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 胡宝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1“图形的旋转”课标要求:
1.了解: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是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3.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组合)。
本章学习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本章第一节学习旋转的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第二节学习特殊的旋转──中心对称;第三节则是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综合运用。
在第一节中,首先通过时针、叶片等实例引出旋转的概念。然后设置了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探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是的角彼此相等等性质。接下来,安排了一个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例题。最后说明利用旋转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的内容。在本节中,旋转的概念、性质以及有关作图的内容环环相扣:由概念得出性质,由性质得出有关作图的方法。应关注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前一部分内容为后一部分内容做好准备,使后一部分内容复习巩固前一部分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对于图形变换已经有所认识。从平移与轴对称的学习来看,学习一种图形变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种图形变换。
2.探索这种图形变换的性质。
3.作出一个图形经过这种图形变换后的图形。
4.利用这种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5.用坐标表示这种图形变换。
本章“旋转”的学习也是从以上几方面展开的,学生已对轴对称、平移这两种简单的全等变换有了很好的认识,并对旋转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学生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图形、分析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全等”知识奠定基础。
图1
本章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呈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的性质,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本节学习目标:
1.能说出旋转的意义。
2.知道什么是旋转角、旋转中心。
3.知道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4.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分析、判断一些简单的旋转现象。
重点:
1.了解旋转及有关概念。
2.探究旋转的性质并用旋转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进一步认识旋转变换,理解旋转的特征,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图形、分析问题。
表1 教学过程表
本节课的教学我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以探究活动为主线设计了四个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动手进行数学实验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掌握旋转变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呈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通过经历对具有旋转现象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好作图的基本技能。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实践、感悟、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后,积累了经验,得到了旋转变换的性质,还需要将旋转变换应用在解决问题中。通过应用加深学生对旋转的理解,为以后解决综合性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设置了例题和变式训练,给学生留下了进一步探索活动的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抽象出旋转的定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究旋转的性质。本节内容教学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完成好从对图象的描述到对图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