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应急管理对策思考

2022-08-20 06:58:28陈结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路权汛情预案

陈结

(上海浦江桥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0 引言

隧道主要分为山岭隧道和城市隧道两种,针对城市越江隧道的应急管理展开一系列分析。自20世纪60年代上海打浦路越江隧道开始运行以来,各个城市对城市越江隧道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城市越江隧道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流量急速增长的环境下,城市越江隧道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而且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但由于隧道的特殊性,突发事件出现的概率及其危害性都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合理、科学有效地做好城市越江隧道突发情况的应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隧道运营管理企业以及相关专家人士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

1 隧道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城市隧道的车流量比其他隧道的车流量都要大,尤其是越江隧道,有时一天的流量可大于10 万辆,对于仅两孔四车道的隧道而言,交通压力巨大。而且受天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突发事件的类型也大不相同,其中就包括了隧道积水、车辆自燃、交通事故、设备设施故障等各类突发事件。例如,通济门隧道服装货车自燃,各部门联合处理了近3h;南京市江东门隧道因路面水管爆裂被淹,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并且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等等。针对隧道暴雨防汛以及火灾事故处理这两类常见的应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1.1 暴雨防汛应急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降雨量的急剧增加,汛情的连续出现,城市隧道防汛问题与防火、防爆等问题一样,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隧道防汛应急管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虽然每个隧道内部都设有横截沟、雨水泵房等排水系统,但是只能应对正常的强降雨天气,一旦发生短时间大面积强降雨,隧道内部仍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积水,而且当降雨量超过雨水泵房的最大排水量时,积水将会迅速上升,最终影响城市车辆的安全通行。

其二,当地面积水量过大时,极有可能发生雨水倒灌的现象,而且如果隧道口的敞开段与切坡斜度较大时,雨水倒灌的速度将会非常快,隧道内的人员根本无法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其三,隧道内积水严重势必会导致大量车辆滞留在隧道内,从而产生拥堵,致使救援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最终错过最佳的救援时间。所以,汛情发现的及时性、隧道封闭的及时性、相关人员的反应速度以及良好的排水系统对隧道汛情应急救援极其重要。其中,第一时间封闭隧道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确保乘客生命安全。

1.2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

隧道火灾主要来源于车辆自燃以及交通事故引发的火灾。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第一,隧道管理人员作为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的人员,虽然接受过消防知识培训与应急救援演练,但不具备专业的救火技能。当车辆发生自燃时,具有速度快、温度高的特点,非专业救援人员根本无法靠近事故点,也就无法及时予以救援。

第二,由于隧道的特殊构造,大火形成的烟雾全部集中在隧道内,且所产生的高温也会不断向周围扩散。一方面导致了能见度的下降,从而加大了疏散的难度与次生危害发生的风险系数;另一方面,热量的不断辐射对隧道内部结构造成了极大损伤,比如对监控的破坏,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与调度。

第三,隧道内的自救设备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例如,在极度恐慌的状态下,很可能出现逃生盖板打不开,不会正确使用消防设备等现象。

第四,在没有紧急车道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隧道内严重拥堵,救援车辆无法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所以,人员逃生的线路规划、救援通道的打开、隧道管理人员救火技能的提升以及通信系统的完善,对隧道火灾应急救援极其重要。

2 提升隧道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隧道具有可见度低、信号差、空间狭小且封闭等特点,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火灾、汛情等紧急情况,救援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隧道的交通流以及群众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为了提升隧道的应急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交通及人民群众的安全,提出以下建议。

2.1 优化隧道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的应急联动机制

为了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应当成立相对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保障指挥组、现场指挥组、抢险指挥组,现场指挥组中包括维养中心人员、施救员、综合巡检员等抢险队员以及行政后勤人员。

总指挥由设施经理担任,是现场应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调动抢修救援人员,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副总指挥由副经理及主任工程师担任,主要负责技术支持,同时协助总指挥组织应急抢险行动;保障指挥组由行政中心主任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调配与后勤支援,定期检查并补充应急物资,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抢险设备,使其保持良好的待命状态,定期更新相关设备信息,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使用;现场指挥组由运营中心主任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班组人员调度,事故现场情况的上报,与各职能部门建立沟通以及对外的信息发布,事故的现场处理,并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抢险指挥组由维养中心主任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现场设施设备的抢修和恢复。

另外,隧道的应急管理工作涉及交通、城市管理部门、消防管理部门以及隧道管理等各个部门,因此隧道应急管理部门应该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的联动机制,保障信息畅通。加强监控,及时发现隧道内的突发事件,避免延迟处置造成次生灾害。

2.2 建设应急预案体系

完善科学的应急预案体系是隧道应急预案管理的保障。隧道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暴雨防汛及其他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隧道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的应急预案,设备抢修、抗震救灾等其他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以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为例进行讨论。

