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东胜卫置废考辨

2022-08-19 03:27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东胜明太祖明史

章 豪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

东胜卫是明代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设在辽金元时期的东胜州。 东胜州在隋代称胜州,在唐代称决胜州, 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在明代,东胜卫发挥着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地区的重要作用,东胜卫的置废直接影响到明朝北疆的边防形势。 然而,除了洪武朝之外,明廷在其他时期并没有给予东胜卫足够的重视,这是蒙古各部进入河套地区并成为明廷大患的一个主要原因。 尽管目前针对东胜卫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研究者在东胜卫的初置时间以及之后的沿革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 笔者拟采用文献考辨和历史地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明代初年东胜卫的置废问题进行考证。

一、《明史》和《明太祖实录》关于东胜卫初置时间的记载

研究者对东胜卫初置时间看法不一主要与两则史料相关,一则史料出自《明史》①,另一则史料出自《明太祖实录》。

研究者多以《明史》的记载为依据,提出东胜卫初次设置的时间是洪武四年(1371年)②。 《明史·地理志》曰:“东胜卫,洪武四年正月,州废,置卫……领千户所五:失宝赤千户所、五花城千户所、干鲁忽奴千户所、燕只千户所、翁吉剌千户所,俱洪武四年正月置。 ”[1]973-974《明太祖实录》对此事也有记载:“故元枢密都连帖木儿等自东胜州来降, 诏置失宝赤千户所一,百户所十一;五花城千户所一,百户所五;干鲁忽奴千户所一,百户所十;燕只千户所一,百户所十;翁吉剌千户所一,百户所六。 ”[2]1179-1180《明太祖实录》三修本成书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史》从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年间才成书。 基于此,卢绪友在《明初东胜州卫置废诸问题辨析》一文中提出,《明史·地理志》 关于东胜卫的记载应是沿袭了《明太祖实录》的记载,不过,《明史·地理志》中“废州置卫”之语应为演绎[3]。 考之万斯同和王鸿绪编纂的《明史稿》, 均未见东胜卫设置于洪武四年的说法。万斯同《明史稿》称,洪武初设“东胜左右卫”[4]。 王鸿绪《明史稿》则称,“西有故东胜州,洪武初置东胜左右二卫于此”[5]。 明代王圻的《续文献通考》称,“洪武间置东胜左右卫”[6],同样提及东胜卫设置于洪武四年。

清代官方所修《钦定续通典》提到明廷于洪武四年置东胜卫一事。《钦定续通典》称:“东胜卫,元东胜州,属大同路,洪武四年正月州废置卫。 ”[7]《钦定续通典》除少量删除《明史》的内容以及对五个蒙古千户所的翻译与《明史》不同外,其他有关东胜卫的记载与《明史》完全一致。 同期所修的《钦定续文献通考》亦称:“元东胜州,隶大同路,洪武四年改卫,省丰州及净州路入焉,领千户所五:失宝赤千户所、五花城千户所、干鲁忽奴千户所、燕只千户所、翁吉剌千户所。 ”[8]《钦定续文献通考》关于东胜卫的记载未见《明史》之外的信息。笔者认为,《明史》《钦定续通典》以及 《钦定续文献通考》 都是在清高宗在位时完成的,在编纂过程中,三部著作的编纂者极有可能相互借鉴。为了证明这一点,以下将《钦定续文献通考》和《明史》关于东胜卫的几处记载进行比较(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钦定续文献通考》和《明史》关于东胜卫的几处记载基本一致, 两部著作的编纂者相互借鉴的说法是成立的。 因此,《钦定续通典》和《钦定续文献通考》的记载都不能用以证明《明史》有关东胜卫置于洪武四年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表1 《钦定续文献通考》和《明史》关于东胜卫的记载

而出自《明太祖实录》的史料表明,东胜卫设置的时间不大可能是洪武四年。《明太祖实录》称,洪武四年正月,“升东胜卫指挥佥事程暹为巩昌卫指挥使”[2]1182。 由这则史料可知,洪武四年正月已有东 胜卫,那么,东胜卫设置于洪武四年的观点就站不住脚了。即便东胜卫是洪武四年正月初设置的,当月即有升调指挥佥事程暹之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故而东胜卫设置的时间应在洪武四年正月之前。

薄音湖提出,元东胜州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因而明廷在此地设置军事据点较为合理[9]。 赵现海提出,在洪武五年(1372年)“岭北之役”发生之前,明朝西北疆界止于东胜, 明廷不可能不在位于北元南下必经之路上的“山后” “口外”③设都司卫所。 洪武初年, 明廷曾于宁武以北大量设置都司卫所 (如朔州卫、大同左右卫等),东胜卫也应当是在这一时期设置的。

