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视角下初始资源禀赋对中小企业可用资源的作用研究

2022-08-16 06:41李晓翔张树含
管理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烙印禀赋机会

李晓翔 张树含

(1.安徽大学商学院; 2.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1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规模、生存压力和成长需要,亟待在外部环境中寻求可用资源[1]。在当前互联网时代,通过合作共享、股权债权融资以及申请政府补助等途径获取外部资源,对中小企业缓解自有资源限制问题尤为关键。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稳定的资源获取途径、可供参照的对象等,以及对内外部资源形式、类别、来源等的认知结果和获取能力存有差异,经常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和多样化特征。现有研究经常从管理者格局、视野等角度,泛泛解释中小企业决策与行为差异化的成因,且对成功者决策智慧的赞美多于严谨的溯源分析。从资源角度看,这些格局、视野实则是管理者对可用资源的认知结果[2]。

近年已有研究认识到可用资源构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决策与行动的重要依据,并对其内涵、形式与作用展开卓有成效地探索[3],但过于强调个性化、复杂性特征,缺乏对其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的关注和分析。这造成相关研究结果的实践应用受限。实际上,可用资源搜寻方向与范围的选择带有明显且稳定的主观偏好,正如有些中小企业偏好银行借贷,有些则偏好互补互惠式的资源合作。根据烙印理论,个体与组织在核心敏感期中的经历会对之后的特质与行为产生持续且一致性的影响[4]。初创阶段是企业首个且必然需要面对的关键敏感期[5],这一阶段的资源禀赋以及塑造而成的认知模式、行为规范,将对中小企业之后的行为表现,特别是资源获取相关的决策与行动,产生持久且重要的影响,即存在烙印效应。因此,本研究基于烙印理论探讨初始资源禀赋对可用资源的作用机制,以试图回答中小企业的可用资源为何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烙印:解读中小企业可用资源差异化的重要视角

一直以来,相关研究热衷于探讨中小企业如何基于自身资源进行科学、理性的决策与行动,却忽视了包含想象、构思、预期等在内的主观认知对资源识别和利用的重要作用[6]。实际上,中小企业可用资源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早已超出自有资源范畴,拓展至由内外部环境认知决定的资源空间,并存在明显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尽管已有研究发现,创业者想象与构思某些假设场景中的应对措施有助于争取到理想的投资者以及可用资源[7],并且想象的质量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8],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预期可用资源的存在和作用层面,对其影响因素及差异化来源过程缺乏必要的关注。中小企业成立初期的组织文化、决策偏好、行为范式等因素多处在构建或非正式阶段,受当时资源要素等情境条件的影响显著。而初始资源禀赋所影响的企业资源认知和利用方式一旦形成,容易产生持久影响,正如烙印那样存在和体现于之后长期的决策与行动中,构成解读中小企业可用资源差异化的重要视角。

烙印理论由生物学引入组织研究领域后,在个体、组织等层面均得到广泛关注与探讨[9]。在个体层面,早期成长经历、时代背景等会深刻影响企业管理者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导致其决策与行为表现出持续且一致的习惯偏好。在组织层面,初创期的先天条件、遭遇的事件以及重大决策等会对后期发展产生持续性的影响,管理者个体层面的先前经验等也可传承至企业中并形成烙印。相关研究也经常强调外部环境,特别是宏观环境、制度环境等带来的烙印,旨在建立不同时间点之间的静态联系,但这无法进一步解释相同时代、相同环境中企业行为特征与相关烙印的个体差异。近年有研究尝试从初始资源状态角度解释企业创新异质性的原因[5],却未曾挖掘不同类型初始资源对企业未来决策或行为影响差异的深层次解释,特别是初始资源禀赋对企业未来探索可用资源烙印效果的内在机理研究甚少。

