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编辑部
作为物流业界知名专家,房殿军博士不仅在智能物流技术领域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而且积极推动我国社会物流体系建设,尤其是在推动中德物流合作、助力中国物流技术和理念升级等方面成绩显著。
2019年9月29日,当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库恩教授(Prof. Dr.-Ing. Axel Kuhn)接过“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证书时,这位世界顶级物流专家感概万分,他表示:“我的学生房殿军博士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德科技和文化交流使者”。这句话也揭开了一段持续30多年的中德物流合作佳话。
库恩口中的房殿军博士,是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78级校友,他曾担任德国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博世、拜耳以及美国宝洁、瑞士航空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级顾问,现为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中德智能技术研究院中方院长,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科学家、中国首席代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博士生院董事。
同济大学博导、中德智能技术研究院中方院长、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房殿军博士
祖籍山东郓城的房殿军,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上学期间连一双皮鞋都没有穿过。1982年,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成功考取本校林鹤教授的研究生,并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留在北京钢铁学院。因向往德国的先进科技,在读研时,他特意将第二外语选择为德语。
1986年4月中国物流鼻祖级专家吴清一教授结束了访问学者生涯,从日本回到中国,开始组建国内首个物流技术团队。1985年毕业留校后,房殿军在扭转振动领域的研究正风生水起,但他勇敢地选择了这个当时全新的技术学科,加入物流技术团队,成为吴清一教授门下的大弟子。
当时恰逢我国开始实施“七五”计划的第一个年头,北京钢铁学院承接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金川冶炼厂高温锫砂输送技术研究。这是中国国家级项目的子课题,国家为此拨款31.5万元。业界公认为这是中国第一个企业内部物流项目,主要研究的是热矿砂从烧结到冶炼的运输和配送问题。房殿军成为这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团队核心成员。他当时的研究重点是高温锫砂配送容器的尺寸和结构设计。由于他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对容器的整个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配送容器锥形下料口尺寸设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找到了锥形下料口最优尺寸,为项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偏远的金川做项目期间,房殿军表现出优秀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吃苦在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受到金川冶炼厂领导和项目团队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1978年房殿军考入北京钢铁学院
1988年9月库恩院士来北京科技大学讲学(图中①为库恩院士,②为吴清一教授,③为房殿军)
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库恩与房殿军的友谊也正始于这一年的金秋时节——正值时任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的库恩教授来北京科技大学讲学,他是物流领域最早来中国“传经布道”的国际专家。当时房殿军负责了库恩讲义的部分翻译工作,并在其讲学的空暇时间陪同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短短的几天接触,房殿军给库恩教授留下了良好印象,他决定收房殿军为徒,并为他在德国赫兹基金会申报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
1988年10月底,房殿军应库恩教授邀请,乘坐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历经7天7夜抵达德国多特蒙德市。库恩教授热情地请房殿军和其他中国学生到自己家做客,还送给房殿军一辆自行车,便于他往返宿舍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
库恩教授经常关心房殿军的工作和生活,尽量给他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锻炼机会。房殿军没有辜负库恩的信任,进步很快,在来到德国的前两年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争取到在德国最大的物流培训机构REFA讲课的机会。一个年轻的中国人用德语给德国企业高管讲物流技术课,内容既专业,又生动形象,获得学员的高度评价。库恩教授对这个首位中国弟子非常满意,后来又陆续招收了多位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
房殿军攻读博士期间承接的德国国家科研课题获得了优秀项目奖,并以该项目为基础,撰写了博士论文。在库恩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房殿军于1995年11月24日以题为《基于知识库的物流中心规划专家系统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重点是知识库架构和专家系统的应用,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科研,研究成果得到了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和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教授专家的高度评价。
今天,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方兴未艾,在物流技术领域的应用更是刚刚起步。而早在30多年前,房殿军就在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开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对德国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在德国物流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使其获得多项令人仰慕的奖项:2005年被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授予“终身名誉研究员”称号;2009年被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授予中国“荣誉首席科学家”称号;2010年获得“德国弗劳恩霍夫勋章”;2018年获德国物流联合会“卓越成就奖”。
