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高友杰 张志勇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019 年11 月,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指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了更好地对接部队实战化训练需求和生长军官培养需要,军事院校的技能教学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如何在现有的技能教学模式下提质增效以适应新的战场要求,成为各大军事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电子游戏作为模拟训练、辅助教学的手段,以轻武器射击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探索基于电子游戏的军事技能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为了使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从军事技能需求的标准、受训学员的素质基础、现行的教学安排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基础解析。
随着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战场环境、作战对手也日趋复杂,传统的射击技能训练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战争的复杂情况。据报道,美军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阿根达布地区的清剿作战中,一个全火力配系的步兵连队却未能成功清剿、占领一个仅由十数名塔利班武装分子控制的村庄。究其原因,我们发现除了特殊条件下不对称作战所固有的矛盾,射击有效性不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作战中,快速发现并判断目标、有效展开遭遇式的短促射击、实现非标准距离精度射击、应对复杂的城市作战环境,已经成为生长军官未来任职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是射击技能训练所需研究的重难点。
当前军事射击技能类课程设计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忽视复杂条件下的射击技能训练。大部分军事院校的重点训练内容往往只针对固定姿势、固定目标,少数院校虽有应用射击内容,但受承训条件限制,往往程式固定。二是忽视组训技能的培训。由于缺少相应的模拟平台,学员往往只能学习教学组训的传统程式,少有学员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对训练过程进行创新。三是忽视射击指挥能力的培养。如何选择战术指挥位置,有效观察判断敌情,做出正确的指挥决策,是一名战术指挥员所必备的技能,但目前的射击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有效开展此项内容的培训。
要想提高军事院校射击技能课程教学的质量,可以借用军事电子游戏的模拟仿真环境来辅助构建教学保障。为了使课程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我们采取网络调查和实地访谈两种方式就军事电子游戏应用情况展开了初步调查。
在线大数据分享平台360 趋势显示,排名前10 的游戏中有5 款是以军事的事件或历史为背景,其中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穿越火线》排名第3;华为手游应用统计显示,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和平精英》排名第2。在360趋势中,以“和平精英”作为关键词,结果显示男性玩家占比48%,女性玩家占比52%。从年龄段划分来看,24岁和24 岁以下的用户占比54%,25 岁至34 岁的用户占比20%,35 岁以上的用户占比26%,且不乏50 岁以上的用户。
我们同时选择了将近100 名军校学员进行访谈,发现有将近89%的学员在上大学前就使用过军事游戏产品,其中偏好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的学员占比40%。在这个偏好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的学员群体中,有84%的学员能够熟练说出相应游戏中的枪械性能参数,有43%的学员曾作为游戏领队组织小组比赛。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员认可军事游戏的训练价值,只是对如何开发利用其教学价值感到困惑。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依托电子游戏来辅助进行军事技能教学能够得到广大学员的认可,也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射击技能教学主要分为课堂教学、现地教学、实装训练、实弹检验四个环节,其中课堂教学主要讲解射击学理,现地教学主要讲解据枪、瞄准、击发的动作要领,实装训练主要练习相应的据枪、瞄准动作,最后组织实弹检验和考核。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不同军事院校的射击教研室也曾提出过不同的解决方案,大多是从射击操作具体技能和建立激光模拟射击训练系统两个部分进行研究。从教学设计方面,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教研部李昭阳教授曾提出建设课程网站和使用专修教室的观点,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共同教研室高博教授曾提出建立实验室开展情境模拟教学的观点。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军事院校的技能教学过程中,受承训条件限制,主要应突出模拟训练环境的构建,并可根据学员学习需求,积极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让有需要的学员有自主深入学习的平台。军事电子游戏由于界面形象可塑性强,完全能够满足学习平台搭建需求。
为了更好地说明基于电子游戏的模拟训练,我们直接以复杂条件下的射击技能训练为例展开教学设计,其余技能训练可参考此模式进行。
1.复杂条件下的射击技能
射击技能是一种军事实践技能,通常可以分为战斗员的大脑反应速度和准度以及装备操作稳度和精度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我们可能遇到俯仰角射击、非标准距离射击、对抗目标射击、小集群射击等多种情况;在城市巷战中还可能出现射击位置选择、跳弹反应、射击窗口短暂、附带射击伤害等多种情况。因此,如何有效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战术问题,而且是对战斗员综合射击技能水平的一个检验。
2.射击技能训练模型
