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26 13:15张慧娟刘婷孙苏云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循证支气管依从性

张慧娟,刘婷,孙苏云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可引起小儿咳痰、气促及发热等症状[1]。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手段[2],小儿治疗依从性远低于成年人,不仅使得疾病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而且也可能导致患儿应激加剧而影响预后[3]。标准化护理作为以病人为核心的精细化优质护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主张根据临床患者病情特点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通过生理与心理结合的科学化、流程化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身体康复[4]。本研究拟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使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46 例,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5];(2)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评分)[6]≥8分,须接受住院治疗;(3)年龄≥12 个月,已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4)均接受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检查;(5)患儿监护人对研究内容知情,研究获得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急慢性感染者;(2)存在呼吸系统器质性病变者;(3)合并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者;(4)严重肢体创伤者;(5)对本研究任何药物成分过敏者。

根据患儿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3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33 例;年龄12~30 个月,平均(17.3±2.5)个月;病程5~11 d,平均(7.4±2.7)d;CPIS 评分8~11 分,平均(9.5±0.8)分;病情评估为轻度14 例,中度53 例,重度6例。观察组男39例,女34 例;年龄12~31 个月,平均(17.1±2.7)岁;病程5~12 d,平均(7.5±2.5)d;CPIS 为8~11分,平均(9.5±0.8)分;病情评估为轻度16例,中度49 例,重度8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行用药指导、健康教育、饮食及生活注意事项宣教;对接受氧疗的患儿行呼吸道护理;治疗期间监测患儿并发症与体征,对存在发热的患者采取物理降温方式进行体温控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降温;治疗期间予患儿必要的人文关怀,通过监护人鼓励患儿积极接受治疗。

观察组行全程标准化护理:(1)方案制定:由护士长牵头,召集儿科护理经验丰富(≥5年)的专科护士组建护理小组,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总结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过程中的重难点,同时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对护理要素进行进一步归纳与总结,制定出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标准化护理方案。(2)生理护理。①饮食护理:治疗期间由小组护士对监护人与患儿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同时对饮食标准进行规范,饮食以高纤维、易消化和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忌食高脂、低纤维和高糖的非流食质物,同时禁食刺激性食物。②气道护理:编制小儿支气管肺炎气道护理流程表,通过表格形式规范每日气道护理措施是否完成。③用药护理:严格控制治疗期间的药物供给量、速度、方法及部位,液体药物与冲洗液均用保温箱恒温保管,同时对患儿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进行严密监测,若输液部位出现肿胀、红斑、溃烂等应及时给予对症干预措施。(3)心理护理。①童趣化健康教育:由于患儿认知程度相对较低,护士通过趣味性的方式引导患儿遵医嘱接受治疗。②标准化依从性干预:与儿童及其家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在交流时收集儿童的偏好,指导家长挑选1~2 种容易实现的简易爱好,为孩子合理安排病房。(4)社会支持标准化:患儿常因患疾病而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疾病因素、治疗因素、陌生环境因素的多重作用可能导致患儿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因此要充分发挥护士和孩子家庭成员在心理上的支持,并与亲人进行更多的沟通,并事先通知患儿监护人,若陪护人员不足或有事需要离开病房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由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临时陪护,避免患儿独处对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两组患儿均在干预后1 周进行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1)症状消退时间:比较两组咳嗽、气促、咳痰及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2)心理状态评价。通过儿童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C)[7]对两组焦虑状态进行评价,采用儿童抑郁评定量表(CDRS)[8]评估患儿抑郁情绪。(3)炎症评价指标。干预前后测量两组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4)依从性评价[9],分差、一般及良好,依从率=(良好+一般)/总数×1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咳嗽、发热、气促及咳痰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d

2.2 心理状态情况 干预前,两组STAIC及CD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两组STAIC及CDRS 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TAIC 及CDRS 评分比较 分

2.3 炎症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PCT 及SAA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AA及PCT水平均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2.4 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6 例依从性差,22 例一般,45 例良好,依从率91.78%(67/73);对照组19例依从性差,32 例一般,22 例良好,依从率73.97%(54/73)。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15,P<0.05)。

3 讨论

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较好,且作用迅速,但由于婴幼儿抵抗力较弱,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复发率高,容易造成儿童病情迁延导致反复入院治疗[10]。科学的护理对改善病人的疗效和预后质量至关重要,常规护理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地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但缺乏科学、高质量的护理手段,因此有其局限性[11]。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可根据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身心特点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方案,这对于支气管肺炎小儿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提供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研究证明,干预后,观察组咳嗽、发热、气促及咳痰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与陆林琴[12]的研究基本一致,这表明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可缩短小儿支气管肺炎症状改善及身体康复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TAIC、CDRS 评分及炎症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均P <0.05),这表明标准化护理具有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局部炎症及心理负面情绪的作用。此外,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与陈建丽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肺炎小儿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儿炎性症状,缩短患儿的身体康复时间,并促进依从性提高。

猜你喜欢
循证支气管依从性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