为“空间正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4)
其中,为样本方差,为空间权重矩阵。
2.2.2 耦合关联度模型
耦合度数值是量化两个及以上系统的相互影响程度,耦合协调度在关联度基础上进一步反映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优劣程度。()、()分别是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评价序参量,代表耦合关联度,耦合关联度模型可表示为:
(5)
2.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为了进一步反映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水平,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两个系统的综合协调关联程度。模型如下:
(6)
Τ=()+()
(7)
其中,为耦合协调度,为耦合关联度,为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指数,、分别表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权重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权重。
本文通过测算局部莫兰指数探究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验证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
由图1可知,大部分省份集聚在第一象限(高-高聚集)和第三象限(低-低聚集),即文化产业集聚水平高的省份被同样高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省份围绕;而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低的省份,其相邻省份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同样也较低,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以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等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的省市在样本期内落在了第一象限,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以甘肃、青海为代表的省份位于第三象限,这表明自身以及相邻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都较低。就长三角区域而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位于第一象限,安徽省位于第二象限。由此可知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存在空间分布差异,需要优化产业布局,借助经济优势协调文化产业发展。
为了对比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本文引入相对发展度=()()。计算得出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图1 2017年文化产业集聚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情况
表2 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结果
续表
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从2014年开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高于文化产业集聚速度,尤其是2014年,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速度。
根据耦合协调模型(5)至模型(7),计算三省一市的耦合协调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由表3可知,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增长态势,整体来看,三省一市的平均发展水平属于交错发展型。依据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数值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经济发展滞后阶段、文化产业集聚滞后阶段、两系统趋于协调阶段。
分省份来看,两个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发展态势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交错发展型、发展差距扩大型和发展关系维持型。其中,交错发展型表现为两系统评价指数高低交错,可细分为 a 类型(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数高于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评价指数)和 b 类型(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评价指数高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数)。依据以上分类,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均属于交错发展型。从2014年开始,“三省一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数高于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评价指数,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高于文化产业集聚的速度,两系统的发展类型为发展关系维持型,且增速基本一致。2017—2019年,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发展类型基本一致,而安徽省转为b型,两个系统的水平线接近重合,表明安徽省的文化产业集群和经济同步发展,相较于2012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化特征和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来看,文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耦合协调度相似的省份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分布,主要表现为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
第二,从两个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均属于交错发展型。2012—2019年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2012—2014年,两个系统处于失调阶段。从2015年开始,两个系统向着同步有序的方向发展,依次经历了轻度协调-优质协调的发展过程。长三角区域未来将有效利用上海市、江苏省等区域的“经济腹地”功能,逐步形成以文化产业集群为增长极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