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企业实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大数据具有安全性、可靠性、数据链完备、数据共享方便等特点,在社会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大数据技术管理、评估企业信用体系,可以提升政府的管理效能,增强社会公众对诚信的监督力度,提升企业自身的诚信意识,推动企业诚信氛围的形成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企业诚信体系已初见成效,各级政府制定了一套规范企业诚信的法律法规,使其具有一定的规模。在部分省市,由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共同建设的信用体系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企业征信、产品质量、交易记录、纳税记录等。然而,目前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尽管企业信用平台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有关企业信用信息的宣传仍然是在政府机构(例如,市场监管局、质检总局等)的网站上进行,受众面较窄,造成诚信建设的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线上媒体平台的资源(例如,微信、微博、广场、地铁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增强公众对诚信的责任感和认识;线下的宣传渠道比较单一,缺乏通过诸如“诚信宣传进社区”“诚信宣传进校园”“诚信大讲堂”等活动为载体,对基层社区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
虽然政府对企业诚信管理方式有很多,例如,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检查、环保检查等,但在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诚信监管平台之前,各监管机构只会保留各自收集到的企业诚信信息。企业诚信信息还不能实现向社会公布,且各部门间存在着许多数据、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导致不同的监管机构的数据不能同步,从而影响到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同的监管机构对数据的利用有不同的规定,使诚信信息的收集变得困难,从而影响到企业诚信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当前,许多企业缺乏诚信教育,缺乏企业的核心文化,不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和员工建立起诚信的观念。企业领导的诚信观念是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员工的诚信意识则关系到企业诚信行为的实践。因此,“上诚下信”是每个企业展开经营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企业负责人缺乏诚信意识,那么企业就会偏离诚信准则,容易导致上行下效失信行为的产生。如果企业员工的诚信意识薄弱,那么企业的诚信执行力度不足,也会产生严重的失信行为。
失信企业惩罚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对企业失信行为的处罚较轻,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违背道德诚信来谋取利益。而在信用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的情况下,一些失信企业利用失信行为规避了法律的制裁,使政府和社会大众难以发现其失信行为,使其因失信而得到惩戒的成本极低。
一方面,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管理制度仍处在发展阶段,仍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的诚信问题,还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上的空白。这就造成一些失信企业成为“漏网之鱼”,其失信行还未得到应有的惩罚。另一方面,对失信企业的处罚力度不足,缺少对其信用评级的评价与评估,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对其进行有效的惩戒和舆论监督,也助长不良企业敢于铤而走险,为追逐利益而实施失信行为。
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利用详细、及时的大数据,对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行定量化,以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诚信(及失信)行为,才能对企业产生有效的监督作用。当前,各地方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的进展情况,层次参差不齐,部分区域尚在摸索中。其主要问题包括:评估体系指标不完整、权重比例不合理、数据不能及时、客观等。如果不能对评估系统进行质量保障,就不能对其进行精确的评估,只会使评估系统的功能失效,使其更加严重,从而对市场信誉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诚信观念是人们根据其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自发的诚信行为的伦理依据。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单位,企业应当更加积极地倡导和实践信用,而不能仅仅依赖于法律、法规的制约而被动地履行自己的责任。然而,我国市场经济初期,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客观因素,出现了伪劣现象,如欺骗消费者行为、制假造假行为等,严重损害了社会最根本的信任,并长期助长了失信行为的扩散,造成诚信观念淡薄。社会应当倡导企业的诚信意识,特别是企业家的诚信意识,在全社会都形成了诚信的共识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企业的诚实守信。
在推动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家长”的监督。然而,现实中一些部门监督监管智能发挥的还不够充分,多头管理形成不了合力。由于企业信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在这种多头管理体制下,很容易出现分工不清、管理困难、监管真空,给不良的失信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我国确立了“大数据”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运用大数据构建信用体系已成为提高我国企业信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信用体系的建立是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主要内容是产品生产和商品化的服务,而信用信息则是其源头。因此,要构建一个诚信体系,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力量。在大数据时代,信用体系将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更科学的评价方法,更高效的社会服务方式。然而,在此过程中,大数据的产生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构建个性化的信用评价、构建与大数据相关的信贷服务、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的保密、安全等都是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途径。
第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企业诚信建设。加强诚信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支撑。
第二,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诚信思想。我国传统的诚实守信观念和商业信用具有类似的共性,同时也具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特征。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诚信传统,为企业的信用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三,不断深化对诚信理念的认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新经济道德运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企业信用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推进企业诚信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将诚信经营、职业道德管理与社会责任的落实相结合。
此外,我国很多企业都在建立诚信、加强信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中国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诚信意识,加强调研,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典型案例,通过发表、表彰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推广成功经验,影响和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到企业诚信建设实践中。
1.努力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诚信体系
要进行制度创新,必须对经济与行政体制进行创新,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构建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机制,强化政府的信用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杜绝纵容企业失信行为的现象。推动社会诚信制度的管理与完善,建立失信约束与惩戒机制并且加强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综合治理。工商、质检、税务、司法、中国人民银行等各部门必须齐心协力、共抓共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做好企业诚信服务体系的构建。
2.充分发挥商会和协会的作用
从国际上的实践来看,行业协会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公益自律组织,它的职能发挥到极致,有助于形成一个相互监督、营造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要发挥商会和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的信用,增强行业的信用和自律性。目前,我国还处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发展初期,企业诚信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行业商会已成为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自律服务机构,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加强行业信用,商会才能履行其职责,从而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促进行业发展,保护行业利益、推动行业发展。
3.紧密结合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需要
第一,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须实行诚信经营,大力推行各种信用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建立内部信用体系、建立债权担保体系、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实现对账的有效追缴、合同管理、合同履约等。
第二,构建新的经济伦理,加强职业操守。提倡职业道德规范的制订,建立有效的处理利益冲突的机制,解决伦理问题的机制;持续发展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明确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包括:向客户及使用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对雇员尽职尽责;与股东、投资者进行公平、正当的竞争;持续推动企业内的反商业贿赂体系。
第三,顺应国际企业的发展潮流,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倡企业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时,要重视其内容与效果,力求做到内外一致。其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劳动保障、资源环境保护、社区发展、扶贫和其他公益活动。
第一,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在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必须尽快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公开、约束、惩戒、对守信行为的奖赏、对企业相关信用问题的司法救助等都是必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都有民法的基本原理,企业应该借鉴国外的信用立法,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对此进行修订和完善。这是为了适应当前的需求,也是为了维护法律的稳定。
第二,逐步培育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企业信用评价方面的公信力。按照国家综合整治办、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对各行业协会相关部门的有关政策,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估,建立其在企业中的信誉度,获得国家的支持和信任,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主体,企业诚信是最关键、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因此,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企业积极参与,持续改善外部环境,创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聚焦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结合我国诚信文化传统,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推动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共同引导更多企业“想诚信,会诚信,用诚信,促共信,不失信”,树立我国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全面提高我国企业诚信建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不仅可以吸引客户,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可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在企业的价值、经营、产品和服务方面,都要重视诚信,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若能尽早建立起良好的诚信体系,那么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