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鹤 辽宁省辽阳市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艺术研究所
从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现状来说,大段的表演独白、念白、舞台动作等无不显示出表演者高超的语言表现才能,这也就要求话剧表演者必须具有坚实的语言功底和精湛的语言技艺,而这种特质也能够借助平时的生活锻炼、真切的生命体验来提高。在话剧演出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使用诸如锣、鼓等音响器具的辅助,全部是通过话剧艺人个人对话剧表演活动的掌握,以及话剧艺人个人在内心当中对整个演出节奏的把握,并且需要及时洞察台下听众的真实反应,从而合理调整自己的演出节奏。也因此,本文将从话剧演出中语音的作用分析出发,对话剧表演过程中艺人怎样实现更好地语言表演进行探究。
话剧中的话语就叫做台词,是话剧作家用以表现人物性格、角色心理和促进话剧发挥的有效方式。话剧中台词表现的效果对整个话剧表演有着关键性影响。如果一个话剧演员想要在表演的过程中生动刻画角色,就必须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从而达到对台词的深刻揣摩,通过台词的表达让观众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然后利用台词的不同语气、不同节奏来深入表现角色,从而刻画角色。语言是话剧表现的主要支撑之一,演员要熟练地把握台词,根据话剧人物形象,并利用相应的台词技能,给观众刻画一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由于话剧舞台表现中,以角色的说话为主要表现手法,所以,在话剧艺术表演中,语言艺术的表现和话剧舞台表现一样重要。在话剧表演流程中,表演者要想更充分地表现舞台语言,不但需要通过服装道具、场地设置和灯光音响等辅助手段,更需要个性化的语言技能,下面将剖析话剧表演中的语言运用技能。话剧表演语言也是一种舞台语言,但不同于一般的生活语言,话剧表演语言必须注意语法和修辞运用,掌握语言节奏。同时,它还必须夸大语气和声音使用,让情感渗透到情境中。话剧表演的叙事情境和人们在剧中的思想感情要求表演者运用艺术语言向观众准确传达出来。表演者在话剧表演中应注重语言运用技巧,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使观众体会到话剧表演的魅力。在话剧表演中,表演者要想把剧中的人物表演得淋漓尽致,口语技巧的正确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声调夸张、个性化的语言,更要特别注意语法和修辞,这可以更好地向观众传达主题,有效地提升话剧表演的艺术魅力。
第一,通过话剧表演中对话剧语言的运用,将达到对话剧所承载思想内涵的正确解读。可以说,在话剧艺术当中,很多话剧表演活动都是依靠着话剧语言的表现形式给观众输出话剧内涵,所以,对话剧表演来说,话剧语言的意义也是不必赘述的。同时,对一个话剧表演者而言,想要同台下听众实现情感沟通,就需要借助话剧语言这一工具实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话剧表演者借助独白、念白等方法,完成了向台下听众的讯息传达。另外就是,运用话剧语言也可以实现对情节发展的推进,如在某些念白或独白中常常隐含着某些讯息,而这些讯息常常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整体话剧的进展走向,并且可以让台下的听众在品味念白甚至是独白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和整个话剧的角色们同呼吸、共命运,进而提高了整体话剧表演效果。
第二,借助话剧表演对话剧语言的运用,将使话剧中出场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为突出,进而让台下的听众直接体会到话剧出场角色的个性特点。话剧语言必须有很大的行动性,因为话剧作为一种行为艺术,主要是推动舞台动作并对情节的发展进行展示的,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发展角色的行为个性,而且易于发生冲突,必须透露角色的个性、思维,针对此,话剧语言必须在话剧中服从于话剧本身。而且,深刻有力的台词不但可以达到演出上的艺术效果,还可以更获得广大听众的青睐。
