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婵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有“钢琴诗人”的称号。肖邦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创作了波兰舞曲,早早用他的才华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在他刚到达德国时,波兰正被俄国沙皇侵略,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很愤怒,他想用音乐来激发波兰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于是,创作了一系列充满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音乐作品。他也因此被舒曼誉为“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肖邦英年早逝,他这一生没有离开过钢琴,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十余部波兰舞曲,四部叙事曲、二十六首钢琴前奏曲,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四部谐谑曲、三部钢琴奏鸣曲等。
波兰舞曲,又称为波罗乃兹舞曲。最初的雏形是当时的波兰贵族沙龙中用于伴舞的舞曲。后来韦伯开始把这种形式用于乐器制作,肖邦又在韦伯创作的基础上对这种形式进行了发展。肖邦的波兰舞曲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以雄赳赳的节奏,来叙述波兰往昔的繁华;另一类表现了忧郁的情绪,反映在被沙皇压制之下的波兰。波兰舞曲是肖邦民族意识体现得最强烈的题材。通常节奏稳健,在乐段结束时常常有固定节奏型的三拍子舞曲。他把这种题材从形式上到内涵上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1834年。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的这十年里,肖邦创作了最后7首波兰舞曲,这些作品是他同类体裁中最成熟,最优秀的作品。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精神上陷入悲愤和痛苦之中,内心被冲击,加深了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民族兴亡的焦虑,只能用音乐来抒发。从而使肖邦的创作从形式到内涵,风格和演奏技法上都发生了巨大转折。由早期的沙龙风格向深刻内涵的转变。肖邦的这首《升c小调波兰舞曲》op26no.1就创作在这个时期,没有远离常规曲式,将传统的波兰舞曲进行了传承,也把这种元素与钢琴音乐相结合。促进了钢琴技巧的发展,又通过钢琴对波兰舞曲进行发展。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op.26no.1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升c小调,完全再现。
首部(1—49):升c小调,再现单三部曲式。A、B、A1三个乐段。开始的四小节使用强有力的后附点音型引出有力度的律动,逐渐进入主题。主题部分,第一句由前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的切分到三连音,波兰舞曲的固定节奏型出现并展开,随着音型上升力度逐渐增强,后一句由弱开始与前一句形成对比,类似一个对问的问答句。B乐段为发展性中段,连接部由pp的力度引出,琶音组旋律分三次,一次比一次的力度增强,节奏也一次比一次紧凑,充满动力。之后接节奏型强烈的和弦,通过三个一样但力度不同的单音逐渐引出后面歌唱性的旋律。这样的对比使旋律更有线条感。A1乐段将A乐段的材料进行了删减,再现了A乐段的问答。
中部(50—97):降D大调,单三部曲式,中速稍慢,极富歌唱性,分C、D、C1三个乐段。C乐段高声部的旋律进行歌唱,低声部的和弦低音使旋律更富层次感,穿插着附点音符和三连音,使之具有肖邦独特风格。D乐段旋律在低声部,以模进,重复的旋律为主,低声部的旋律像声乐中的男低音,高声部也有旋律,像声乐中的女高音,两者配合,如同男女二重唱。C1乐段再现C乐段,至中部结束。
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首部,回到了升c小调,主题再现。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在这个曲子中,它的曲式结构、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与其他的波兰舞曲有相同的特征。在曲式方面:肖邦的波兰舞曲曲式都采用的是复三部曲式,此曲亦是,有主题的呈示,新材料的发展,再现的布局。节奏上:采用3/4拍子,在基础的拍子上将波兰舞曲的固定音型运用,并将其进行变化,使其不再单调。调式和声上,首部运用的升c小调,中部进行了转调,转到的降D大调,运用了远关系大小调,调式和声都因此更加具有色彩性。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风格以民族风格为主,肖邦的民族情愫在这个曲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华沙起义失败,内心极大愤慨,这首作品将这种积郁已久的郁闷都发泄出来,有激情但也不乏悲愤,对祖国所遭受的灾难的悲痛和自己身处异乡无法保卫祖国的郁闷两种心境深深结合,将这种复杂的情绪发泄在音乐上。
