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龙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崭新局面,如何有效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全面优化提升业财税一体化水平,为新时期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与动力,备受建筑行业关注。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业务、财务、税务管理模式与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传统环境下的工作策略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立足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实际,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方法,全面促进企业业财税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实施,全面有效强化建筑企业业务、财务、税务三方面的衔接与互动,构建形成更加稳定有序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更好地保障与服务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在建筑企业管理中,业财税融合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密切数据信息、理顺工作流程、强化方法过程控制的重要方式,只有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完善相关路径方法,才能从源头上提升业财税一体化的整体实施效果,充分迎合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挑战与市场考验,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长期探索与研究支持下,部分建筑企业在业财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稳定可靠的风险保障体系,但受限于部分主客观要素,其实施风险隐患依旧存在,相关路径方法的针对性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理应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予以强化控制。
在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若建筑企业依旧按照既有僵化固化的方式进行运行管理,则势必难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效益,背离市场经济的基本发展趋向。在此背景下,只有立足业财税一体化改革,才能从本质上把握财务共享的重大发展机遇,将所有业务流程环节嵌入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的全过程,为企业开展战略决策提供可靠参考。同时,依托于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运用,建筑企业可将内部管理信息转换为具有特定价值形态的管理活动,提高物流、工作流、现金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更大可能。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与完善,对建筑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业财税一体化的辅助作用下,建筑企业可对各项内部流程进行全面细化梳理,对各项环节要素进行深度解析,从而为制定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建筑企业自身实际的战略管理路径,及时修订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效能。在建筑企业战略管理实施影响因素多样化的今天,只有密切关注业财税的协同实施,才能更好地实现精益化管理,提高既有资金要素的使用率,做好项目成本管控。
建筑企业的既有资源具有有限性特点,资源配置与优化具有动态性与连续性。在业财税一体化导向下,可将业务流程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参照,将更多的优势资源向着自身优势业务倾斜,实现有限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在业财税一体化辅助作用下,建筑企业可采用业务流程上下前后相结合的方式,编制形成全面预算方案,根据业务规模进行人员、资金、管理等预算指标的分配,强化预算环节与经营业务的导向,增强预算可执行性。
从政策规制角度而言,建筑企业实施业财税一体化可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考量。首先,国家财政主管部门颁布并实施《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对管理会计的设置与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企业业务流程的集中管控提供了遵循。其次,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潮流刺激下,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与建筑企业业财税一体化相配套的政策规定愈发细化完善,为高效实施业财税融合构造了政策基础。再次,根据国家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宏观要求,建筑企业同样将面临着不断向着纵深发展的税收征管环境。
就业财税一体化的实施内涵来看,其贯穿于建筑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映射着企业业务、财务与税务的互相关系。一方面,财务职能应为建筑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支撑,从而更具针对性地整合资源聚集方向,实现未来宏观发展目标的集中统一;另一方面,财务职能应始终强化预算管理,使建筑企业预算和各部门之间实现更高程度的绩效配比。此外,财务职能还应创造资金价值,保障财务核算,防范风险累积,突出数据分析等。
(1)公司治理层面的业财税一体化。就公司治理结构而言,股东的股权比例及股东之间存在相互协作与制衡的特点。推进实施业财税一体化,可有效强化股东之间的衔接关系,防止出现彼此利益冲突与矛盾,进而群策群力,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效益共同奋进,实现效益最大化。在业财税一体化导向下,还可有效调整优化股权比例和分配关系,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相应层次的影响,促进财务与税务之间进行直接挂钩或间接挂钩。
(2)企业管理层面的业财税一体化。在建筑企业决策实施与日常运转中,企业管理层面的核心作用极为突出,是焕发企业激励效能的关键载体所在,同时更是推进实施业财税一体化的中枢所在。就该层面而言,员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企业更多经济效益的实现反过来又可为员工获取更高水平的自身利益提供保障,尤其是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更能够实现企业税负与员工个税的最优匹配。
(3)企业的资本运作层面的业财税一体化。现代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的取得,离不开强有力的资本运作。在实践领域,资本运作主要以建筑企业的战略投资、合并并购、分立重组等具体表现形式。在业财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资本运作可密切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关系,更加精准可靠地评估资本市场管理价值,促进企业合理估值,提高资本运作中市值管理水平,并根据国家税法等相关规定,获取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降低资本运作税负。
在传统模式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其更加偏重于对各类财务数据的整合与研判,缺乏对业务数据、税务数据的融合与衔接,数据搜集处理机传递的实效性相对不足。在业财税一体化多维度相互关系下,建筑企业内部可有序实现多类型数据的互联互通互享,不断朝着自动化、信息化与系统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迈进,防止因多类型数据脱节而导致的管理效能停滞等问题。