在《明太祖实录》中,与洪武四年正月之前东胜州战事相关的条目共有三条。 分别是: 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李文忠“生擒脱列伯,降其众万余,获马匹、辎重甚众”,遂“进兵东胜州,至莾哥仓而还”[2]860。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指挥金朝兴取东胜州获元平章荆麟等十八人”[2]972。 洪武四年正月,“故元枢密都 连帖木儿等自东胜州来降”[2]1179。 卢绪友以“洪 武三年二月” 条为依据提出,“无论东胜是否又曾易手于北元,洪武三年的下半年,明朝已牢牢掌握东胜无疑”[3]。 然而,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年金朝兴取东胜州后,北元又重新占领了东胜州,这才有了洪武四年正月都连帖木儿来降之事。因此,笔者认为卢绪友所称洪武三年下半年“明朝已牢牢掌握东胜”是不准确的。

二、被忽视的《纪事录》

前人在研究东胜州问题时, 对明初俞本 《纪事录》中的记载多有忽视。 笔者以下将《纪事录》和《明太祖实录》对于相同事件的记载进行比对(表2),从而对《纪事录》的史学研究价值进行评估。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选取的《纪事录》中的记载原为整段文字,为了方便比对,笔者根据文义将其分为7个部分。

从表2可以看出,俞本《纪事录》的这段记载,除了“克东胜州,以天长卫指挥使周方守之”之外,都可以在《明太祖实录》中找到相应的记载。 由此可见,《纪事录》的记载是有切实可靠的依据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研究东胜卫问题时的主要参考资料。

表2 《纪事录》和《明太祖实录》对于相同事件的记载

元东胜州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首先,东胜州是河套北部的屏障。 明人魏焕所著《皇明九边考》称,“东胜存则山陕有变应,而甘肃之左臂伸”[11]。明代史学家高岱称,“东胜受降失而河套之患殷”[12]。 其次,东胜州还是吕梁山脉西部的入口, 同时也是朔州的出口。明嘉靖时期,山西右参政陈全之说:“东胜已沦异域,而宣大之士马不可一日忘战。 ”[13]故不守住东胜地区,明廷就很难控制河套,也难以守住朔州、武州等地。由于元东胜州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明廷很可能会在北元溃败之际派兵占领东胜州,俞本《纪事录》所记载的“克东胜州,以天长卫指挥使周方守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就地理位置来分析,东胜州位于黄河以东,海拔与大同地区相近,非难以夺取之地。 所以笔者推测,在洪武元年(1368年)末或洪武二年初,如俞本《纪事录》所述,明军可能短暂占领东胜州。此事不见于《明太祖实录》,很可能是因为元军不久又夺回了此地。

洪武初年, 明廷和北元政权围绕吕梁山口战略要地进行的争夺战十分激烈。除了东胜州之外,朔州在洪武元年到洪武三年之间也曾被北元占领。据《明太祖实录》 记载, 洪武二年正月丁酉,“大将军徐达……以参随乔德源署朔州”[2]759。可见,当时朔州是由明廷控制的。 然而,《明太祖实录》又有如下记载:洪武三年三月壬子,“都督同知汪兴祖克武州、朔州,获元知院马广等六百三十四人, 家属三千三百七十九口”[2]983。此时朔州守军已变成了北元军队。由于当时边地要塞在明廷和北元政权之间频繁易手, 之前作出的东胜州先被明军占领、 后又被北元军队夺回的假设是合乎情理的。

为了巩固边防,明廷决定在边境上广设卫所。 洪武三年正月庚子“置蔚州卫指挥使司”[2]955,洪武三年正月丁巳“置大同左右二卫”[2]959,洪武三年二月己巳“立太原左右卫”[2]965,洪武三年八月丙寅“置朔州卫”[2]1077。 笔者认为,东胜卫设置的时间应当与上 述卫所设置的时间相近,同时,东胜卫设置的时间还必须是明廷掌握东胜州的时间。虽然从逻辑上讲,也不能完全排除明廷在洪武元年底或二月初第一次攻克东胜州之后设置东胜卫, 但根据明军和北元军队对峙的形势来分析,设置东胜卫的时间更可能是在当地局势基本稳定的时候,即在洪武二年八月李文忠“进兵东胜州”或洪武三年二月金朝兴“取东胜州”之后。

三、东胜卫的首次撤废

研究者对于东胜卫首次撤废问题看法不一。周松认为,东胜卫于洪武五年撤往大同[14]。 薄音湖则认为,东胜卫于洪武五年被裁撤[9]。 卢绪友与薄音湖看法一致,他还对东胜卫被裁撤一事作了比较详细分 析[3]。

