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婧旋
(山西水利建设开发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十三五”期间,山西水利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坚持“珍惜节约水、建好大水网、用足黄河水、修复水生态、确保水安全”的治水方略,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面对艰难的2020年,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做到“稳投资、保增长”。2020年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约144亿元,创历史新高。
根据山西水利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省水利总投入共计1045亿元,大水网骨干工程基本建成,“七河”生态保护修复启动实施,民生水利基础不断夯实,防汛抗旱减灾取得新的成效,全省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完成。
按照山西水利统计年鉴,2016年我省共安排水利建设投资108.9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6.44亿元,省级政府资金40.17亿元,其它投资32.34亿元。2017年我省共安排水利建设投资105.2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6.15亿元,省级政府资金29.24亿元,其它投资39.88亿元。2018年我省共安排水利建设投资95.5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45亿元,省级政府资金30.95亿元,其它投资31.13亿元。2019年我省共安排水利建设投资115.3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5.68亿元,省级政府资金32.80亿元,其它投资36.85亿元。2020年我省共安排水利建设投资144.0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7.21亿元,省级政府资金58.52亿元,其它投资48.36亿元(详见表1)。
表1 山西省“十三五”期间水利建设投资安排情况表单位:亿元
根据山西水利统计年鉴,2016年我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41.3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6.27亿元,地方政府投资65.82亿元,其它投资39.22亿元。2017年我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7.0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2.62亿元,地方政府投资50.28亿元,其它投资34.10亿元。2018年我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9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60亿元,地方政府投资58.22亿元,其它投资18.09亿元。2019年我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4.2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4.73亿元,地方政府投资52.73亿元,其它投资16.75亿元。2020年我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8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8.50亿元,地方政府投资65.43亿元,其它投资31.36亿元。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的水利建设投资稳步增长,但2018年数据较低。经核实,一是近几年税收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中。按照国家标准,山西省陆续出台了停止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停止征收水资源费,重大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也递减两次。二是近几年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总体上有下行压力,但相对可控,各种现实原因使得中央省级投资有减少的趋势。2018年的投资减少正印证了这一点。从2019—2020年,全球经济有复苏迹象,中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落实“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政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省级投资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水利部指导地方抓住2019年、2020年国家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加大金融支持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建立水利工程补短板使用专项债券和银行贷款项目库,指导督促各地积极利用政府专项债券和银行贷款。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18年我省发行债券金额为2.8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13亿元,政府专项债券0.75亿元。2019年债券发行金额增加至13.7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3.3亿元,专项债券0.48亿元。2020年债券发行金额增加至29.05亿元,全部为政府专项债券。
对“十三五”期间中央投资、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和私人投资及国内贷款采用比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如图1。
图1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水利建设投资落实资金按资金来源占比情况
从占落实水利建设投资的比重看,中央投资占比呈逐年降低,地方政府投资占比逐年攀升,也反应了我省水利建设投资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投资的事实。“十三五”期间我省企业和私人投资、国内贷款等其他资金占比逐年提高。这印证了即使面临经济大环境一般的情况下我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积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面对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大、公益性强、市场融资能力弱,社会资本“进不来”和“不愿进”的问题,我省一方面积极落实财政投入,另一方面用改革的办法,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施惠民工程。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综上分析,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要加大落实水利建设投资。一是要加大中央、省、地市财政的支持,扩大投资规模。从表1、图1中可以看出中央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支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但占比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我省水行政主管部门需要配合国家、省级发展战略布局,结合本地水情,落实“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理念,认真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做好、做足项目储备工作。并积极与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把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支出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上。
二是加快水价改革、发挥市场作用。水利工程存在“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盈利能力弱”的特点,过分强调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就会导致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水利领域。因此,我们要贯彻节水优先、两手发力的有关要求,加快水价水权水市场、水费收缴、生态补偿等重点领域改革,在争取政策性金融资金(如政府专项债券)的同时,积极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水利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总结经验、精准分类施策。各类工程建设的进度、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不尽相同,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参考先进省份的经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般情况下,省、市、县三级都应积极争取自身依赖的主要投资来源,面对主要投资来源有明显下降趋势时,一定要主动出击寻求其他来源的资金,多措并举增加水利建设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