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晨
(東北大学宮城県,仙台市 9808576)
2007年,ICOM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性质来看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从目的来看是通过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手段,达到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设,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其普遍性在于性质、手段、目的等与博物馆的基本定义相吻合,但其出于保护工业遗产而在工业建筑遗址上进行改建的出发点与建设方式,却充分体现出了它的特殊性与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后,以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目标的中国政府,为了恢复因战争而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效仿当时保持着友好关系的苏联,提出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目标,重工业及国防工业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平衡发展同样深受政府的重视。然而步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际环境突然恶化并日益严峻,中国开始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战争威胁。正如吴晓林所言,“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时常与国防建设或军事上的需求相联系”,三线建设也是这一时期苏美冷战格局下的产物。
随着1960年中苏友好关系的破裂,苏联不断向中苏边境地区增派兵力,北面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逐渐增大;而南面的越南战争战火也日渐蔓延到中越边境,威胁着国家的领土安全;西南面中国与印度围绕国境线的冲突与纠纷仍未呈现平息之势且越演越烈;而东南面身处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还在伺机而动,不断侵袭着东南沿海地区。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在谋求工业合理布局的同时,为确保国家安全不再受到战争威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要决定。由此经济发展的重心从易被敌人侵袭的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地区,全国的工业布局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调整。
三线是指将我国沿海、边境地区向内陆地区依次划分为三条线,“一线指沿海和边境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湖南、湖北、河南等内地,其中西南(云、贵、川)、西北地区(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二线指介于一线、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区。”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政府自上而下的动员,全国以工厂、研究所、科研院校等为单位迅速响应号召,浩浩荡荡奔赴三线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
三线建设于1964年提出、讨论并作出决策,1965年在我国西部13个省、自治区全面展开,至1980年左右结束。立足于备战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以重工业、国防工业相关厂矿为首要对象的搬迁次序,军需的兵器工业、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及与其相配套的民用工业,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业、机械工业等,其相关的工厂、研究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搬迁。三线建设历时17年、累计投资2052亿元,参加职工高峰时期达400多万人,对我国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融合等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试金石。经济建设的重心从内陆重回沿海地区,三线厂矿由此被卷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交通不便、人才流失、技术落后等不利因素而逐渐走向衰落。国家通过实施关、停、并、转、迁等政策有针对性地实行了调整、改造,同时也留下了一大批工业遗产。
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自古以来被视为“南蛮之地”而不断被边缘化。但中央统治者同时又通过官员贬谪、犯人流放、军人戍边、荒地开垦等方式,将贵州省置于其政权统治之下。及至近现代,贵州省仍然无法摆脱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偏见,成为人人敬而远之的地方。此外新中国成立前,省内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支柱产业,与沿海地区具有较大的经济差距。但其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山地环绕、交通不便等区位限制,反而因符合国家三线建设所提出“分散、靠山、隐蔽”的搬迁方针,转化成为地理优势。简言之,贵州省既可以为工业基地的建设提供安全的场所,又可以满足国家强化统治、平衡发展、重视安全等目的,因此成为三线移民的重点迁入地区。
