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22-08-18 02:38王茂春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物流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冷库冷链贵州省

邓 寒,王茂春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之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的贵州省,省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稳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但因贵州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严重制约了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对于助力贵州省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近年来,很多学者把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研究。李胜(2021)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物流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更能推动农村组织化和社会化建设;李亚杰(2021)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认为发展农产品物流应协调好政府、企业以及农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优势资源;杨艳芬(2020)认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盘活原产地冷库、内培外引冷链物流人才;罗杏玲等(2021)运用SWOT分析法,对湖南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都进行了归纳总结,给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些研究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又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如何发展,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1 乡村振兴与农产品冷链物流

1.1 乡村振兴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驾护航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这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发展条件,道路的完善、网络的普及、人才和资金的引进等都为冷链物流企业节约了建设成本,为农产品出村创造了良好的运输环境。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农村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不仅需要农民、企业的高度关注,更需要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在农村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首先,既可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确保农产品品质,减少营养流失,满足居民消费;又可以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其次,是加快城乡融合,适应农产品大规模跨区域流通的需要,更是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竟争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最后,在互联网背景下,形成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推进“互联网+冷链物流+电商”的发展,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提高农产品销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 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贵州省冷链物流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冷链物流率低,发展潜力大。全省生鲜易腐农产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鲜切花、茶叶、肉类、禽蛋、牛奶、水产品和冷冻食品等九类。据初步测算,2020年全省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物流量约为3 500万吨,全省生鲜易腐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水平较低,除牛奶和肉类以外,大多数生鲜易腐农产品在流通和贮藏过程中不采用冷链措施,一般都是采摘后直接上市或采用普通运输工具直接运输。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进一步完善全省现代物流体系包括冷链体系发展规划,并以提高全省现代物流运行效率为目标,更加注重规划建设的全局性、系统性、协调性,以重要交通节点为核心,加快建设一批集分级包装、预冷仓储、初级加工、冷链运输、展示交易为一体的农产品集配销中心,通过中心仓、节点仓的辐射带动,实现冷链物流大小结合、固定与移动结合、县内与县外结合,切实加快全省500亩以上坝区及周边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步伐,推动形成以贵阳和遵义为中心,以各市州为枢纽,以各县区、开发区为节点,以乡镇为末梢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到2020年底,贵州全省建成冷库1 284座,总库容411.77万立方米,数量和库容分别比2019年增长15.2%、14%。全省冷链运输车共有1 624辆,比2019年新增204辆,增长14.4%。

图1 贵州省冷库数量图(按照冷库类型划分)

从类型来看,贵州省生产型冷库最多,零售、生活服务性冷库第二,移动式冷库最少。说明贵州省冷库类型结构不够合理,缺少小型可移动式的冷库。从地区划分来看,毕节市和铜仁市的冷库数量多,但其冷库容积和冷库吨数并不是最高的,说明毕节市的冷库多为容积较小的小型冷库。贵阳市冷库容积和冷库吨数都最多,位居第一位,说明贵阳市的冷库大多为冷库容积较大的大型仓库。贵安新区为贵州省新成立的国家级新区,拥有2个仓库,暂时位于最后一位。除贵安新区外,安顺市不管是冷库数量还是冷库容积以及冷库吨数都比较低,说明安顺市的冷链物流发展速度较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其冷链物流的发展。其余各地州市的冷链物流居中发展,仍需要各地州市多加重视。

在运营方面,贵州省有8.63%的生产者全部进行预冷处理,48.52%的生产者进行部分预冷处理,42.85%生产者不进行预冷处理。

在物流成本方面,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仍然较高,从生产者角度来看,冷链成本约占到农产品成本的10%~30%,主要有冷藏、加工、包装、运输和损耗等环节;从冷链物流企业角度来看,路桥费、燃油费、人工费等逐年走高,三者加起来占到冷链企业总收入的80%以上。

3 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具盲目性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不仅出台各种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也投入不少的资金加紧建设冷链基础设施。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在各种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很多企业仅仅是为了地块、政府补助等而修建物流园,有的甚至是为了扶贫基金而建。二是应付上级要求,匆忙规划物流园区,没有对物流园进行总体布局与构思,导致部分冷链设施“刚建成就落后”、“一建成就闲置”。三是拿到地块以后的修建规划与申报该地块时提交的规划不一致,在建过程中随意改变规划和设计方向,为谋更大利益加大商业建筑面积,减少冷库面积,甚至是拿到资金后推迟建设时间。四是各相邻县市聚集了各种同类型、同规模的冷链物流园,且园区之间农产品种类、服务对象、储藏手段、加工方式、流通路径、销售模式等趋同,没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同质化现象严重。五是物流园区修建完成后缺乏管理经营经验,园区内超过90%的投资方与冷链物流毫无关系,形成“运营商请不进,投资方人才不足”的尴尬局面。

