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青海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2022-08-16 08:24冉婷婷赵宇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青海党组织

●冉婷婷 赵宇

政治功能是党的阶级属性的本质体现,是基层党组织的灵魂,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要使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显增强,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报告》围绕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深刻变化,立足青海省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省情特点,为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提供了重要遵循。所以,坚定不移地沿着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定前进,扎实推动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夯实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加快建设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建设面临的问题

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不但是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为党的民族团结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民族地区由于受人文因素、区位因素、环境因素限制,基层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还存在一些短板,工作开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政治功能定位把握不准确。基层党的组织肩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教育管理党员、团结动员群众、领导基层治理等任务。但是,民族地区有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把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混淆、片面理解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用单纯的服务功能代替政治功能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在政治意识、宗旨意识上对自身政治属性理解不到位,导致政治功能发挥不足,进而影响了党的服务性与先进性。

其次是出现各种政治功能弱化现象。一是政治宣教和政策传导功能的弱化。基层党组织要全面准确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位,自觉把党的意志传达到群众,以实现群众的理论武装,更好推动政策文件落地。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工作所面临的特殊环境,给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导致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对意识形态的引领掌控能力不强,因而在政策传导和宣教过程中存在缺失走位、贯彻执行不坚决不彻底甚至扭曲变形等现象。同时在民族地区宗教信仰对信教群众依然保持着较强影响力,对于树立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文化观念,抵制封建落后思想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这些都使得政治宣教和政策传导功能不到位,使得民族地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于党的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对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产生了消极影响,削弱了党在农村的凝聚力。

二是领导基层治理功能不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政治凝聚力的强弱,影响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党组织的有效领导,需要基层党组织对周围群众的吸引和感召。但对于有些民族地区来说,基层社会治理中,缺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通力合作,更多是各自为政或包揽一切,使得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整体力量受到限制。同时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中,由于基层党组织公信力不强,使得少数民族群众对基层党组织认同度不高,缺少能力和名望出众的当地人才的支持降低了政治凝聚力的影响;加之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等、靠、要”思想想较为严重,更使得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的力度和效果减弱。

二、民族地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践路径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了推动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用党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作为党在民族地区的“传声筒”,基层党组织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将思想治党贯穿于基层党建之中,恢复党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领导能力,才能在行动上更好地维护党的政治核心地位。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青海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来说,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需要软文化的支撑。具体来说,可以用青海红色资源中一批批先进分子、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奋进的精神榜样,滋养党员干部爱党情愫与爱国情怀,坚定政治理想,通过理性上的认知、情感上的认同达到信念上的坚定,实现政治上同心同德,同向而行,从而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同时,青海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要增强政治引领功能,需要外部强有力的灌输,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思想根基,坚持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认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引领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勇于斗争、敢于斗争,抵制一切不利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错误言行,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内共识。

二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宣教功能,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各民族的团结友爱和共同奋斗。青海作为联疆络藏和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融汇的省份,实现民族关系的和谐尤为重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我们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和‘五个认同’教育,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不断加强。”为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继续走在前列,青海的民族地区需要完善宣教体系,抓好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尤其要加强民族地区的理论学习,针对基层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党员,经常性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抓好教育培训,按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构筑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体系,进行内容多样性、形式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利用现有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和全力打造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乡镇、示范村和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等教育,增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民族地区制度建设,坚决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贯彻常态化学习,稳妥有序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解决好基层党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要增强团结动员功能,维护政治稳定。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联系。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不仅承担着和其他类型基层组织一样的管理和服务功能,而且肩负着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的重大责任。这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还关系到边疆地区的安宁稳定,即从一般的维护社会稳定上升到维护国家安全。因此,作为连接民族地区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民族地区基层稳定的关键,发展经济、凝聚群众、维护稳定,是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极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对于青海多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来说,要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要把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凝聚最大的稳定力量,肩负起维护地区稳定和谐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明晰了蓝图。我们要强化青海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政治功能的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宣传、政治领导、政治动员等功能,力争将青海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高地,努力巩固和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青海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民族团结之歌
大美青海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闯关”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