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明
名师之名,名在课堂教学。综观优秀教师的课堂,其教学的实施总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旨归,带着自己对学科育人和学科教学的理解,显示出独特的学科教育教学特质,教学效果也特别明显。笔者长期参与名师培养工作,观摩了很多名师课堂教学活动,也从名师的课堂中归纳出一些共有的属性,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提出“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这其实也是所有名师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立德树人是时代主题,学科育人是时代旋律,课程思政是时代风云。很多名师非常自觉地承担起育人使命,在课堂实践中有效落实教育旨归。他们的课,既有浓浓的学科味,更能让学生勃发出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创造感。
课堂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从学生出发,依据教学实际内容来确定和落实。很多教师在教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抓住该诗歌精巧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驰骋诗思,引导学生进行体悟,这自然是不错的,然而形式学生容易看到,内容和思想学生却不一定能察觉。有位特级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让学生讨论、交流,多维度地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五四运动后进步的人们在一腔热血冷却后陷入无望的苦闷,对光明的追求变成了对虚无缥缈的星空的寻觅和探索……学生触摸到诗人的内心,穿越到那个特定的时代,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沉寂的黑暗渴望看到闪烁的星光,迷茫的世界需要不灭的理想,窒息的世界必须勇敢地突破。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不少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其中有位学生说:“我们现在身处光明的世界,但国际形势又让我们时时郁结。唯有今天创新学习,未来才能纵横于灿烂宇宙。”这样的课堂教学,言意共生,情境共融,教书育人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凤的课堂以问题为导向,以育人为灵魂和主线,依据处于心理裂变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建构主体交互、融通润泽的育人范式,以涵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服务学生成长。她在和学生一起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时,不仅解决了一般教师都会关注的文章观点、记叙与议论的关系等问题,还在适当的时候自然融入对白求恩工作与生活情况的介绍,让学生深刻领悟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伟大精神。执教蒲松龄的《狼》一课,李老师不走寻常路,直接从小说情节入手,抓住课文中屠户和狼斗智斗勇的过程,在有趣的故事中引导学生随文识字解意,继而理解句式,轻松化解文言文教学难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晰小说蕴含的丰富意义。更重要的是,李老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实现了课堂教学节奏美与人情美共生。课堂上,她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开展的,教师的角色显得很模糊。她说学生之所欲说,道学生之所爱道,她是儿童的角色、姐姐的角色、学生的角色、伙伴的角色、母亲的角色。是啊,当教师让自己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甚至融入学生之中时,我们的教育才能如盐之溶于水,如细雨润泽万物,育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名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基本的站位,那就是学生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让学生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实现深度学习。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通过引导,一步步推着学生向前走,让他们学会整体地学习?如何引着学生向深处行,让他们学会拓展学习?如何让学生运用联系的思想,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江苏省特级教师任卫兵老师的一节《学会“挖井”思维》练习课,通过一道普通的书本习题,让学生经历了一场数学思维风暴。
任老师先出示书本上的习题:用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堆成的两个长方体(图1和图3),分别正好装满各自右边的容器(图2 和图4)。你知道这两个容器各能盛多少毫升水吗?
(图1)
(图2)
(图3)
(图4)
如果孤立地看,这仅是一道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并且巩固容积计算方法的习题。但任老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将问题进行了重组,引导学生直接观察两个容器,同时抛出问题:要比较这两个容器的容积大小,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想到可以将其中一个容器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容器。任老师“顺水推舟”,相机出示两个容器的长、宽、高,启发学生据此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经过思考,学生相继提出以下问题:(1)把图2 容器里的水全部倒入图4 的容器后,图4 容器中空余部分的体积是多少?(2)图4 容器的水面距容器口多少厘米?(3)把图2 容器里的水慢慢倒入图4 容器,使两个容器里的水深相等,这时的水深多少厘米?两个容器各有多少毫升水?由于将研究视角聚焦到“容积”上,而且问题由封闭变为开放,学生思维在相互交流中得以激发、碰撞,原先孤立的一个问题衍变成一个问题串。通过巧妙转移研究视角,变换问题呈现方式,学生就实现了向广度行、朝深处学。
接着,任老师又带领学生将研究视角转向两个由小正方体堆成的长方体上:“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容积计算的问题。现在请观察图1和图3这两个长方体,你们还能提出与涂色面积有关的数学问题吗?”由于之前已经学习过与涂色正方体有关的问题,任老师的这一“提示”,恰好可以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方式进行学习。果不其然,有学生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表面涂漆,再切成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其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涂色问题与长方体的特征联系起来,建立起更立体的知识结构,实现了整体性学习。
在带领学生分别研究了容积、涂色问题后,任老师让学生思考两个长方体的棱长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惊奇地发现,两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长、宽、高)之和都是15 厘米,但是它们的体积却不相等。那么什么情况下,体积最大?体积最大又是多少呢?至此,学生已经由被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走向自主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了。
