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级人员交流拉近韩中两国

2022-08-20 15:16邢晓婧单劫刘欣
环球时报 2022-08-20
关键词:韩中两国环球时报

邢晓婧 单劫 刘欣

由于地缘相近,中韩建交以来,文化交往不断发展,增进了相互理解。在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韩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在接受《环球时报》 记者专访时表示,“文化具有越分享、越丰富的特性”,期待未来30年韩中能以文化为养分,实现双赢。

这些值得韩国借鉴

环球时报:您如荷看待中韩这30年来的交往?

金辰坤:1992年是我开始做公务员的第一年,也是我结婚的第一年。今年我和夫人迎来“珍珠婚”(结婚30周年),韩中关系也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已超3000亿美元,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2019年,两国的人员交流超过1000万人次,成为彼此最大的人员交流国。

两国关系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发展,我认为得益于地理相邻性、文化相通性以及多年来的交流经验,这些都为韩中30年来的交往提供坚实基础。

环球时报:最近十年,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哪些地方让您印象深刻?

金辰坤:2004年至2006年,我在公派赴英留学期间,意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在英国就开始学习中文。过去十年,中国逐步度展成为负责任的f一八印象最深任北京空气尼的变化2020年重返中国之前,我和夫人很担心空气问题,但来了之后发现北京的空气质量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让我们过上不需要现金的生活,几分钟就能打到车,自由使用共享自行车,这些使北京生活变得便捷舒适。

我的夫人在北京学会骑自行车,并且爱上骑行。现在我们只要有空,就喜欢在蓝天白云下,骑着车在北京走走看看。我切实感受到中国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共享经济,这也是值得韩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文化争夺战”不可取

环球时报:中韩两国年轻人一直通过流行文化、影视作品、吃播网红筝,方式互相了解。在您看来,中国的年轻一代有怎样的特点0与韩国的年轻人有何不同?

金辰坤:中国的年轻人勤奋并且充满自信,在巨大市场下,只要拥有足够的创意和勇气,就有可能取得成功。韩国的年轻人也在主导着新的信息化时代。两国年轻人的共同点就是以东方礼仪为基础,引领信息化。

两国年轻人偶尔在网上就文化问题展开争论,这是一种“兵家之常事”。韩中在文化上相通,心理上相亲,具备成为好朋友的最佳条件。文化上相通有时会演变成所谓的“文化争夺战”,这对两国关系来说绝对是不可取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扩大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同时,有必要重新认识文化。比起在某种文化上争论“是我的还是你的”,或许“我也喜欢,你也喜欢”是文化更好的存在方式。

环球时报:有没有喜欢的中国影视作品和演员?

金辰坤:正如韩剧《请回答1988》中介绍的那样,韩国人在上世纪80年代特别喜欢香港电影。我本人经历过那个阶段,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香港功夫明星很受欢迎。现在我更喜欢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像是《大秦赋》,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的影视作品是我了解中国的重要管道。

汤唯是我很喜欢的中凰演员。我曾在一个活动上见过她,晚宴时一起聊天、喝啤酒。她的性格开朗大方,让人感觉很舒服。汤唯嫁给韩国导演金泰勇,在韩国也很有人气。

尊重“和而不同”

环球时报:您如何从文化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金辰坤:文化具有越相互分享就越丰富的双赢特性。在实物世界中,如果把我的东西给别人,对我来说这个物体就会消失,但知识内容并非如此,这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成为可能。如果韩中两国不仅能相,互交流传统文化遗产,还能互相分享新文化内容,两国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

环球时报:对于两国关系接下来的发展,您有何期待?

金辰坤:两国政府在建交30周年之际,把2021年和2022年指定为“韩中文化交流年”。为迎接北京冬季奥运会,驻华韩国文化院和在首尔的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平昌冬季奥运会及北京冬季奥运会图片展”。另外,驻华韩国文化院计划于8月23日举办建交30周年纪念韩中漆工艺展,还计划展出以两国“缘”为主题的大型挂件作岛。

两国文化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各有千秋,我称之为“和而不同”。我认为,两国之间扩大同质性的同时,应该相互尊重和认可彼此不同的部分。朋友之间不仅要文化相通,还要心灵相通。两国应该集思广益,在文共通点上引导彼此心理上的矣近感。希望未来30年,我们依旧能够以文化为养分,用文"化实现双赢的两国关系。▲

猜你喜欢
韩中两国环球时报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韩国委任“韩中友好守护天使”
韩媒关注李明博结束访华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两国”演义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