为了有效界定射击技能水平,我们将战斗射击过程界定为认知环节和行为环节两部分,其中认知环节主要包含搜索发现目标、射击瞄准调整,行为环节主要包含战斗行为反应、火力打击实施。
搜索发现目标:主要是指战斗员在作战过程中观察战场环境、发现作战目标、判断作战目标位置和选择己方有效的射击位置。
战斗行为反应:主要是指战斗员采用战术动作快速占领射击位置,完成出枪、开保险、子弹上膛等一系列作战动作。
射击瞄准调整:主要是指战斗员调整呼吸,选择合理的射击手段,确定瞄准位置,完成开火前的细致准备工作。
火力打击实施:主要是指战斗员击发,对敌方目标实施火力打击。
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参考LVC 训练理念,我们将训练环境分为真实(live)、模拟(virtual)、构造(construction)三个部分,其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L 环节:使用实装(95 式自动步枪)进行操作训练,使用实弹、实训靶场来组织射击检验,主要保障行为训练环节和实弹检验。
V 环节:选择游戏《光荣使命》作为模拟训练平台,使用游戏中的单兵专业训练环境组织基础练习,重点训练射击对运动射击瞄准位置选择;使用游戏中的登陆作战、城市巷战战斗场景环境组织情境练习,重点训练射击认知环节,即搜索发现敌情、选择战斗位置等。
C环节:选用Noptel射击训练系统,使用小火药配比空包弹,在室内训练场地和野外地域分别开展射击建构训练,主要保障综合训练环节。
主要将教学分为教练员的理技教学和学员的实践训练两个部分。理技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现地教学。由于本次选择的游戏《光荣使命》的动作皆取材于士兵实拍,故理论教学和现地教学皆可依托军事游戏的相关界面,可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让学员有清晰的认识。学员的实践训练主要分为认知训练和行为训练两项。
传统的训练通常设置的教学步骤为理论教学、讲解示范、组织训练、总结讲评、实弹考核。由于认知训练和行为训练可以分开进行,因此教练员可以根据训练条件灵活安排。我们基于此设计了平行的教学步骤,如图2 所示。
1.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主要训练瞄准点位置选择、搜索发现目标、战斗射击位置选择这三项内容。
瞄准点位置选择:利用《光荣使命》这个游戏的平台,组织学员进行模拟射击训练,重点训练士兵瞄准点位置的选择。训练中教练员可以随时监控学员所选择的瞄准点位置。对于运动目标,教练员可以在游戏后台了解学员所做出的瞄准选择,以判断学员是否有效掌握了瞄准点选择的相关概念。
搜索发现目标与战斗射击位置选择:结合游戏中的战斗情境进行,根据任务要求的不同,选择城市、郊区、开阔地等不同的训练环境,学员编组在其中与电脑生成的敌军进行对抗,由教练员对学员选择的射击位置进行现场监控,并结合训练进程进行纠正讲评。
考核:主要分为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考核和疲劳状态下的考核,以检验相关的动作概念是否进入学员的潜意识,达到考核要求的学员可中断此训练。
2.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环节主要是对学员的射击动作、单兵战术动作进行训练。这些训练安排在实地进行,如组织据枪稳定性练习,利用实装训练学员在不同射击姿势下的据枪稳定性;组织快速出枪练习,训练学员能够做到由平时举枪状态转换为快速出枪状态;组织战术动作练习,训练学员由现地位置迅速向最有利的射击位置转移。
考核:检验学员相关动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3.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主要是开展建构训练和实弹检验的考核。即利用激光模拟射击训练系统开展建构训练,参考情境教学的原理,让学员在类似于真实战场的环境中进行战斗搜索、判读敌情、实施射击、检验效果,最后使用实弹在标准的射击场内进行训练成果检验。此时为了便于组织仍采用标准化的实弹作业流程。
考虑到课程教学标准化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仅能进行必备技能的教与训。为了更好地满足深度学习的需求,学员还可以在《光荣使命》游戏的模拟环境中,开展手枪、狙击枪、重机枪等不同枪械的认知训练体验。教练员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可以将此作为选修课程以小班式开展,或者以兴趣活动形式开展。
基于电子游戏的军事技能课程教学改革,是“游戏+”模式在军事技能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仅针对学员进行固定目标射击训练,上述方式可能过于烦琐,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于复杂条件下的射击技能训练,不仅能产生较为显著的训练效益,而且可以为学员提供较好的课后温习平台。为了更好地提高“游戏+技能教学”的实效,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是明确定位,着力提高游戏数据的真实性。游戏训练始终是围绕特定的教学训练目的而展开的,是以严肃性为主、娱乐性为辅的一种训练活动,因此我们要分清楚功能型游戏和娱乐型游戏。如果达到了游戏训练所设置的目标,应果断进入实装训练。此外,在简化游戏操作的基础上,要注意保证游戏后台战斗数据如枪械有效射程、射击死角问题、射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烟尘、火光等)的真实性。如果战斗数据过于失真,训练结果让学员在真实的战场做出错误的反应,这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此外,游戏中要对作战环境中的实物模型进行视觉建模,尽可能使游戏中的目标视觉尺寸和真实目标的视觉尺寸比例相近。要强调游戏开发的可塑性,以便于部队自身设计部分训练场景,甚至可以使用真实全维图景。
二是瞄准需求,突出强调游戏产品的针对性。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训练游戏较少,比如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穿越火线》因其娱乐元素设计过多而不适宜用于教学训练,较为成熟的产品如《使命召唤》《战地》则因以外军角色设定为重心而与我军的实际特点出入较大。《光荣使命》虽然为原南京军区攻关研发,但里面涉及的我军用装备品类较为单一,其作战参数和实际也有较大出入。未来我们可以考虑以此为蓝本进行深入开发,也可以针对我军训练、管理、战术应用的特点以及教学训练课的目的与实际要求进行专项开发。
三是训教结合,着手设计更为完善的游戏训练模式。游戏训练是为了实战而组织,必须将其融入现行的军事训练体系之中,而不是自成体系。为此,可以认真研究借鉴LVC 训练理念,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如VR、AR 等技术),设计更为完善的“游戏+”教学训练模式,并着眼于教学训练全过程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功能拓展,将相关的训练数据导入学员的个人数据库,以用于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