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刘 宁,范弘嘉,许皆钿,孙艳丽
(浙江省荣军医院 浙江嘉兴314000)
原发性高血压(EHT)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各种心理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还可引起心、脑、肾等相关脏器疾病,严重者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EHT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生活息息相关,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高脂饮食、肥胖等均是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2]。因此,进行有效的自我行为管理,规避相关危险因素,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此外,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3]。目前,我国EHT患者的管理并不十分乐观,如何提高EHT患者的管理行为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专病护理服务是由从业护士独立开设的相关护理门诊,其成员除具备传统护理知识外,还具备丰富的专科知识。EHT门诊旨在以提高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遵医行为,控制血压,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主要目标。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我们对25例EHT患者实施专病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在我院专病门诊治疗的50例EHT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4]中EHT诊断标准者;②病程≥6个月者;③未服用降压药时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者;④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脑、肾等EHT合并症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精神异常或不能遵从医嘱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61.52±5.63)岁;体质量指数(BMI)(26.25±3.12);降压药服用种数:1~3种15例,>3种10例;受教育程度:小学8例,中学11例,大学6例。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60.96±5.14)岁;BMI(26.54±3.07);降压药服用种数:1~3种16例,>3种9例;受教育程度:小学7例,中学10例,大学8例。两组性别、年龄、BMI、降压药服用种数、受教育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服药指导、定期随访等。观察组采用门诊专病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①评估。发放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测量体重、血压等,评估患者情绪、运动、服药情况及生活方式。②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a.教育:发放EHT相关教育手册;邀请患者或家属关注专病服务门诊公众号,随时学习EHT最新知识;发放疾病监测记录本,并告知自我监测的重要意义。b.饮食指导:低盐、低脂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应<6 g,多食用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防止便秘。戒烟限酒,啤酒<300 ml/d,葡萄酒<100 ml/d,白酒<50 ml/d。c.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蹬车等。运动强度以不增加患者心脏负荷为标准,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严重超重患者,建议其进行缓慢减重。d.服药管理:采取设定闹钟、家属监督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服药,避免出现漏服现象。开设个性化服药计划单,定期检测患者肝、肾功能。e.自我疾病监测: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血压计,按时测量血压、体重等,并将结果详细记录在疾病监测记录本上,注意详细记录测量时间。f.心理指导: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其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给予不同指导,安抚患者情绪,指导其正确认识EHT,告知情绪控制技巧及必要性。以本门诊血压控制良好患者进行举例论证,为患者树立良好的榜样。举办EHT患者交流会,促进患者之间沟通交流,提高自我养护积极性。邀请家属参与干预过程,促使患者感受更多的人文关怀。g.每次门诊结束后均需要预约下次门诊时间,按时门诊咨询,共连续管理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行为管理:采用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5]评估两组初次门诊(T0)、3个月门诊(T1)、6个月门诊(T2)行为管理情况,该量表共6个维度、33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高。②遵医行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T0、T1、T2饮食、运动、戒烟限酒、遵医用药及定期复查等行为进行调查[6]。③血压控制效果:收集、分析两组T0、T1、T2血压监测数据,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7]。二者均在目标范围内属完全控制,二者有一项未在目标范围内属部分控制,二者均未在目标范围内属未控制。总控制率(%)=(完全控制例数+部分控制例数)/总例数×100%。④生活质量: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OL)[8]评估两组T0、T1、T2生活质量,该量表总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HPSMBR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HPSMBR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遵医行为比较[例(%)]
2.3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不同时间段SQOL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段SQOL评分比较(分,
EH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截至目前临床仅能采用药物控制,因此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有研究显示,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相关疾病的发生相关[9]。然而临床调查发现,大多EHT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及管理存在一定误区,自我疾病管理能力十分低下。但也有学者指出,医源性因素也是导致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沈莹等[10]研究证实,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其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提升。
在新医改体系下,门诊护理也是医疗治疗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慢性病而言,疾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11]。慢病门诊护理除对患者提供安全、安心、可信的诊疗外,还可对家属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日常自我照顾。由慢病护理门诊的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干预,对EHT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有积极的效果。在本研究发现,大多初次门诊EHT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在无明显不适的情况不会按时、按量服药,且并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张绮阁[11]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对其自我管理水平有明显的影响,但患者在自我监测方面十分薄弱,因此需要提高患者监测力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T1、T2时,观察组HPSMBR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门诊专病护理服务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改善既往不良行为习惯,使其积极配合进行自我管理。
遵医行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两组T0时遵医行为均不高。究其原因:与EHT患者对治疗方案缺乏正确的理解,并未做到言行合一有关;另外,还缺乏正常的心理应对能力,采用不成熟的方式回避干预。T1、T2时,观察组遵医行为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病例相对较少有关,仍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门诊专病护理服务对EHT患者遵医行为有一定改善作用。推测原因:一方面门诊护理自患者初诊开始对每例患者生活方式、遵医行为等进行有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且按时复诊,逐步完善各项教育内容,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为患者列举临床控制良好的患者,同时举办病友交流会,既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又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T1、T2时,观察组总控制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良好的遵医行为及积极的自我管理对血压的控制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设定闹钟或家属提醒等均能确保患者能按时服药,避免出现血压大幅波动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T1、T2时,观察组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进行疏导,能缓解患者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血压波动;②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活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压水平;③家属参与干预过程,能促使患者感受更多的家庭关爱,满足心理需求。
综上所述,专病护理服务可提高对门诊EHT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理想,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