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本科院校基础工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

2022-08-23 06:05:44蒋凌云
华东纸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时基础考核

蒋凌云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基础工程》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专门研究建筑基础及有关结构物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工程学科[1-2]。本课程建立在土力学的基础之上,涉及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弹性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等多个学科领域;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工程》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规范约束强等特点,但在《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学时少、内容多、交叉学科繁多、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导致众多理论知识讲解抽象,案例分析难以理解[3-4]。因此,笔者基于信息技术,就如何开展独立本科院校《基础工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并运用于实际工程,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特点

《基础工程》又名《土力学2》,是《土力学1》在工程上的综合应用。主要涉及地基勘察、深浅基础的设计、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等实际工程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具备良好的力学基础。而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特点[5-7]:

(1)知识多,内容广。基础工程是涉及地基勘察、深浅基础的设计、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等实际工程问题的一门课程,涉及领域较广,我校选用的是周景星等人主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3版基础工程教材,该教材包含8章内容,知识点多,总学时64学时。

(2)理论强,知识更新快。基础工程是围绕地面以下结构构件设计与施工的一门课程,其研究对下较为抽象,理论计算量大,对学生力学基础要求较高。同时不难发现本课程众多结构构件的设计依托于相关建筑规范,而建筑规范一般每几年更新一次,这就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对应更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知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

(3)运用广,外因大。运用本课程知识能够解决地面以下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而所有建筑在修建之前都应进行地基勘察,并依托勘察资料进行结构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多进行工程实践,也要求教师在开展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工程实践教学。但工程实践教学常受天气与环境的影响,这就导致实践教学难以如期开展。

2 教学内容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本课程紧扣“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并结合“以人名校,以业报告”的校训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总课时64(周课时4),并制定了如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7-8]。

3 教学策略

针对《基础工程》的教学特点,并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对基础工程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如下几种线上教学策略。

3.1 TD教学

TD教学为Task Driven教学,即任务驱动式教学。该策略基于信息化教学改课,课程建设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可线上线下开展混合式学习,具体教学资源如下。

表1 《基础工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表2 《基础工程》教学任务资源

课前,依托线上资源,学生提前预习,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通过线下集中讲授,解决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后,再次依托线上资源,学生可巩固理论知识,还可拓展课程知识。以任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碎片知识内化。

3.2 CO教学

CO教学为Case Oriented教学,即案例导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建设案例资源库,通过自录与实拍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实际工程视频与图片,依托案例资源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思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对话。比如在讲解地基失稳案例时,我们引入湘江宾馆整体平移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们思考建筑在整体平移时对地基的要求,由浅入深,由繁到简,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为国建设的责任意识。

3.3 VS教学

VS教学为Virtual Simulation教学,即虚拟仿真式教学。为解决工程运用广,受外因影响大的问题,依托虚拟仿真平台可模拟实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目的有二:一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不受天气与环境的影响,实现时间与空间自由式学习;二是学生可在虚拟的环境中漫游,实现真实场景的模拟,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可提升学生实际工程运用能力。

3.4 FA教学

FA教学为Full Assessment教学,即全过程考核式教学。传统线下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比重通常为期末:平时采取7:3或6:4的考试模式。这无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过程重结果,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极地,学生大多存在“应试”行为。同时,虽然交响诗可以对考勤和提交作业做出合理客观的成绩,但课堂表现与课堂互动很难给出较为准确公平的评价。

为解决上述难题,在教学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课程考核模式。首先,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根据实施任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权重;其次,在课中集中讲授时,根据学生线上回答与互动情况,给予不同的课程积分奖惩制度;再者,针对虚拟仿真实操环节,根据学生线上实操过程与提交成果报告,进行线上考核;最后,每学完一章理论知识,开展一次线上考试,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将过程评价与课程评价相结合,实现课程全程考核。具体考核情况见下表:

表3 《基础工程》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后的线上作业和章节测试需完成线上一定比例的任务点,线上作业和章节测试未完成次数累计达到3次(含3次),则通过学习通发布线上预警,督促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实现课程全过程考核。

4 教学成效

基于上述教学策略,笔者将上述四种教学策略应用于我校近两届(2017级和2018级)土木工程大三学生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取得教学成效如下:

4.1信息技术,助力课堂兴趣。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对互联网充满强烈兴趣,课程引入的虚拟仿真技术,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爱上本门课。

4.2赛教融合,教学相长。基于课程改革,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果显著,获得省级及以上奖27项目,教师获省级教学奖两项。真正实现了赛教融合,教学相长。

4.3推动职业,双向递增。大四毕业设计选择基坑支护与基础设计方向的同学人数逐年递增,毕业生就业选择地下结构方向的人数也逐年递增。

5 结束语

基于基础工程课程改革,结合我校学生基础工程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TD教学、CO教学、VS教学、FA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并应用于2018级和2019级土木工程大三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其它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学时基础考核
“不等式”基础巩固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0
“整式”基础巩固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