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丹溥 李伟玉 王嘉歆
(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 江苏·徐州)
[提要] 根据我国目前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战略的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中枢。关于淮海经济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对促进处于技术“塌陷区”的淮海经济区和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淮海经济区企业进行城市创新储备能力、城市创新投入能力和城市创新转换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的支撑,这其中技术创新的地位逐渐突出。从宏观上看,技术创新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从微观上看,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巩固现有的产品市场并开拓新的市场,同时还能加大人才培养的规模,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所以,技术创新成了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和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能力。
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于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也作了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探讨。邢丁涵指出,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这个企业的R&D 能力、财务能力、营销能力、产出能力和组织能力来体现,其中R&D 能力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要素,主要从R&D 人员人数、R&D 经费投入与企业销售收入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来衡量;潘秋晨在根据升级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企业的“升级”路径主要包含四种,即研发、市场、生产和“突破式”的创新;葛世帅等从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产出、绿色创新基础三个一级准则层评估体系对长三角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总结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情况;李琳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创新资源整合力、创新网络运行力、创新环境支撑力、创新绩效表现力四个方面对长沙与东部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朱凌等对创新城市指标体系评价从创新活动产出效率、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创新体系运行状况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研究各省市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区域创新缺乏城市创新技术水平方面的研究,针对淮海经济区城市群企业的创新发展,笔者通过调查淮海经济区10 座城市的2020年统计年鉴,对淮海经济区企业进行城市创新储备能力、城市创新投入能力和城市创新转换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淮海经济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为淮海经济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根据搜集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各项资料,本文将淮海经济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为城市创新储备能力、城市创新投入能力和城市创新转换能力三个方面。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淮海经济区10 个城市的2020年统计年鉴。
(二)各项创新指标的选取。分析2020年徐州、临沂、济宁、菏泽、连云港、宿迁、商丘、宿州、枣庄和淮北市的统计年鉴,主要选取了城市内企业科研支出(X1)、专利申请量(X2)、从事科研人员人数(X3)、高校毕业生人数(X4)、财政拨款占比(X5)、城市科研企业数量(X6)、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成果(X7)、新产品销售占比(X8)八个指标作为要素。
X1、X2、X3、X4反映了城市创新储备能力;X5、X6反映了城市创新投入能力;X7、X8考察的是城市创新转换能力。(表1)
表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SPSS25 软件处理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进行KOM 检验法和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OM 值为0.663,Sig 值为0.000,表明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
(四)模型构建。由因子载荷矩阵表可知,城市内企业科研支出(X1)、从事科研人员人数(X3)、财政拨款占比(X5)、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成果(X7)的值较大,说明可以主要解释Y1。表明城市内企业科研支出、从事科研人员人数、财政拨款占比和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对淮海经济区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效果比较突出。(表2、表3)
表2 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览表
表3 因子载荷矩阵表
而城市科研企业数量(X6)和新产品销售占比(X8)的值较大,可以主要解释Y2。说明第二个主成分的城市创新投入能力和城市创新转换能力较好。
由表2 可知,前两个主成分解释了全部方差的91.976%,表明提取的前两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原来的8 个财务指标的91.976%,因此以前两个成分作为最终的评价指标,分别为6.125 和1.253,计算出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并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表。提取这两个主成分分别为Y1和Y2,由此可以得到Y1和Y2的线性组合:
根据主成分线性组合,构建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把各个参数的主成分带入上式,得到淮海经济区2020年城市企业创新能力的排名和综合排名结果。(表4)
表4 淮海经济区城市企业创新能力排名一览表
(五)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由主成分得分排名来看,徐州市、临沂市和济宁市的Y1得分比较高。
(六)数据分析。城市内企业科研支出、从事科研人员人数、财政拨款占比和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对淮海经济区城市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效果比较突出,这四个方面对Y1影响较大,因此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可以优先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城市内企业科研支出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而科研经费的多少与企业实力水平密切相关,对于创新企业本身来说,如何在有限的企业资源内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配置好企业内部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是关于城市内从事科研人员人数,优秀的人才依赖于城市企业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支持,因此需要政府做好政策支持,优化城市人才脉络,同时加大科研财政的拨款支出;针对产出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队伍和加大财政拨款是两个关键推动力。