2.2 初始资源禀赋与中小企业可用资源

根据烙印理论,初创期间的资源禀赋制约着创业者及创业企业的行为空间,并引导其形成稳定的认知逻辑与能力、行为偏好与范式等,继而持久影响未来可用资源的识别与利用[4,5]。尽管初创企业通常新生弱小、资源有限,但是资源需求、资源结构依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部分企业的现有资源因为需求小而能够满足所需、甚至存在富余。匮乏与富余对应两种不同的资源状态,并且存在不同的作用表现与作用机制而需分别探讨[10]。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初始资源禀赋的数量与结构维度。其中,数量分为富余、匮乏两种独立且互斥的状态,结构差异则体现于以沉淀资源还是非沉淀资源为主。关于可用资源,中小企业已突破所有权边界延伸至由认知所能触及到的多维度边界,包括能力、权力、效率3种无形且可变的资源边界[11],具体定义及内涵见表1。

表1 可用资源定义及内涵

中小企业初始资源即便富余也无力支持大型研发项目,但可以增强企业搜索与吸收环境信息的能力,增进其对外部可用资源的认知与了解[14]。例如,政府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常有扶持政策,资本市场也尤为关注与青睐这类企业,富余的资源显然能够支持他们获取相关信息。初创时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等均处在探索与建构阶段,中小企业为获取与利用外部资源会根据政府政策、资本方要求进行申请、建设。这将形成独有的资源搜索重点与范式,并持续影响未来的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产生烙印效应。另外,中小企业经常通过资源的互惠互补,以合作等途径争取外部可用资源,富余的初始资源显然有助于吸引潜在的合作对象。关注并致力于合作同样会影响中小企业内部建设思路和外部发展战略,促使其生成更多外部广泛需要的互通性资源,这种发展导向与路径也会产生烙印效应。

可见,富余的初始资源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资源获取的视野与能力,并将稳定且持续地影响未来可用资源,但是这种烙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过度关注和强调如何搜索与获取外部可用资源,并据此设计战略、组织结构等,将促使中小企业青睐于开发短期机会,放弃内生式成长,一旦形成烙印在后期则难以变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若未能继续开发出对他人有利的高互通性资源,其资源能力边界的进一步拓展将受限。另外,过度富余的资源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15],特别是中小企业战略目标与发展路线等处于探索与形成过程时,过度富余的资源不仅支持自由探索,也会导致目标模糊、战略摇摆,这些均不利于准确的定位与实现资源合作。由此可见,过度富余的初始资源将使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由此逐渐形成的行为范式、惯例等将不利于资源能力边界的拓展。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从数量角度看,初始资源富余与中小企业资源能力边界呈倒U形关系。

资源效率边界取决于企业内外部效率平衡时的状态与结果,其拓展意味企业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有着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11,12]。根据资源约束理论,企业在资源有限甚至匮乏情境下更加关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16]。在初创阶段感知到的资源匮乏及相关压力显然将提升中小企业的行为效率与危机意识,其注意力将围绕如何控制费用预算、优化业务流程等展开以控制成本。这些意识与努力将以制度安排、文化烙印、流程范式等方式固化与传承,使企业更加敏感于资源成本与利用效率,继而推进资源效率边界的拓展。另外,从开发或探索式市场与技术策略选择的角度看,初始资源匮乏的压力迫使企业尤为关注短期获益,偏好开发式策略,积极吸收与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快速改进已有业务流程,以不断地增加相对外部环境的效率优势。这些受资源匮乏影响而不断形成的战略选择,以及相应的活动安排同样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典型的烙印特征,促使中小企业延续早期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并不断拓展资源效率边界。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b从数量角度看,初始资源匮乏促进中小企业效率边界的拓展。

