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亮 阎李倩 张儒奇 王 璇 王 震 董婷莉 郑桂芝△
(1济宁医学院药学院,日照 276826;2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济宁 27206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研究认为IBS在内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s),是“脑-肠互动障碍相关的疾病,其病因可能是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黏膜和免疫功能改变、肠道菌群改变和神经中枢系统处理过程的改变”[1-2]。其主要症状是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的改变。有数据显示IBS影响到全球大约5%~25%的人口[3-5],且逐年上升,由于症状多次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IBS总体发病率为1.4%~11.5%[6],以中青年常见。目前,IBS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痛等作用,是治疗本病的优势手段[7-8]。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近十年针灸治疗IBS的选穴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数据。
选择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以“肠易激”or“肠易激综合征” or “IBS”or“功能性胃肠病” or“针刺”or“艾灸”or“针”or“灸”为检索关键词,检索入口分别选择“主题”,检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述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IBS临床研究文献;2)采用针灸治疗或以针灸治疗为主,且有明确针灸处方;3)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分析。排除标准:1)综述、动物实验等非临床研究文献;2)重复文献;3)运用中药或其他非传统针灸疗法,如子午流注电针、浮针、脐针等。
腧穴名称参照2006年颁布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9]中的有关标准进行规范。
将纳入文献的分型(按照RomeⅣ的标准分为IBS-D,IBS-C等)、针灸方法、补泻手法、疗程、留针时间、随访等信息输入Excel表格,分析和总结针灸治疗IBS的特点和规律。另外,将纳入文献的针灸处方、中医辨证分型等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的“临床采集”系统,建立数据库,通过平台“数据分析”系统中的“组方规律”功能,分析针灸治疗IBS的选穴组方规律,通过“新方分析”功能,聚类分析提取出临床置信度较高的核心处方和新处方。
2.1.1一般情况 共获得相关文献468篇,其中中国知网261篇,万方数据库134篇,维普期刊网32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41篇,除去重复的文献,再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25篇。
2.1.2IBS西医分型 纳入文献125篇,根据Rome Ⅳ分型,单纯腹泻型(IBS-D)有82篇,占65.6%;单纯便秘型有5篇(IBS-C),占4.0%;腹泻型和便秘型均涉及的有3篇,占2.4%;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与便秘交替型者2篇,占1.6%;未提及分型者33篇,占26.4%。临床以IBS-D最常见。
2.1.3IBS中医证候 涉及中医证候共8种,其中肝郁脾虚证最常见,有93篇文献涉及,占74.4%;脾肾阳虚证39篇,占31.2%;脾虚湿阻证20篇,占16.0%;脾虚痰湿证17篇,占13.6%。部分单篇文献中可能会涉及2或2种以上中医证型。
针灸治疗IBS所涉及的经脉和腧穴分布如表1所示,十四经脉的腧穴均有涉及,其中使用频次居于前5位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涉及腧穴有66个,特定穴有57个,所有特定穴均有涉及。其中腧穴使用频率出现10次以上的有 22个,居于前5位的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前3位的腧穴均属于足阳明胃经。根据所用特定穴的种类结果显示,使用频率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五输穴、募穴、交会穴、背俞穴、下合穴。见表1、2。将经脉与腧穴关系用冰状图表示,见图1、2。
图1 针灸治疗IBS腧穴-经络关联分析情况
表1 针灸治疗IBS腧穴-经络关联分析情况(66个穴位)
2.3.1针灸治疗IBS方式 以针灸为主的治疗20篇,针刺与艾灸结合、针刺与中药结合各有25篇,各占20.0%;单纯针刺者21篇,占16.8%;温针灸有16篇,占12.8%。除单纯针刺外,更多的是针灸联用或结合其他治疗方式,如针刺与艾灸结合、针灸与中药结合等。见表3。
表2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特定穴运用分析
图2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特定穴运用分析
表3 针灸治疗方式的运用分析(N=125)
2.3.2针灸治疗IBS的留针时间和频次 留针时间和针灸频次在针灸治疗中属于治疗量方面的内容,目前对于针灸治疗量尚无统一标准。在所纳入的文献中,针灸治疗IBS留针时间、治疗频次均呈现多样性。除23篇未明确提及留针时间外,其他文献中留针时间10~60min,以留针30min最常用,有79篇文献,占63.2%。治疗频次从每日2次~每周6次不等,有15篇文献未提及治疗频次,其中以每日1次最常用,共63篇文献,占50.4%。从针灸治疗量来看,以每次留针30min,每日针灸1次成为最常用的治疗组合。见表5。
表4 留针时间统计分析(N=125)
表5 治疗频次统计分析(N=125)