话剧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必须仔细研究剧本,掌握语调,必须学会口语运用技能,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完成语言表达。
对一个话剧表演者来说,为了完成这场话剧表演活动,其应当在收到话剧剧本的第一时刻,便对话剧内容加以严肃而仔细地研究,从而利用这一过程实现对话剧情节、人物形象特征及其话剧内容中所承载思想内容的整体掌握,这样才可以保证其在正式上台演出的过程当中取得圆满的表演效果,从而得到台下听众的一致赞赏。在上台演出的过程当中,话剧表演者在运用话剧语言的时候,就必须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逻辑性,也就是说,话剧表演者必须要保证其所运用的话剧语言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保持一致,并且还必须力图通过对话剧语言的正确运用,实现对话剧中出场角色心理情感变化进行充分阐述的艺术效果。话剧演员要通过自己的形态变换、言语变形,对角色心理进行深刻刻画。同样,话剧演员还可以对其所运用的话剧语言进行适当的夸大加工,如此一来,将使台下观众形成更加深入的观赏印记,从而在起到增加角色感染性的时候,也使话剧的主旨更加突出。
话剧话语一般均源自于创作者的实际社会生活中,然而,同现实中的话语相比较而言,话剧话语往往经历着剧本的文艺拔高和上升流程。这也导致了话剧艺人在话剧流程中表现某些人物心理情感时,常常会借用感叹词,甚至是形容词,这样便给整个话剧话语增添了夸张的成份。在话剧表演流程中,要完整表现出各种角色话语的表达情感和话剧各种角色的内部情绪,并且衬托出各种角色、情景之间的环境气氛,就要求表演者采用增加或减少音调、增加或减少咬字、变化语调、增加观众共鸣,又或者运用呼吸、换气、语调、停连、重声等不同话语技法来加强艺术表现。导演的写作主要是依靠作者所创建的以书面话语形态存在的话剧台词,要想将这些书面语言变为生动形象且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在话剧舞蹈活动上表现,并以此引导观众和感动听众,这也绝非通过读完一遍话剧,将台词全部朗诵出来就能够实现的,当话剧导演在顺利完成再创造过程的同时,便是实现了对话剧文字的二次艺术处理。
不管哪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都是产生于现实生活之间,同时,与现实生活相比较而言,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通常要优于现实生活。而话剧艺术作品亦是如此,这些艺术作品便是通过艺术再现的方法,完成对某种情感的再表现。就话剧语言中所包含的种类而言,可以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三个类别。独白乃是由话剧表演者自己进行,比如,“真实的英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生命,敢于正视淋漓的血液”。而旁白是一个人对叙事历史背景等所作出的必要交代。话剧表演者在运用话剧语言进行演出的过程当中,其需要尽量通过对话剧语言的合理运用和艺术化处理,从而达到对话剧表演整体效果的提高。再者,话剧表演者在完成表演任务时,对所扮演的角色表达需要一定的真挚情感。最后,话剧表演者还必须按照听众对消息的反应适当调整话剧内容,也可以说,这就要求话剧表演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即兴语言表现才能。
1.夸张语气,引人注目
话剧本身由各个表演者共同出演,并配合演员不同的服饰、化妆显示出不同的角色特点。从视觉观感上来说,话剧并没有电影表现中的特效、插叙、倒叙、回忆等更富有表现力的叙事方法,所以,话剧表演应该注重于从语言表现力出发。其实,在话剧表演中,有些人物的特点就在于语气的浮夸,以及舞台动作的张力。因此话剧演出者们需要对浮夸的表现手法进行揣摩,并恰当利用,在整个话剧氛围比较低沉且观众兴致也比较低迷的时刻,恰当地利用浮夸的话语和表演手段来吸引观众们的欣赏兴致。同时,演员在工作中也需要注意并多加观察浮夸的严重程度,以防止演员过分浮夸而造成观众们的反感。