合作地位以及谈判、决策权力来自所拥有、所提供资源的稀缺性,而中小企业通常难以基于资源数量获得地位,只能依赖特定类别的稀缺资源,由此吸引合作伙伴的关注并增强合作地位[17]。资源根据流动性高低以及是否面向特定主题,可分为沉淀或非沉淀资源[18]。前者如科技创业过程中常见的专业知识、科技成果、科技人员,后者如现金、可灵活变现的资产等。不同资源结构反映着初创期重点掌握、倚重的资源类别以及创业动机的差异性,而这些将对初创期的战略导向、发展路径等产生重要影响。初创期以沉淀资源为主的资源结构,代表企业主要依靠关键知识与技术、优质创业团队或独特商业模式等生存,这类企业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更易形成关键、稀缺的资源及合作优势,继而拓展资源权力边界。另外,中小企业的优势经常来自机敏感知与灵活把握机会[19],而分散在企业内部的沉淀资源由于支持员工自由探索,更易促成机会实现以及资源权力边界的拓展。相反,中小企业非沉淀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难以据此形成稀缺性资源以及合作谈判优势。根据烙印理论,中小企业基于初始资源结构形成的机会实现方式以及优势来源等将稳定存在,并持续且一致地影响资源权力边界,表现出烙印效应。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c从结构角度看,沉淀资源为主的初始资源结构促进中小企业资源权力边界的拓展。

2.3 机会认知逻辑的中介效应

认知是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涉及注意力、记忆、推理等行为[20]。不断迭代、开发已有机会与识别新的机会是中小企业赢得生存和竞争的关键[21],但并非所有机会都会得到关注和利用。这是因为不同管理者或企业对机会的界定标准、存在范围及潜在价值的认知不同,即便面对相同的机会,也会呈现不同的认知逻辑与认知结果[22]。特别是,由于缺乏现成的依据与参照,中小企业早期决策与行为逻辑受初始资源禀赋影响而存有差异,这种逻辑一旦形成,便将稳定且延续地锁定中小企业的机会认知逻辑与行为路径[23],继而影响其未来可用资源。根据SNIHUR等[17]的研究,行业搜索(行业聚焦/跨度搜索)、思考方式(内部效率思考/复杂系统)、决策模式(分权/集权)是中小企业烙印效应形成机制的3个常见维度,本研究将此引入初始资源禀赋对可用资源的作用机制分析。

富余的初始资源支持广泛且多样化的探索,这有助于中小企业增强机会认知,以及获取外部可用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例如,那些由大公司或专家创办的中小企业,由于先前丰富的资源背景而通常拥有更广阔的机会搜索视角与空间,并更倾向于尝试不同机会,更容易拓展搜索范围,以及更能够承担相应的成本与风险。这些关于机会搜索的偏好与逻辑,将以业务流程、行动范式等形式持久地、稳定地存在于中小企业中,并对未来决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从搜索结果看,搜索范围与广度的增加带来了丰富且多样的知识,因而有助于中小企业拓展知识边界、吸收知识以及实施创新。初创期所培养的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路径以及对于风险的容忍甚至偏好,则有助于形成持续作用的文化烙印与行动惯例,促使中小企业在未来参与更大范围、更加多样化的合作与创新情境,资源合作空间进一步增加,资源能力边界得以向外拓展。

当然,跨度搜索行为以及搜索结果的消化与吸收均需要承担成本与风险。中小企业适度拓宽搜索范围有助于丰富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合作空间,而搜索范围过度增加,意味着搜索目标与发展战略模糊、行为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资源将被稀释在不同机会识别、评估等环节中,难以实质性地开展合作及外部资源的获取、利用等活动。特别是,初创期涉及过多业务领域、后期采取并行拼凑等方法已被诸多研究发现有损企业发展[10]。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知识、技术扩散快,信息传递便捷,中小企业及其产品的可替代性增强,过度追求标准化、高效率而非独特的资源难以实现长远发展。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从数量角度看,初始资源的富余带来行业跨度搜索、而非行业聚焦搜索,进而倒U形影响资源能力边界的拓展。