在业财税一体化推进中,应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从思想意识层面克服认知不足等问题。纵观当前建筑企业业财税一体化实施实际,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对业财税一体化的核心价值优势、方法、作用等把握不清、认知不明,不能够从建筑企业战略决策的高度把握业财税一体化的具体工作模式要求,单纯地将财务数据处理的系统化与业财税一体化等同起来,难以全面彰显业财税的核心价值作用。由于重视存在不足,业财税一体化方面的相关体制未能全面形成,企业协同管理、共生共享的整体效果难以形成,束缚着业财税一体化活力的提升。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与实践应用,为建筑企业业财税一体化提供给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得传统技术环境下难以达成的业财税一体化实施目标更具实现可能。实践表明,部分建筑企业受限于经济成本、管理维护等客观条件,未能引进与业财税一体化实施相同步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财务数据、税务筹划等方面数据的处理精准性不足,无法在更宽广的视角实现数据与流程共享。由于信息化水平相对不足,业财税一体化的活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在建筑企业业财税一体化实施中,不同的内部部门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所发挥的作用与所作出的现实贡献同样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全面动员,构建形成各部门工作合理,才能从工作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的业财税一体化成效。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建筑企业更加侧重业务工作的统筹,对各部么的职责任务权限等明确不足,对部门资源的整合停留在前层次意义上,工作合力不甚统一,容易出现业财税一体化环境下的各部门各自为战等局面。也正是因此,建筑企业业财税一体化的核心要义被打破,协同共生作用不充分,模式变革进程受限。
在业财税一体化进程中,具体工作团队的核心作用不言而喻,是执行业财税一体化规则要求,落实各项工作责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专业化水平的高底与业财税一体化的实施成效密切相关。但部分建筑企业却未能结合实际,建设起专业化的工作团队,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现实经验积累等存在一定不足,对业财税一体化实施中的各类工具方法掌握不清,致使业财税一体化的支持和响应效果欠佳。同时,部分具体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淡化,无法精准识别与控制业财税一体化条件下的各类潜在风险隐患,阻滞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变革步伐。
摒弃传统僵化固化的思维认知,牢固树立业财税一体化环境下财务管理的新思维、新认知与新理念,破除陈旧财务管理模式的束缚,深化财务管理核心。建立建业与业财税一体化相关联的实施规则方法,为各项具体工作环节的实施提供基础性制度规则依据,防止具体工作流程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并对以往既有财务管理的各类规则制度进行细化梳理,对其中不符合业财税一体化、不符合建筑企业自身战略发展需求的条款予以修订完善。完善管理过程机制(如图1所示),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人员从机械枯燥的原始凭证录入、记账、整理、归档等环节中解脱出来,落实“责任制”、“奖惩机制”等,推动财务会计向共享模式和管理会计的转变。依托于完善的业财税一体化实施规则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重叠,将财务管理的重心向监督倾斜,逐步提升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图1 业财税一体化示意图
积极有效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业财税一体化工作实施载体,搭建基于软件技术的业财税一体化系统平台,将采购供应、营销服务最后结算报销等各个环节纳入其中,提高覆盖范围,强化数据信息沟通交流的及时性。运用现代智能管理平台和软件,结合OCR 和智能机器人,配置云服务平台和移动终端,打造更加高效稳定的业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运行和管理效率,使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税务信息能够在工作过程的前端和后端实现流畅传达。细化客户管理模块、营销管理模块、售后服务模块等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关系,立足于云计算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将原始票据信息影像采集进入系统,打破内外数据壁垒。设立高效服务于业财税一体化的大数据服务中心,实施集成化管理,确保各类数据信息准确无误。
在业财税一体化环境下,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应充分发挥着自身作用,围绕企业战略核心导向,构建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方面,应严格明确业财税一体化进程中各部门的权限与责任,在各自赋权范围内有效开展工作,防止工作“失位”和“越位”,通过实现个体价值最大化这一方式,保障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从源头上加强内部控制。另一方面,应注重建筑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层面之间的交互关系,搭建彼此沟通与协调的纽带桥梁,动态化调整财务流程和岗位,积极引进优秀实践管理经验,全面落实财资管理、决策支持、风险控制和价值引领等措施,共同实现对管理成本、预期收益的精准计算。同时,根据建筑企业规模、业务内容和项目计划等,将税收纳入成本管控体系之中,明确各项费用成本,充分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业财税三者融合发展。
组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等工作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讲解业财税一体化推进实施中所面临的新环境与新理念,掌握全面系统的业财税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各项操作技能的锻炼,推进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业财税一体化的阶段性实施成效进行动态化评价分析,选择最为符合实际的评价参数指标,构建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形成基于业财税一体化实施效果的评价报告,为后续调整改善相关方法策略提供依据与参考。充分实施激励政策,将业财税一体化的推进实施成效与工作团队的个人报酬利益等密切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现实价值作用。深入调研,把握业财税一体化工作团队的技能、信息、政策需求等,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组建业财税一体化模式变革的中坚力量。
风险防控问题是业财税一体化实施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此过程中,应立足企业发展战略高点,提高系统风险控评能力,将防范化解重大财务风险摆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财务安全管理。在传统税务管理环境中国,建筑企业税务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兼管,其他部门缺乏与税务环节的衔接配合,税务数据汇总和申报的连贯性不足,无形之中加大了税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容易造成潜在税务风险。对此,应由企业管理层牵头,打造智能化税务共享管理,及时对前端设备进行维护,通过智能化进行发票查验、进销项管理,协调各部门进行配合,报保障信息得正确性和安全性。加强综合纳税申报管理平台的税务安全防控,精准进行信息采集、对比、集成,提高税务信息管理水平,强化整体税控流程,降低税收控评风险。
综上所述,受传统固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束缚,当前建筑企业业财税一体化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不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管理成效。因此,建筑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业财税一体化融合机制,强化现代化方法运用,提高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