以中国话剧《茶馆》为例,话剧以茶馆为背景,展现了从清末至抗日战争胜利前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也展示了当时各个阶级的人的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变迁过程。在茶馆的前三幕中,出场了众多角色。角色的社会阶层也各有不同,行动方式、语言表达也各有特点,如果想要观众对角色有基本的认识,那么适当夸张的语言表现就无疑是提升观众印象的最有效方法。例如松二爷,角色表现的很懦弱,但又喜欢讲话,所以在话剧表演中可通过为角色设定大段风趣的台词来展示角色特质。又如唐铁嘴,吸食鸦片这一嗜好描写时,可利用角色虚弱的身心状况结合语言进行心理刻画。
2.情感爆发,感染情绪
情感是决定能否打动观众、吸引观众产生共鸣,进而认可整个节目的关键因素。而任何的人生情感表现,都离不开演员对生命的洞察和认知。所以,表演者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人物情感的流露。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情感流露结合自身朴实的语言无疑是最能触动人的,而这就更需要演员们在表达中必须要完全融合人物之间应有的心理情感冲突,才可以比较圆满地体现出话剧中的艺术性。所以语言技能并不等于演员台词流利、吐字清晰,而是更多的需要演员表达情感充沛,以自身的丰富情感去充实略显干涩的话语。
例如,我国最典型的传统话剧之一《雷雨》第四幕中,就在雷雨夜里将二个家庭内部所有人的心理情感矛盾通通暴露出来,这就要求表演者必须全面掌握整个话剧,并深刻体会角色的内在心理情感,才可以运用语言这一表现手法把整个活剧中最戏剧性的部分呈现表达出来。可以说是在考察演员的语言技能,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需要通过演员对角色心理情感的掌握和刻画,才可以真正达到角色、舞台的合一,从而实现话剧作品所真正希望表现出的艺术效果。
3.结合情景,注意顿挫
除了适当的夸张语调、丰富的情感表达外,在话剧表演中,怎样把对白念得更引人入胜,这同样也是演员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技巧所在。这就需要演员掌握台词的断句、语调等,某种意义上来说,与朗诵有异曲同工之妙,演员同样是通过语调抑扬来体现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特点等。但其实,如何断句、实现念白的抑扬顿挫,某种意义上还是取决于演员内心的思维状态与个人情感感受,但同时演员也可以借助相关的语言培训、生活经历进行实现。而作为演员口语技能中的—种,语调的抑扬顿挫也基本能够借助口语练习完成,但想要逐步完善充实还是离不开演员本人的生活经验和对情感的把握。
比如,郭沫若先生所著的知名话剧《屈原》,该话剧作品背景为抗战年代,根据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我们不难看出作家文字后面所要传达的社会情感。而且话剧角色原型为战国时代楚国英雄词人、政治家屈原,话剧中也反复出现《橘颂》一诗,这就规定演员必须根据屈原所处的各种情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念白效应。在话剧前一阶段紧密结合屈原一腔热血报国的志愿,整首诗应当呈现出慷慨昂扬的效果,以体现出屈原光辉洒脱的政治作风;而随着情节进一步蓬勃发展,矛盾逐步拉开,屈原遭人陷害,侍女婵娟代饮毒酒而死。此时的屈原展读《橘颂》应当是满怀悲愤,但同样并没有丢弃一生的志向与梦想。所以这里应当是以低沉、坚定的语气进行表述。
1.深刻揣摩台词,实现语言表达
话剧表演中的艺术语言表达称为台词,台词分为独白、对白、旁白和画外音。话剧表演者要真正突出话语在话剧表演中的作用,就必须仔细揣度台词,才能掌握台词的真正含义。首先,导演应该从该剧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具体背景理解剧中台词的真实含义,处理好该剧与角色的关系。其次,我们还应该仔细研究剧中真实人物的独白形象,例如,《哈姆雷特》中关于“生存或死亡”的精神独白。导演应该深入话剧表演当中,明晰角色此时的心理体验,并用台词表达这些内心活动。再次,我们应该仔细寻找剧中的潜台词。潜台词是指作者对作者的真挚感情,这种感情不能在话剧表演中直接表达出来。导演需要仔细分析剧中的潜台词,然后用自己的演绎方法来表达。最后,叙述者和画外音也是话语线的主要部分,解说词是指剧中人物在说话过程中插入的关于自己的话语,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观众表达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画面外的声音主要指舞台画面外的线条。学习话剧表演语言时,必须熟悉话剧表演台词,理解其含义,并根据原意进行演绎。