初始资源匮乏的中小企业更倾向把资源用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活动上,之后的决策与行为由于烙印效应也将更加敏感于资源数量、产出价值以及利用效率,继而促使其青睐开发短期便能获取回报,且满足生存需要的外部机会,而非创新等长周期、高风险活动。即便存在外部搜索行为,也多集中在当前熟悉的市场、技术领域,以降低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资源安排相应地以短期利益为导向,并迫于生存与竞争压力经常实施模仿性战略开发熟悉的机会。另外,多样化的决策和行为目标之间由于资源消耗而经常存在互斥,对于初始资源匮乏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难以站在跨组织甚至行业的高度平衡与兼顾远期性、全局性目标。而这种关注效率、成本优化等问题,而非系统性思考的机会认知逻辑,会以烙印的形式在未来产生持续性影响。即便中小企业之后资源不再匮乏,对于效率的关注以及由此形成的竞争优势也会推进资源效率边界的拓展。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b从数量角度看,初始资源的匮乏带来内部效率、而非复杂系统的思考方式,进而有利于资源效率边界的拓展。

核心知识、技术及知识型员工等沉淀资源通常分散于组织内部,面向特定主题与应用,被安排在中小企业的具体活动中,由不同团队或员工负责,对应着分权导向的管理体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的核心优势主要来自创新,以及对机会的敏锐感知与及时开发,若依托这类资源创办企业,并建立以分权为主题的决策模式,将鼓励员工基于手头资源进行广泛、自由的探索,进而有利于发现新的技术与市场机会,赢得竞争优势[19,24],资源权力边界因而得到拓展。另外,中小企业由于知名度、影响力有限而经常需要主动争取合作对象,分权式的机会识别与开发行为有助于员工自由搜寻和发掘潜在的合作对象、细致掌握对方的诉求,继而获取谈判的主动权。有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对合作伙伴关键信息及特定需求的敏锐把握,是其合作谈判中“软实力”的主要来源[25],这显然需要分权模式。而且分权决策逻辑对应的自由探索企业文化与灵活机动行动模式一旦形成,将在未来的行动中不断得到强化,显现出烙印效应,持续地影响着未来可用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相反,集权式管理的价值在于整合,优势是资源的数量与多样化类别,难以呈现于中小企业情境。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c从结构角度看,以沉淀资源为主的初始资源结构带来组织分权、而非集权的决策机制,进而促进资源权力边界的拓展。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见图1。

注: 初始资源禀赋包含数量和结构两个维度,数量又包含匮乏和富余两种状态。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

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高成长性、高研发投入,故更加关注且能够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可用资源。同时,随着创新驱动式发展、创新创业促进工作的逐步推进以及融资环境的改善,这类企业相比其他企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可用资源空间。而科技型企业的初始资源禀赋对可用资源的烙印作用及机制,同样适用于非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本研究为获取更为差异化的可用资源等关键变量的取值、更大的系统变异、更清晰地展现变量关系,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同时,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和《国家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对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行业进行筛选。问卷发放范围为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三地,问卷填写者为熟悉运营、参与决策的高管团队成员。 问卷发放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2月,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382份,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样本后,得到301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6.9%。本研究从区域视角对主要变量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显示并无显著差别,样本企业的主要特征见表2。

表2 样本企业的主要特征(N=301)

3.2 变量测量

本研究采用已有成熟量表或指标测量变量,并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当前时代特征以及相关变量定义进行调整。正式问卷前,两位样本企业高管进行了试填写,反复讨论并细微修改了部分题项或指标。具体变量测量如下。

(1)初始资源禀赋初始资源禀赋包括两类,即初始资源数量和初始资源结构。首先,初始资源数量。包括富余和匮乏两种不同的状态,分别采用6个题项的5级量表进行测量[10,26],取值越高代表越富余或越匮乏。具体地,受访者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企业初创阶段的资源状态,并选择富余或匮乏对应的题项回答,这时另一种资源状态的取值为0。资源一般涉及物质、人力和技术3类,均采取类似的题项。以物质资源为例,测量其富余的题项为:①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源足够,并超出当时的运营所需;②当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源减少70%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匮乏的题项为:①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源匮乏,并影响当时产品与服务的提供;②当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源增加70%后,企业物质资源的需求将得到充分满足。其次,初始资源结构。采用沉淀/非沉淀资源测量初始资源结构[15,18],其中,沉淀资源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测量,非沉淀资源用现金/销售收入测量。

