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文倩
《红楼梦》的青少年版的改编,是一件必要必须必然的文化盛事,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并兼顾儿童心理学、接受美学等多学科观照和审视。《红楼梦》的诠释与接受,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对此,鲁迅先生曾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对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多义性给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由此可见,即使是成年人,在《红楼梦》的观感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随着近两年“青春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如何在青少年中传播传承,成为一个关注点。而古典名著改编为儿童文学作品,对于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由此,研究古典名著在儿童文学中的改编,就成为一个并不新鲜的“新话题”。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国人的必读书,对于青少年的文学启蒙尤其引人关注。然而,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形,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红楼梦》,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红楼梦》?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同样是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儿童文学改编,实践是最多的,形式最为多样,研究也最丰富。尽管较之其他作品,《西游记》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丝毫不少,但其神话外壳和人物塑造,天然非常贴近儿童文学。尤其在后来的影视、动漫类改编中,更凸显了其正能量的价值,广受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喜欢和推崇。同样的,《三国演义》之于“仁义”,《水浒传》对应“正义”,虽是以偏概全,却都可以剥离出一个相对简单的主题和线索,进行儿童化改编。
然而,《红楼梦》的情况就有些不容乐观了。因其“大旨谈情”,《红楼梦》的儿童文学化并不顺利,反倒是阻碍重重。由于社会偏见和传统道德的束缚,加上《红楼梦》自身的庞大复杂深邃,它很难在儿童阅读中得到鼓励和提倡。相应地,对《红楼梦》的儿童文学改编的研究寥寥可数,实践亦乏善可陈,市面可见多为一些原书的改写删节版,远远没有系统化和科学化,且难以抽出一个“政治正确”的主题。内容改编难是其一,其次则是形式难。《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无论是影视化还是漫画式,名著重构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比较小。但《红楼梦》改编的文学性与儿童性,则是一个疑难。
同时,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登峰之作,《红楼梦》复杂的叙事结构、众多的人物、艺术的炉火纯青等等造诣,恰恰为其改编造成了巨大的难度。改编浅,容易流于浅薄;改编深,容易碍于传播;改编少,容易失之烦琐;改编多,又难以传其精髓。在儿童化和通俗化的道路上,《红楼梦》的改编无异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讲述红楼故事,不一定要求全责备,更不必遮遮掩掩,应把重点放在红楼启蒙,帮助青少年儿童了解红楼文化、走进红楼人物、体味红楼美学、品读红楼人生。引起青少年的红楼兴趣,普及相关文化知识,这便完成了《红楼梦》改编的主旨和大意。
简言之,青少年版的《红楼梦》应该传达什么样的主题和价值,又应该采取何种形式呢?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条根本的原则就是,内容上取精华而弃糟粕、留情而祛色,形式上贴近儿童、喜闻乐见,将《红楼梦》由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改编为启迪人性美、人情美的入门书。
《红楼梦》的儿童文学化,首要的是内容的再消化、再吸收、再创造,以期达到和现代对话、和儿童对话目的。
首先是语言的改写。《红楼梦》采用通俗文写作,文白夹杂,尽管读起来障碍不大,然而青少年接受起来,尚有难度。然而,《红楼梦》的语言又极富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改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保留其滋味,又要进行现代化和儿童化转向。太文了,难以接受;太白了,又如清水煮菜,缺少趣味。这就给改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改编者的文学语言修养和文化底蕴必须要深,要则是能够最大限度上保留红楼语言的美感和韵味。比如,其中宝黛钗之间以及众多丫鬟小姐谐趣横生的日常对话,以及恩恩怨怨的打趣调笑,处理得当就会兴味盎然,完全采用现代汉语平铺直叙就全然少了内涵韵味。改编《红楼梦》,虽然不必字字珠玑,但也要以“信达雅”为宗旨,方能开辟出一片天地,而不是简单地古今转换、画虎类猫。
其次是内容的改写。这也是《红楼梦》改编的“大手术”所在。大量的情节需要删除,大量的人物需要隐藏,大量的线索需要舍弃。简单说来就是删繁就简、突出主线。保留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下凡的神话外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宝黛爱情为主线,铺陈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命运,描写其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而对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风月宝鉴、宝玉摔玉等情节,则可以大刀阔斧删节,以保持叙事的专注度。不重要的人物或者故事,适当保留痕迹和线索,不做展开,避免节外生枝。
正如梁靖华在《以郑渊洁〈红楼梦(少年儿童版)〉为例谈儿童文学对〈红楼梦〉的改写与取舍》一文中指出的:“可以说,《红楼梦》原著是立体的,是无限的,是现实的,是广阔的,依附着一个完整复杂的世界;而儿童版《红楼梦》是平面的,有限的,‘故事性’的,简单的,更纯粹地像是作为‘故事’而存在。”讲好红楼故事,可以最大限度上贴合青少年的需求,符合其成长阶段,保留“红楼情”的美丽线索,而不特别凸显“红楼梦”的悲剧特质,实现老树发新枝。
最后是形式的创新。随着读图时代和小视频的冲击,《红楼梦》儿童文学化的形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过去,连环画、小人书等形式,应该说都在经典的儿童文学化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如今,这种形式似乎也并没有过时,但是也不能因循守旧,需要与时俱进。漫画、视频等形式,都应该尝试。
少年读红楼,看到的是家长里短;青年读红楼,则看到借物抒怀;成人读红楼,侧重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所以《红楼梦》青少年版的改编,其突破点就在于故事,也就是新奇、有趣、生动。
近年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少儿启蒙第一书:红楼梦》,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红楼梦连环画》,中国画报出版社的《十二集新经典系列漫画:红楼梦》系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改写的《红楼梦》,都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同时,网络上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等红楼故事的视频制作,也打开了经典传播和解读的另一扇窗口。
突破口之一是主线条和完整性的兼顾。《红楼梦》人物众多、线索繁复,保留太多无法彰显故事主线,保留太少又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如何有效地保留名著的原貌,又不显得过于浩繁,需要作品改编的强大功力。整个红楼故事的主角是宝黛钗,但这绝非红楼故事的全部,宝黛钗故事之外还有数不清的枝枝蔓蔓和理还乱的因果情缘。删什么,不删什么,删多少,删到何种程度,都是有待考量和不断优化的。
突破口之二是展示性和故事性的兼顾。《红楼梦》中,亭台楼阁、珍宝古玩、穿衣打扮等诸多方面,饶有兴味,但又篇幅浩繁。这些情景需要择其要者,予以展示,以保留作品的文化味。然而这些内容也不能太多,容易造成阅读负担,给传播和接受带来困扰。笔者认为,应该以红楼故事为重,灵活采用制图、漫画、视频等形式,再现宁荣二府、大观园、主要房间内饰等,使得书中情景得到有效展示,而又不至于拖累故事叙述,又饶有兴味、形象直观。
突破口之三是小说叙事和诗词楹联的处理。《红楼梦》原著中存在大量诗词、楹联作品,需要逐一甄别、认真摘取,以最大限度保存红楼梦的美感和厚重。这些作品既是构成红楼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展示人物命运和内心的重要途径,也是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的重要载体。然而红楼诗词众多,应该择其要者和通俗易懂者予以展示,最大限度做到作品原貌的呈现,又不显得晦涩难读。
总之,《红楼梦》的青少年版的改编,是一件必要必须必然的文化盛事,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并兼顾儿童心理学、接受美学等多学科观照和审视,通过对名著进行再发掘、再创造,打造一批“青字号”和“少字头”版《红楼梦》,为名著的传播普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