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R-CO分析的自然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以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2-08-23 07:35钟奇锋朱文辉钟文超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龙门蜻蜓基地

钟奇锋 朱文辉 钟文超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 惠州 516876)

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尊重生命,建立生态的世界观,遵照自然规律行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广东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先行先试,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构建教育机构+自然保护地、公益组织+产业服务两大跨行业生态圈,打造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林学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和粤港澳自然教育联盟3大平台,推进自然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发展道路[11]。广东省自然教育的发展从2014年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建立全国首个自然学校正式开始。2019年广东省林业局成立广东省自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全省自然教育基地建设、自然教育联盟组建、自然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和开展和自然教育规划编制等自然教育体系发展。2020年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积极热情的自然教育工作者等优秀的自然教育资源被评为“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

1 基地概况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管护面积为1 887 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8.8%,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国家、省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内常年温暖湿润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对植物的繁衍发展十分有利,为古老植物提供优良的庇护所,是珠三角附近为数不多较为原始保护得完整的地方。资源丰富、风景优美、设施完善,实为生态保护、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的理想场所,且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不失为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的理想选择之地[1-3]。

2 基地建设概况

2.1 自然教育服务设施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蜻蜓馆宣教中心、蜻蜓池、生态教育径、珍稀植物繁育基地和科普廊亭等科研科普宣教设施。蜻蜓馆宣教中心主要是以蜻蜓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馆内展示有大量的蜻蜓标本。其他自然教育设施的教育主题以自然观察为主,基本满足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需求。

2.2 自然教育课程及活动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一套探秘蜻蜓王国的课程,主要开展自然观察课程和自然创作,以有趣的方式了解南昆山蜻蜓的多样性,认识昆虫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基地可根据资源特色、季相变化和访客群体等研发多元化的自然教育课程,比如,蜻蜓课程、蛙类课程、传统智慧与中草药课程和户外运动等课程。

2.3 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专设科普宣教科负责自然教育事务,专业技术力量充足,同时与社会组织、学校、科研院所和研学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尤其是立足扎根于南昆山本土上的“你好南昆自然学校”社会团体机构,丰富的师资力量及教学经验,在南昆山本地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策划或途中等临时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沟通解决。

3 基地建设LR-CO条件分析

从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位优势、自然教育资源、发展竞争力和发展机遇4方面开展基地分析,推进基地高质量高效发展。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LR-CO条件分析研究框架图

3.1 区位分析(Location)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惠州市龙门县西南部山区,地处惠州市龙门县、广州市从化区和增城区交界处,距离广州约90 km,距惠州130 km,高速、省道、县道和乡道直通基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可达性和可进入性强,非常适合开展森林体验和自然教育。

3.2 资源分析(Resource)

3.2.1 生物资源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群落结构稳定,垂直地带性明显,保存了大片较为完整的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目前记录的植物有1 931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伯乐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黑桫椤、福建柏、樟树、润楠、格木和绣球茜草等14种;动物86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蟒蛇、云豹和林麝,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海南虎斑鳽、三线闭壳龟、雀鹰、普通鵟、游隼、白鹇、褐翅鸦鹃、草鸮、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和水鹿等29种。保护区被誉为“广东省物种宝库”,是开展自然教育、科研监测的理想之地[4]。

3.2.2 水文资源

保护区内河流主要有横坑河、甘坑河、蓝輋河、鸡心石河、竹坑河和苏茅坪河等溪流,沿溪林木茂盛,水草丰美,周边才形成独特的溪流景观和湿地生态系统,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成为鸟类天然栖息地,也是观鸟爱好者的聚集地。

3.2.3 地文资源

保护区属九连山山脉伸入龙门县的支脉,位于龙门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主要土壤类型有山地黄红壤和山地黄壤[5]。基地内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山峰连绵起伏,主要有高山、峡谷和河谷平地3种地貌类型,最高海拔天堂顶1 228 m,最低海拔480 m以上,为自然教育提供丰富的地质科普资源。

3.2.4 基础设施资源

保护区建设有车行道6.5 km长;步行道6.5 km长;自然教育径2.6 km长。沿途自然景观优美,森林资源丰富,植物品种众多,是天然的自然教育场所。停车场700 m2,给排水、供电和通讯设施均为正常;现有卫生设施包括卫生间分布点位4处。周边还有餐厅和一叶桃园酒店,酒店可提供餐饮和住宿需求。周边地区有风景优美的观音潭景区,景区内设有小店铺,可满足小食、购物等需求。其基础设施完善,具备接待公众参与自然教育课程和活动[6]。

