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预测价值研究

2022-08-23 02:47:14谢勇杨丽霞莫尚尧李亚萍
西部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谢勇 杨丽霞 莫尚尧 李亚萍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川 南充 63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表现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指慢阻肺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超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使其在短期内咳嗽、喘息等症状明显增强,同时伴有发热等症状明显加重的表现,为慢阻肺患者住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估AECOPD患者病情并进行早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2-3]。炎症是慢阻肺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AECOPD患者不仅存在慢性气道炎症,同时还有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且该反应在急性加重期更严重;另外AECOPD患者体内还普遍存在有高凝、纤溶功能亢进的表现,因高凝、纤溶功能亢进所形成的血栓也是此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均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可用于AECOPD患者的预后预测,但NLR仅能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无法反映AECOPD患者的高凝状态,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血小板为联系固有性与获得性免疫应答的重要桥梁,在体内的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中均有重要作用,报道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ratio,N/LPR)因可同时反映机体的炎症及凝血状态而可用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6],但关于该指标对AECOPD患者预后预测方面的研究较少,临床上常用28天死亡率作为近期预后的评估指标。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N/LP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价值,以期为此类患者预后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69例AECOPD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7]中AECOPD的相关诊断。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或其家属已获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其他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③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④合并有炎症性肠炎、关节炎等其他炎症性疾病者。⑤入组前1周内使用过可影响血小板及白细胞药物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得南充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98)。

1.2 方法 ①资料收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慢阻肺病程、吸烟史、饮酒史、血气分析指标、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患者入组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并分别计算NLR及N/LPR,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P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②记录患者28天生存情况,根据28天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以ROC分析法评估NLR及N/LPR对AECOPD患者28天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纳入的169例AECOPD患者中28天内死亡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慢阻肺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及并发脓毒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APACHEⅡ评分比较 死亡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N/LPR及APACHEⅡ评分、PaCO2均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aO2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APACHEⅡ评分比较

2.3 AECOPD患者实验室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NLR、N/LPR、PaCO2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aO2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AECOPD患者实验室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

2.4 NLR、N/LP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预测的ROC分析 NL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最佳预测截断值为14.28,敏感度为71.42%,特异度为78.36%,曲线下面积(AUC)低于N/LPR(0.766,95%CI:0.691~0.842vs0.916,95%CI:0.869~0.963);当最佳预测截断值为17.13时,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6.57%,见图1。

图1 NLR、N/LPR对AECOPD患者28d死亡预测的ROC分析

3 讨论

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及气流受限为表现,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常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而发展为AECOPD[8-9]。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APACHEⅡ评分作为AECOPD患者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预测指标,但该评分内容繁多,其中还一定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理想的预后评估指标除需要准确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外,还需要有操作方便、主观因素影响小且可动态反映患者病情的特点[10]。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为临床常用的血常规检测项目,临床上容易获得[11]。中性粒细胞为体内早期免疫应答细胞,在机体出现感染后可迅速到达感染部位以清除病原微生物,同时该细胞还有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活化的作用,在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及毒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2]。淋巴细胞则为免疫细胞的一种,其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低于生存组,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13],提示上述指标的监测可一定程度上指导患者的治疗,但因个体差异及检测条件的影响,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对于AECOPD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有限。

NLR为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可反映两者的平衡状态,近年多项研究证实NLR与AE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14]。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NLR水平高于生存组且ROC分析提示NLR可用于AECOPD患者的预后预测。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15-16]:①AECOPD可引起患者体内出现剧烈的全身炎症性反应,机体为应对该反应需加速骨髓中储备的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与释放,同时还可延迟其凋亡。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可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及溶酶体,导致机体出现免疫抑制及炎症损伤而加重病情。②AECOPD的发生多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病原微生物及其释放的内毒素可加速淋巴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且病情越严重该作用越强,因而死亡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但NLR仅反映了机体的免疫活动,对于AECOPD患者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高凝状态并无反映[17]。血小板在机体炎症反应及凝血活化方面均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低于生存组,分析可能与AECOPD患者体内剧烈的炎症反应可引起凝血功能亢进,使体内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及消耗[18]。病情严重的AECOPD患者还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最终引起血小板计数水平的下降,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的发生,使得死亡率增加[19]。本研究ROC分析结果显示,NL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最佳预测AUC低于N/LPR,提示N/LP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价值较NLR更高,这主要与N/LPR为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乘积的比值,可有效反映体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三者间的平衡状态有关。N/LRP可用于判断机体的炎症程度及凝血功能状况而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因此该指标对于AECOPD的28天死亡预测价值更高。但因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本研究结果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倚,下一步我们将增加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的结果。

4 结论

N/LPR可用于AECOPD患者的28天死亡预测且其预测价值较NLR更高。

猜你喜欢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英文的中性TA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0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