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传播文化自信路径探析
——基于文化本土性视阈下的文本研究

2022-08-25 11:29
今传媒 2022年8期
关键词:卫视电视节目媒介

曲 伸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

一、研究缘起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的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由此,我们在新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全力以赴提高国家软实力,有了一份明确的“时间表”。

此外,主流媒体越来越重视通过媒介内容建设文化自信。近年来,以 《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代表的优秀电视文化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再次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引导、激励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一)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缘何“出圈”

自2021年年初开始,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里,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以剧情、舞蹈为核心的系列节目——“中国节日”,一度之间成为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议对象,其独具创新的表现形式赢得了海内外舆论场上的一致好评。例如,“当潮不让·你好牛”和 《端午奇妙游》全网点击量超过了50亿次,《元宵奇妙夜》和 《七夕奇妙游》全网点击量超过了30亿次。

河南卫视能够探寻到源头活水的关键在于:其非常准确地将中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背景下智能融媒体技术进行了创新性融合,将VR、AR等技术植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让奇妙的“穿越感”连接古今,把书本中、记忆里的本土文化变成了看得见、听得清、感受得到的优秀电视作品。

(二)文化本土性与文化自信

当下,本土性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在全球性文化多样化的挤压下,本土文化属性与特点被削弱、被边缘,而全球性文化也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到本土文化的中心。在此背景下,本土性文化想要破除全球性文化的垄断形式,与全球性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就需要本土人民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

要让文化自信这面旗帜迎风飘扬,就必须先构建起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本土性桥梁,根据文化本土性的特点,在文化的各个板块进行文化本土性架构与传播。在本土文化的重构与重塑中,媒介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媒介所拥有的无差异属性,很好的解构了全球性文化的霸权属性;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媒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本土传统文化与历史记忆。

二、电视节目的文化本土性特点

我国独特的地理优势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属性:基于地方属性的吴越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等特定区域的本土性文化;基于上下五千年发展的绘画、山歌、铭文等不同时期媒介的形态,也是本土性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独特呈现。在媒介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这些文化本土性都可以通过电视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电视作为传播媒介 (广义上来说,我们将专业机构、团体制作的,并在大屏上予以播出的非电影内容都称为电视),其本身有着自己的本土文化特点。例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从“祭奠祖先,迎禧接福”到“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再到“追思先哲,爱国为民”,唤醒了国人对诗歌、典故等中国本土文化基因的群体记忆。

(一)遗传性与传承性

文化本土性的根本是文化基因。文化基因积淀于历史、人文、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变迁,优秀的文化基因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与流传度,是具备独特传统的、有形和无形的表达方式,也会在表达与交互中扩充自己的丰富程度,这就是文化本土性的遗传与传承。

电视节目文化本土性中的遗传性与传承性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本土文化层面。以河南卫视为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精准地把握了河南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 《梨园春》、推广汉语言文化的 《成语英雄》以及鉴宝类文化综艺 《华豫之门》等。这些电视节目将内容厚植于文化本土性的基因之上,在体现电视节目文化本土性、遗传性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是媒介层面。场景表达的营造让文化本土性基因激发出二次活力。作为环境理念的媒介场景,能够通过“形”来塑造“神”。身临其境的体验是观众共情的起点,在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里最早“出圈”的 《唐宫夜宴》,就是大量采用MR、VR等技术手段,让漫卷画幅里走出的唐装仕女,用媒介的力量彰显了本土文化遗传性的价值。

(二)民族性与时代性

赓续遗传性的本土文化优秀基因,民族性在时代的发展中积淀——风土人情、信仰崇拜、历法天文……这些凝聚着中华上下五千年集体记忆的本土文化属性,就是文化本土性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的重要体现,民族性与时代性折射出文化本土性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其中,民族性代表着从文化基因中传承的独特性,是文化本土性的强基之本;时代性则是现实的强烈映射,是文化本土性的固本之根,能够让文化本土性永葆竞争力。

在碎片化、分众化传播的融媒体时代,民族性气质让电视文化隐性渗透着民族文化。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既有展现出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的花木兰和戚家军,也有少年自强不息的奋斗;既有固本思源的人文情怀,也有孜孜以求的精神传递。节目内容在文化本土性、民族性中追求立意深远,思考深刻的主旨得以体现。

在不断发扬电视节目民族性的同时,时代性也成为其得以呈现的必要元素。“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太极与航天糅合而成的 《天地之中》再现了航天梦的发展,《给女孩》重新定义了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强烈的时代正向价值观与文化本土性合二为一,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光影体验,更透露着时代背景下民族特性的新内涵。

(三)符号与语言的赋值

文化本土性特点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符号和语言,它们是信息在各类媒介中传递的关键,更是文化本土性赖以生存的沃土。“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就是语言”,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其所涵盖的主体意识与情感价值,是民族乃至国家在全球化传播中的代名词。

