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于2021年5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801个村(组)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坚持精准施策,创新发展模式,“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现。
依托特色优势,发展旅游经济。
各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聚集文创、民宿、餐饮等一系列乡村新业态,引进文创项目和艺术机构,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项目产业集群和旅游发展产业。如乌苏市九间楼乡詹家村采取“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服务公司”模式开展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农耕文化”等原有自然资源,争取项目资金897万元,自筹资金470万元,积极打造黄沟谷景区。同时,做强优质小麦种植特色产业,利用原有的磨坊更新设备,发展以小麦、油、粉条为主的特色产品加工业,修建集垂钓、休闲、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景区,大力推进农家乐、民宿建设,积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裕民县借助G219公路区位优势和山花节品牌优势,在江格斯乡江格斯村打造“70-80年代印象”体验园,并通过“年代体验+真情回忆+愉快消费”的模式,推动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做到了游客满意、村集体增收、群众受益。
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土地增值。为了增加集体收入,各村依据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土地价值。托里县库普乡苏吾尔村利用项目资金,通过安装滴灌设施,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土地流转价格。沙湾市大泉乡东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21年投入80多万元整合土地,整合出两块机动地,共计4300亩,其中2650亩来自成员二轮土地承包时以其他承包方式承包的零星地,经“四议两公开”程序决定此地发包收益用于成员分红,1650亩发包收益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机动地发包收入达400万元,较整合前发包收入增加330万元。
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具有地方特点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乌苏市头台乡汪家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 “村党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的模式,与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约,以118万元和218万元免息赊置采棉机两台,分三年期还款。采棉机由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人负责管理经营,在棉花采收期采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棉花,且每亩采收费用比市场价低10元,让成员直接受益。2021年采摘棉花5400余亩,经营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实现收益53万元,此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群众采棉难的问题,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逐步形成“农民得到增收、企业得发展、集体得收益”的多赢局面。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采取“党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模式,将成员和集体机动地7930亩入股到本村2017年成立的沙湾四道河子镇众兴合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按股份从经营收益中分红。2021年成员每亩从合作社分红2700元,集体经济组织2800亩机动地共分红560万元。2021年下八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成员分红79.3万元,成员人均分红760元。
“飞地抱团”发展,拓展造血功能。各县市、乡镇统筹,引导资源较为匮乏、无成熟项目、发展力量薄弱、造血功能贫乏的村将资金、资源集中投入到条件成熟、收益稳定的项目中,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村联合抱团发展。乌苏市八十四户乡杨家庄村新庄子集体经济薄弱,利用地缘优势和农家乐基础,将馕文化产业园的分红权抵押给转湾湖村,并支付利息,由转湾湖村出资对杨家庄村新庄子进行高标准、一体化建设,将其打造成乌苏市农家乐产业示范区及风情民宿集散地,达到了资源互补带动效果,增加了村民收入。裕民县对2019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扶持的13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集中把脉问诊,因地制宜确定经营方向。通过“县域整合、集中使用、股份合作、利益共享”等模式,整合项目资金350万元,推动7个村3个项目抱团联建,发挥了最大效益。
入股合作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各县市、乡镇积极指导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项目资金、土地等入股到当地收益稳定、经营较好的企业和合作社,实现增收。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其格勒克村2020年4月成立村肉鸽养殖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2021年用14亩建设用地入股,合作社申请到160万元肉鸽养殖项目,新建鸽舍900平方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乌苏市欣新禽类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每年给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不低于12.8万元。沙湾市柳毛湾镇皇渠新村王家庄小组按集体出资金、农户出土地的方式入股,筹集资金345万元,成立了金菜篮有限公司。2015年将征地补偿款以公司名义入股柳毛湾镇华腾热力公司,华腾热力公司每年以不低于本金10%的利率给金菜篮有限公司分红,每年净增加集体收入达2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