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喜
(大连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自2002年全国艺考热开始,这一持续就近20年。据教育部数据公布显示,2020年艺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117万。事实上,早在2013年,全国艺考人数就已突破百万大关,每年音乐舞蹈考生均能占到艺考总数的40%以上。如此规模,在我们为有更多青年学子立志从事艺术而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在担心高校面对如此规模的入学学生,怎样保证教书育人的质量。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国家层面对美育教育的重视,这不仅在高校教育中,尤其在中小学教育中得以体现,从而导致了艺考规模的逐年递增。比如201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自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2015年5月教育部再次颁布《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继而将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化;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大中小学校教育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美育资源配置、学校多开美育课程;2020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至此,艺术审美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提至新高,这也充分说明在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中,以艺术为主要载体的美育教育已经是提升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培养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艺术教育普及性人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
对于艺术学生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原因主要有四:一是艺术创作者的产出直接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关,创作者的思想道德与人文修养直接关乎作品的精神内涵是否高尚健康,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创作导向,其作品不仅不能为欣赏者带来精神愉悦,而且还会给欣赏者传导“毒素”,危害社会;二是思想境界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者能力的高低,以音乐创作为例,思想导向是审美培养的基础,审美能力是直接对一度创作设计、二度舞台表演和三度鉴赏主动参与提出要求的,思想审美可以使一度创作的情感基调、技法运用更加准确而丰富,可以使二度创作更加以情带声、以情生韵,舞台呈现更加饱满,可以使三度创作更容易捕获共鸣,主动参与艺术想象的构设,让音乐艺术实现的全过程纯粹、丰满而生动;三是思想境界直接影响到创作者的能力提升,依然以音乐艺术为例,众所知周,作为创作者而言,必须能够实现预先完成内心听觉的审美追求和预设效果,这种只有创作者知晓的内心活动必须是在真实而崇高的思想情感与道德约束中进行,真实的情感思想能够激发创作的创新性思维,不仅能够更加娴熟地运用已有的技能,而且还能够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个性特征和情感抒发而独辟蹊径,糅合或衍生出新的技能;四是针对将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师范类教育教学中,“身正”为先,也就是要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建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必须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艺术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事实上,基于笔者在音乐舞蹈领域教学二十余年的经验和感受,我们的音乐舞蹈教育教学过程既不够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培养,也不够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笔者对音乐舞蹈教育教学现状的总体感受是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重视西方音乐文化与审美标准,轻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审美取向;重视灌输性的知识积累,轻视身心健康、为人处世、应对问题等方面的引导教育;重视音乐舞蹈技能的训练强化,轻视技能运用与艺术升华的能力;重视形式上的舞台实践,轻视实践之后必要的自省感悟过程。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中对思想政治的把握能力和艺术审美的掌控能力的培养,解决的方案必须首先从课程教学入手,以课程思政为先导,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技能实践训练为抓手,以感悟内化为途径,最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大连大学音乐学院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提出“一弘三育”的育人模式,“一弘”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三育”即育德、育美、育能。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以上“四重四轻”的问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德育首要性;学科交叉融合日益突出,强调知识视野拓展与学科交叉碰撞,为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奠定基础;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艺术实践的双向作用中,不断内化专业技术运用和强化艺术感悟创新意识,逐步形成“艺能”。在“一弘三育”这样一个充满育人内在逻辑和有效可行的模式语境下,具体到音乐舞蹈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应该如何做,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论证和实践,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正如文章正文第二段文字所分析的那样,思政教育对专业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根本上讲,思政也好,音乐舞蹈艺术也好,归根结底都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架构,前者的关键点在于“德”,后者的关键点在于“能”,所谓“德艺双馨”便是二者的结合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与“乐”从来就是一体的,“礼”代表着制度,“乐”代表着“艺能”,所以古代长盛不衰的“礼乐制度”延续了数千年。礼乐之所以不分,儒家学说认为乐可以教化人,什么样的音乐可以引起人们什么样的情感;道家学说则认为乐可怡情,从“大音希声”中感悟自然与人生之“道”,无论如何,思想道德境界都直接决定了艺能的高低。