变教材为学材,不断拓展学习空间;变师问为生问,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变叠加为统整,不断积淀学习智慧。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不断增强,学习品质得以不断提升。
现在,一些教师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这当然很好。优秀的教师则能更进一步,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视角、进入新的领域。江苏省特级教师滕玉英倡导“情智课堂”,她设计的问题总会关注角度、梯度、深度、广度和难度等内容:预测性问题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阶段引导性问题用来为学习过程做好铺垫;细节性问题和深层次性问题用来深化和拓展学生思维,并促发学生开展广泛充分的探讨;拓展性问题用来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后输出。这样的教学就是基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罗庚说:“一般的老师把简单的问题教复杂,优秀的老师把复杂的问题教简单。”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从不给人绕来绕去之感,而是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简单的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伴着“哦”“原来如此”“没想象中那么复杂”等惊叹而对学习充满热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初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一般教师常常这样设计:字词疏通,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感受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设计很平实。北京市特级教师王君教学这篇课文时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她将课堂教学设计定位在“让学生接受挑战”上,一节课形成三个教学板块:提出“为什么把东路军放在最后说”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新闻的结构安排很讲究”;拎出一组词语让学生细细体悟,提醒学生“新闻的语言很讲究”;让学生将课文导语与注释部分比照着读,反复读课文中带“我”的句子,比较有“我”和没“我”的不同效果,促使学生明白“新闻的滋味很绵长”。当学生完成这三个挑战后,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所内蕴的结构魅力、表达魅力和情感魅力。整节课,流程设计非常简约,但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氛围热烈,既避免了教学新闻这类体裁可能出现的枯燥、无聊等问题,又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轻松、学得意味无穷。
现在,很多名师关注“生态语文”,希望“简简单单教语文”,其实这对教学的“脂粉气”提出了挑战。教学中,我们要力求简约,也就是构思不求奇、过程不求曲、语言不求华、教态不求夸,一切是那样的原生态。李汉荣《外婆的手纹》这篇散文的开头有句总领的话:“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都说:她的手艺好。”有位名师教学这课时,就抓住这句话提了一个问题:手艺好在哪里呢?接下来,学生就按照课文的顺序阅读,理出缝补衣服特别好、绣出的东西有浓浓的感情、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会很多手艺等要点。在此基础上,这位老师再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文章题目叫“外婆的手纹”,体悟外婆的手纹是否会失传,从情感和文化的层面去理解文章开头那句话。这样的教学,看上去简简单单,但作品情节、形象、寓意、手法都非常清晰明了,学生感受到的是作品的丰富与独特,写作上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名师的课堂通常是审美的课堂,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都给人行云流水般的欢畅感,每一堂课都仿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种美不是停留在感官刺激层面的美,而是充满哲学思辨的美。听他们的课,常常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慨。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薛永娟老师执教《氓》一诗时,考虑到“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经久不衰,烛照着现实的无奈和人性的复杂,其思想内容、情感认知和生命体验能够穿越时空与高中学生产生共鸣,于是她从诗歌文本中的“思辨点”切入,设计了有质量的学习任务——男女主形象争鸣、婚姻悲剧追因、“弃妇”现象探究。三个任务由文本内的语言品读、形象悟读走向文本外的群诗赏读,层层递进,促使学生思考质疑、分析辨别、客观求证、形成观点,进而“能审美”“能识见”“能思辨”“能建构”。
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如对三次“淇水”、三次“笑”的品读,深入了解女主人公形象的转变路径;结合诗句描写的内容及表达情感所依托的意象进行深度思考、充分论辩,得出女主人公形象中的“完美”与“不完美”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认为彼时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随时面临被冷落甚至被抛弃的命运,所以这一个“采桑女”的抗争尤其具有时代和“人性”意义;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弃妇”诗词,惊奇地发现婚姻中的“弃妇”形象类似于君臣伦理中的“政治弃妇(逐臣)”,以屈原的《离骚》和曹植的《七哀诗》为证。这样,薛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字里行间,品评鉴赏文本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思美等,全面感受文字所构成的诗意世界,把握作品中蕴藏的美学内涵和哲理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别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师生经由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在理智与情感的互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悟得哲学深蕴和美学真髓。