2000年库恩教授接任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院长职务后,房殿军说服他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尤其是与自己母校北京科技大学的合作。2002年库恩接受了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的聘书,进一步加强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在物流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作为库恩教授的首位中国弟子,房殿军博士多次陪同库恩和德国专家来北京科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精心安排北京科技大学访问团在德国的考察行程,亲自为母校物流学科的老师介绍德国前沿物流技术,是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学科对德国物流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2004年5月27日,北京科技大学吴清一教授应邀参加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为库恩院士举办的60岁生日庆典。该新闻登上了多特蒙德日报的头条,也载入了弗劳恩霍夫会刊,进一步促进了北京科技大学与弗劳恩霍夫在物流技术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1995年11月24日库恩院士祝贺房殿军以优异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2004年5月26日房殿军陪同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吴清一教授(左二)与德国杜伊斯堡港首席技术官邵德尔Erich Schauder(左一)就临港物流园区建设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房殿军继承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美德,出国后一直不忘自己的物流启蒙老师吴清一教授。1996年吴清一教授创办了《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创刊初期困难重重,房殿军主动承担起杂志欧洲联络人的角色,义务支持杂志的工作。他与德国出版集团HUSS公司多次协商,终于为杂志拉到第一个德国广告客户,使杂志在经营最困难时期获得宝贵的经费来源。如今的《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已成为我国物流界最具权威的杂志之一。
房殿军也一直关心和支持着母校物流人才的培养。例如,在他和库恩院士的联合指导下,北京科技大学选派的博士研究生翁卫兵于2011年5月6日顺利通过博士答辩,获得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迄今,房殿军从事智能物流技术研究36年,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合作34年,持续担任华为公司顾问24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物流系统、智能工厂、数字孪生技术、设备健康运维与大数据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20余项。他一直与母校在物流工程方向开展科研合作,尤其是与吴清一教授的团队合作密切。作为在德国物流界知名的中国专家,房殿军参与和主持了多个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2010~2012年与浙江徳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承接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机器人联合研发”,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合作,开发出工业级智能物流机器人。
2013~2016年与浙江科技学院合作,承接了科技部中德科技合作项目“肉品供应链全程质量安全溯源监管智能平台的合作研究”,同时参加了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房殿军的组织下,这个省重点实验室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开展了技术合作,为中国研发世界一流的智能食品物流技术。
2018~2020年带领同济大学团队参加了联邦德国政府教研部科研项目“工业4.0解决方案创新实验室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同济大学产学研项目中。2021年同济大学与苏州罗伯特木牛流马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联合创立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工业4.0解决方案实训基地,带动实战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2018~2021年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以及海尔等单位合作,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个性化定制及智慧物流(自主机器人等)的互联工厂模式研究及应用”。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德联合科研团队后期的工作主要通过视频会议和网络协同开展。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实验室建成了以个性化定制及智慧物流为支撑的“智能制造示范线”,为广大制造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参观和学习平台。
2001年房殿军与德国物流软件专家Günter Dietze指导华为首座自动化立库项目建设
2013年11月17日库恩院士、吴清一教授、房殿军以及多名德国专家参加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2022~2025年承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基于IDS和GAIA-X的网络协同制造跨国互操作规则和方案模式研究”。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房殿军将会组织协调同济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软件与系统工程研究院、德国电信IoT 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究四类关键科学问题:一是工业组件特性及技术功能的数字化描述难题;二是跨国应用中跨多领域、多尺度、多层次异构数据交互难题;三是跨国互操作的数据主权和数据控制难题;四是基于数据共享的平台优化难题。
1998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到德国考察,希望与欧美顶级应用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建立合作关系。房殿军在库恩的帮助下多次与德国科教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沟通,经过多次斡旋,终于促成了华为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的战略合作。
在库恩院长的支持下,房殿军带领的德国专家团队,持续24年至今一直担任华为制造、物流和供应链顾问,一路伴随华为从年产值不足8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无名之辈”,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知名企业。房殿军每年都会多次组织德国专家来到华为工作,给华为高层领导传授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华为设计和打造了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体系与物流系统。
房殿军对德国文化有着深刻理解,他学习德国人严谨和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同时又保留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能够快速灵活地应对环境变化。在华为第一个自动化物流中心的建设中,他带领德国专家团队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由于该项目的建筑长度近200米,而且下面是停车库,堆垛机动载计算和建筑伸缩缝成为力学难题。同时,房殿军和德国专家一起解决了立库拣选区域多个系统控制难题,成功为华为打造了首座全自动生产物流系统。该项目投产后没有出现过任何软件和控制系统的问题,成为业界学习的标杆,也被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评选为最佳案例。
房殿军非常善于分析总结中德文化的差异,将德国人在系统规划领域的诀窍描述地言简意赅、精准易懂。他把德国人科学的规划流程概括为“顺向规划”,强调先根据项目目标设计最优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选择支持流程的合适技术和设备,再基于流程和设备设计最优的布局方案,最后才与建筑设计师合作,设计建设最佳厂房建筑。他经常在专业会议上批评“逆向规划”的错误做法,为中国工厂和物流系统规划指明了一条科学的技术路线。