(2)机会认知逻辑借鉴SNIHUR等[17]的研究测量机会认知逻辑,涉及:①行业搜索。中小企业以行业成功者为标杆或模仿对象可谓行业聚焦搜索,而主动在行业外部实施搜索以试图寻求新机会为行业跨度搜索。②思考方式。中小企业专注成本控制及运营效率等内部事务为内部效率思考方式,而致力于思考行业中其他企业、消费者以及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则为复杂系统思索方式。③决策模式。中小企业的员工共同参与决策、能够自由行动以寻求机会和实现目标为组织分权决策,而由管理者团队单方面实施和推动关键决策则为集权决策模式。为了体现中小企业机会认知逻辑的偏好程度,采用5级量表进行展现,取值越高则越偏好于行业跨度搜索、内部效率思考方式或分权决策机制。

(3)可用资源借鉴相关研究[11,12],并通过与企业管理者的多轮讨论、试填写和微调,可用资源的测量如下:①资源能力边界用资产负债率测量,表征企业利用社会资本、识别潜在资源以及说服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②资源权力边界用人力资源支出/总成本测量,表征企业为获得某种产品、服务竞争力的投入,决定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③资源效率边界用1减(外部合作费用/总成本)测量,表征企业在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生产、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状态。这3个指标取值越大,说明对应的资源边界越向外拓展。

(4)控制变量选取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和高管团队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企业规模用人数测量、企业年龄为企业至问卷填写时成立的总年数;股权结构用股东数量反映;研发投入占比为研发支出/总成本;高管年龄(岁)分为4档,即35及以下、36~45、46~55、55以上;学历水平分为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3档;区域位置和所在行业采用哑变量形式。

3.3 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变量测量方式多为指标。对于初始资源富余和匮乏量表,在信度方面,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值分别为0.877、0.892,均大于临界值0.7,说明信度符合要求;在效度方面,测量方法来自现有成熟量表,并进行专门修订和试填写,标准化的因子负荷、平均变异抽取量(AVE)均大于0.5,CR值大于0.7,说明内容效度与收敛效度符合要求。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仅为1.872,远低于临界值10,多重共线性问题不严重。为降低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在问卷中隐去调研意图和变量名称,表明问卷只用于学术研究,以保证受访者根据真实情况进行填写。通过Harman单子检验,发现未经旋转的第一个因子仅解释了20.387%的变异,低于40%的判定标准,说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

4 实证结果

4.1 假设检验结果

本研究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检验假设。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与Pearson相关系数见表3。

表3 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N=301)

初始资源禀赋、机会认知逻辑对可用资源的OLS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初始资源禀赋对机会认知逻辑的OLS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4 初始资源禀赋、机会认知逻辑对可用资源的OLS回归分析结果(N=301)

续表4

表5 初始资源禀赋对机会认知逻辑的OLS回归分析结果(N=301)

表4中,模型1b、模型2b、模型3b相比模型1a、模型2a、模型3a分别加入相应自变量,R2分别由0.152、0.124、0.181增加至0.226、0.161、0.215,说明初始资源禀赋的加入显著增强了模型对中小企业可用资源的解释力度。在模型1b中,初始资源富余及其平方项系数分别为0.224、-0.085,且均在p<0.01水平上显著,说明初始资源的富余程度和中小企业资源能力边界呈倒U形关系;模型2b中,初始资源匮乏系数为0.305,且p<0.01,说明创业初期资源匮乏将带来中小企业资源效率边界的拓展;模型3b中,初始资源结构系数是0.230,且p<0.05,表明沉淀资源为主的资源结构有助于中小企业资源权力边界的拓展。据此,假设1a、假设1b、假设1c得到很好的支持。

