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林,彭锦兰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痔是常见肛肠疾病,分型较多,其中的内痔发生在肛门齿状线上,是曲张的血管团形成的病变。超过3/4成年人患,常为不良习惯导致的风险[1]。痔疮治疗要据类型和症状而定,轻者需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缓解症状。患者在内痔的早期,没有注意保护或者是通过有效的治疗,能够加重病情。局部注射硬化剂在治疗内痔中最常见治疗,而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2-3]。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肠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患者临床治愈率,本文特抽取出了我接收的100例出血性内痔患者展开调查,并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探讨泡沫硬化剂和液体硬化剂带来的研究成果,现有如下数据。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50例出血性内痔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选其中25例患者实施肠镜下液体硬化剂治疗,并设为常规组,剩下25例患者实施肠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并设为研究组,其中常规组男女人数分别为12人和13人,年龄22~60岁,平均(44.1±2.3)岁,病程1~14年,平均(6.52±2.02)年。体重指数19~30kg/m2,平均(24.87±1.99)kg/m2。平均血红蛋白水平(135.02±8.43)g/L,平均凝血酶原时间(11.22±0.34)s,平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3.98±1.22)U/L;研究组男女人数分别为15人和10人,年龄23~61岁,平均(43.2±3.5)岁,病程1~15年,平均(6.84±2.11)年。体重指数19~30kg/m2,平均(24.91±2.01)kg/m2。平均血红蛋白水平(135.11±8.46)g/L,平均凝血酶原时间(11.23±0.35)s,平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4.01±1.24)U/L。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1 纳入标准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加入本次,签署协议;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符合我院关于出血性内痔的临床诊断标准;入组成员中均没有结肠息肉或肿瘤。
1.2.2 组间的排除标准
排除入组成员中存在严重凝血障碍的;排除入组成员中存在严重意识障碍的;排除入组成员中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排除入组成员中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排除入组成员中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治疗的。
常规组:本次研究患者均在治疗前行结肠镜检查,用超声显微探头观察痔黏膜下层的回声和结构,扩张直肠黏膜下静脉丛,测量计算黏膜至静脉丛注射深度。用透明的盖子打开直肠和肛管,将痔疮齿状线黏膜上部作为注射部位。在不能清晰显示的情况下,可用窄带光成像进行判断。此组患者选择在注射区域注射液体硬化剂进行治疗。
研究组:此组患者分点注射硬化剂,黏膜下白色泡沫聚集,轻度隆起停止。在每处的注射剂量小于4毫升,注射结束后,拔针应观察有无渗血情况,如需要应使用透明帽为患者进行压迫止血。注射结束后,可通过微探头超声的辅助,对患者进行复查。如果患者仍然存在静脉丛,可采用分次多点的方式进行补充治疗,就是所说的“短针多点”。全部患者结束注射后,应对肠腔内气体进行抽吸,然后将肠镜退出。
(1)围术期指标分析,包括局部出血程度、操作时间以及注射总位点。其中,局部出血程度分三个级别,分别为显著、轻度以及无,显著为局部渗血较多,需在透明帽按压下才可止血;轻度:有局部渗血出现,但无需干预自行停止;无:拔针后基本无出血。(2)治疗效果情况分析,分为治愈:患者便后出血、痔组织脱出、症状全部消失,痔核消失;有效:患者便后出血、痔组织脱出、疼痛等症状大部分消失,痔核缩小;无效:患者便后出血、痔组织脱出、疼痛以及痔核等症状无明显改变。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小组人数。(3)疼痛情况分析,通过VAS量表进行评分。(4)并发症情况分析,通过肛门狭窄、肛瘘、肛周脓肿等进行评估。(5)分析硬化剂注射量。
统计学分析的软件为SPSS 22.0版本,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则两组结果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局部出血程度中显著率对比,为研究组更低,P<0.05;局部出血程度中无出血率对比,为研究组更高,P<0.05;操作时间对比,为研究组更高,P<0.05;注射总位点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比常规组更高,P<0.05,见表2。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比常规组更低,P<0.05,见表3。
治疗前,两组VAS分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分数更低,P<0.05,见表4。
研究组硬化剂注射剂量更少,P<0.05,见表5。
表5 硬化剂注射剂量情况对比(mL)
目前,有关内痔的发病机理认为是“肛垫下移”引起的。所谓“肛垫"就是肛血管垫,属于直肠肛门中的一部分,如果肛垫出现了脱垂、出血、嵌顿等反应时,则说明发生了痔疮。内痔的主要症状是患者出现便后出血、痔组织脱出、疼痛为主要症状,是对于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的相关疾病之一,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危机到生命。对于针对于内痔临床治愈的相关标准,则是主要是患者症状及其相关表现中得到较好的改善。近几年来,治疗方式由以往的手术治疗法慢慢过渡到了对症治疗[4-5]。目前,内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进步,内镜治疗的手段慢慢在临床中出现,并慢慢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一般,使用内痔开展其针对性的硬化剂注射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于内痔的首要开展相关选择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而聚桂醇是我国的新型非油脂性硬化剂的种类,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且相对的粘稠度低,在注射时会生成少量泡沫[6-7]。聚桂醇的硬化治疗相关的内痔所开展的相关作用机制是:能够在短期内,可以较为迅速的缓解机体中被损坏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达到止血目的[8-9]。本文通过利用少量硬化剂和混合空气而成的泡沫硬化剂相混合,形成泡沫硬化剂,并在微探头超声的协助下,注意注射的深度,从而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10]。通过结肠镜的辅助,结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后效果显著,因泡沫注射剂平均硬化剂注射剂量较低,能够降低医疗支出,同时它拥有降低注射后渗血现象发生率、降低局部肛周疼痛、多点注射有助改善临床疗效等优势[11]。
本研究表明,局部出血程度中显著率对比,为研究组更低,P<0.05;局部出血程度中无出血率对比,为研究组更高,P<0.05;操作时间对比,为研究组更长,P<0.05;注射总位点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更高,在VAS分数、并发症及硬化剂注射剂量上更低,P<0.05。这与沈峰等学者[12]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发表的《肠镜下泡沫硬化剂治疗出血性内痔的疗效评估》中相应观点一致,证实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分析,操作时间的延长考虑微泡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状态会恢复到最初的液-气体分离状态,需要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重新制备微泡[13]。且泡沫化后的硬化剂,其粘滞度变高,导致在推注的过程中受粘滞度影响阻力增大,延长时间。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通过微探头超声进行效果评估,进而导致手术时间增加,但增加的时间并非耐受范围外,且通过并发症对比发现,治疗安全性不会受此影响。而该治疗方案可有效缩短硬化剂量的使用量,能够使医疗支出显著降低。而在局部出血程度中,研究组只有一例出现显著出血,考虑与粘性微泡导致微血管痉挛有关[14]。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治疗部位与泌尿生殖系统邻近,故为了保障治疗安全,应严格把控好药物用量以及注射位置。
综上所述,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围术期指标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