电视节目的文化本土性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多维度赋值。比如,“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颇受观众喜爱的 《洛神水赋》,就是将“水”这种代表柔的符号放大,当光通过复杂的水环境产生折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蹈被赋以更加强烈的动态感,一种奇特又有张力的本土文化特点通过“水”这一符号展现出来。再比如,以RAP为代表的新文化符号,在其特有的语言属性下,赋予了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中《华夏》别样的生命力,小浪底、高速公路、太极、豫剧等画面符号与RAP语言特色的强结合,别开生面地展示出中原辽阔土地上,民族基因里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新时代电视节目文化本土性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电视事业从诞生起就承担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电视节目作为电视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必然要积极承担起培养和增强观众文化自信的责任,这是电视节目的基本使命,也是电视节目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创新的前提。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高审美、强特色的制作讲述中华文化本土性的故事,以此与观众同频共振,催生出一种文化本土性层面的“思维共同体”,在满足观众对精品文化需求的同时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助力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互文性”营造民族记忆的转身

“互文性”是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最早开始使用的概念,她主张将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图像在内的各种实践都纳入文本的历史之中。电视节目中的“互文性”是指不囿于文本之间原来的连接,并在各种文本之间建立联系。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蒙太奇手法将不同的镜头相互组接,强化观众的“在场感”,引发观众的群体记忆共鸣,进而再次激发文化本土性的记忆。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互文性”不断促使着民族记忆的“转身”。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洛阳龙门的佛光山水通过舞蹈 《龙门金刚》得以再现:《飞天舞》和古风街舞 《金刚伎乐》的结合,使文字与图片的传播局限被打破,建立起了舞蹈文本的联系;激昂的鼓点与古风旋律的结合,又建立起了音乐文本的联系。在天地这个舞台上,“互文性”运用不断切换的场景,让观众能够走出演播室,驱散视觉审美疲劳,将文化本土性的熏陶与自我素养提升相匹配,强化了观众的视觉记忆和文化本土性记忆,同时也加深了观众的民族记忆,增进了观众源于文化本土性的文化自信。

(二)制造媒介传播中的文化标签

电视节目除了通过饱含民族特色的实体或声、光、影等非实体手段构建民族记忆的“转身”,还可以通过制造媒介传播中的“文化标签”来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这些“文化标签”在发扬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是文化本土性构建“自我”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地方媒体的节目来说,要想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为自我创建更易识别的标志,进而被更多观众所认知,最佳途径就是研究文化本土性中潜在的特质与底色,创新表达模式与表达内容,用文化本土性的内容与形式来展现“自我”、筑造“文化标签”。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开篇就强调了电视节目的文化本土性。它非常明确自己应如何与广大青年、青少年观众产生文化联系,从而制造出符合文化语境的“文化标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签”就是“汉服”“国风”。节目不仅巧妙运用“汉服”“国风”来建构舞台,设计舞蹈与故事,同时,还善于通过营造话题性质的“文化标签”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如,以 《甄嬛传》中观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叙事线索进行“再续前缘”—— 《中秋奇妙夜》以影视剧在观众心目中的群体记忆来引发关注。还有基于评价体系的“知乎体”“文化标签”——#如何评价河南卫视 《中秋奇妙游》#等,让节目话题和热度不断发酵。在不同形式的“文化标签”构建下,观众对文化本土性的感受、对文化自信的坚定便应运而生。

(三)对全球文化“他者化”的“防范”

构建文化自信始终面临着全球文化“他者化”的挑战。文化“他者化”是指站在弱势地位的“他者”(个体/群体)很容易受到来自强势地位的主体文化强加的负面信息影响,由“我们”“他们”构成完全对立面的“他者化”预设,让站在强势地位的主体文化更好地获得身份认同,而站在弱势地位的“他者”(个体/群体)则会被贴上“比不上”“不如”等复杂标签。因此,在文化本土性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去注意的问题就是防止“他者化”的主体 (强势地位者)视“他者”(弱势地位者)为负面、渺小,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观众文化自信的坚定程度。

传播矩阵化是对抗全球文化“他者化”的最佳途径。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河南卫视对旗下的多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司进行了融合,组建了大象融媒体集团。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传播过程中,猛犸新闻、大象新闻、河南卫视分别主持了河南春晚、“端午奇妙游”以及“洛神水赋”等话题,均获得了超过5亿次讨论的传播热度。从节目的前期制作、中期推广到播出期间的宣传互动,大象融媒体集团巧妙运用了自己的媒体矩阵,不断保持系列节目播出期间的话题热度,以矩阵化传播“对抗”全球文化“他者化”,让文化本土性更好地、更加常态化地构建起观众的文化自信。

四、结 语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节目作为媒介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呈现方式,依然肩负着塑造文化本土性的责任:既要将本土文化的优秀基因予以遗传与传承,也要在现有基础上强化文化本土性的时代特点与民族气质,重视民族语言与符号对文化本土性的赋值。

新时期的文化类节目要做出努力让文化本土性中的民族记忆“转身”,重新面向大众;让“文化标签”深入人心并广为流传,推动文化本土性踏上“走出去”的征途,在“对抗”文化霸权的路上参与文化竞争,并在建构文化本土性的过程中,不断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卫视电视节目媒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