借鉴BARON等[27]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验证假设2a~假设2c。首先,在模型1a、模型2a、模型3a中加入相应的中介变量,结果显示(模型1c、模型2c、模型3c)行业搜索、行业搜索平方项、思考方式、决策模式的系数分别为0.196(p<0.05)、-0.052(p<0.05)、-0.030(p>0.1)、0.282(p<0.01)。说明行业搜索、决策模式相关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显著,而思考方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不显著。其次,在模型1b、模型2b、模型3b中加入相应的中介变量,结果显示(模型1d、模型2d、模型3d),加入行业搜索及其平方项,初始资源富余及其平方项系数分别从0.224、-0.085变为0.198、-0.076,显著性由p<0.01降至p<0.05;加入决策模式,初始资源结构系数从0.230变为0.177,显著性也由p<0.05降至p<0.1。说明中介变量的加入使得这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减弱。最后,检验自变量对于中介变量的影响,由表5回归结果显示,初始资源富余的系数为0.189(p<0.05),初始资源结构系数为0.231(p<0.01)。说明这两个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假设2a、假设2c初步得到支持;相应地,假设2b未能成立。

本研究采用Bootstrap法进一步检验决策模式和行业搜索的中介作用[28]。选取95%的置信水平并重新抽样1 000次,结果显示,初始资源富余的取值为较低(-1)、适中(0)和较高(1)时,通过行业搜索对中小企业资源能力边界的瞬间间接效应置信区间依次为[0.033,0.109]、[0.054,0.124]、[0.076,0.140],均不包含0,说明瞬间间接效应是显著的,假设2a成立;决策模式在初始资源结构与资源权力边界中的置信区间为[0.042,0.158],不包含0,说明中介效应存在,假设2c成立。

4.2 稳健性检验

同行业、同区域其他企业在资源禀赋、机会发现方面的整体表现,由于同群效应等原因会影响单个企业的机会认知逻辑等,但难以直接作用于单个企业未来的可用资源,符合工具变量要求。因此,借鉴李小青等[29]的研究,选择同行业、同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始资源禀赋与机会认知逻辑均值为工具变量。先以初始资源禀赋、机会认知逻辑为因变量,对其工具变量及控制变量分别进行回归,获取各自的预测变量;再对预测变量进行回归,主要结果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同样,对预测变量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在95%置信水平上,初始资源富余通过行业搜索对资源能力边界瞬间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依次为[0.121,0.268]、[0.152,0.284]、[0.183,0.301];初始资源结构通过决策模式对资源权力边界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176,0.236],均不包含0,说明存在中介效应。因此,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上文完全一致。

5 结语

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①初始资源禀赋影响中小企业可用资源。从数量角度看,初始资源富余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拓展中小企业可用资源空间,匮乏却有助于中小企业拓展资源效率边界;从结构角度看,以沉淀资源为主的初始资源结构支持内部成员的自由探索活动,有利于中小企业持续拓展资源权力边界。②机会认知逻辑受初始资源禀赋的影响。初始资源富余的中小企业偏向于行业跨度搜索;以沉淀资源为主的初始资源结构催生组织分权决策机制。③机会认知逻辑在初始资源禀赋与可用资源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初始资源富余通过行业跨度搜索倒U形影响资源能力边界,而以沉淀为主的资源结构通过分权决策正向影响资源权力边界。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现有研究经常推崇可用资源这类“软实力”给中小企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及其价值[25],但是对于如何实现期望的可用资源却缺乏必要的探索,甚至有研究认为这只是内生于管理团队的天然认知结果。本研究以初始资源禀赋作为最重要的“先天条件”,并认为其构成创业初期机会识别、评估与把握的基础,揭示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烙印力量对企业可用资源的作用机制,即厘清了企业成立初期的资源数量和结构,可通过不同类型机会认知逻辑对未来可用资源异质性的影响,这对烙印理论的内在机理分析具有理论贡献,亦对解释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获取资源的差异化路径具有实践意义。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①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组织发展逻辑更加的多样、复杂和不确定,简单的实证检验无法得出部分企业存在的多次烙印动态变化作用路径,未来可通过案例研究,选取典型企业,精准刻画可用资源变化以及企业成长的烙印过程;②在样本区域和企业类型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以便增加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猜你喜欢
烙印禀赋机会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给进步一个机会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每一“体”都是时代深深的烙印 浅谈音乐载体的变迁史
日本节日里的“中国烙印”
最后的机会
家是一生的烙印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