在房殿军组织下,华为高层领导和技术骨干多次到德国考察学习工业4.0、精益生产和智能物流技术。他陪同华为总裁任正非访问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罗森伯格公司,学习德国智能制造系统。他组织了华为总裁任正非与博世总裁Stefan Hartung博士的会谈,促成了华为与博世公司的战略合作,使华为在精益生产领域获得宝贵的技术资源,同时也为华为进入汽车智能控制领域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6年,华为在任正非总裁的亲自指示下,给历史上对华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全球10位专家授予华为“蓝血十杰”勋章,库恩和房殿军以及他们带领的德国专家团队共获得其中5枚“蓝血十杰”勋章,这充分体现了华为对德国顾问专家的认可,房殿军是获得此殊荣的唯一的中国人。
2016年8月30日木牛流马首台智能搬运机器人研发团队主要成员合影留念
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物流体系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房殿军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人,他向库恩详细谈了参与中国物流社会物流体系规划的设想,得到库恩的高度重视。房殿军很快组织中德专家团队,参与了中国多个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如北京空港物流规划、成都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规划、佛山市三山国际物流园区规划、厦门前场铁路物流园区规划、广州空港经济区物流规划、成都双流航空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北京中关村数字物流港方案设计、上海滨海国际物流装备城规划、湖州中国物流谷规划等。房殿军和库恩每年都来中国参加物流论坛,毫无保留地向中国同行传授德国物流发展经验和规划方法。他们还在德国接待了多个中国代表团,为他们现场授课,详细讲解德国的成功案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技术研发机构,一直引领着世界物流技术发展路线。我国物流技术行业起步晚,处于跟随和学习阶段。房殿军在德国接待了许多来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考察学习的中国物流技术企业,为其详细介绍德国前沿物流技术的发展情况。
房殿军负责规划的中国某烟草公司自动物流中心方案设计效果图
在房殿军的努力下,多家中国企业与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深圳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烟草物流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物流技术领域的领先者,2016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中国输送分拣领域的“隐形冠军”,2020年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房殿军组织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专家为苏州罗伯特木牛流马物流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国内领先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其中激光导航和车辆自主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中国烟草物流技术已经发展到世界领先的水平,这与烟草行业充足的创新经费投入分不开,房殿军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2000年今天国际公司成立的初期,房殿军就为今天国际及其首个客户安徽烟草公司提供咨询,同时安排中国烟草领导考察德国先进的物流技术,组织德国专家给他们培训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在房殿军的领导下,德国专家团队为中国烟草物流设计了科学的发展路线,同时为中国烟草规划建设了十几个自动化物流中心,这些项目也都成为行业标杆。中国烟草物流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物流技术行业的进步,为中国企业物流的现代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0年,房殿军婉拒库恩院长的挽留,回国加入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希望为国家培养物流高科技人才。中国物流业起步晚,发展迅速,市场非常缺乏实战型高端人才。库恩院士尊重弟子的选择,全力支持他在同济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房殿军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在老师面前低调谦逊,尊敬有加。他与库恩的师生情谊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充满人情味和诚挚信诺。他们师徒二人配合默契,学术水平相当,专业能力互补,并用他们这段持续30多年的友谊为中德科技与文化交流,上演了精彩的中德“二人转”。
从2016年开始,房殿军和库恩院士共同担任青岛中德生态园的顾问,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在青岛打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通过调研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发展情况,房殿军建议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的成功经验,打造中国的“弗劳恩霍夫”创新模式,为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输送前沿技术,培养高端人才。弗劳恩霍夫是德国非盈利公益研发机构,是应用研究与高端人才培养完美融合发展的平台。在职博士研究生是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的中坚科研力量,他们在做科研和工业项目的同时,完成博士学业。这是德国独特的双元制博士研究生模式,也是弗劳恩霍夫模式的成功要素,既为产业研发出先进技术,又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端人才。
在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主任赵士玉的领导下,库恩和房殿军制定了中国首个“弗劳恩霍夫模式”下的应用研究院方案。2018年6月26日,三位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受邀飞到青岛,数十位中外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在他们的共同见证下,“中德智能技术研究院”(简称“中德智研院”)在青岛中德生态园成立。迄今,该院已邀请到十位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四位华为“蓝血十杰”外籍高级专家顾问。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四十余位中外专家教授担任特聘研究员。
2016年11月21日库恩、房殿军与同济大学研究生合影
中德智研院成立后得到了德国顶级研究机构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以及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在德国多特蒙德高新产业园区成立了离岸研发中心,负责协调研究院在德国的联合研发项目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库恩和房殿军分别担任中德智研院的德方和中方院长,他们师徒二人精诚合作,带领中德联合团队,开始了弗劳恩霍夫模式在中国的创新实践。
为迎接母校70周年大庆,2021年12月房殿军、孙延安和王银学代表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的校友们发起了设立“吴清一物流教育基金”的倡议,房殿军带头为基金捐款。作为校庆活动之一,房殿军为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的研究生做了线上讲座,介绍自己求学经历和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鼓励北科大物流学子们不断进取,为母校挣得更大荣誉。他表示会继续推动母校与德国物流界,尤其是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合作,巩固和加强母校在物流工程学科的领先地位,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物流人才。
2016年6月15日库恩、房殿军参加中德生态园顾问委员会会议
中德智研院与海尔建立中德数字孪生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