三线建设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省外迁入贵州人口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时期。自第三个五年计划以来,大批工业厂矿从东北、华北、华东等沿海老工业区迁入贵州省,数十万工人、干部及其家属也随之而来,为当地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通过这一时期的建设,在贵州省形成了四大基地,分别为061航天工业基地、011航空工业基地、六盘水能源基地及083电子工业基地,其中都匀市是电子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因三线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迁入,行政级别由县升级为市,后发展成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根据2020年第七回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约53万人,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等33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新中国成立前后,当地居民受地理环境制约而与外部隔绝,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随着国家政策向内陆地区的倾斜,在谋求工业合理布局及区域平衡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国家的发展规划,沿海而来的大量厂矿及其职工也纷纷涌入。
原东方机床厂(以下简称为机床厂)正是这一时期,由山东济南第二机床厂内迁至都匀市的典型。该厂是我国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是全国六大重型机床厂之一。全厂职工及其家属共分两次进行了集体搬迁,1966年9月第一期的225名职工和380名家属乘专列离开济南到达都匀后,1971年7月第二期的159名职工和100名家属也完成了搬迁。建厂以来先后生产了龙门刨床、单臂刨床、龙门刨铣床、轻型龙门铣床、龙门铣镗床、大型专用铣床、大型数控火焰切割机七大系列近50种型号和规格产品,并有一大批产品远销伊朗、罗马尼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机床厂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并最终于2005年宣布破产。2007年在政府的斡旋下由贵州省的大型国有企业贵航集团收购后,虽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出于种种原因2015年再次被民营企业收购。此后未满1年,因政府规划调整而从原厂址搬迁至绿茵湖产业园区。
原厂址的厂房等建筑物作为工业遗址,2017年被纳入“三线文化创意园”的项目规划,并成为其主体部分。现改造而成的“三线文化创意园”,位于都匀市剑江河上游,距城中心约6公里,占地面积16.19公顷。东面沿剑江河形成湿地走廊,西面为贯穿南北通往主城区的环西大道,北面临近高速公路关口,显著的区位优势为其“城市会客厅”的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创意园的核心部分,坐落于园区北侧,利用原厂房改建而成,2019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先后被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黔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黔南州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中共都匀市党校新时代教学基地”等。
2017年12月三线建设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按照参观者性质,大致可以分为筹建参与者、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和普通参观者。而与博物馆存在的不同关联性,决定了他们对博物馆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正如莎士比亚的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否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是否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有无参加过博物馆筹建等要素,都会对其解读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下将通过2020年1月-8月期间田野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对不同性质参观者的解读进行分析(为保护个人隐私,以下内容均未使用真实姓名)。
本次调查共采访了2位筹建参与者,均为筹建开始阶段便参与其中。筹建过程中,市政府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并下设3个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3个小组分别为规划小组,负责具体的项目规划;文献小组,负责起草提纲、文件;文物收集小组,负责相关文物的收集。项目由2017年初开始,拟定于年底完成建设并面向游客开放,因此对于项目组成员而言,任务时间紧、工作难度大。最终经过各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于2017年12月如期开馆。作为筹建参与者的他们,亲眼见证了其从破旧厂房到博物馆的改造全过程。而对于凝聚着其心血的博物馆,他们又是如何解读的?
三线博物馆首先是城市文化的一个载体,体现了都匀市是一个有灵魂、有血肉的地方。记录了在西南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建成的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展陈的文物起到了普及军工知识、国防知识的作用,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再者,它还是三线人的精神家园,让三线人看到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是被都匀市人民乃至其他参观者所铭记的,这段历史不会被人们忘记。三线博物馆所承载的记忆、展现的教育功能、发挥的精神家园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受访者1)。
我们的建设初衷是将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功能发挥至极致,让市民有机会了解三线人为都匀、黔南乃至社会所做的贡献。弘扬、传播三线建设的历史,并让人们有所感悟(受访者2)。
通过以上2位筹建参与者的回答可以看出,三线博物馆的建设初衷在于发挥其展示功能、教育功能及文化传播功能。经由展陈的图片和实物,可以帮助人们更为形象、具体地了解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以及三线厂矿及其职工为本地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等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馆内的展陈物品及文字内容通过游客参观,完成了传播这一过程。此外博物馆本身虽然是都匀这座城市三线建设时期的一个缩影,为参与三线建设的人们及其后代留下了纪念,但他们是否都是从正面予以解读呢?