3.2 冷库及冷藏车分布不均

贵州全省冷库总库容绝大部分冷库和冷藏车集中在省会城市贵阳,遵义、黔南次之,六盘水、安顺、毕节等冷链物流资源匮乏。从地域情况来说,呈现出城市多、农村少;消费地多、产地少等现象。从产业链分布情况来看,贵州省储藏库多、流通加工库少;一般保鲜冷库多,气调保鲜库少。就冷库本身使用性质方面,零售性冷库多,生产性、分配性、中转性及集生产、分配功能于一身的可以满足大容量储藏及冷加工的综合性冷库少。于农产品整个物流过程而言,冷库居多,运输、配送环节所需要的冷藏运输车辆及冷藏箱少。总体来看,贵州省大部分冷库集中在各物流园区和城郊偏远地区,生产基地、农产品园区、消费集中区冷库较少,整体上没有形成大、中、小库容合理搭配的点、线、面的布局格局。

3.3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贵州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约四分之三的冷链物流企业功能、业务和服务对象单一,且还没有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无全程温控系统和质量溯源系统,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依赖电话甚至是纸质消息的传递,企业间各自为营,互不相通。由于缺乏沟通交流,会经常出现生鲜农产品大量滞销而消费者又购买不到农产品的情况,很多冷藏设备得不到有效利用,增加了空置率,造成资源的浪费。

3.4 冷链链条“断链”现象严重

由于全省乡村耕地分散、农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生产环境差,未形成产业集聚,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收割,冷链运输成本较高。贵州省虽然常规储藏冷库数量多,但冷链上下游和中间环节缺乏有效合理的规划和整合,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冷冻、冷藏产业链条,导致农产品源头的产地预冷严重缺乏且冷藏农产品的装卸搬运和进出冷库过程不规范,大部分处于断链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

4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物流产业持续发展,日趋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需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市州所在地为枢纽、县(市、区)为节点、乡镇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末梢的冷链物流网络,形成覆盖范围广、运营成本低、使用效率高的“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如下:

4.1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一体化经营

由于贵州省农产品源头的分散化经营,导致虽然产销量巨大,但物流整合能力不足,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对产供销一体化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冷链服务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加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

为实现冷链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立,需要从加强对从事冷链企业的培养入手,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经营效益好、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储存设施,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其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务网络,强化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食品生鲜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建立由产前行业与产后的加工、销售、储运组成的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强调各物流环节和整个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通过协作、协调与协同提高物流链的整体效率。通过加强生产单位与经销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冷链企业链条上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建立起产供销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

4.2 建立全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

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实施冷链信息化提升工程,推广应用贵州云上物流新城,联合满帮集团完善冷链车、货匹配系统,整合生产、加工、冷藏、运输、销售等供应链资源,实现冷链全程监控,提高冷链物流效率。构建全省公共农产品冷链溯源系统,建立区域内冷链信息公共平台,从而提高信息共享和信息化水平。生鲜农产品本身的易腐性和季节性使生鲜农产品市场对各类信息的反应速度要求更高,而冷链物流企业作为连接生产方和销售方的桥梁,在中间同样要保持快捷的信息流通速度,以免影响生鲜品的冷链质量和及时性。因此,贵州省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4.3 培养和引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冷链物流不仅涉及的行业范围广同时涉及的学科也较多,因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保证冷链物流各项环节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对于市场急需的物流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努力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在高等物流人才的培养上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府设置物流相关学科,以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为目的,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系统的产、学、研联动机制,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冷链物流高级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储备。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建立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储备机制。

4.4 建设涵盖冷链物流全程的标准化体系,规范冷链物流服务市场

冷链物流是在低温状态下保障生鲜冷冻食品质量的一种高要求的供应链系统,这个系统要比普通的物流更加复杂。各环节都需要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对其引导和规范,才能有效确保食品安全与质量。目前法律法规大多是全国性的整体规范,政府应该结合贵州省的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适合本地发展程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在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方面,政府应尽快的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行监管体系,应加快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进程,适当提高冷链物流行业准入标准,加强诚信认证、资质认证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一系列标准的执行力度,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市场。

4.5 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共享程度,提高冷链物流资源利用率

统筹地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管理,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减少社会资源浪费。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对当地冷链物流资源的实时监控和宏观调控作用,架起物流供应、需求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的桥梁,以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红利对冷链物流资源供应方进行指引和协调,令其共享其冷链物流资源;另一方面,冷链物流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共享经济带给企业自身的优势,应加强相互间的合作,积极探索新型的物流资源利用模式,提高冷链物流资源利用率,实现企业间的利益共赢。

4.6 重点支持对社会效益好的冷链物流项目

依据供应链物流模式和多种形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要求,重点支持的冷链物流方向,一是支持大型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冷库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改造;二是支持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建设;三是重点支持产地型冷库,特别是小型预冷库、移动冷库的建设;四是支持冷链企业硬件设施建设、分析检测设备、标准的制定与人员培训等项目。

4.7 围绕500亩以上坝区推进产地型(移动)冷库建设

贵州省500亩以上的坝区有1 725个,其中1万亩以上的坝区有98个。因此,要进一步发挥现代物流集团、贵州冷投、遵铁物流等国有大型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大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围绕在500亩以上坝区在产地型(移动)冷库的投入力度,逐步满足500亩以上坝区农产品预冷需求。

5 结束语

农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日剧增的物质需求与冷链物流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却不容忽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企业应创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融合,提升服务意识,农户应转变固有观念,主动学习冷链物流知识,了解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三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冷库冷链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善良不会被辜负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