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课程与团队三位一体的沉积岩与沉积相课程思政建设

2022-08-20 04:01谭秀成夏青松屈海洲韦恒叶廖纪佳
高教学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专业

李 凌,谭秀成,夏青松,屈海洲,李 飞,韦恒叶,廖纪佳

(西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高等教育的根本与核心问题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最直接的渠道,课堂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发挥好育人功能。而育人的目标之一是聚焦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目标之二为能力的培养,二者兼而有之,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丰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自我认知也在逐渐强化,同时他们中的部分人还存在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等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目前的地质类专业教育,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行业高峰低谷的周期性变化、就业渠道相对比较单一、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产生迷茫、专业兴趣有所减退等。地质类专业课的教学更面临着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坚定行业信心的任务,并且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地质教育新发展。也就是说,针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特别是一些特定专业,比如地质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思考和举措。

课程思政是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目的即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有序、有机地融入各学科的教育当中,做好价值引领。杨守金等指出,课程思政需要整合课程思政人才队伍,要充分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积极拓宽、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才能促使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

总的来看,教师是课程思政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课程是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载体,课堂是教育实施的阵地。课堂当中、师生之间首先应建立老师关心和爱护学生、学生尊重和信任老师的良好教与学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课程所服务的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挖掘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要素,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思政举措,做到思政元素和专业特色及课程定位的有机融合,实现培养新时期有理想、有担当、思想与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的目标(图1)。

图1 基于专业特色、课程定位、教师团队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模式

一、专业特色、课程定位、课程教师团队的整合,明确课程思政的方向

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进而进行有效实施和推广。专业课程由于自身承载培养专业人才目标的特殊性,它显然不同于各类普适性更强的、与基础教育有关的通识性课程。针对专业课程进行的思政教育,应首先立足专业本身,明确专业自身的特点;其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同样有不同的定位,以区别其在专业人才培养当中的作用和属性。因此,需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定位来确定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课程思政方向,做到课程当中进行思政的目标和专业课程本身密不可分,浑然一体。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课程团队需清晰所讲授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培养目标。课程团队老师应首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政治思想素养,并且在课程教育中有所分工,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相关课程思政内容的讲授。

以沉积岩与沉积相课程为例,它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学生需具备相应的工程知识,具备解决复杂资源勘查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应用地质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针对复杂资源勘查地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且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沉积岩与沉积相课程针对油气勘探中最重要的一类岩石——“沉积岩”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油气所赋存的岩石是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在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鉴别分析,并且明确油气在哪些沉积环境中是有利于生成、富集的,以及在勘探中需要重点关注那些典型的沉积岩与沉积环境的分布规律,使学生明白沉积岩与沉积相的基础理论与实际鉴定及分析能力和勘探成败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本课程无疑是培养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一环,课程定位为实现地质资源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基于此,课程教师团队充分整合梳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定位之后,明确了突出社会责任、家国情怀、专业兴趣、健康环保几大模块主题的课程思政方向。在课程思政总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之后,方可开展后续的思政内容建设。

围绕已经设立的课程思政方向和目标,为了取得更好的引导效果,团队老师在课程思政内容实施过程中最好予以针对性落实。比如在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模块,分工侧重团队德高望重、经历丰富的老教授。他们可结合自身的体会和人生阅历,具体阐述自己对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的理解,从而言之有物,真正打动学生;在专业兴趣模块,分工侧重深耕科研的优秀青年教师及现场勘探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到在思政的时候言之有物,讲亲身经历的勘探案例,亲自见证的勘探突破,在科研当中所经历的挑战、困难、自身成长的体会、身边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成长经历等。此外,作为油气田勘探的人才培养,健康环保的理念始终融入在课程当中,让未来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的理念。

总之,在充分整合专业特色、课程定位、课程团队自身队伍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课程思政方向,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注重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点,以实例、案例为依托,做到言之有物,并且以身边优秀前辈为榜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二、从“纲”入手,以“纲”为指导,全面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内容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欲要摆脱一叶障目的局限,则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在日常的课程理论教学组织中,教学大纲是教学实施的依据。因为教学大纲是以纲要形式规定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所以真正理解和消化教学大纲内涵是课程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包含了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等。要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有序推进并确保教学效果,从“纲”入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势在必行。全面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内容,做到有纲可依,有纲必依,纲目并举,将具体内容建设落到实处。

