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晖,1968 年出生,湖南隆回人,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公路学会第六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公路与运输》编委。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公路学会首届“十佳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路交通虚拟仿真国家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人。“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特殊环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耐久性道路工程新技术”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术”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
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耐久性理论与设计方法、道路新材料与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40 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 项,国家863 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4项,省部级纵向项目2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2012 年排名第5、2015 年排名第4);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