2.通过性格分析,实现语言表达
剧中语言是表现舞台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分析人物的个性,使其语言更个性化,更能凸显人物性格。首先,语言处理时应该吻合人物的个性。在许多话剧表演中,台词都非常精准,表演者只需要根据角色的特点在情感上添加语言元素。在一些话剧表演中,由于角色的语言更具概念性,导演需要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分析角色的不同个性,使得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句话。同样,由于演员年龄、阅历和能力的不同,语言能力也各不相同。朱琳是中国最杰出的话剧表演表演艺术家之一,在《雷雨》中饰演了话剧表演人物——勤奋的鲁妈,在苏联共产党的话剧表演《三姊妹》中,凶猛的娜达莎、杰出的诗人蔡文吉,甚至中国著名的政治人物武则天等等。几个人物的性格差异很大,但朱琳却能生动地诠释这些人物,这与她对人物的精准分析是分不开的。朱琳还曾经有着这样一段经历:1954 年,周总理和夫人去看《雷雨》。《雷雨》中有一句台词:“你是李平先生,为什么打我儿子。”起初,每当朱琳说这句台词时,台下的观众都会大笑,这很困扰她,为了不破坏整部戏剧的气氛,朱琳最后删除了这句台词。后来,周总理的夫人询问了删改的原因,并指出这句话可以表达那个角色当时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朱琳决定根据当时鲁妈这个人物思想的变化,仔细研究,最后,她用这句话表达了鲁妈当时在知道施暴者身份之时郁闷复杂的心情。经过这样的经历,可以看出,如果台词要深入情节,就需要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反复思考,这样的语言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3.通过语言技巧,实现语言运用
演员们除了要弄清楚剧中的人物外,还应该有自己的表演技巧,即用声调、音调、分段和重声的方法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情节需要,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变声音基调,包括节奏性、严肃性和紧迫性,以及松散性。因此,导演必须在角色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快速变调来把握情节段落,完成舞台处理。同样,表演者的发音也应该清晰,努力做到“发音正确”,从而能够给观众一种好的视觉体验。当然,这种语言表达离不开表演者呼吸的调节和动作的支撑,因为声音是借助空气发出的。因此,表演者必须练习如何吞吐呼吸,学会用整个胸腔来完成呼吸。表演台词的话语表达必须有节奏感。表演者应随着情节的发展调整话语,使话语更适合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转换。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往往可以运用压力的方法来突出舞台效果。如果演员想用提问来表达他对这个角色的愤怒,他也可以把重点放在疑问词上,以增升提问效果,引起观众的兴趣。通常演员首先要做好发声技巧的练习,要保持好的嗓音,然后从声调、声调、小节等方面做好训练,使语言表达与人物形象相结合,更好地表达情节变化。
综上所述,一个出色的话剧表演者,不但要拥有坚实的话剧艺术表演功底,优秀的心态调控才能,更要做到对话剧语言的有效运用和艺术化使用,这样才可以使刻画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可以把台下的听众引入到话剧情景当中。文艺既源于日常生活,又高出日常生活,话剧演出也同样如此。而至于怎样较为充分地表达出人物思绪与心理情感,则要求表演者必须根据实际舞台情景,并结合自己良好的语言功底进行艺术表现。大胆的语调助词、激烈的表达情感,并且有节律的念白等都是要求表演者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在实际生活中,留心普通人的情感流露、语言表达方式,将其放大并运用于舞台表现中正是训练表演者口语技能最有效的方式。这也就要求表演者进一步丰富自身经验,并结合最基础的口语技能把话剧表演中所要求的强烈情感爆发、复杂对立冲突,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