综合性大学音乐舞蹈教学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一门学问探索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所有学问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其原理和内涵,就必须与其他相近和相类学科相关联。比如声乐教学,一旦孤立化认识,就可能陷入技法至上的误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嗓音很好、口齿清晰、形象很好,但就是唱歌不堪入耳,因为在他(她)看来发声的技法就是教学的全部内容,至于艺术的内涵、情感、意韵都好像与他的学习无关,每天几乎就是一味地追求声音亮,要具有穿透力,就是要和他人比声音本身,而不是声音艺术。这种片面追求必然导致学生片面的理解,甚至对声音不如自己的同学恶语相向,这实际从根本上讲属于知识贫乏、道德欠修的表现,或者说孤立的技法认识和学习导致了其学习构成的缺憾。
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厚德载物”,当今在高校音乐舞蹈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就是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呢?笔者认为必须保证课程思政全程、全方位融入到音乐舞蹈教学中去,课程思政融入方案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思政融入贯穿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艺术实践,这三个环节几乎囊括了音乐舞蹈教学的全过程。第一课堂内部的三个课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的体现。这种内循环式的逻辑其实包含了思政因素的存在,比如音乐舞蹈学生在走出自己的专业内容,开始迈向艺术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时,不仅感受到的是知识海洋的广阔,还会因为我国拥有5000年文明史、辉煌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团结凝聚的中国人民而深感骄傲,这种“润物无声”的自然顺达的思政融入方式通常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艺术实践是理论积累与审美追求在创作方面的实现,是学生能力培养和能力体现的最集中的环节,也是思政融入的关键阵地。因此艺术实践平台建设对于音乐与舞蹈专业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途径来不断拓展实践平台的内涵:一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任务性舞台演出,这种演出常常能够突出地方性文化发展特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对美好生活的艺术体验;二是音乐舞蹈艺术社会普及性表演,这通常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自发性的体验活动,学生可以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调研他们在艺术生活方面的需求,感受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三是组织的一些学术性演出,这类表演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视野,除了国内高校之间的学术性交流演出之外,特别是进行的一些国际性质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演出,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开放性学习态度,在交流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加对祖国的热爱程度。
第二课堂绝不仅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而是与第一课程形成了学习过程上的呼应关系,是通过课堂之外一切能够提升人文素质的自发性学习活动,来对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一个更高层次的内化过程。我们经常认为,一个知识体系的真正掌握不是会做题、会唱奏,而是能够经过自身的整理、凝练、设计性地输出给他人,并且在这个输出过程中让他人能够感到清晰明了、逻辑严谨、一学就会,这才是真正掌握的标志。第二课堂主要发生在校园内部,途径主要为:为其他专业排练指导合唱、舞蹈作品,参与普及音乐舞蹈常识的活动,举办星期音乐会、广场音乐会、音乐沙龙、艺术赏析会、话剧表演、音乐剧表演、音乐情景剧等各类主题性活动。这类活动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相互帮助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才是思政的最高境界。
总之,课程思政与第一课堂、艺术实践、第二课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音乐舞蹈这类充满主观意识形态、审美趣味和情感感受的艺术而言,思政内容中有关崇高的理想、思想的境界、道德的评判和情感的真诚等,直接关乎到教育教学中的上述三个环节能否获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目前音乐舞蹈课程设置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知识类、术科技术类和实践感悟类。由于当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两个关键词——“高素质”“实用型”,如何是“高素质”?笔者认为首先就应该体现在课程思政的普及程度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然后才是审美创作能力。
理论知识类课程是音乐舞蹈教育的基础,承载着学生思想观念、文化美学、专业理论学习培养的重要使命。理论知识类课程又可分为音乐舞蹈史学、文化美学观念和专业技术分析三种:史学比如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西方舞蹈史、中国舞蹈史;文化美学观念比如艺术概论、音乐美学、中国民族音乐等;专业技术分析比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学等。史学课程的思政融入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讲解中国古代灿烂的乐舞文化;二是讲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红色音乐文化;三是讲解当代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之林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文化美学观念课程的思政融入可以关注两点:一是强调以文化的平等对话为前提,通过中西音乐舞蹈之比较,来突出中国音乐舞蹈的优势和特点;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音乐舞蹈作品来真正感染学生,让他(她)们从观念上认可中国音乐舞蹈的审美取向,让他们真正地开始关注和热爱中国的音乐和舞蹈。专业技术分析课程的思政融入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剖析中国音乐舞蹈的技术内涵,通过实践技能的操作来感受技术设计布局的合理性与艺术性;二是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引领下,中国音乐舞蹈艺术中所传递的人文生命哲学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从一呼一吸之间、一腔一调之中感受到浓郁的意韵,还有那余音绕梁的“弦外之音”等;三是中国音乐舞蹈创作的给予三度创作(鉴赏)以巨大的参与性,正如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奏(唱)者与听者高度合一的那种精神交流中的惬意和愉悦,将技术隐于酣畅淋漓地抒发之中,高技如无技的玄妙等。总之,理论知识类课程的思政融入宗旨就是真切地让学生从文化、观念、逻辑上感知体验到中国音乐舞蹈的精妙所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术科技术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专业技能传授的课程。音乐与其他学科专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业方向特别繁多,在主专业授课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条件、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艺术个体等因素,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做出独具个性的培养方案,要在培养过程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做出各种必要的调整。这种类型的课程思政融入必须从专业授课的作品入手,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或者是能够弘扬正力量的红色作品;二是结合作品的艺术内涵,除了必要的表演技法的讲解之外,还需要从作品的文化精神、人文气质、地域风格、情节起伏及技术的艺术内涵方面加以讲解,让学生既要清晰该怎么做,更要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从表演中融会贯通文化的魅力。