一是事故发生前的应急准备工作。针对防汛的应急预案,首先应该明确气象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采取相应的响应机制。蓝色预警需要做好每天的巡视工作,检查设备与水位情况;黄色预警需要准备好抢险物资与车辆,防汛挡板或砂袋要放在隧道口,使其处于随用随拿状态和时刻待命状态,严密监视隧道雨水泵房的情况,加强隧道内巡视,及时疏通边沟和清理横截沟垃圾,尽可能使排水通畅,如遇到大量落叶进入隧道,需要管养人员及时清理;橙色及红色预警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抢险。以某隧道的防汛应急管理工作为例,在进入汛期之后,其管理中心首先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并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运行。其次,对雨情和汛情进行实时监测,并对隧道的排水系统做全方位的检查,确保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除此之外,如遇到台风季节,还要对隧道道口龙门架设施设备、隧道敞开段挂板以及各类指示器等设备予以检查并加固。最后,查验应急物资,确保应急车辆及其设备的完好率,并做好移动电站的调试运行工作,确保关键时刻应急设备拉得出、打得响,切实保障汛期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通常情况下,应急处置有先期处置、快速评估、决策指挥以及协调联动这四种。先期处置是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由最快到达事故现场的人员进行疏散交通,并负责抢救伤员以及统计上报信息等工作,符合突发情况救援及时、迅速的特点;快速评估是在事故发生的短时间内,根据现场得到的有限信息,快速做出救援安排工作;决策指挥是指挥工作人员对事故的起因、严重程度、现场情况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根据科学的方式方法,对相关救援单位做出救援工作部署安排;协调联动是事故发生后,各救援部门之间互通信息、相互协作,整合一切救援力量,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救援行动,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三是应急预案结束后的评估工作。应急预案结束后,应在7 天内对应急的组织、技术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成效进行专题讨论和分析,并撰写综合报告呈送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对监控资料、系统后台运转记录以及通话记录等各类资料及时存档。

除此之外,要加强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效的应急救援工作可以降低人员伤亡率。只有高质量、高频次的演练和培训,才能使救援人员在救援时更加有条不紊,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救援工作。通过深入的演练,真实的模拟,救援人员不仅可以更熟练地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有助于救援人员了解整个救援流程,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救援。

2.3 提供应急通道,保障用路人应急逃生路权

应急通道是生命通道,是发生危险时的第一选择路径,因此应该重视并加强隧道内应急通道的建设。

其一,应该明确应急路权的优先级关系,用路人应急逃生路权处于优先级的第一位,接下来是车辆应急停靠路权,最后是车辆应急通行路权。

其二,为了保障用路人的应急路权,应该适当增设向上的逃生通道数量,一方面向上逃生与用路人的习惯以及人们的逃生心理预期更契合;另一方面在出现汛情时,向上的逃生通道比横洞或者向下的逃生通道更能发挥逃生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了保障车辆应急停靠路权以及车辆应急通行路权,还应该增设紧急停车带和应急车道。紧急停车带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同时还要适当地扩建侧向净宽,增设高检修道。当发生事故时,紧急停车带和应急车道可以保障车辆应急停靠路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的堵塞,而且便于救援车辆的进入。由于大部分越江隧道车程较短,一般在3km 左右,必要时可以朝最近的出口逃生。

2.4 加强紧急情况下的引导自救措施

隧道内不论是发生火灾还是出现汛情,自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立竿见影的方法。为此,在隧道内应当设置多个引导人员自救的设施。例如,通过隧道监控及通信系统引导被困人员积极进行自救;通过监控系统查找车牌对应驾驶人的联系方式,通过手机引导被困人员进行应急处置;通过广播或者洞内情报板推送信息引导被困人员自救等。

2.5 加强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根据往年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以及对突发事件的预测,建立应急演练机制,并根据实际的演练情况,及时对现有的应急预案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此,相关机构应当在每年年初制订当年的应急演练计划,演练计划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第一季度主要安排设施设备故障的应急演练;由于第二季度是台风暴雨的多发季,因此主要安排防汛防台风的应急演练;第三季度主要安排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由于第四季度冰雪较多,因此主要安排防冰雪的应急演练。基于演练计划,制定具体的演练方案,并在规定时间组织实地演练活动,检验现有应急预案的完善性与可操作性,对存在缺陷的地方进一步完善优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隧道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隧道应急管理是当前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隧道应急管理与城市交通、财产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各隧道运营管理公司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针对各类火灾、重大交通事故以及汛情等较为频繁的问题,尽快提升隧道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加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完善应急通道、逃生通道,保障用路人应急逃生路权、车辆应急停靠及通行路权,同时还要加强应急演练,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城市交通的良好运行。除此之外,在救援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发布信息,及时与人民群众建立联系,做好相应的慰问工作。

猜你喜欢
路权汛情预案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相比1998,今年汛情有哪些新情况
民生周刊(2020年15期)2020-07-29 08:56:17
汛情形势严峻,各地受灾严重
为路域环境“整容”——探讨公路路产保护与路权维护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29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 02:53:49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国家防总: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超常汛情
中国水利(2016年15期)2016-10-12 06:58:55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中国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3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