研究者之所以在东胜卫首次撤废问题上持不同观点,与《明宣宗实录》中的一段记载有关。 《明宣宗实录》记录了洪熙元年(1425年)兴州左屯卫屯田军士范济的一段话。范济称:“洪武五年,太祖皇帝命将出师,肃清沙漠,以粮饷不继旋师,即撤东胜卫于大同,塞山西阳谷口,训兵练将,清野以待。 ”[15]周松认为,范济所说的“撤东胜卫于大同”中的“于”应当理解为“到”,这句话是说将东胜卫撤到大同地区。 而薄音湖和卢绪友则认为,这句话中的“于”应当理解为“在”,这句话是“撤东胜卫于大同之卫”的省略,意思是在大同都卫中裁撤掉东胜卫 (东胜卫属大同都卫)。

“撤东胜卫于大同”一事与岭北之役有关。 洪武五年,朱元璋对北元进行了第二次征伐,此次征伐被称为岭北之役。在岭北之役中,徐达率领的主力中路军和李文忠率领的东路军均遭到失败[16]。 岭北之役后,扩廓帖木儿率兵重返宁武关一线,明廷已无法再控制东胜。因此,无论是将“撤东胜卫于大同”理解为明廷将东胜卫撤到大同, 还是将它理解为明廷对东胜卫进行了裁撤,都是符合情理的。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四年七月辛亥朔,朱元璋“遣使命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自北平往山西操练士马,谕之曰:‘凡为国者贵有备,有备则无患。古人当平康之时,克诘戎兵,内以安国,外以制四夷。况山西地近胡虏,尤不可无备,故命卿帅诸将校缮修城池,训练士卒,如调遣征进迤西等处,从便行之。其太原、蔚、朔、大同、东胜军马及新附鞑靼官军悉听节制。 ’”[2]1254由此可见,山西诸卫是岭北之役明朝中路军的主要兵马来源。 岭北之役发生在洪武五年正月至十一月,战后,明廷为了加强防御,派遣重兵把守太原北部的阳谷口等险要关卡。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等州县山谷冲要之处,凡七十有三,俱设戍兵以防胡寇”[2]1478。 明 廷还对之前设置的卫所进行了调整。 洪武五年十一月丁未,明廷“以兴化卫并为钟山卫, 天长卫并定远卫, 振武卫并兴武卫,和阳卫并神策卫,通州、吴兴二卫并龙骧卫,寻复设和阳、神策二卫”[2]1403。 因此,卢绪友提出的东胜卫裁撤于朱元璋北征失利后军卫重组阶段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六年三月壬子,朱元璋“闻胡人窥塞,有入寇之 意”[2]1452,遂命明军北上。由此可知,此时明朝的军卫重组已经完成。故而东胜卫首次撤废应在从洪武五年下半年到洪武六年三月的这段时间。

《明太祖实录》称,洪武六年十月丙子,“上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成、白登、东胜、丰州、云内等州县北边沙漠,屡为胡虏寇掠,乃命指挥江文徙其民,居于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户,计口三万九千三百四十九”[2]1516。 从洪武六年十月之后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东胜卫复设之前,《明太祖实录》中不见“东胜卫”一词。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军出内长城,进攻北元军队。洪武七年四月甲寅,“骁骑卫兵巡逻兴和、白登等处,获王保保所部省院官买纳等四十三人送京师”[2]1569。 五月辛未,“大同都卫遣兵出丰州、云内等处,捕获鞑靼六百九十五户,计一千九百九十三人”[2]1573-1574。大同都卫肃清了东胜州东北的丰州、云内州等地的元军,按说明军的足迹也应到达东胜州,但《明太祖实录》中却没有相关记载,这可以作为明廷在战略上放弃东胜的佐证。

因此, 作为地方军事机构的东胜卫应当是在洪武五年下半年至洪武六年三月这段时间裁撤的,由于原属东胜卫的兵马在洪武六年明廷与北元政权的战事中消耗殆尽, 洪武六年之后, 无论是从名义上讲,还是从实际上讲,东胜卫都不复存在了。

四、东胜卫的复设与再次撤废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实录》 才再次提到东胜卫。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丁卯,“上以山西大同等处宜立军卫屯田守御……往太原等府阅民户四丁以上者籍其一为军蠲其徭役,分隶各卫,赴大同等处开耕屯田。 东胜立五卫,大同在城立五卫。 大同迤东立六卫,卫五千六百人。 仍戒其各慎乃事,毋扰于民”[2]3224-3225。 虽然明廷在洪武二十五年就提出要在“东胜立五卫”,但实际上直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东胜为名的仅见两卫。 《明太祖实录》云:“置大同后卫及东胜左右、阳和、天城、怀安、万全左右、宣府左右十卫于大同之东,高山、镇朔、定边、玉林、云川、镇虏、宣德七卫于大同之西,皆筑城置兵屯守。 ”[2]3295《明史》则称:“(东胜卫)二十五年八月分置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属行都司。二十六年二月罢中、前、后三卫。 ”[1]973

