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体育教学(1998—2019)研究计量学分析

2022-08-28 02:34:46姬新茹常朝阳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文献

姬新茹 常朝阳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

教学一词有传授和学习之意。目前,体育教学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题,自相关概念被提出后,学者围绕其展开理论与技术教学的深入讨论与研究。据统计,若不限定文献类型,以体育教学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的文章数量已过万篇。仅从CSSCI 发表文献的时间来看,体育教学的学术研究于1998年开始,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该文通过文献计量对1998—2019年的体育教学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类整理,研判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该研究数据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在高级检索中检索篇名包含体育教学的文献,时间设定为1998—2019年,共获得771条记录,筛选后为770 篇文献,检索时间为2020 年12 月15 日,分析工具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

1.2 研究方法

该文使用CiteSpace(5.1R4)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绘制,该软件可以通过共现、高频热点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图谱中的节点数量、中心性大小等,探究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基础、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

2 体育教学研究概述

2.1 体育教学研究文献的年际变化

由图1 可见,体育教学研究从1998 年开始呈上升趋势,表明学者对体育教学的研究关注度较高。2002年为研究的顶峰时期,之后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图1 研究文献的年际变化

2.2 体育教学研究主体的合作关系网络

图2 显示,作者合作网络较为稀疏,只形成了5 个聚落簇,其中毛振明、邵桂华等6 位作者较为突出,总体来看,作者间合作较为分散,主体作者较为鲜明。

图2 研究主体的合作关系网络

2.3 体育教学关键词共现分析

是文献内容的高度总结与描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可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此节点类型选择Key word,为提高可视图谱准确性,该文将threshold设置为3,Front size设置为9,Node size设置为28,运行软件后得到体育教学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3)。图中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率高低,圆圈越大,表明出现频次越高。为更清楚地认识体育教学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筛选出频率在10次以上的关键词,整理得到关键词频次表(见表1)。

图3 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通过关键词频次表发现,从纵向来看,学者对体育教学研究重心从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转向终身体育、体育教育等;体育教学研究更注重学生本体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数据时代下,体育教学信息化受到关注。图谱分析后,将表1中的内容划分为4个主题(见表2)。这4个主题涵盖了1998—2019年期间体育教学研究内容,该文在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对这4个主题进行阐述,以期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份比较系统、全面的体育教学研究基础知识结构。

表1 关键词频次表

表2 聚类主题表

4 体育教学主体研究进展探析

从可视化研究结果分析可见,体育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4 个主题,这4 个主题基本构成了体育教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4.1 体育教学的内涵

体育教学以目的—手段逻辑范式的认识为指导,以此来确定教育和教学目的。张洪潭将有关体育教学的阐述分为两种:一是认为教学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知识传习活动;二是操作性知识为体育教学的知识主体。他认为体育教学应当是在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展开的运动技术传习活动。体育教学活动本身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动态教学过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潜意识地将教师的教授作为重点,而学生的学置于次要位置。教学活动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存在的。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是以一种固定的方式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经历了不同主体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要授课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观念,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普及正确的锻炼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等。

4.2 学校体育

1990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令第11号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总则第3条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不断演变,从三基体育到增强体质,再到全面发展,最后到引进日本的快乐体育思想。但随着《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印发,学校体育教学逐渐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21年,随着“双减”政策的下发,针对学校体育如何发展,北京体育大学任海、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浙江师范大学邵伟德等分别提出,通过“玩”,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双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助于学校体育进行改革;一主题、二主线,三保障,提升课外体育路径等。在“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的理念与方法、课程设置与内容优化等都需要进行深思与实践,为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4.3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三大特征为:全体性、全面性、自主性,它应贯穿于学校的每一门课程。体育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自主性。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如若没有全体性,就谈不上素质教育,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全面发展,不仅包括技能和方法,而且也包括情感体验以及成就感体验,真正做到懂、会、乐,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有学者认为,在生命教育关怀下,为了使现代体育教学突出身体之重,应构建“生命化、情境化”的具身性体育认知思维,主张“身心合一”的具身性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活动要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4.4 教学改革

回顾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历史,不同历史时期,改革启动者价值观、教育观的不同,所引发的课程改革结果在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观、知识本位课程价值观、体质本位课程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与改革的政治、文化、教育背景有着直接关系。体育教学的改革是学校体育环节的重中之重。此外,季浏指出,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是基于解决主要问题而构建的,中国体育健康课程也不例外。李奕霖等人通过对中文课程模式进行文献分析和思考,提出利用单元教学设计融入其他合适的课程模式,来实现体育课程的多维目标,构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体系等。以上学者的研究对教学改革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为教学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大数据时代,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应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紧跟时代潮流。

“互联网+”混合学习已得到高校及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让体育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还可以让学生实时观看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5 结语

通过CiteSpace 的数据分析得出,体育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4个主题,指出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教学过程,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传授技能,而是将学生看做完整的人,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体育教学环境发生改变,采取“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据分析,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彼此相互依存,谈及学校体育必然会涉及体育教学,故关于体育教学专门研究呈下降趋势的原因较为明朗。数据分析进一步显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少,主体作者较为鲜明,未来应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互联网+混合式学习已逐渐得到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文献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