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岗,向太吉,郝 霆
(西安市临潼区水产工作服务站,陕西 西安 710600)
近年来,陕西省养殖池塘频频出现蓝藻水华污染事件,尤其是渭河滩涂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暴发导致养殖死亡率高、水环境污染加剧,极大地影响了渔民养殖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2021年7月,笔者研究团队在西安市临潼区进行了池塘蓝藻水华生态化综合治理与防控探索,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项措施有机结合,在受污染池塘进行水体原位修复,从而实现有害藻类生态化处理,达到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暴发蓝藻水华的池塘面积大约20 亩,南北走向,水泥护坡,平均水深约2.5米,为多年养鱼的老旧池塘。池底淤泥厚度约15 厘米,池塘主养草鱼,套养鲢鳙鱼。2021 年5 月放入大规格鱼种(250~300克/尾),每亩放养草鱼300~400尾、鲢鱼10~20 尾、鳙鱼8~10 尾。池塘配备两台单相叶轮式增氧机(功率为0.75千瓦/台),用水来源于塘边深井。池塘水色呈蓝绿色,水面漂有一层柳絮状油膜藻花,下风口藻花聚集成堆,在太阳照射下散发着藻腥味(图1)。池塘下风口有死亡上浮的鲢鱼,草鱼溜边游动、反应迟钝、摄食强度减弱。
图1 暴发蓝藻水华池塘
中午检测水质,水温30.6℃、pH 9.2、溶氧11.32 毫克/升、氨氮0.74 毫克/升、亚硝酸盐0.21毫克/升、电导率864微西门子/厘米、透明度小于15 厘米。使用生物显微镜镜检发现,池塘藻类以水华微囊藻(蓝藻)为主,藻细胞密度超过5 000万个/升。解剖发病的草鱼和鲢鱼,未发现大型寄生虫,但鳃丝溃烂发黑;打开体腔观察,肠道、肝脏严重充血,脾脏、肾脏肿大,腹腔内积有浑浊腹水。由此判断池塘暴发了蓝藻水华,水华程度达到了中度。水体光合作用增强、pH 升高、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导致鱼夜间缺氧和藻毒素中毒。
使用长度为池塘宽度1.5 倍的筛绢网(网目60~80目),从池塘中央开始沿着水面向下风口拖拽,拖拽次数因池塘蓝藻水华暴发程度而定,一般2~3 次即可。拖拽上岸的蓝藻置于池塘堤坝上曝晒,晒死的蓝藻及时收集深埋或作为有机肥原料使用。
机械处理完漂浮蓝藻水华后,根据池塘面积和水深,在晴天中午全池泼洒蓝藻分解素,同时开启增氧机24~48 小时,之后根据蓝藻死亡情况再使用多元有机酸解毒处理。
药物处理蓝藻后,根据水体颜色和透明度及时接种小球藻。小球藻的接种量应根据池塘面积和水深确定,接种分两次进行,第1次接种量为总接种量的2/3,接种时间为药物处理后24~48 小时;第2 次接种量为总接种量的1/3,接种时间为药物处理后48~72 小时。在接种小球藻的同时全池泼洒EM 菌,泼洒量应根据池塘面积和水深而定,泼洒次数与小球藻一致。此外,可定期(7~8天)泼洒EM菌来稳定水质、平衡菌相。
经过以上方案处理,1周后该草鱼塘水色为淡绿色,透明度30~35 厘米(图2),草鱼摄食旺盛,鲢鱼活动正常。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藻类镜检发现,池塘水体中优势藻类为小球藻,蓝藻基本被有益绿藻所代替,藻相平衡。
图2 处理后池塘水色
拖拽上岸的蓝藻应及时曝晒并移离池塘岸边,避免下雨天随水流再次进入池塘造成二次污染。蓝藻分解素、小球藻和EM 菌使用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药物、微藻和微生态制剂使用间隔严格控制在24~48小时。
池塘应具有独立的进排水渠,严防池塘水体交叉污染;定期检测水质,加强对蓝藻水华的预警。
蓝藻水华是池塘养殖中常见的现象,多发生于夏季(6-9 月),受温度、阳光、营养物质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适宜环境下(温度20℃以上,pH 大于8.5,光照强且持续时间长等),蓝藻细胞分裂速度快,形成气囊浮出水面并迅速繁殖生长,以致形成蓝藻水华,并通过他感作用抑制其他有益藻的生长繁殖。此现象暴发后往往造成池塘凌晨缺氧,导致鱼浮头死亡。此外,衰亡蓝藻产生的毒素会引起鱼中毒死亡。因此,针对池塘蓝藻水华在高温强光条件下上浮水面聚集在下风口的特点,除了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外,日常调水和改底也很重要。
目前杀蓝藻的药物种类很多、名称多样,成分主要包括地衣芽孢杆菌、蓝藻分解因子、特种微量元素等。本案例使用的生态型蓝藻分解素是一种新型有机水质改良剂,以蓝藻为能量源,将蓝藻分解为水体可吸收的因子,达到清除水体内蓝藻的目的。
蓝藻死亡后要及时使用多元有机酸消除分解蓝藻毒素,有机酸通过降低pH、吸附、絮凝、氧化、络合和分解等作用缓解或消除水体毒性,促进藻类正常繁殖。
小球藻是一种有益微型单细胞绿藻,是池塘藻相主要调节者。适时接种小球藻会在短期内使其成为优势种,通过竞争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来调控水质,同时通过自身光合作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稳定水质,减少应激。
EM 菌是混合菌,主要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EM 菌进入池塘后,通过有益菌平衡pH 和菌相,改善池塘水质,促进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调控池塘微生物结构、稳定池塘微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小球藻与EM 菌配合使用可有效促进藻相和菌相的双平衡,确保池塘水质稳定,实现塘水“肥、活、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