3.3 竞争分析(Competition)

3.3.1 资源丰富,基础深厚

保护区生物、水文和地文资源丰富多样,保留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和荒野性,可以开展以动物、植物、昆虫、溪流、岩石和生态系统等主题的课程和活动[7]。同时,基地教育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开展自然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运动健身、森林康养和生态游憩,有利于增加科普乐趣和提高自然教育效果。

3.3.2 特色突出,主题独特

保护区已经发现156种蜻蜓,数量约占全国种类的25%,为喜爱蜻蜓和大自然的朋友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并于2008年建立中国第一个以蜻蜓为主题的南昆山蜻蜓馆。其以南昆山地区的蜻蜓为主要展览对象,分为实物、图文等主体板块,结合大量精美的彩色图片和精致的标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蜻蜓这种大自然最美丽、最敏捷的昆虫飞行家的矫健身姿,并简要地介绍了蜻蜓这类古老昆虫的神秘的生活历程。自然教育主题十分突出,使人们更加爱护自然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3.3.3 优势互补,联合推进

基地与你好·南昆自然学校展开长期合作关系,自然学校依托南昆山资源特色、季相变化和访客群体等研发多元化的自然教育课程,为城市家庭提供住宿和自然教育课程,让更多的亲子家庭亲近自然,让青少年在自然和生活中学习和成长。学校课程丰富多彩,包括森林夏令营、亲子户外徒步营、生态摄影营、手作步道工作营和儿童树屋建造营等。从自然观察的初体验,到生态摄影、手作步道和树屋建造等技能学习,在体验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陪伴着一起成长。这一形式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游客,逐渐成为南昆山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其不仅为当地带来丰富的客流量,还加强了对基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成为南昆山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8]。

3.4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3.4.1 自然教育是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和自然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将自然教育作为林业草原事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亮点和新举措,摆到重要的位置,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努力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自然教育是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和自然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生态文明行为和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3.4.2 自然教育是构建新时代我省生态文明宣教体系的重要内容

广东省林业局推进自然教育规范发展,提出建设100个自然教育基地,建立有规划、有标准、有平台和有效果的广东特色自然教育体系和粤港澳自然教育平台,创建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其也是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在十四五期间的主要发展方向。

3.4.3 自然教育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对自然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自然教育唤醒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和感恩自然。因此自然教育发展空间巨大。

4 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自然教育设施建设

完成自然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完善自然教育解说系统,增加以蜻蜓为主题的自然教育径和自然教育之家,使室内课堂和户外课堂相结合,丰富课程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基地,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游客需求。

4.2 拓展多元化的自然教育途径

打造森林剧场,突出“蜻蜓”主题,重点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自然教育课程以及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寓教于乐,从而吸引公众参加自然教育。设计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结合不同主题、节日和群体开展对应活动,并利用互联网、电视和网络平台等,积极向社会进行宣传基地环境、野生动植物和蜻蜓等,提高基地知名度和重要性。充分利用蜻蜓展馆,蜻蜓池的资源,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及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利用基地的标本、模型、图片和录相等向人们普及生物学、自然地理等自然知识[9]。

4.3 加强自然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定期培训,提高工作绩效、更新知识、技能和工作方法,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采取课堂教学法、录像资料教学、座谈会交流、案例分析会、现场操作、传帮带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培训方式。主要培训内容为体能素质、野生动植物识别、保护区法律法规、植物标本采集、动物标本制作、蜻蜓识别、各类仪器操作、扑火扑救知识实战演练和办公室业务知识等,努力提升自身科普宣教能力。

4.4 联合自然教育机构促进发展

积极寻求与社会团体、教育机构、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和周边社区等开展自然教育发展项目,包括课程开发、活动开展、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等自然教育相关项目,助力基地自然教育工作持续高效发展[10-11]。

5 结语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资源丰富,建设自然教育基地条件充足。基地应充分发挥优势,突出资源特色,通过加强自然教育设施建设,拓展多元自然教育途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对外合作交流等措施,为不同的教育目标群体提供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自然教育产品,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龙门蜻蜓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龙门石篆联
龙门里的白居易
我的基地我的连
蜻蜓
蜻蜓点水
龙门这边(71)
蜻蜓
龙门有个“程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