都匀市的三线厂矿基本自1965年左右陆续迁入,当时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力,除管理层外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劳动力。如今将近60年过去,最初随迁人员多数已扎根本地,甚至发展至4代人。而一部分曾经在本地三线厂矿工作的人们及其子孙,虽之后因种种原因调离,但随着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开馆,仍有许多人特意前来参观并借此机会重游故地。因博物馆主要在原东方机床厂遗址上改建而成,其职工及子女作为三线建设者及后代较具有代表性,故本次主要通过采访机床厂3代人、每代各1位的形式,了解他们是如何对博物馆进行解读的。
建设这个博物馆是对的,作为三线建设的纪念,让下一代人知道黔南有这样一段历史。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当时建设三线的艰辛,可以起到教育后代的作用。但是因为到地方一看基本都不认识了,已经改造得不是原来的机床厂了,所以不能去看。对这个厂太有感情,从思想上、感情上都接受不了(受访者3·第1代)。
最初觉得是拿着父辈打下的江山来作为筹建者们的业绩,所以不愿意配合筹建、心里十分排斥。但现在来看三线博物馆可以将父辈的精神传承下去,从而教育下一代,也是一种很好的纪念形式。但有关机床厂的历史及发展,体现得不够全面。在最后布展时,也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受访者4·第2代)。
进入博物馆首先还是会找机床厂的版块,毕竟是由机床厂改建的。但是感觉内容并不多,零零碎碎的。不过看看老照片、老物件,还是会勾起童年的回忆。博物馆的意义更多在于教育后辈,让其知道他们的老一辈曾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呕心沥血,贵州近年来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与老一辈的努力与奉献分不开(受访者5·第3代)。
从以上3位受访者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对三线博物馆的解读存在两面性。一方面,3代人都对博物馆所能发挥的教育功能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对都匀三线建设历史的呈现,本身既是一种纪念形式,又能起到教育后辈的作用。另一方面,3位受访者都较为关注机床厂的版块部分。这是因为三线厂矿所具有的优势技术和文化、独特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制度堡垒,以及相对偏僻的地理环境,使其与周边区域形成了区隔明显的“小社会”。在“小社会”中生活的人们,相较大范围而言的三线建设,对自己所处的小环境认同感更高。所以3代人都更为关注机床厂的版块部分,而非博物馆的整体内容。此外,由于东方机床厂已经破产的事实,加上园区大幅度改变了工厂原貌,对于一砖一瓦将其建立起来的1代及曾在这里工作奋斗的2代而言,从个人感情上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换言之,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虽积极肯定了博物馆本身的教育功能及文化传播功能,但对其改建、呈现等方式仍持有保留意见。
博物馆自开馆后,吸引了省内外共计20多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后,在博物馆出口处的桌子上放置有留言簿,用于参观者记录个人感受,或提出意见及建议。随后由工作人员对留言簿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保存成电子文档后交由各相关部门处理。本次主要从2018年整理的留言簿中根据内容筛选出了10则留言,用以分析普通参观者对博物馆的解读情况。
综合以上参观者的留言来看,博物馆的展示功能、教育功能及文化传播功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尤其其中1则省外参观者的留言,显示出博物馆所达到效果与其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建设初衷高度一致。同时多数人通过参观均对三线建设历史、第1代建设者产生了共情,从而加深了其对三线精神的理解。通过图片、实物等物品展示而渗透出三线精神,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时代主题,是博物馆的建设初衷也是意义所在。
图1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留言簿留言
本文通过直接采访与间接摘录的形式,从筹建参与者、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普通参观者的三大视角,记录并分析了他们各自对博物馆的解读情况。总体来看,博物馆获得了众多参观者认可的这一点,表明其已达到作为城市文化载体(展示功能)、普及三线建设历史(教育功能)及传承三线精神(文化传播功能)的建设初衷,但其中仍然存在需要正视的问题。博物馆展陈内容多是以图片、实物加文字的形式为主,如若没有讲解员进行解说,较易流于表面观赏而难以深挖精神内涵。但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恰恰在于体现三线精神,因此还需重视对各厂矿文化的呈现。文化的主体是人,所以如何让三线亲历者能够接纳并认可博物馆显得尤为重要。筹建初期,通过广泛征求三线建设各厂矿的人员意见及建议,在尊重其提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内容确定后交由各厂矿人员确认并根据其反馈进行完善,显然可以成为增加其认可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