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 郭仪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显现出来,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利用地方资源,科学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广泛地科学地对地方资源进行整合与应用,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真正把道德与法治的种子种到学生的心里,实现教育的目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总的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地方资源的结合不够深入。因此,如何摆脱传统刻板教学模式,科学地与当地资源进行有效结合,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
地方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不够,与地方资源的结合不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若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解理论,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于缺乏社会阅历的小学生而言,可能并不能真正理解,也就不能达到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与地方资源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观念并不是很强,这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当地资源结合的经验不足,效果不好,打消了教师开发相关模式的积极性。地方的资源包罗万象,包括文化资源、地理资源、媒体资源等,可能有些学校已经有意识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地方资源的内容,但由于经验不足,也没有很优秀的案例可以参考,导致结合的有些生硬,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学习思维比仅仅学会理论知识更重要,因此,学校和教师都要转变教学理念,创造性地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特别是结合当地资源,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实际教学中,面对道德与法治的抽象概念,小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可以采用从已知到未知的理念,用小学生普遍有认知的当地资源举例子,循序渐进地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点,既生动鲜活,又提升趣味性。
当地的媒体资源也是很好的可以借鉴的资源,在学校的教学课程也可以借鉴当地媒体资源中宣扬道德与法治的形式与内容,比如:在课堂上播放当地宣传中心制作的“2021年度见义勇为者”“2021年度三八红旗手”“2021年度道德模范人物”等视频资源,用当地鲜活的模范人物实例引出课本中的对应知识点。
总之,只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创造性教学观念转变,才会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是理论,不仅局限于学校和课本,才能开阔眼界,调动一切可用的当地资源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切实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真正把道德与法治学到心里去,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实现教育的目的。
1.在道德教育课堂引入地方资源
生动的的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抽象问题具象化,化繁为简,解决过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小学生为主体,给小学生一个宽广开阔的课堂环境,解放他们的思想,摆脱封闭空间的束缚,真正体验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
比如,在讲解“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道德时,可以引入当地文化展览馆的相关资源,借鉴当地展览馆的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些传统道德故事,引导小学生理解传统道德观念,并效仿这些道德模范,将这些道德准则内化为行为习惯。
2.在法治教育课堂引入地方资源
在讨论“遵守交通规则”等法治规范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交警部门合作,引进“交警叔叔进课堂”,交警同志规范的仪容仪表,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带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通过交警同志的规范专业讲解以及所制作的交规宣传短片,可以使课堂生动起来,小学生们身临其境,全神贯注地聆听,在这堂生动的交警课堂中学到法治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还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多借鉴当地媒体资源,结合当地热点实事、热点人物、典型案例,与小学生们讨论,加强和小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在轻松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影响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引进地方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趣味性
小学阶段影响小学生学习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分散学习的注意力。针对这一个问题,就需要老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趣味化的教学工作,这样做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避免外部的因素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
所以说,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进行趣味化的教学,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中的名人故事、劳动模范事迹、英雄人物故事等,并将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与教材结合起来,在课堂中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将这些事例展示出来。
比如: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小学生们分角色演绎抗日战争中当地群众拥护共产党八路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故事,使小学生们能通过自己扮演的英雄人物,切实体会到抗战时期人民群众与共产党八路军的团结一心、无私奉献、勇敢拼搏精神。在这种生动的课堂中体会到这些英雄人物不只是书本中冷冰冰的文字,也是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体会到他们的伟大与奉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们的思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慢慢树立起小学生们的价值观;或者,利用当地发生的热点时事培养小学生们的正义感,比如,让小学生们分组演绎扶摔倒的老奶奶这一事例,分别设置老奶奶、路人、扶人的热心人、警察等角色,从他们的视角分析每个人的心理和动机,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让小学生们体会到帮助他人、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这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种方式生动形象,与实际生活贴近,会让小学生们真切体会到遇到这些问题时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引导小学生们的行为规范。
鉴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等不足的发展特点,道德与法治课程仅限于教室的话,并不能满足小学生发展的需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念也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因此要改变过去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将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当地资源,比如当地十大孝子文化故事、英烈纪念碑等,丰富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学练结合,深入理解课堂知识,真正形成道德与法治观念,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
1.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定期组织“一大加一小”敬老院献爱心活动,去当地的养老院开展实践活动,弘扬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传统道德。在活动中,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老化等所导致的行动不便、生活不易,激发小学生尊敬老人之心。同时,通过自己对老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给老人们表演节目换来老人们对孩子们的感激与表扬,使小学生们明白尊敬老人、帮助他人是光荣的,是快乐的,真正从心底里明白什么是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活动结束后,回到家里、学校里,都会自觉地去关心帮助家人、老师和同学,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2.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组织小学生们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通过一件件文物的由来、无数烈士的故事,体会到每一位革命先辈也是像我们这样的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他们也很年轻,他们也有家人有牵挂,但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保卫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向前。在讲解员深情的讲解和现场模拟情景中,让小学生们体会到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奉献。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知识具象化,以练促学,深化思想认识,提升行动自觉。
3.利用当地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知识都来自于生活,所以利用生活中的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可爱的动物》的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工作,让小学生在课堂中认识各种动物,并培养小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既提高了课堂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直接地学习到教材之外的内容。如果当地有动物园,那将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拿来用的课堂资源,比如课外活动时组织班级学生一起去动物园参观,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这样就会直观地让小学生们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激发他们对动物的爱护之情,自觉地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再比如,课堂上讲完尊老爱幼、关爱家人后可以给小学生们布置回家给爸爸妈妈做一顿饭、和爸爸妈妈一起大扫除这样的实践作业,通过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体会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爱,学会爱人、助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课程设置时间很长,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这门课程并不被重视,甚至有的学校虽按要求设置了这门课程,却未真正开过课,更不用提去认真钻研琢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要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要重视教学的设计与安排,重视创新性教学,当地的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充分整合利用当地资源,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作用。国家统一编制的教材具有普适性,但当地特色就会有所欠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又要结合当地资源,开拓思路,挖掘当地特色。传统说教式教学,并不会取得很好效果,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里,所以,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灵活地开展教学,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魅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应该将与课程相关的当地资源充实进去,使教材内容更丰富多彩,同时又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更具有针对性,也更便于小学生理解。
比如:有些地方是全国闻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当地英雄人物辈出,在与教材课程相关时便可以加入这些故事的介绍;还有的当地企业以诚信逐渐做大做强,就可以将此类典型编入教案,或者请企业负责人进课堂亲身讲解诚信的生意经等,通过身边的例子来展示什么是诚信,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教学设计与安排,优化教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教学设计更科学合理生动。老师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设置合适的教学案例,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
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通过学习课本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通过教师以身作则的传授,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治,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小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和深远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好的当地文化资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宝库,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宝藏。一方面,学校要多组织教师走进当地红色旅游基地、革命纪念馆等,不断强化教师理想信念,坚定教育初心,提升思想境界,并内化为精神力量,驱使教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小学生们良好道德法治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组织教师培训,比如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与政府宣传部门合作、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展学习交流,实地参观,充分汲取各行各业资源的养分,开拓教师视野,提升知识储备,全面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好地将当地资源整合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小学生教育而言非常重要,新时代新形势,教育改革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要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充分整合当地资源,将当地资源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模式,使道德与法治观念真正入脑入心,进而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