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世行项目课题组
世界银行贷款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引资、引智、引机制”,为浙江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乡村振兴、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
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世界银行贷款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饮水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3-2015财年备选项目规划》,这是近十年来浙江获得的额度最大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4.6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亿美元,建设内容包括改善富阳区、安吉县、天台县、龙泉市(以下简称:四个县[市、区])乡镇和农村的供排水管网及分散农村的污水处理终端建设等,促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通过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分散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创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维护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助力赋能。
2021年12月,经世行中国局、东亚及太平洋区水务局以及可持续发展局的审批,世界银行贷款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饮水工程建设项目获评“高度满意”评级(Highly Satisfactory Rating);2022年5月,项目荣获世行东亚太平洋区的副行长奖(East-Asia and Pacific Team Award)。这是自1984年浙江开展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对华贷款的109个项目中,同时获“高度满意”评级和世行“副行长奖”双项殊荣的第二个项目,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项目全面建成。截至2021年6月30日项目关账,已圆满完成138个子(分)项目建设,全面实现《贷款协定》《项目协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投资3.27亿美元,累计完成提款报账额1.99亿美元,占世行计划贷款额度的99.5%。
建成的供排水设施使群众广泛受益。项目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通过改善项目实施地供水来源和环境卫生设施,共建成8座供水厂、8座污水处理厂、147座分散农村污水处理终端,实现BOD减排4300吨/年(超额完成设定目标的54%),使四个县(市、区)796个自然村、126万农村人口和21.8万户群众受益,持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供水和污水运维管理全面覆盖运行。项目新增933个供水点、1722个污水处理点,新增服务人口约96.7万,基本实现项目实施地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四个县(市、区)的农村供水和污水运维管理已交由项目所在地专业水务公司负责运维,确保了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
专业团队加快培育。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借力世行雄厚的资源及其“知识银行”重要作用,各级项目办和有关单位积极参与世行主办的各类国内外专题研讨培训和交流学习活动,为当地打造了一支精通世行项目管理的“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据统计,项目实施六年来,各级项目办和有关单位共参加世行主办的包括项目招投标和管理、合同采购、财务审计、环评社评、大坝安全、公众参与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研讨活动80余场次,参加培训2865人次。
对外交流深入开展。省项目办和地方子项目办参加的主要对外交流、研讨活动包括且不限于:2016年5月,省项目办应邀参加世行主办的“泛亚和太平洋地区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泰国曼谷),浙江项目作为世行中国农村治水项目的优秀案例作现场经验分享交流;2016年11月,省项目办应邀参加世行主办的“第七届全球农村供水网络论坛”(非洲科特迪瓦),交流宣介项目建设经验;2016年12月,省发展改革委、省项目办以及四个子项目办应邀参加大自然保护协会主办的“全球水峰会”(美国纽约),与协会总部官员和中国区官员分享项目建设经验;2018年6月,天台子项目办受邀赴京参加世行主办的“全国农村供排水研讨会”,积极宣介农村污水治理的“天台经验”;2019年12月,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世界银行南亚水务全球实践局组成的项目考察组专程赴天台、安吉两地调研浙江世行项目,对“浙江经验”给予高度赞赏并将“浙江经验”借鉴于当地项目、顺利获批。
能力建设不断夯实。通过世行项目提供的技术援助、知识分享和经验交流,省、市、县三级有关单位积极提升人员和团队专业素质、持续夯实能力建设,推动水务专业机构做大、做强、做优。如安吉国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借助世行项目引领和带动,员工人数从2012年7人增加至2021年的325人,资产总额从0.5亿元增长至70亿元,发展规模和专业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在供排水主营业务方面,该公司已全面负责全县12个乡镇(街道)的集中式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制水能力达33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4万吨/日,服务人口近35万,已成长为服务当地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为安吉县加快城乡水务融合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积极助推作用。该公司还被世行团队高度赞誉为“利用世行项目平台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成功典范”。
世行项目实施以来,持续聚焦和对标对表“示范性、引领性和创新性”要求,在助力浙江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形成了一批富有浙江特色、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和亮点经验,已成为向国内外全面展示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建设“美丽浙江”的重点民生工程和示范样板项目。
遵循建管一体,确保项目可持续运维。在项目推动下,四个县(市、区)在全国率先建立由县级水务公司负责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当地水务公司成立了专业化运维团队,负责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运维,将农村污水设施运维管理工作纳入水务公司职能;配备专业运维设备,开通运维热线,基于智慧水务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开展实时、高效、城乡统一标准的运维服务,做到城乡“同网、同水质、同价、同服务”,确保项目长期效益的可持续发挥。
充分结合实践,助推省级农村污水排放地方标准出台。在充分借鉴本项目实践经验基础上,经世行专家和国内专家通力合作,制定了适合浙江农村发展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2015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973-2015),系全国首个省级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填补了此领域国内空白,为探索地方农村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指引。
注重因地制宜,采用科学可靠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项目充分考量村庄分布、人口集中度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排放标准、处理成本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创造性地运用了占地少(为同类厌氧+人工湿地项目的1/3,参比下同)、终端建设费用低(低30%左右)、低能耗(运维费用节约35%左右)、财务可持续的生物滴滤污水处理工艺,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分散农村污水处理率,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四个县(市、区)子项目共建设100余座农村生活污水生物滴滤式终端,接户率均在70%以上,进水水质COD主要集中在100-200mg/L;出水COD主要集中在30-60mg/L,完全满足排放标准要求,达到项目的绩效目标要求。
优化流程审批,保障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结合项目实际,省财政厅精简提款报账流程,在项目所在地财政局开设预付款专用账户;省项目办和省财政厅对提款报账资料实行后审;子项目办将审核合格的提款报账资料提交给县(市、区)财政局,当地财政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可将资金支付到项目单位。精简优化后的资金审批流程,在保障世行资金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既大大缩减审批环节和时间,又有力地提升提款报账进度和工作效率。
突出公众参与,提升项目综合效益。项目始终将社会参与放到重要位置,从参与意愿、规划设计到施工、运维各环节全过程征求村民意见,由村民集体决策,切实保障每一位村民既是项目的受益者,又是项目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如富阳区邀请乡镇街道、村庄代表参与项目全过程管理;安吉县实行社区参与机制和村民代表监督制度,村民代表经培训后作为现场监督员全程参与项目前期及现场施工和运维;天台县鼓励村民(尤其是妇女)参与到信息公开、宣传动员、方案设计、项目用地、施工与运维等各环节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龙泉市积极主动对接乡镇(街道)和村委会宣介项目情况和预期成效,老百姓从起初不理解、不愿参与到后来主动加入,项目成果广受群众好评和赞誉。
持续宣传推广,扩大项目影响辐射力。项目实施多年来,省项目办、各子项目办等单位持续推动项目宣传,在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新蓝网等多家媒体上对项目先进理念、成效亮点等方面积极宣介,扩大项目知名度、提升项目美誉度。2018年12月,项目在浙江日报社主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2018浙江省民生公益峰会暨“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的近1000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60个被授予“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荣誉的项目之一。2020年3月,项目专题宣传视频列入世界银行官网报道;同年6月,项目刊入《在浙里读懂民生》首篇首个“民生发展优秀案例”。2021年3月10日,《中国经济导报》“202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版刊登《世界银行项目打造美丽中国浙江样板》一文,重点介绍项目显著成效和积极意义。2022年6月12日,《浙江日报》对项目获世行“副行长奖”进行了专题报道,项目的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