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宁 刘茹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大数据时代为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新的方式,大数据的应用方式、传播形式以及共享性都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图书馆所涉及的书籍的种类极为丰富,图书管理和查找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与大数据的融合不仅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还能帮助图书馆有效建立自身的数据资源库,让图书馆的数据摆脱原始纸质数据的限制。图书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对于现阶段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学术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领域和行业对专业知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如果想要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必须做大量的研究。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建设可以极大地方便师生对文献的应用和检索,这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方向。
二十一世纪以来,大数据、信息化已经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内容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和传播到了全世界范围内,我国作为飞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应用极为广泛。大数据,顾名思义是指相关部门或机构采用收集分析的手段,集合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并通过获取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一些现象或问题,从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说,大数据库的建立与传统的信息数据的存储以及收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差异主要是从收集、分析等方面展开的。与此同时,开展大数据分析的工具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具有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同时进行大量数据的无差别分析[1]。大数据的主要特点包括:首先,信息丰富。当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智能手机作为最为便捷的上网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媒介,人们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形成的浏览信息、消费信息等都会作为大数据的基数而存在。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生活方法,还带了新的思维方式以及数据模式,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较快地获得数据,也方便了相关部门展开数据收集,是形成现代数据共享形式的重要基础。当前,由于社会对于信息数据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大数据的形成和存储方式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信息数据需求的增加使得信息数据的收集、呈现等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转变和发展。信息服务过程中,大数据将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不仅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人们进行信息查询的过程中所产的数据还能形成大数据信息库的二次资源。其次,数据结构复杂。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网络信息平台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用户对于网络数据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由于不同数据的收集、测算等方式、来源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储方式也不尽相同,数据的复杂性不断上升。最后,数据价值密度不高。现如今,由于数据的多样化要求,导致数据价值密度不断降低,形式化严重,真实的数据内容占较小比重,人们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庞大的数据信息中寻找有效或有价值的数据。
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用户数据收集和应用等数据建设手段,将其应用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之中,能够加强信息的共享,对于文献资源的进一步专业化构建也具有积极意义[2]。当前,大数据在高校文献资源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的,在高校中学生使用文献是利用信息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数据价值展现的重要形式。同时,在数据应用过程中,大学生的查询过程、数据挖掘过程也会产生相应的数据,并反作用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因此,大数据是一个不断供给产出又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数据的应用、挖掘的过程,对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帮助高校图书馆完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建设任务。在进行文献数据建设的过程中,大数据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共建,也较大程度地支撑着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这是由于现代化文献资源形式的图书馆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较为依赖数据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完成信息传输、应用大数据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反馈等,以上内容的开展均基于数据资源的有效开放,只有充分应用数据的开放性特点,才能完成资源供给和资源需求的双向构建,这一状态的构建和转化,为整个高校数字文献资源的构建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建设应该积极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作为现代化图书馆构建的核心,不仅对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学生需要的进一步满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大数据时代正处在进一步的建设发展之中,将其应用到现阶段的图书馆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章节从多角度展开分析,致力于全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现代化建设中的技术、需求等内容展开积极的分析,寻求解决现阶段不足的方式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现阶段,高校的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数字化建设系统的构建正处在摸索阶段,由于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更新改革导致其信息建设的过程缺少可以借鉴的依据,进而导致其对于资源的整合和收集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程度的不足[3]。信息时代数据资源的建设离不开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撑,良好的资源配置和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都会直接影响数据价值的实现。因此,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需要实现数字文献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学生学习以及科研项目开发的需求,往往需要扩充自身的资源,扩充的方式以购买书籍以及文献资料为主,以完成自身数据资源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高校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买书籍以及文献资料的费用预算是有限的,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效的购买是一个极为重要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能够较大程度地服务于高等学校的补充需求。但是,目前来说数据的统计挖掘部分还存在较大程度的不足,由于大数据系统尚未有效建立导致数据的整合来源缺乏。现代高校专注于打造和培养专业型人才,因此,大部分高校往往建设多个专业,学生的数量也较为庞大。