实践感悟类是指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架构和专业技能之后,通过舞台艺术实践来践行和验证之前的学习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和实践之后要积极发挥自身理性的思考和自省功能,对自身的学习和训练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在这一类课程的思政融入中,须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投入,也就是无论在排练还是在正式演出中,要有“戏比天大”的敬畏感和仪式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感悟过程所带来的宝贵经验,真切感受每一首作品的思想品质,感受创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深沉的爱;二是实践后引导,艺术实践之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研讨,认真搜集实践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带领学生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课程思政融入也给教师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教师们不仅要有着令人信服的专业技能水准,同时还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评判,这对音乐舞蹈教师们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需要用极大的意志力克服的难题。解决这一个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生事物,接受新的知识观念,要准确把脉艺术思潮的前沿,还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不仅充实有趣,还要思政育人。
有了上述的构想与实践还是远远不够,育人效果的跟踪与定性定量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数据的支撑,单靠美好的愿望和凭空的现象是万万不可的。笔者认为,能够较好地验证上述构想与成效的途径有三个:
在思政积极参与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品德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得到提升,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能够在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和第二课堂运行过程中积极展示自我,能够开放性地接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与服务意向,以及前沿性的学术导向,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能够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感悟提升;二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能够发现美并创作美,积极投身于艺术的创造性活动中去;三是能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去,能够切身感受体验并重塑凝练艺术个性。虽然这些都带有更多的定性评价,但也可以通过多次同类活动的表现进行数据统计,得出比较客观的分析结果。
对于音乐舞蹈艺术而言,成果无非包括两个方面:理论研究方面与实践运用方面。对知识的反复咀嚼与内化是非常必要的,在内化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想法,这些想法的汇总与交集最终就能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阶段性成果,可以主要体现在学术教研论文的发表方面;实践运用过程是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必经之路,更是学生思想意识不断成熟提升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在课堂上学来的技能,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不仅是艺术技能强化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心理建设的关键环节,每一次用心的展示都是一个成果,除了这些,还可以自发性地进行一些一度二度创作,这可以体现在由各类部门组织的竞赛获奖上,甚至在网络时代,还可以将作品上传至网络平台,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可。成果是可以统计进行量化的,这种阶段性与整体性的数据支撑是比较有价值的。
高质量就业率与用人单位的认可也是对学校思政教育与专业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高质量就业率直接影响就业的质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入和专业能力培养的集中体现,学院应该对高质量就业率进行深入分析,全面反映到日常教学中去,并不断对日常教学方案做出调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是对学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质量的后续跟进追踪,是学生在工作中体现出的受教育质量的体现,深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调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映到学院的日常教学中去。这一项工作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以非常具体的数据进行呈现,分析结果也会更加客观准确。
总的来说,在音乐与舞蹈学类“一弘三育”育人模式下,倡导在音乐舞蹈教学中,必须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不断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与艺术品位,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健康积极的创作导向;必须以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知识构成途径,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碰撞中发现艺术的真谛和艺术的规律,培养学生思考凝练的能力,以及艺术感悟创作的思维;必须以实践为知识内涵的平台,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和感受来反省自己的实践过程,让自身的实践过程能够插上思想的翅膀,能够自由地翱翔于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