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城市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调查*

2022-08-17 02:45:44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安庆市老年人社区

吴 莉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8000)

失能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生活自理能力缺失、必须依赖他人照顾的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我国失能老人的规模不断扩大,失能老人照护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凸显。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达4 06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3 %[1]。社区是开展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主要阵地[2],在健康老龄化时代大背景下,对失能老人的社区照护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安庆市城市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揭示当前安庆市城市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兼顾地理位置、经济收入、文化层次等因素,在安庆市城区随机抽取4个居委会,运用国际通用的卡茨(Katz)量表,评定所抽取居委会内全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Katz量表包括吃饭、穿衣、洗澡、如厕、控制大小便和室内走动6项指标,每项指标均设有“不需要帮助”“需要部分帮助”“完全依赖他人”三个选项。6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选择为“需要部分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则评定为失能。根据老人失能项目数划分失能等级,其中1~2项ADL失能为“轻度失能”,3~4项ADL失能为“中度失能”,5~6项ADL失能为“重度失能”。失能老人纳入标准:(1)具有本区常住户口且在户籍所在地居住;(2)年龄≥60周岁且经Katz评定有失能;(3)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语言障碍、交流困难;(2)智力障碍、神志不清;(3)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接受调查。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220人。

1.2研究内容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失能老人一般情况;(2)失能老人健康及医疗保障情况;(3)失能老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情况;(4)失能老人社区照护服务利用状况。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后开展入户调查,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问卷填好后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98.2 %。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方法包括计数资料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失能老年人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216位失能老人中,男女性别之比为0.73:1;年龄60~92岁,平均75.6岁,70岁及以上者占失能老人总数的88.0 %;未婚、离异或丧偶者98人,占45.4 %;文化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失能老人总数的75.0 %;从经济收入来看,月收入低于2 000元的失能老人占比最高,达48.6 %;子女数≤1的失能老人有83人,占38.4 %;独居者76人,占35.2 %;中度及以上失能老人占总数的74.5 %;失能年限1~9年,平均3.46年。216名失能老人存在的最主要健康问题有:患有慢性病、行动不便和睡眠障碍,其中患有慢性病≥2种者占80.2 %。216名失能老人“去年一年个人支付医疗费用”平均为4 627元,参加医疗保险比例达96.3 %,其中有34.6 %的失能老人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比例超过50 %。见表1。

表1 失能老人一般情况

2.2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现状

2.2.1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一般情况 将失能老人对各项服务的需求程度分为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太需要和不需要五个等级,分别赋分值5、4、3、2、1,将调查对象选择“5”和“4”合并为需要;选择“3”、“2”和“1”合并为不需要。216名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类服务、医疗保健类服务、精神慰藉类服务和养老设施类方面的各项需求均高于55.1 %,居于前列的分别是定期体检、专业护理、健康档案、助餐服务和安装紧急呼叫装置。见表2。

表2 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一般情况

2.2.2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类、医疗保健类、精神慰藉类和养老设施类服务需求的分析结果显示:月经济收入是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类服务和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能程度是生活照料类服务、医疗保健类服务和养老设施类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对失能老人医疗保健类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P<0.01);居家养老补贴享受情况对失能老人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P<0.01)。见表3。

表3 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单因素分析(n)

2.2.3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失能老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得分为因变量,以一般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按照引入标准α=0.05、剔除标准β=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居住状况、失能程度、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居家养老补贴是失能老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失能老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2.3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利用情况 216名失能老人对12项社区照护服务项目利用情况不甚乐观,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健康档案(51.9 %)、生活照料(47.2 %)、专业护理(42.1 %)和健康教育(35.6 %),其余各项的利用占比均低于30.0 %,见表5。对失能老人社区照护服务项目未利用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除不需要外,有相当部分老人是因为项目收费高、未听说、不需要或无此服务等,见表6。

表5 216名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利用情况[n(%)]

表6 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未利用原因分析[n(%)]

3 讨论

截至2019年底,安庆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达95.29万人,市城区老龄人口15.4万人,老龄化率20.98 %,其中约1/4的老年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3]。安庆市作为“未富先老”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近些年在养老服务领域所作的改革与探索值得学习借鉴,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较薄弱、服务供给欠优化、医养结合不够充分等问题。

3.1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重视失能的三级预防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慢性病患病率也趋增高,以及由此引起的残障限制老年人的正常活动。本研究调查显示,失能老人中年龄≥70岁者占88.0 %,慢性病患病率达84.3 %,患有慢性病≥2种者占80.2 %,中、重度失能者占74.5 %,失能年限1~9年,平均3.46年。失能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自然现象,但是进入老年期后若失能时间早,失能时间长,就会导致个人及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未来10年要降低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到生命的终末期。为此,全社会应广泛重视失能三级预防,儿童、少年从小就要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中、老年人要加强慢性病管理,控制疾病危险因素,重视病因预防、早期预防;失能老人要加强康复护理和医疗保健,积极寻找有效的失能干预和治疗方法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

3.2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本调查显示,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服务需求较高,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定期体检(87.5 %)、专业护理(81.0 %)、健康档案(80.6 %)、助餐服务(79.6 %)和紧急救护(76.9 %),这与朱佩芳等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4]。失能老年人作为健康脆弱人群,对照护服务的需求具有长期性、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要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做好慢性病管理,制定个性化方案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还要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如上门出诊、护理和随访,开展医、养、康、护相结合的多元化照护服务。各级政府应从制度保障、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功能拓展等多方面入手,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失能老年人看病就医,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水平。

3.3进一步完善失能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2017年,安庆市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对失能老人从失能程度、经济收入、家庭支持等方面进行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分级评估,完善评价标准、服务内容和补贴标准,分担失能老人高额的护理费用,努力解决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问题。但是,目前无论是保障额度,还是覆盖面都显得不够充分。本研究调查还显示,有96.3 %的失能老人参加医疗保险,同时也有34.6 %的失能老人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一半。据报道,经济困难是老年人应住院而未住院的主要原因,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失能老人享受各种养老服务的程度[5]。面对生理、心理和经济上均处于脆弱状态的失能老人,政府应进一步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家庭,尤其是要做好空巢、独居的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6],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3.4构建信息化、智慧化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本调查显示,216名失能老人对社区照护资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对已开展的12项社区照护服务项目未利用率均高于48 %。导致这一供需失衡的原因可能有:(1)目前社区开展的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在内容及服务质量水平上无法满足其需求;(2)服务项目在宣传上力度不够,方式须改进,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失能老人对社区开展的服务项目从未听说;(3)经济原因,有相当多的失能老人认为服务项目收费偏高。基于互联网实时、交换、共享、开放的架构特征,搭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失能老年人健康数据库、养老服务供应商数据库、志愿者服务数据库等。引入“智慧房间”、“智能穿戴设备”等物联网技术,随时随地了解失能老年人的情况。通过信息化平台、智能化应用与智慧化服务相结合,实现服务信息化、流程电子化、标准化、智能化,打造简捷、高效、优质的核心服务能力,才能有效实现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供需的精准对接。

猜你喜欢
安庆市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我想养一只猫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42
3D打印社区
安庆市水产路桥梁设计方案研究
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 01:45:34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