江苏省特级教师袁爱国在思考《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课的教学设计时,认为阿来通过古代丽江与现代丽江、自然丽江与人文丽江、白天丽江与夜晚丽江等对立统一的描写,尽显丽江的和谐之美。但这篇游记的目的不只是为再现丽江的丰富美态,而是借一滴水穿越时空抒发生命感悟。这就把学生由关注丽江的安静又喧嚣、城内与城外、此处与彼处,引向关注游记中的“人”——人生、人文、人情、人性、人心,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就不只是观赏游记的写景叙事,而由现象到本质、由景色到精神、由中心概念到实证推理,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思维也由形象到抽象,由联系到思辨,由低阶而高阶,真正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其哲理思辨水平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为学科教师,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在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发展,又要重视综合性素养的培育,让他们在扎实学好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对所涉及的学科进行融合,从而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名师总是能在课堂教学时立足本学科,有机融通本学科的各板块,在此基础上,又打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通道,打通学科与时代发展的通道,让学生具有纵横捭阖的思维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具备创新素养。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凤主张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一切带有语文气质的素材,将它们整合成灵动鲜活的语文课程”。执教自读课文《梦回繁华》时,她采取跨界融通的设计:有社会的、历史的,更有美术的、音乐的;颇为用心地选图配乐,细究图片的色彩、构图的方式、出现的时机,讲究配乐的意境,关注音画的和谐。她让学生先研读文字去想象画面,再观察画面去体悟文字,图文动静辉映,原本平面的文字变得鲜活、灵动且立体。讲解“手卷”这种绘画作品的展示顺序及欣赏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本文局部的说明顺序;指出“慢板”“柔板”“快板”“紧板”的区别,帮助学生了解画面节奏越来越快、人物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丰富的特点;美术和音乐融合,在经典民乐箜篌曲的伴奏下画作由右向左次第呈现,不同的艺术形式相映成趣。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教学过程依据学生提出的目标和困惑而展开,学生的认知视界与文本视界逐渐打通,师生相谐步入教学胜境,演绎出情理共生的交响曲。
《长江之歌》既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又是小学音乐课本中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特级教师黄美华音乐团队和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昕语文团队同课共授,音乐教师告诉学生旋律线,语文教师告诉学生画面美,语感和乐感同频共振,使学生“通感”后对作品的感悟格外深刻。这堂课既是语文课,又是音乐课,音乐与语文的“联姻”成就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名作,著名画家吴冠中据此创作了《鸟的天堂》这幅名画。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铁梅团队的美术教师和江苏省特级教师祝禧团队的语文教师共同执教,把画的意境、文的美感有机融合,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同步提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名师培养对象朱建老师立足本校既有条件,开展“葫芦科艺实验”课程,在葫芦的生长过程中“嵌入”生物知识;以培育的环境,来引入地理知识;以葫芦的加工、绘画,来“联合”艺术、手工、审美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学科融合,就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邱磊老师的地理课具有鲜明的学科综合的特点,不仅在内部结构上实现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紧密相连,而且通过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系统整合、深度协同的优势。最近,他出版了《古诗词中的地理课》(共4 册),用40 节课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诗化的地理世界。他正进行着一场以“地理+”为主线的跨界之旅,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跨界能力、创造潜能。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谈到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时这样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优秀教师其实也是这样。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让优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独特,带着这种理解走进课堂,他们的教学就是基于自己教学主见的教学,课堂就充满个性,就显现出独特的风格。
江苏省特级教师丁卫军倡导“简读畅写”的语文学习方式,这种教学主见在他的课堂上就体现得十分明显。一节课教4300 多字人物通讯《三个太阳》,丁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缩写(复述故事),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走近人物,初步把握主题;二是角色对话,模仿记者采访画家,理解“南极精神”;三是拟写,让学生以“同学们,我想对你说”为题,用画家的口吻写出画家的内心世界和对同伴的期望。三个活动,层层铺垫,课堂上学生简便地读,畅快地写,“简读畅写”的设计理念非常鲜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也有了很大的长进。
江苏省特级教师祝禧多年来秉承“教有文化的语文,育有文化的新人”的教学思想,把教学对象放在文化的视野下审视,和学生一起品味语言现象下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有广度、有深度,不只是教学,更是熏染。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像《望月》《孔子游春》《推开窗儿》《牧童短笛》《开天辟地》等,她都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教学每一篇课文时,她都力图挖掘文化的元素,让课堂充满文化的韵味。那些听过她课的老师说:“不管什么课文,祝老师都能上出文化味,具有文化语文的独特表情,显露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有个性、有表情的教学,渗透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个很独特的“这一个”,也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名师课堂教学风格。
英国诗人萧伯纳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得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江苏省特级教师戴继华主张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真境”。“真”,是合规律性,主要体现在“真教”和“真学”上:“真教”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课程特征、教材价值、教情学情等为基础,践行适切方法的语文课堂教学;“真学”指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有所收获的学习过程。执教高中语文《闺怨词三首》,他让学生自读、比读、深读、延读,四读相连,悟在其中,显示出“真读”;抓住文本的原点、展点、生点、续点,四点一线,学在点中,体现出“真学”;教师教学,美篇、美设、美导、美成,四美并举,彰显出“真美”;整个教学过程,文境、场境、情境、悟境,四境融合,呈现出“真境”。“四读”鲜明地体现出他的教学主张,课堂教学有个性、有特点,学生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教学主见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