1、节奏特征
此曲在节奏节拍上有强烈的民族性,运用了波兰舞曲的固定节奏型,如谱例3-1:
谱例3-1
此节奏型贯穿在首部,并在这个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不仅出现在高声部,也在左手的伴奏声部也曾出现,充分运用了波兰舞曲的元素。
中部,将这个波兰舞曲的传统节奏音型进行变化,虽然有细节的变化,但是依然能看出来有传统舞曲的节奏律动。
2、旋律风格
在肖邦的钢琴作品里面,旋律占重要地位。旋律中有浓郁的民族性,与传统的波兰舞曲有一定的共性。传统波兰舞曲是贵族沙龙用于伴舞的舞曲,充满了宫廷风格;而在《升c小调波兰舞曲》中,肖邦不仅继承了传统波兰舞曲的旋律风格,还进行了创新,加入了自己独有的元素。用一段线条较长的歌唱性旋律象征想要保卫祖国与民族的英雄气质。
通过运用装饰音对主旋律进行装饰,将旋律进行创新和加花,使旋律更具色彩,如谱例3-2,在B乐段中运用三段分解琶音,一层一层强度逐渐增强,层次感突出,也象征了当遇到困难,波兰在被压迫的情况下,一步一步不畏艰难,进行反击这种精神;也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与祖国永远在一起,也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愿望。
谱例3-2
3、速度对比
传统波兰舞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为符合贵族沙龙的宫廷舞蹈高贵、优雅的风格,而这个《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首部,肖邦将它的速度设定为“热情的快板”,中部又恢复到了中速稍慢。开头的快板将波兰人民奋进、勇于斗争精神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也是肖邦他内心的斗争之火借这一段来发泄出来,与传统波兰舞曲的速度形成对比。中部恢复传统波兰舞曲的速度,说明他的作曲并没有脱离传统,将它很好的继承。在D乐段向C1乐段过渡的时候,通过速度的渐慢,旋律的级进更好的引出再现乐段,是一种含蓄的进行,而不是突然的进行变化。
1、八度力度及方法
在钢琴演奏中,八度音程是双音演奏技术的一种,考验的是手指的张力。在前两个小节中出现五次八度,左右手交替出现,在保持手指跨度的同时又要注意音准、重音;注意手指的独立和旋律及低音的突出。在演奏这两小节时,力度是逐渐渐强,不仅要保持手掌的力量及手型,也要加上手臂的力量甚至通过腰部力量来达到所需要的强度。练习时,可先慢练,感受手臂的力量灌输到手指的感觉,保证每一个八度和弦都是达到所需的力度;同时,手型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慢练对手掌的支撑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部D乐段的结尾,连接C1乐段,左手八度音程要渐慢,注意这几个音为下行关系的连接。第一个八度处于3/4的弱拍,开始要弱,逐渐变强,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从而更好地引出C1乐段。在弹这几个和弦连接时,注意手腕水平移动,八度指法的转换,使之连贯。从触键力度来看,手臂是发力点,将力量传输到手指,1指5指要支撑好,随着音乐流动逐渐增强力度,更好地过渡。
2、和声层及旋律层
肖邦的钢琴作品,和弦占重要位置,通过和弦的变换、连接给予旋律和声的支撑,增加音乐的色彩感和层次感。演奏《升c小调波兰舞曲》时,注意本首作品的和声变化,乐曲首部主题呈现中,右手旋律开始,左手的声部运用了传统波兰舞曲的固定节奏型(谱例3—1)一个单音加和弦组成,和弦中出现了升b升e等和弦外音,使之有了不和谐的色彩,作曲家难以抑制的悲愤也借此表现出来。演奏上,在保持旋律的同时,也要有和弦的色彩,使之层次更加丰富,左手和弦在弹奏时不要漏音,注意指法,因节奏型的原因,和弦间较紧凑,手指尽可能贴键演奏,手掌支撑住,力度也要有所控制。左手声部为分解和弦,每个和弦都要注重低音的加持。
肖邦的波兰舞曲都很具有浪漫气息,这首作品也不例外。虽然是舞曲,注重节奏,但是旋律也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乐句旋律感都很突出。主题进入,右手的旋律不光是一段单独的曲调,而是建立在每个功能和弦里面,功能和弦的运用也是对调性的强调。演奏时,注意和声随着旋律的音高变化进行变化,强度也是看旋律声部,上行渐强下行减弱,手指要及时做好准备,转换迅速,达到连奏效果。旋律要具有歌唱性,将作者的感性浪漫、民族气息都表达出来。
