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推行政务服务“一事全办”改革,是贯彻落实山东省、青岛市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攻坚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不断优化青岛市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
当前,青岛市建筑业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动能增长的攻坚期,加快建筑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实施流程再造,将开办建筑企业纳入服务主题,推行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有助于筑牢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围绕不断提升建筑业服务保障水平,营造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实施数字赋能,创新性的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证照分离”改革,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建筑类企业8500 余家,其中施工企业8000 余家,工程勘察企业49 家,工程设计企业287 家,工程监理企业115 家,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78%。当前,建筑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政务服务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市场发展新需求。以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建筑施工企业为例,市场主体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生产经营,要依次办理营业执照、建筑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虽然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减材料、减环节等举措持续推进,审批效率不断提升,但在实际工作中,市场主体需要先到相应的主体登记部门办理企业设立登记,领取企业印章,大约需要2 个工作日,获取营业执照和刻制印章后,再依次到审批部门办理相应的建筑资质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连带公示时间,最少需要20 个工作日,上述证照齐全后方可从事建筑施工生产经营。整个过程,市场主体要进行三次业务申报,填报三份申请表,共计200 余项要素,耗时至少22 个工作日,市场主体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依然不强。因此,借鉴其他省市“一事全办”成功经验,强化数字赋能,优化开办建筑企业审批流程,创新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为进一步便民利企,各地均在探索政务服务“一事全办”改革,“一事全办”已成为多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的“标配”。
深圳市于2019年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2021年底,对“一件事一次办”系统进行升级,升级后的系统可以根据群众选择的情形,将申办事项转化为群众容易理解的问题,在问答的交互过程中,系统自动计算和匹配,为申请人组合出一套专属的定制式指南,实现“一件事”办事指南的智能化、个性化、精细化;同时按照既定规则将多个事项的电子表单自动重新组合,动态组装一件事表单,实现智能化“一表制”办理,避免群众重复填写。统计显示,深圳市已推出2107 个“一件事一次办”及2159 个“一件事导办”,涵盖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生活便民等服务领域和企业注册、用工等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领域。
湖南省自2019年3月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将多个部门办理或多件相关的“一揽子事”,梳理整合成“一件事”,由相关部门提供“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的“一次办”全闭环服务。2020年7月湖南省将改革举措提升为标准成果,发布《“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规范—第1 部分:总则》(DB43/T 1799.1-2020)。标准实施以来,“一件事一次办”办理环节平均压缩70%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60%以上、办理时间平均缩减80%以上。在标准规范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一件事一次办”窗口从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大厅延伸出来,进到医院、学校、园区等公共服务场所,让群众就近便捷办好出生、就医、入学、创业等“一件事”。
湖北省自2020年开展了9 项“一事联办”试点,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多环节多事项进行联办,通过“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方便企业、群众办事。2021年初发布《湖北省深化“一事联办”工作方案》,新增10 项“一事联办”事项全省推广实施,推荐100 项“一事联办”事项由市州试点后择优在全省推广。该方案从省级层面对“一事联办”进行了规范,同时也采纳了基层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截止2022年1月,湖北省“一事联办”事项上线总数3467 个,办件量达94.3 万件,平均办理环节由4 个减至1 个、时限由法定的43 天缩减至9 天、材料由16 份减至8 份、跑动次数由6 次减至1 次。
今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列为探索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试点单位,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省市经验做法为青岛市提供了有益借鉴,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企业设立登记—建筑资质许可—安全生产许可”串联式链条流程,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整合业务表单、简化申请材料、重塑链条流程等方式,将企业设立登记、建筑资质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多个事项并联办理,开启一次申请、一站办理的系统化、集成化政务服务新模式,大幅缩短办理时限,提升跨部门协同工作的效率。充分运用数字前沿技术,借助数字赋能,创新推进流程再造,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早日推广,打造“青岛样板”。
