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家属-疾病同伴者参与临床关怀对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的影响

2022-08-25 01:57朱惠丹程晓曼尧安琪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淋巴瘤同伴家属

朱惠丹,程晓曼,尧安琪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东广州510062)

淋巴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化疗与放疗是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1]。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心理反应过程,适量的心理应激可促进机体健康与功能活动,但长期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出现不适,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2-3]。护士-家属-疾病同伴者参与临床关怀是指护士、家属及疾病同伴者共同对患者进行关怀的干预模式,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且系统的护理模式,家属参与护理能为患者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且能有效分担护理工作,进而提升护理质量,疾病同伴者是将相似年龄、背景及精力的患者集中起来,让患者之间分享正确的观念并互相交流经验,疏导彼此的心理问题[4]。2017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采用护士-家属-疾病同伴者参与临床关怀,以期为淋巴瘤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版)》[5]者;②首次参与化疗并完成全过程者;③年龄≥18岁者;④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肿瘤者;②认识功能障碍者;③存在精神分裂症者;④未能坚持化疗全过程者;⑤具有听说障碍者;⑥修改治疗方案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36±5.16)岁;病程(2.56±0.45)年;肿瘤分型:非霍奇金淋巴瘤44例,霍奇金淋巴瘤6例,肿瘤分期:Ⅰ~Ⅱ期21例,Ⅲ~Ⅴ期29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4.21±5.34)岁;病程(2.68±0.51)年;肿瘤分型: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霍奇金淋巴瘤8例;肿瘤分期:Ⅰ~Ⅱ期18例,Ⅲ~Ⅴ期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药物及日常运动指导,出院后进行康复指导。观察组采用护士-家属-疾病同伴者参与临床关怀干预,了解患者心理状况,通过交流寻找患者情绪及对疾病认知存在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导患者建立正确应对态度;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支持,接受安全性教育,帮助护士收集患者尿液、粪便等标本,为患者更换衣物床单等,陪同患者参与主动及被动锻炼,定期测量体温,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足够支持与家庭温暖;将患者依照年龄、病情、地域等进行分组,选择1例病情较稳定、开朗且沟通能力强者作为组长,开展每周1次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疏导心理,指导患者组内进行经验交流,同时举办相关疾病知识竞赛,由病情恢复较好且心理状态良好者进行演讲,传授康复经验与注意事项,鼓励病情较严重患者积极发言,提出遇到的困难,对表现好者及恢复较快者进行表扬,维持患者信心,为患者树立早期恢复的信心。

1.3 评价指标 ①疲乏程度:在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估两组疲乏,包括感觉、情绪、行为及认知4个维度,共22项条目,每项条目0~10分,总分为各项条目得分之和除以总项目数,无疲乏感0分,轻度疲乏感1~3分,中度疲乏感4~6分,重度疲乏感7~10分。②心理应激: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心理应激,SDS共20项条目,评分≥53分为抑郁症;SAS标准分为50分,评分≥50分为焦虑症。③创伤后成长:在干预前后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估两组创伤后成长,包括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力量、欣赏生活及精神改变5个维度,共21项条目,总分0~105分,从未0分、很少1分、少量2分、中等3分、较大4分、最大5分,得分越高表示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生活质量(GQL),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PFS-R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FS-R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PTG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TG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QLQ-C30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QLQ-C30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临床表现为器官肿胀、组织发热、瘙痒等,目前临床治疗淋巴瘤的主要方法为化疗,但化疗会给患者带来长期且强烈的痛苦,因此,提供优质的护理是提高肿瘤患者治疗积极性的关键因素[6]。护士-家属-疾病同伴者参与临床关怀是指护士、家属及疾病同伴者同时参与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从3个角度对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将3种干预联合共同提高患者接受性,使干预具有针对性[7]。

疼痛及化疗期不良反应极易导致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有研究表明,针对化疗期疲乏包含心理治疗、运动疗法及正念训练等,但是此类干预措施下患者退出干预占比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干预措施较复杂,且患者从发作到治疗经历多次病情恶化与稳定之间的交替,存在较严重的疲乏感[8]。赵晓茜等[9]研究采用Roy适应模式下护理,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感觉、情绪、认知、行为及PFS-R总分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感觉、认知及PFS-R总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可能与本研究干预模式中护士与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关,促使患者尽快熟悉周围环境,通过家庭对患者的强烈支持,加强患者治疗自信心进而减轻疲乏感。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变化刺激所产生的心理过程,是心理问题关键影响因素[10]。淋巴瘤患者往往存在对治疗失去信心、自我价值下降等心理问题,且因长期治疗加重家庭负担而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SAS与SDS是评价抑郁与焦虑的指标,通过该指标评估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护士-家庭-疾病同伴者干预可减轻患者治疗期孤独感,学习并借鉴他人的治疗经验,提高自身学习技巧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PTGI能有效评估患者在创伤后的成长。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PTGI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干预模式中护士主动引导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有关,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及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进而有效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有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5个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G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护士-家属-疾病同伴者参与临床关怀较常规干预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淋巴瘤同伴家属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寻找失散的同伴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
落地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