2.4.1组方规律分析 在针灸治疗IBS的253首处方中,使用“组方规律”分析功能,并设置支持度为70、置信度为0.95(A→B表示A腧穴出现,B腧穴出现的概率为0.95)[10],得到针灸组穴关联度较高的腧穴组合是:足三里-太冲-天枢、上巨虚-三阴交-天枢、上巨虚-太冲-天枢、太冲-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天枢。见表6和图3。
表6 腧穴关联分析
图3 腧穴组合模式网络图
2.4.2核心处方和新处方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运用“新方分析”功能,设置默认相关度为5(与其最相关的5个腧穴)、惩罚度为2(至少在处方中出现过2次)[10],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符合条件的腧穴组合43个,点击“提取组合”,得到核心组合4个,新方组合2个。见表7、8和图4、5。
图4 针灸治疗IBS核心组合图
通过表7和表8可以看出新方组合1是核心处方1和核心处方3综合得到的,同样新方组合2是核心处方2和核心处方4综合得到的。核心处方比较简练,新处方更加综合、全面。
表7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组合
表8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新方组合
图5 针灸治疗IBS新方组合图
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在针灸临床进行诊治时,应首先分辨清楚是脏腑病还是经络病,IBS中医辨证属于脏腑病(腹痛、泄泻、便秘),IBS病位在大肠,脏腑病有其相同的用穴规律,如不论是何种脏腑病,都可以取其原穴、背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11]。
本研究对纳入的125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分型的IBS在临床针灸中有相同的主穴选择,从腧穴运用频次来看,居于前3位的腧穴均为足阳明胃经穴。针灸治疗疾病,离不开经络的循行。足阳明胃经[11]的循行规律是从头走足,在腹部具体的循行支脉有3条:“……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天枢为大肠募穴,位于腹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之下合穴,四总穴歌有云“肚腹三里留”;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而IBS病位在大肠,三穴均具有通调腑气、调和气血、疏经止痛之效,对胃肠道病变均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12],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频次最高。
中医学中没有IBS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当属祖国医学中的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关于泄泻的分类记载最早见于《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本病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临床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13],故在临床中常配合三阴交和太冲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既可健脾摄血,补肝益肾,也可治疗三经相关疾病。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腧穴、原穴,可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本文共涉及中医辨证分型8种,其中肝郁脾虚证有93篇文献,占74.4%,与文献报道接近[14]。
本文涉及IBS临床分型以IBS-D多见,与文献报道一致[15]。用针灸治疗IBS呈现多样性,临床根据虚实寒热灵活选择。另外,从针灸治疗量分析发现,针灸治疗IBS留针时间、治疗频次及疗程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以每次留针30min,每日针灸1次,7次1疗程成为最常用的治疗组合。治疗结束后随访不一。从上述情况整体来看,对于针灸治疗IBS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这提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规范。
在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125篇文献253首处方中,使用“组方规律”分析功能,在支持度为70、置信度为0.95的情况下,得到针灸组穴关联度最高的为足三里-太冲-天枢、上巨虚-三阴交-天枢,上巨虚-太冲-天枢,上述组合是最常用的腧穴组合。另外,对录入的针灸处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合4个,新方组合2个。挖掘得到的核心组合和新方组合的腧穴来看,主要分布在督脉、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上,强调调神和健脾等整体调节腧穴的组合应用,正契合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16-17],其作用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可为以后针灸治疗IBS提供新的思路。
综上,对于IBS,中医辨证虽然有多种证型,但其病位相同(在大肠),故主穴选择相同,这是经络-脏腑辨证的具体应用,也是腧穴主治特点中双向良性调节作用的具体体现,是针灸治病的特点之一,与前期研究一致[18-19]。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近十年针灸治疗IBS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得到的新处方,可为针灸临床诊疗IBS提供客观数据和新思路,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申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