鉴于《明史》曾沿袭《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称洪武四年置东胜卫,笔者认为,《明史》所称先设“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又罢“中、前、后三卫”很可能也是由《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推测的。 笔者曾查阅万斯同和王鸿绪编纂的《明史稿》,都没有见到先设“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又罢“中、前、后三卫”的说法。

赵现海提出,不能将“东胜立五卫”解读为设置了五个以“东胜”为名的卫所,如果将东胜左右卫和周围的玉林、云川、镇虏三卫放在一起,恰好有五卫。不过,赵现海还提出,雍正版《山西通志》称定边卫也在东胜之地,时有“东胜六卫”的说法[17]。 笔者认为,清代方志的可信度远不及明实录,且“东胜六卫”之说未见于明代方志,因此,只有东胜左卫和东胜右卫才是东胜卫的继承, 东胜左卫和东胜右卫都设置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辛巳”条称,“置大同后卫及东胜左右……于大同之东”。 研究者对此持不同看法。 达力扎布认为《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无误。周松、薄音湖、郭红、赵现海等人则认为东胜左卫、东胜右卫应当设在原东胜卫旧址,即元东胜州附近,不大可能设在大同以东。 其中,薄音湖引考古证据、赵现海引《太祖皇帝钦录》证明东胜左卫、东胜右卫不可能设在大同以东。

笔者认为,《明太祖实录》称东胜左卫、东胜右卫在大同以东,很可能与《明太祖实录》成书时明廷对边境上军力部署的调整有关。 《明太祖实录》终稿成于永乐朝,而这一时期山西行都司卫所调整频繁,不能排除《明太祖实录》的编纂者将永乐朝东胜左卫和东胜右卫驻所误记作洪武二十六年初置时东胜左卫和东胜右卫驻所的情况。

洪武三十五年(1402),明廷调东胜左卫于永平府,调东胜右卫于遵化县,永平和遵化今均属河北,位于大同以东[2]223。 永乐元年(1403年),东胜左卫和东胜右卫又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朱棣即位后,对山西行都司所统领诸卫进行了调整,令大同以西东胜诸卫内徙,此举有防范游牧于大宁地区的兀良哈之意。 明人陈全之在《蓬窗日录》中对明代轻视东胜卫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国初置东胜诸卫,然事多草创,什伍虚耗。 至是虏寇拥逼,诏徙诸卫内地,遂弃东胜于戏,此我朝不复四郡之实也。 盖常论之有二失焉,洪熙宣德之间玩常不思其变,景泰天顺之际守近而不谋其远,由是偏头邻于犬羊,而全晋以北单矣。 ”[18]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明廷设立东胜卫应当是在洪武二年八月李文忠 “进兵东胜州” 或洪武三年二月金朝兴“取东胜州”之后。 洪武五年,朱元璋北征失利。 因失去驻地,东胜卫在军卫重组中被裁撤,具体时间为洪武五年下半年到洪武六年三月。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明廷设东胜左卫和东胜右卫。洪武三十五年,东胜左卫、东胜右卫被裁撤。

从东胜卫的建制沿革可以看到, 洪武初年明廷在军事上较为主动,之后逐步退缩,以防守为主。 不过,即便是在洪武初年军事实力较强的时期,明朝仍依赖于依托太行山建立的防御体系, 在军事上不似汉唐那样积极。正是基于这种保守的态度,明廷后来放弃了东胜卫,导致蒙古各部进入河套地区,对明廷的统治造成威胁。

注释:

①本文所引《明史》为武英殿本《明史》。

②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薄音湖、周松、赵现海、张小永、侯甬坚等人。

③“口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东胜州、丰州、云内州皆位于这一地区。“山后”最初指妫、檀、新、武四州之地,后来指太行山以北军都山以西直至黄河的广大区域(参见赵现海撰写的《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该书于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东胜明太祖明史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明史强志立当下 仰望星空展未来
一個成功的誤解?——西藏博物館所藏《噶瑪巴爲明太祖薦福圖》再考
在亿昌博物馆,瞻望历史的印记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公尼召勘查区可采煤层分布及岩煤层对比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七岁驿童对明太祖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万斯同在《明史》纂修中的贡献——天一阁藏万斯同稿本《明史稿》整理札记
艰难的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