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分析

2022-08-30 02:18:50邢晶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单侧入路球囊

邢晶伟

河南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安阳 455000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2]。体位制动、止痛、支具外固定、抗骨质疏松等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引发呼吸道和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相关并发症,而且腰背部疼痛、肌肉挛缩、后凸畸形等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可采取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施术[3-4]。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以探讨不同手术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10—2020-12于我院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50岁且均为单椎体压缩骨折。(2)骨密度测定显示 T 值≤-2.5。(3)PKP手术指征明确。(4)病变椎体后壁相对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循环、免疫、血液、内分泌等系统严重疾病者。(2)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结核等病理性椎体压缩骨折。(3)伴有脊髓或神经损伤、压迫者。共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57例,依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单侧入路组和双侧入路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手术均选择局部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通过C 型臂 X 线机透视对伤椎椎弓根定位并做体表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单侧入路组:进针点位于伤椎椎弓根影外上缘(右侧2点,左侧 10点)。术者持针经后上向前下实施穿刺,进入椎体后缘骨皮质前方约2 mm,去除针芯。沿导针置入工作套管,使其前端距椎体后壁2 mm左右,精细钻头通过套管插入后其钻头正位到达棘突影,将钻头拔出后置入球囊。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扩张球囊,椎体高度恢复理想后取出球囊,将骨水泥注入伤椎。骨水泥完全固化后或发现骨水泥进入周围软组织、椎间隙、椎旁静脉时停止骨水泥注入。将穿刺针拔出,常规压迫包扎。双侧入路组行双侧入路PKP手术:操作基本步骤同单侧入路,但需双侧行穿刺,C型臂 X线机正位定位双侧椎弓根并分别穿刺,穿刺针分别到达椎体一侧中点,透视下显示球囊位置理想后,扩张球囊将球囊取出后实施骨水泥注入,侧位透视监控,水泥固化后再实施对侧灌注[5-6]。嘱2组患者术后保持平卧位6 h,吸氧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1)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和C型臂X线机照射次数。(2)术中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3)手术前及术后1周和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腰背部疼痛程度[6]:分值0~10分,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难忍。评分越高,表示疼痛强度越高。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7]评价腰背部功能:含疼痛、生活自理等1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ODI指数评分越高,表示腰背部功能障碍越严重。行影像学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后凸Cobb角。

2 结果

2.1基线资料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手术情况和术中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单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入路组,术中X线照射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入路组,术中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双侧入路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中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2.3手术前后VAS、ODI等评分及影像学指标2组患者术后1周和6个月时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术后1周和6个月时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ODI等评分及影像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中老年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好发人群,且女性发病率较高。容易引发慢性腰背疼痛、假关节形成、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甚至压迫脊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KP是上世纪 90年代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通过建立专用通道在塌陷的椎体内将可扩张球囊置入后实施扩张实现使塌陷的椎体恢复高度。然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强化椎体,恢复病椎原有的高度和强度,重建脊柱稳定性,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及纠正后凸畸形,促进腰背部功能的良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有效解决了PVP不能完全恢复椎体高度和易发生骨水泥渗漏等严重问题[8-10]。

PKP的手术入路有单侧及双侧入路两种方式。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比较了单侧及双侧入路实施PKP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种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均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其中前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X线照射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更少、术中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与唐杰[11]的研究结果相近,应用效果肯定。其主要原因为:(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较低,骨强度及刚度明显低于正常椎体,通过球囊扩张能够夯实椎体内的松质骨。(2)术中选择压缩较严重的一侧进行穿刺,且球囊常位于伤椎椎体后缘骨皮质前方约2 mm,球囊扩张过程中能够抬高穿刺侧的上下终板,并夯实对侧骨质进而复位对侧上下终板。 因此,在维持较小的球囊膨胀压力下即可获取确切疗效[12]。(3)克服了手术时间和患者、医护人员受X线辐射时间较长的缺陷,且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少,有效降低了术中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1)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术前CT显示的椎弓根大小、形态、夹角,以及与骨折的关系来确定穿刺角。(2)PKP术后应继续规范开展抗骨质疏松等治疗以巩固疗效,并做好日常防跌滑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13]。

综上所述,采用单侧和双侧入路PK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均有确切疗效,其中单侧入路PKP的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照射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少、术中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猜你喜欢
单侧入路球囊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5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1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