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闯
(长沙市中医医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1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其通常是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可避免药物和手臂静脉接触,主要适用于有持续性经静脉输液、输血需求以及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的患者[1]。持续性经静脉输液易引发血管无菌性炎症,导致血管管壁弹性减弱、血管狭窄,而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不仅会杀灭癌细胞,也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伤。患者通过静脉给药时,药物会不断刺激静脉血管,导致炎症应激反应,进而干扰治疗进程,而PICC置管可避免药物与血管组织直接接触,从而减轻血管刺激,最大限度地保护静脉正常结构与功能,保障治疗效果[2-3]。因此,提高PICC置管效率与安全性有助于完善对静脉血管的维护,为延长静脉血管的工作时间提供临床技术支撑。目前,Seldinger穿刺技术是较为常用的辅助置管方法,其效果具有大量研究支持,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存在导管堵塞、移位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4-5]。有研究[6]指出,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可进一步降低PICC置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选取120例PICC置管患者,对比分析Seldinger穿刺技术与一针式皮下隧道法辅助置管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PICC置管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PICC置管的相关适应证[7],即需长期静脉输液而自身外周浅静脉不易穿刺成功者、需多次输入化疗药物等刺激性药物者、需多次输入血液制品者等;(2)年龄≥18岁;(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抑制;(2)对相关置管材料组成成分过敏;(3)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3~65(44.19±5.27)岁,疾病类型:白血病22例、胃癌18例、肝癌11例、乳腺癌9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5~68(43.89±6.11)岁,疾病类型:白血病21例、胃癌19例、肝癌10例、乳腺癌10例。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辅助实施PICC置管。患者取仰卧位,选择肘部静脉作为穿刺血管,以肘下两横指处为皮肤穿刺点,超声引导下确定最佳静脉穿刺点。采用酒精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穿刺部位注射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使用手术刀于穿刺部位皮肤做3 mm的切口,45°倾斜置入穿刺针,确保其刺入静脉后撤出针芯、套针,然后立即置入导丝,并压迫穿刺处防止皮下血肿,顺着导丝套入导管,导管置入成功后,注射适量肝素,固定导管。PICC置管成功后经X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1.2.2 观察组 采用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实施PICC置管。选择肘部静脉作为穿刺血管,以肘下两横指处为皮肤穿刺点,超声引导下确定最佳静脉穿刺点。皮肤穿刺点与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视为皮下隧道长度,以≤5 cm或比穿刺针长度短2.5 cm为宜。用酒精常规消毒、铺巾,抽取1%利多卡因于穿刺部位实施静脉注射麻醉。再次经超声引导下观察待穿刺处周围的血管走向、瓣膜情况、神经及淋巴分布以及拟刺入静脉的横断面。行皮下隧道穿刺术:穿刺针先以5°~10°角倾斜刺入皮下,潜行至静脉穿刺点,经超声引导观察待穿刺静脉血管深度,并根据血管深度适当调整刺入血管的角度。观察回血情况,撤出针芯、套针,然后立即置入导丝,并压迫穿刺处防止皮下血肿,顺着导丝套入导管,导管置入成功后,注射适量肝素。PICC置管成功后经X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长;(2)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导管堵塞(导管最大流速<270 mL/h)、导管移位(经X线检查显示,置管30 d内,导管从穿刺点移出长度≥5 mm)、渗血(24 h内,穿刺点出血量可将8层纱布完全渗透且渗透面积超过4 cm2)、导管相关感染(置管后穿刺部位出现压痛、红肿等症状);(3)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医院自制的治疗满意效果调查表进行评定,量表分为治疗效率、治疗专业性、治疗舒适度、医护人员态度4个维度,共12项条目,采取5级评分法计分,总分6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越高,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2.2 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移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渗血、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3 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 (x±s,分)
静脉注射药物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对于长期经静脉注射药物的患者,药物会对患者自身的静脉血管产生一定刺激,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从而干扰正常的治疗进程,不利于病情转归[8]。研究[9]发现,PICC置管可有效地减轻治疗药物对机体相关组织的有害刺激,保证患者获得较高的治疗效率。安全有效的PICC置管对患者十分重要,一次性置管成功可缩短穿刺用时长,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治疗进程。相关研究表明,不同PICC置管方法的效果有所不同,如超声引导下的Seldinger穿刺技术较传统盲穿法而言,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清晰的血管超声影像资料,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的血管走行、宽度、血流情况及有无解剖变异等,从而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10-11];而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可错开皮肤穿刺点与静脉血管穿刺点的位置,管道摩擦力更高,导管固定性更好,且操作更为方便[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Seldinger穿刺技术与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均可有效地穿刺置管,且导管留置时间相当。
近年来,相关临床经验[13]表明,PICC置管后患者导管堵塞、移位的发生风险较高,这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恢复进程,同时也加大了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的难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在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的优势更大,这与王艾君等[14]的结果相似。患者的活动状态、导管置入方法、导管固定方法均为导管堵塞或移位的相关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嘱咐患者控制肢体行为以减少活动幅度外,改善导管置入方法也可以减少导管堵塞、移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稳定、有效的治疗过程。本研究中,两组渗血、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一针式皮下隧道法进行PICC置管并没有明显降低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渗血发生率,这可能与样本量有限、研究周期短等有关,但具体原因仍需在后期扩大样本量与延长研究周期进一步探讨。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比于Seldinger穿刺技术,采用一针式皮下隧道法置管的患者认可度较高,这可能与一针式皮下隧道法的多方面特点有关,如其操作便捷性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可保证大部分患者免受重复置管的生理疼痛与心理焦虑感。另外,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利用机体皮肤、肌肉等组织的弹性,增强导管受夹裹的强度,抑制导管的可移动性,进而降低PICC置管后不良事件(导管移位、堵塞)的发生风险,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保障治疗效率与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从而提高其治疗满意度[15]。
综上所述,与Seldinger穿刺技术相比,一针式皮下隧道法更能降低PICC患者导管堵塞、移位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与安全性,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