3、力度变化及触键变化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力度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演奏时要注意乐曲上的音乐符号,如渐强,渐弱等,将每个乐句都随着音乐走向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的展现。特别要注意主题的转换和乐段之间的连接那几个小节,力度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演奏时,力度不同,触键的方式也就不同。弱的时候,手指触键切记飘在琴键上,一定要弹到琴键底,有控制的按键,手腕要支撑好,光是手指的力度是不够的,要加上手臂的力量,来达到音乐所需要的音响效果。
4、主题变化
这首乐曲为复三部曲式,主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部在开始用强有力的八度和弦连续运用将音乐引到主和弦上,自然地引出主题。
主题开始以弱开始,逐渐渐强,与右手的旋律级进上行相呼应,音乐的旋律性强,让人想到波兰人民在遭受战争之前,美好的生活状态。左手声部以单音加柱式和弦为主,从轻轻地四次重复后逐渐渐强,单音也不能忽视,作为和弦音,增加和声的层次感,最后停在了属和弦上引出后面乐句。下一个乐句更轻的进入,与前一句形成一个“对答”句的感觉,仿佛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想念和对波兰的战乱而感到痛心。这样的运用使整个乐曲的主题更加灵动。
中部一开始就呈现主题,优美的旋律将音乐形成一个歌唱性的旋律,与首部主题不同,开始旋律就以级进下行发展,像一首抒情诗,抒发了作曲家对少年时代在波兰的愉快回忆。演奏时注意突出旋律,和声声部要控制小而均匀,中部的整体速度是中速稍慢,下键时要将琴键弹到底,用手指自然的重量进行演奏。高声部的旋律要有歌唱性,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时候内心也要跟着音乐一起歌唱,音响上达到抒情的效果。
5、声部更换及旋律织体的变换
在《升c小调波兰舞曲》中的中部D乐段采用多声部复调技法,形成多声部重唱。
在练习时,首先将每个声部分清,了解每个声部的音乐走向。其次要了解住主旋律在低声部,低声部的节奏型是传统波兰舞曲固定节奏型的变型,用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组合引领D乐段;高音声部以级进为主,中、低声部以均匀的八分音符为主,丰富乐段的层次感,为保证将每个声部的旋律都体现出来,先分手练习,保持左手手腕的灵活性,手腕可以弧形运用,帮助跨度大的阻碍,手指也要在琴键上站住;右手要弹两个声部,更要保持声部的独立。再合手练习,弹的时候注意听觉的灵敏性,要求每个声部的旋律都要独立清晰。注意音响效果,力度强弱变化和声部的层次感。
6、踏板的运用
肖邦的钢琴作品不仅情感深厚,音响效果也非常丰富。在《升c小调波兰舞曲》中踏板的运用很频繁,但是很精致,对作者情感的表达有锦上添花之效。演奏时,要根据乐谱上的踏板标记进行使用,根据旋律和所需要的和声效果来调整踏板的深浅,从而更好地呈现音响效果。
在练习时,要做到手脚配合,控制好脚腕的力量。在运用踏板时切记不能随意使用,乐谱上的每一处踏板都有一定的含义,对乐句的阐述,力度强弱,音响色彩的变化和对情感的描述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要从作品的角度仔细谨慎地运用踏板。
综上所述,肖邦的《升c小调波兰舞曲》从曲式、和声等都继承了传统波兰舞曲,有一定的宫廷中高贵气息,但是也不乏肖邦自己所独有的“肖邦元素”,充分的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对传统的波兰舞曲进行了创新,有着浓郁的浪漫色彩。节奏上,有着传统波兰舞曲的固定音型,并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曲式结构与传统波兰舞曲一致,都是复三部曲式,有再现等等。好多方面都体现出肖邦的波兰舞曲是对传统波兰舞曲的继承与发扬。演奏技术上,这首乐曲有很多演奏技巧,包括多声部、踏板、力度、速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巧与要求。
音乐是抒情的,在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要注意情感的表达。肖邦在创作这首曲子是给他赋予了很强烈的情感,演奏者在演奏时要体会这种感情,通过主题、乐段的改变,情绪也要有所改变。演奏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哪一部分需要怎样的演奏技巧,这些演奏技巧与音乐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要想更好地诠释这首曲子,就需要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