由主成分得分排名来看,除了徐州、临沂和济宁,其他七座城市的总得分都为负数,排名首位的徐州市与淮北市的总得分分差达到了726.729,说明这10 座城市的创新水平差距较大,发展较为不均衡,也间接说明提升整个淮海经济区的创新能力有较大难度。分析发现,排名靠后的城市在城市内企业科研支出和新产品销售占比两方面与其他城市相差较大。对于城市内企业科研支出在上文已具体分析,这里不再赘述。在新产品销售方面,一方面是要研发出新产品;另一方面是要促使新产品和市场需求相适应,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的市场转化率。
根据分析研究,具体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三方面提出结论与建议。
(一)合理配置企业内部优质创新资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合理匹配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投入与产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比调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出能力,不断协调双方以获取最大收益,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技术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企业之间还要相互协作,在合理使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实现资源和能力的外部共享,形成企业之间的互动能源网,实现双赢的局面。(2)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的市场转化率。企业在进入一个领域之前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查,比较市场需求,精准定位自己,提高产品的市场转化率,确保企业进行的技术研发活动能够获得对等的收益。之前有研究表明,企业可以在市场调查时比较市场,选择那些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转化为商品的产品进行生产,因此确定好产品的生产种类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产品销售策略和确定产品交易市场平台;企业与生产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要建立愉快长久的合作关系,加快产品周转速度,促进其实现商业化,让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市场流通并以较快的速度产生利润,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与保障。(1)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和社会资本的双重作用。从之前的分析中明确发现,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方面,淮海地区政府仍需做出更大努力。财政支持对于企业技术研发的效率和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对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等,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和风险补偿。另外,鼓励社会个体积极参与市场并进行投资,加大对微小型企业的支持,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资本市场,吸收社会各方投资,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2)推进建立知识产权平台。围绕淮海地区优势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计算机文献数据库,企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搜索与查询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分析相关数据,参考相关技术,借鉴前人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规避风险。广泛收集国内外顶尖技术创新资源,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为未来产业竞争打下基础。另外,政府要不断改进规范好企业产品合格认证的机制与过程,根据企业的信誉建立档案并保存,及时将这些信息向社会公示,为社会公众的投资选择提供依据。打击侵权等违法行为,支持企业运用法律手段合理正当维护产品品牌权利。同时,政府也应建立相应的产品专利审查和保护系统,颁布专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专利提供进一步保障。(3)完善科技创新园区“双创”服务体系。通过观察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变化,调整科技创新园区的服务体系,使其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在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园区服务的涉及范围、落实处和完善力度的过程中,吸引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型企业驻扎在此,加大力度确保科技创新产业链的建设和完整性,努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使科技创新园区的生命链循环不止。既要广泛汇集技术创新资源,也要充分发展产业建设,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与众不同的重点科技创新园区,为淮海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的平台,引领淮海区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三)优化城市人才脉络,建立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1)政府大力支持对创新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根据调查发现,淮海经济区不少城市的普通高等学校存在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需要政府加大对高校的科研资金投入,同时改善师资短缺状况。企业需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为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提供上升空间。(2)发挥地区政策优势,引进高水平建设人才,优化研究机构配置。淮海经济区的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在区域结构内部实行“东联、西进、南拓、北改、中优”空间格局。引进高水平建设人才,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协调发展,形成人才贯通一片一体化新发展格局,充实人才储备。在企业中,不断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组成部分的同时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促使企业发展更上一阶。(3)协调创新与管理,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创新水平。注重城市规划协调性与管理水平,强化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发挥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地位的优势,协调培养创新性人才,强化人才输入与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