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勋
保护好黑土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历经半年三次审议,黑土地保护法6月24日脱胎而出,于8月1日起施行。这部“小法”仅三十八条,却意义重大。
这部法律筑牢黑土地保护法治屏障。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特快速度推进黑土地保护专门立法,将保护黑土地上升为国家意志。常委会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栗战书委员长率队到黑龙江就黑土地保护立法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科研人员、种粮户、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修改完善法律草案,使法律行得通、好操作、真管用。
随着黑土地保护法的出台,一项项切实有效的保护制度上升为法律制度,一条条生动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律规定,正转化为黑土地保护和治理修复的实际行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这部法律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坚持“用养结合”,黑土地保护法开宗明义规定“保护黑土地的优良生产能力,确保黑土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黑土地保护的目标。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黑土地保护法明确黑土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的导向,把行之有效的黑土地保护政策转化为法律规定,实行严格的黑土地保护制度,强化黑土地治理修复,并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多元参与的黑土地保护格局。
坚定向科技找答案、要方法,黑土地保护法多个条文涉及加强科技支撑,明确综合采取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做到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建立健全黑土地投入保障制度,恢复并稳步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改善黑土地生态环境,提高黑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坚决以重拳打击破坏行为,黑土地保护法规定对违法将黑土地用于非农建设,盗挖、滥挖黑土等行为从重处罚。
这部法律为“小快灵”立法提供了全新范本。
对一个土类进行立法保护,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上的创新。黑土地保护立法实现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后,于当年启动立法,当年完成起草工作,当年提请审议,这在多年来的立法工作中还是第一次。从2021年底到2022年6月,历经三次审议,黑土地保护法终获通过。
这部“小切口”“小快灵”法律,不设章节,直奔主题,从适用范围、统筹协调、科技支撑、保护义务、投入保障、考核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条文少、内容精、措施实,用“长牙齿”的硬举措全方位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
地载万物,万物共生。黑土地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黑土地保护法的意义并不限于保护耕地本身。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法律对黑土地予以专门保护的同时,多处体现了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的原则。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保护黑土地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端牢中国饭碗,稳住“大国粮仓”,需要多主体协同、多政策协力、多技术合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形成黑土地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以法治方式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让黑土地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