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预防效果及便秘剂使用的影响

2022-08-23 07:56杜精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6期
关键词:证候患病中风

杜精梅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江苏 东台 224200)

0 引言

中风为常见脑血管系统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其在我国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患病后会有多种并发症,其中以便秘较为多见[1]。导致中风后便秘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饮食习惯的改变、长时间绝对卧床状态等,当出现便秘后,患者会在排便时因过度用力而造成急性心梗、颅内压升高等问题,对其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2]。针对这一现状,需要采取恰当的干预手段,以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传统方法主要围绕病情变化展开相应的干预工作,但是效果存在很多不足[3]。中医认为,中风患者在患病后,其机体长时间处于脾胃虚弱的状态,痰浊会在其中焦产生瘀阻,继而造成肠道津亏症状,最终造成便秘的产生[4]。若对其施以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则可产生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确保患者脏腑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从而实现通便的效果。本文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特对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展开对比分析,相关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总计纳入10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均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其中包括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50岁到78岁,平均年龄(67.51±2.48)岁;便秘病程1个月到6个月,平均便秘病程(3.04±0.48)个月;根据患病类型进行划分,包括脑出血27例、脑梗死23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51岁到80岁,平均年龄(67.46±2.70)岁;便秘病程1个月到7个月,平均便秘病程(3.11±0.42)个月;根据患病类型进行划分,包括脑出血26例、脑梗死24例。对比一般资料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排便时间间隔在72h以上、有显著排便困难症状且每次排便时间在20min以上的患者;(2)有良好认知,能够正常沟通的患者;(3)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4)患者本人和家属知晓研究具体内容,且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1)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记录缺失;(2)患者同时患有意识障碍性疾病或神经性疾病;(3)患者合并肠道器质性病变;(4)患者受卵巢囊肿、脊髓病变、甲亢等疾病而诱发便秘;(5)患者中途退出研究;(6)患者有严重营养不良、或有习惯性腹泻情况。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即遵照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指导其科学饮食,尽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类食物的摄入;每日适当增加饮水量,正确指导肛周按摩方法以及常规腹部按摩方法,从而产生排便反射。另外在患者机体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其科学选择合适的运动,进一步改善排便效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经络穴位按摩,方法如下:(1)取穴:结合相关指南以及临床经验为患者进行科学取穴。常见穴位包括脾俞穴、足三里穴、关元穴、胃俞穴、内关穴、中脘穴,若患者腹胀症状显著,则增加涌泉穴。(2)穴位定位:①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②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与胫骨前缘相距1横指。③关元穴:脐下3寸。④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⑤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⑥中脘穴:脐上4寸。⑦涌泉穴: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3)按摩手法:以手法为主,指导患者将体位调整至仰卧位,以按揉的方式实施按摩,每个穴位按照1-2min/次、120下/次的标准进行按摩,并以顺时针方向运用掌根部按摩患者腹部,10-15min/次。按摩期间经常询问患者力度感受,并予以适当调整。于患者入院后第二日开始实施,早晚各一次。(4)注意事项:①嘱患者在接受按摩前需要将膀胱排空。②操作者于按摩前对自身指甲合理修剪,防止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③按摩期间注意隐私保护,并恰当予以保暖处理。

1.3 观察指标

指标内容包括干预效果(含便秘剂使用率、便秘发生率)、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含腹部胀满、排便困难、粪便坚硬)、临床指标(含肠鸣音次数、首次排便时间)、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含生理功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心理功能)。其中中医症候积分各项内容的评分区间为1-3分,分值高,症状严重。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内容的评分区间为0-100分,分值高,生活质量好。

1.4 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3.0将两组研究数据做出对比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包括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应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包括干预效果,应用百分比表示。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n)%]

2.2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腹部胀满 排便困难 粪便坚硬干预前 干预后 images/BZ_70_1090_1047_1092_1047.png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2.62±0.23 0.51±0.12 2.54±0.25 0.67±0.14 2.20±0.43 0.56±0.12对照组 50 2.58±0.30 1.04±0.27 2.48±0.33 1.07±0.22 2.11±0.39 1.24±0.31 t值 0.7482 12.6839 1.0247 10.8465 1.0962 14.4648 P值 0.4561 0.0000 0.3080 0.0000 0.2757 0.0000

2.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次数(次/min) 首次排便时间(h)观察组 50 2.46±0.69 19.54±5.98对照组 50 4.22±0.78 34.58±9.68 t值 11.9504 9.3467 P值 0.0000 0.0000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精神状态 总体健康 心理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64.30±5.62 91.45±2.41 65.76±2.13 92.25±2.77 62.19±3.80 92.04±2.37 63.21±3.78 91.54±2.31对照组 50 63.99±5.70 87.26±3.23 65.28±2.05 88.09±2.62 62.25±4.07 88.37±1.96 62.97±3.74 88.79±2.44 t值 0.2738 7.3517 1.1481 7.7150 0.0761 8.4380 0.3191 5.7873 P值 0.7848 0.0000 0.2537 0.0000 0.9394 0.0000 0.7503 0.0000

3 讨论

中风后便秘患者于临床中十分常见,患病后会对其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患者患病后,其大脑皮质功能出现损伤,进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出现异常,此时往往无法有效诱发排便反射,因此造成便秘几率的大幅提升[5]。(2)大部分患者患病后运动量减少,这也会导致其胃肠道功能出现异常,从而诱发便秘问题的出现。(3)一些患者会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进而导致其进食量降低,饮食结构出现改变,且饮水量较低,无法正常进行胃肠蠕动,最终造成便秘。(4)大部分中风患者都年龄较大,其自身机体功能岁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退化,进而导致其胃肠道功能变差,使大便因干结问题而出现便秘[6]。(5)中风在临床中往往起病较急,因此很多患者在患病后均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继而诱发过多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的产生,这也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并过量分泌肾上腺素,知致使迷走神经受到抑制,胃肠道蠕动能力显著降低[7]。(6)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常其使用的药物中包含大量脱水剂,这也会导致其机体缺水问题进一步加重,最终增大便秘发生几率。

在对患者实施临床干预时,常规方法主要以病情观察、常规指导腹部按摩、饮食干预等为主,总体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中医经络穴位按摩,最终结果显示,该组患者便秘剂使用率、便秘发生率、肠鸣音次数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干预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同张恒涛[8]在其报道中指出联合组各项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的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中医认为,中风患者患病后受体内津液枯竭、情志不畅、气血亏虚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肠道无法正常运化的情况,最终造成便秘的形成[9]。而在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实施的过程中,胃俞穴、脾俞穴均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通过按揉刺激的方式,可以使胃腑之热、脾脏之湿热等有效外散;同时对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进行按揉,能够对胃肠道疾病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并发挥强壮脾胃、清除胃肠瘀滞的作用。其中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通过按揉此穴,可以对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提升起到积极影响,并促进机体毒素的排出,使之自身机体免疫力能够大幅提升[10]。另外若患者存在腹胀症状,还增加了涌泉穴的按揉干预,该学对于调节便秘症状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以上穴位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发挥通便润肠、舒经活络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此外,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也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对于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风后便秘患者通过接受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后,可以显著提升预后效果,减少便秘剂的使用几率以及便秘产生率,对于调节其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总体使用效果突出,可行性较强,因此适合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证候患病中风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