从表面上看,“一事全办”只是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次数,实质上是政务服务理念的再提炼,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集中力量服务到位,以简政放权提供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政府服务。
一是梳理整合,构建四个“一”标准体系。厘清申请人需要办理许可事项间的相互关联,将多个关联事项的多套申请材料、申请表单优化整合为一套材料、一张表单,梳理明确关联事项间的前后置关系,按照能并则并的原则,将“多事多流程”整合为“一事一流程”,将多个关联事项的多套办事指南整合归集,编制形成“一事全办”办事指南,实现办事标准“一次告知”。
二是优化流程,线上统一入口,线下一窗受理。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青岛站”上“一事全办”专栏,植入开办建筑企业主题服务,加大“一事全办”涉及的关联业务系统的整合对接力度,实现关联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为“一事全办”提供统一申报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配置中心、统一分发调度等全流程线上运行系统支撑;线下实施一窗受理,实现统一分发、并联审批、一口出件等集成式服务流程的有效衔接,并提供咨询解答、帮办代办、证照邮寄等延伸服务。
三是告知承诺,升级建筑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模式。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选取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为试点区域,充分利用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凭借建筑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可实施告知承诺审批的便利条件,在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标准统一、表单统一、平台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开办建筑企业各类证照办理深度集成,企业只需通过统一端口,按要求提报申请材料,并承诺材料真实有效,系统自动识别信息无误后,及时制证并颁发,省时省力、便捷高效。
一是数据共享,申请信息自动辅助填报。在“一事全办”系统开发自动化辅助填报功能,实现填报指引可视化、信息导入自动化、要素判断逻辑化为标准,引导申请人快速、准确完成“一张表单”填写和材料提交;深化“一事全办”流程中电子印章应用,线上完成企业电子印章的领用、授权和调用,实现电子材料自动加盖和补盖印章,改变申报材料加盖印章扫描上传的传统方式,打通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升级服务,做企业“贴心管家”。以市民中心知识库为数据支撑,借助AI 智能客服问答系统,将建筑企业“一事全办”涉及的疑点难点问题整合梳理成知识图谱和数据库资源,与企业群众常见咨询问题一一匹配并导入智能客服数据库,同时归集咨询人常用的口语化表述方式,实现同一问题的不同问法都能有效匹配标准答案,确保AI 智能客服系统高效、精准答疑解惑。
三是智能导办,提供全链条服务咨询。将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各环节涉及指引信息通过数字技术嵌入至相应的填报页面,将办事指南转化为“白话版”解读和注释,为申请人填报过程提供“7×24 小时”在线跟踪和辅导,解决申请人“填报难”和审批机关“规范难”问题。
在自贸区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探索全面拓展建筑企业“一事全办”的实施范围。
一是以自贸区为源头,在全市、全省推广。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工作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建筑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均全面实行“告知承诺”方式审批,但囿于该模式目前仅适用于自贸区的企业,更大范围的推广需争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下一步,将积极向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争取更大范围告知承诺审批试点,将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经验在全市、全省推广,打造“一事全办”青岛样板。
二是以开办施工企业为起点,拓展至工程建设全领域。施工企业在建筑企业中占比最大,开办程序相对复杂。工作中,先在自贸区试点开办施工企业“一事全办”,条件成熟后,总结试点经验,将开办建筑企业“一事全办”拓展至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全领域,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满足市场主体新需求。
紧紧围绕“证照分离”改革相关工作部署,加大力度充分挖掘最新政策红利,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为在青岛市全面推行建筑企业“一事全办”明确执行标准,提供政策支持。此外,与档案部门积极对接,提前谋划,明确电子档案归档要求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对多个办理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后的电子档案管理,更要着重研究,提前谋划,确保审批各环节的严谨和合规。
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主流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对“一事全办”改革宣传。通过将改革前“多件事”和改革后“一件事”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申报材料进行对比解读,让企业群众知晓“一事全办”带来的便捷和利好。通过接受电话咨询、在线网络咨询和现场“专区”咨询为企业答疑解惑、提供业务申办指导,让申请人切身感受到便利度的提升。同时,通过宣传解读及时告知申请人履行承诺的责任和义务,不实承诺或不履行承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