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在于挖掘高校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明确了适应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方向之后,围绕课程思政的几大模块,课程组系统梳理课程的全部知识点,首先进行了带课程思政元素的新版教学大纲的编制,全面构建课程内容,在新教学大纲中首先确保各章节课程思政点和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此外,还要从“纲”的角度明确本课程有关的思政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需要讲授的时间、比例。针对不同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最适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图片静态展示,还是以视频动画,或是板书上的设计等展示。通过以上的宏观整体把控,确保做到课程教学过程寓思想教育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以期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效果,从而避免把一门专业课讲成了一门思政课,出现教学节奏和时间分配上的不科学性。

确定带思政元素的大纲之后,即可围绕该大纲进行课程的思政案例与素材建设。针对课程内容提炼的课程思政点紧密围绕身边人、身边事、家国事的建设思路,聚焦在行业有重大突破的勘探案例、行业楷模、身边人的自我成长、本学校参与的国家层面的和专业有关的工程抢险案例等(图2),做到内容生动不空泛,学生能被带入到火热的现场场景、感知近距离的人和事,有代入感和荣誉感。根据大纲对课程思政内容展示时间、方式的宏观把控,建立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素材库,力求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教学内容全面,并保证素材库的与时俱进,持续建设、紧密跟踪行业热点进行增补和替换有关教学素材。

图2 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对应图

三、以德为先、以身作则,强化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示范及引导作用

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课程主讲教师。而课程思政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更是与教师主体密不可分。对此,扎根教育一线的专家们也有共识。比如课程思政的若干核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问题,“教师素质的不足,表现为教师思想上的不想,教师能力上的不能,教师行为上的不为。”“优先搞好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选拔一批骨干教师能够以学贯中西、通古论今的渊博学识和饱经沧桑的人生阅历或者某一专业特长支撑课程思政高水平教学,要在认真教书的同时,做到善于育人。”

桃李不言,下至成蹊。作为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的教师来说,人格魅力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何为人格,何为人格魅力,它是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备的吸引他人、感染他人的力量。我们希望学生是高尚的人,那么教师本身首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我们希望学生努力上进,那么教师本身有没有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上进的状态呢?

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自身过硬的思想素质、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保证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试想,一个对自身要求不高、得过且过、专业业务不精。是非观、道德观、责任心缺乏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如何吸引和启发学生,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热爱该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又如何能认可并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恐怕这样的老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所讲的东西是苍白无力的,而且难以说服自己,并为之汗颜。

关于专业课教师如何胜任思想政治教育,陆道坤也提出了几点思考,笔者颇为赞同,首先是要消除思想误区,加深对课程思政认识的理解,并正确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明确在专业课教学当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部分专业教师因为对课程思政的意义不够了解,会认为在有限的专业课程讲授时间里额外进行好像不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冲淡主题,浪费时间。殊不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决了思想问题,能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对专业的热爱,学习动力得以加强,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其次是要加强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学习,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挖掘出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程当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要素,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讲的思政点不在于数量,而是精细准备呈现给学生的内容能让人听后留下深刻印象,对人生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沉积岩与沉积相课程本身是西南石油大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即为第一批开设的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原地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历经数十年的团队建设与发展,具有丰厚的历史沉淀和优秀传统的传承。从老一辈沉积学家到现在刚踏入教学团队的青年教师,已经形成一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双高的教学队伍。团队始终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不断打磨,团队教师轮流进行教学示范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此外,在教学研讨中老教师不吝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青年教师则在教学现代化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之交流。在过好教学关、站稳三尺讲台的同时,在教学团队中始终牢固树立要站好讲台必须以德为先、以身作则的思想,强化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欲先育人,必先树己,则师生齐心,实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以及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并且关注健康环保的未来地质勘探工程师的目标。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推进,无论是从事教育学研究的学者,还是从事专业课教育的一线教师,均深刻体会到在课程建设当中课程思政建设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地位和意义不亚于专业课程内容的建设,并且目前已在各类专业课教育中开展了大量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预期效果。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共同目标,青年学生是教育的共同对象,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特定的定位,对应的相关课程为所属专业服务。针对大学不同专业定位和课程的特点,如何进行与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内容的建设,使其更有专业针对性是取得思政教育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取得思政教育实施成效的保障。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育的征途上,作为教育工作者需紧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做好青年人的领路人和摆渡者。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专业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