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仁
(常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全面部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区域发展中,要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科技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地方高校是与区域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实体,作为科教资源[1],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教育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大格局中审视谋划自身发展,探索与区域发展的耦合路径[2],要围绕坚持产教融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打造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
耦合理论较早在物理学领域提出,随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中逐渐发展,形成了系统耦合理论。系统耦合理论认为相互独立的几个系统之间,通过各系统内的子系统或元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结,形成各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动态关系。系统耦合理论同时指出,各系统间相互联系又保持独立,系统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有的学者将此解释为“松散耦合理论”。
在探索地方科教资源的转化和释放问题时,可以把科教资源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两个系统,将这两个系统内的核心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到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内在机制,使得区域科教资源的转化和释放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协同发展[3]。“松散耦合理论”强调系统的独立性和松散性,区域科教资源和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是松散的、低联结度的。本文试图从这两个系统的某几个核心子系统出发,探索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结机制,通过中间体的耦合手段或耦合途径,达到两个系统的协同发展,使区域科教资源得到转化和释放,区域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区域科教资源的子系统或组成元素很多,产教融合背景下,将区域科教资源具化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其子系统有学科、人才、实验室平台等;相对应能够反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力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子系统有产业、创新成果、企业研发平台等[4]。因此要寻找子系统间的协同、联结路径,构建联结模式,以期达到区域科教资源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紧密联结。
从学科与产业、人才与创新成果、实验与研发平台搭建这三对子系统出发,建立三种模式,探寻科教资源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耦合路径。
学科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团队建设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高校要释放科教资源,就要打好“学科”牌,以学科为核心,形成围绕产业链打造学科链,由学科链布局创新链,最终由创新链再反哺产业链的三角循环模式,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产业—学科—创新三角循环”模式(见图1)。高校要密切跟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动态趋势,瞄准行业共性技术,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专业培养方向等方式,打造一批独具特色、产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专业群),实现产业、学科、创新相互转化、协调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实现高校的科教资源转化为发展成果[5]。
图1 “产业—学科—创新三角循环”模式
以常州大学为例,在专业学科建设上,精准对接地方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需要,增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对标常州影视产业基地的建成,成立影视学院,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与常州政府共建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促进区域服务业转型升级;成立常州现代化研究院,主动适应苏南现代化示范区重点城市的建设需要;注重学科交叉,凝练研究方向,成立先进碳材料研究院,组建多个石墨烯相关研究的创新团队,助力常州石墨烯产业发展;与常州市政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业园,形成以研发为特色的孵化基地,有力助推区域创新创业。常州大学利用学科对接产业,把高校的科教资源通过学科建设具体化、目标化,把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具体的行业、社会发展更为有效地结合,在更好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同步驱动人才,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良性互动格局,构建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大力实施人才优化发展战略,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转型之要,加强产学研结合,通过把科教资源内化为人才,参与社会发展,形成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双向互动[6]。
1) 在科技转化的所有投入中,把创新性人才放在首位。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二次研发,创新型人才的劳动在科技发明创造伊始到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而言,科技成果的转化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转化。高校与企业的技术需以人才为主体,相关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在技术成果转化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果转化是否成功有效。如果只是技术的移植,缺少了创新型人才对技术的吸收、掌握、应用甚至改进,那么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也不会获得成功。
2) 要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高层次人才“孵化器”的作用,为社会提供各类专业化的创新人才。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专门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而科学研究又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科技转化的关键环节。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要运用好科研这个手段,对人才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使人才在科研活动中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开展创新劳动。高校科教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再通过人力资源带动社会科技创新和发展,是高校科教资源释放的有效途径。
3) 推动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这方面的合作不应局限于学生的生产实践或者订单式的培养方案制订,更要让学生参与科研,尤其是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学生在横向科研的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掌握和改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能全方位掌握科技开发、创新、转化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互为促进的机制。
产教融合是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教资源落地开花的结果。产教融合平台的构建,是要促进多主体知识、技术、管理甚至资本要素参与建设,其目的是多方协同育人、释放科教资源。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产业特性、人才培养、创新研发等,构建打造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教学科研平台、协同育人的公共实训平台、创新创业的研发孵化平台,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1) 升级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教学科研平台。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建立一套与地方技术创新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和科学研究平台。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结构和发展导向,建立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实现高校学科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相衔接,更好地服务区域战略和经济发展。在教学实践上,应融入行业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科研平台建设上,高校应与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等开展深入合作,强化协同育人,共同承担技术研究和开发创新工作。
2) 打造协同育人的公共实训平台。所谓公共实训平台,就是在校企之外,政府也加入平台建设,共同打造“政—校—企”区域协同育人的公共实训平台。首先,实训平台要遵循实践教育的内在规律,结合市场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紧紧围绕地区产业发展要求,密切关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建立符合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条件的校内外实验实践平台。其次,要协调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功能和要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将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引入平台建设。三方共建的实习实训平台可以由企业管理,在完成高校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外,还可以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或者有偿的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承担技术难题公关等工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实践培训、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服务功能。
3) 共建研发孵化平台。要持续和深度释放科教资源,必须将地方科教资源与地方创新系统、企业核心技术升级相融合,打造产城融合和产教融合的“新高地”。在“创新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引导,高校和企业围绕地方产业布局、产业核心技术的储备和变革,共建研发孵化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是深度释放区域科教资源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以整合现有的科研孵化平台,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将已建立的大学生科技园、高校的技术研发中心等相关平台、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升级改造。在政府、高校和企业外,还可引进金融、风投、创投等社会机构参与科研孵化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高水平的研发孵化平台[7]。政府、企业和高校通过制订奖励政策,设立立项课题,鼓励科研工作者组建双创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工作,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发展需求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高校资源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殷实家底,创新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地方科教资源和区域核心竞争力两个系统中,通过耦合演进规律和方式的探索,将系统内的学科、产业、人才、创新成果、试验室、研发平台等元素进行模式重构、良性互动和多层次合作,在产教融合、产城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科教资源与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联动机制,能够有力、有为、有效地释放科教资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活力、实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