在此基础上,各个专业的学生对于书籍文献资料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在面对多个专业的多类型需求时,图书管理员往往由于没有准确的数据来源而造成书籍资源的购买缺乏精准性,书籍的利用率也难以提高。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核心部分,对于高校的高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一般高校来说,对于图书馆的建设缺少正确的认识,导致其在构建过程中往往缺乏力度。例如,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高校图书馆在构建过程中能够申请的经费较少,导致其能够用于购买书籍、文献的费用受到较大限制,进而导致其数字文献建设也难以达到现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文献陈旧的现状,使得高校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难以从高校图书馆中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文献,这不仅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对科学文献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由于高校图书馆中能够利用的文献资料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图书馆的重视度下降,图书馆的实用性降低,造成图书馆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收缩,最终使得图书馆沦为“鸡肋”。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资源的汇集地,往往存储着大量的资源,但是由于现代文献的展现方式受到版权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图书馆使用的内部系统复杂而繁多,同时,虽然都是数据文献系统,但是由于各个系统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性,导致内部资源之间相互分离、相互独立,对于学生来说,这一现象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如,当学生进入图书馆寻找相关文献时,由于系统的相互独立,学生必须登录多个数据库对所需文献进行一一的对比分析查询,这一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还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体验困扰。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前高校在进行文献数据资源的构建时,侧重考虑完善学校的文献数据资源库,而不是从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未采用一体化系统,难以帮助学生更加快捷、准确地查找所需文献。
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构建是当前图书馆进一步建设的大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图书管理员需要升级管理手段和管理思维,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管理的需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文献的应用和阅读可以直接通过电子计算机完成,实体图书馆的建设更多地用于储存传统纸质书籍以及作为学校核心和标志性建筑物存在。因此,基于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管理人员需要更多地学习专业的信息技术的操作手段,以保证图书馆文献储备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
为改变现状,高校图书馆必须从有效加强数据库建设的角度出发,尤其是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对于高校现阶段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在展开特色数据库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建设的规范性、广泛性、时效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以保证数据库能够较大程度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是高校数字文献资源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重要基础。在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和数据组织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基于此,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对数据库信息导航、数据索引等内容的进一步建设,在充分分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代码、建立一体化共享平台的等模式,帮助高校完成对一站式数据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体验感。与此同时,对于高校图书馆本身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展开大数据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资源需求,进而进行合理的采购。主要的模式为高校图书馆通过云计算等平台,对内部书籍进行初步管理,而后根据学生的借阅量、偏好、服务体验等内容进行用户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该步骤仅作为第一阶段的数据分析存在,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的轨迹跟踪调查分析以及专业学科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以充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最终确保购买的文献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合理性,满足学生在现阶段的需求。
从管理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图书文献以纸质书籍为主,所以书籍的管理更多地贴近于静态式管理,管理模式更多地倾向于采买和日常书籍的整理,对于产业优化缺乏关注。这一现象导致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仅仅以“看守者”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引导者”和“改革者”出现。图书文献真正能够发挥的价值也受到管理的局限,导致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建设趋势。因此,图书馆必须改变现状,积极与大数据、信息化相连接,从文献管理的角度出发形成有效的资源统一管理,并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对其进行系统化管理。在体系管理过程中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检测到图书应用的情况,这是形成动态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对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等工具和平台进行了充分应用,但是图书管理员依旧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图书管理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化知识,树立信息化、大数据意识。尤其是在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大数据分析,确保管理工作满足用户需求。传统的管理模式仅包括购买和登记两个部分,工作过程单一且缺乏有效性。发挥用户行为分析的作用可以将图书馆带领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在图书管理工作过程中,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聘请专业人士对本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高效培训,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更好地认识大数据的应用对于图书馆建设运营的重要性,以及增强图书管理员的大数据的应用、管理和分析能力,以保证图书管理员能够真正适应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最终完成对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有效建设。
当前,大数据涉及和覆盖的种类极为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精准性,这一特征导致各行各业在进行行业前景分析等工作时都会积极应用大数据。高校图书馆面临改革工作的开展要求,大数据的积极应用是改革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机遇,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突破和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资源整合不到位、投入力度不足、共享平台构建缺失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的素养不高等,针对此现象,大数据的充分应用极为重要,不仅能够推动资源整合的进一步深入,还能有效保障文献供给的精准度。大数据的分析功能,可以满足共享平台的优化需求,达到进一步建设共享平台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增强建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