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冶·贯通
——《外国建筑史》教学体系建构与维度拓展

2022-08-16 03:07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建筑与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建筑史思潮建筑师

文/朱 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张远晴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张向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通讯作者)

引言

《外国建筑史》自1977 年开课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现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共64 学时,开设于大三年级秋季学期。课程内容以建筑学现实发展为基点,阐释过去西方建筑历史,以纵向时间线和横向知识点组织发展体系。当下信息化、数字化以及虚拟化的媒介、技术及平台对史论类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与时俱进的挑战和探求,而建筑学专业既侧重实践,又要求理论素养;既关注技术构造,又立足市场竞争;既关注专业基础知识,又强调人文学科融汇;既立足建筑学专业评估、注册建筑师考核制度,又力图在教学体系、内容、方法上与国际接轨,立足地方又拓展国际,立足专业又交融相关,立足职业又倡导执业。时代的激变、技术的跃迁、培养的转型、能力的复合,都在拷问这一传统的史论课程。

1 阐释性史学的相辅相成

以《外国建筑史》为例,当前教学中凝结为三个焦点问题的审思与革新:深与浅——解决建筑表层现象的“是什么”和创作深层逻辑的“为什么”,如何培育学生关注时代的创作力;器与道——解决大量案例“怎么讲”和抽象思潮“怎么学”,如何培育学生响应时代的创造力;软与硬——解决中西、古今差异“如何看”,本硕博、教学科研“如何解”,培育学生引领时代的创新力。三个问题交融了外国建筑史“内核”——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筑案例、建筑师、建筑思潮、建筑手法等。这四块内容的丰富度扩容及复杂性提升,是建筑历史的内生力。

“外延”——交叉学科的支撑:文化的表现、技术的建造、艺术的表意、政治的表征。这四个方向的拓展赋予了建筑历史多维度的外生力。而牵动内生力、外生力协同生长的则是“人-建筑”这条历史演化的主线。“人-美”的创造则成为辨识、赏析、评介建筑思潮和作品的辅线。而深与浅、器与道、软与硬的三个问题求索,两级之间的博弈,则如同三种无形的线索,贯通于不同层级,链接着不同维度,以创作力、创造力、创新力的培育围绕课程难点、重点的凸显,贯穿课程内容求索的始终。

最终,构建以“美育”为主线,以“古意今解”“格古通今”“古为今用”的专业能力培育为辅线,架构“知识点-学生-多地域、多学科”视域下“自然-社会-艺术-技术”四个向度的横贯与纵览,课程内容的内核与外延相辅共生的课程内容全时空视野(图1)。

图1 史论课程内容的组构(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当“历史事件”因史学家的选择,成为“书写的史实”,进入典籍或成为其他形式的历史记载,蕴含并传达具体的信息而成就“历史”时,便可看出历史的重要特征,即历史是被阐释的历史。从历史的认识主体无法直接面对认识客体的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与一般意义的史料搜集的区别也在于它的阐释性。而建筑历史的教学关键就在不仅要引入描述性史学,还应引入建筑现象,以讲授其“是什么”;更要引入阐释性史学应对建筑理论,以解读其“为什么”。二者结合,以建构整体性史论结合的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当“历史”翻开,时间是最直接的维度,这也构成了《外国建筑史》教与学的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在历史的场景中倒叙,汲取经典的建筑案例、著名的建筑师以及有影响力的建筑思潮,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以讲授的方式传播。因循时间的绵延,将知识成“点”化地串联,以“黑箱”原理,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区块化地“输入”,而建筑案例、建筑师、建筑思潮等则成为不同的“输出”。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构建现象背后的关联,找寻现象背后的本质,复归、复现、复原建筑历史的典型时代特质。

2 建筑案例的以点带面

外国建筑史从古埃及开启,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从城邦国家到城市,再到民族国家的崛起及现代城市的形成,建筑如同石头的史实,书写、篆刻和表现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貌和精神;建筑也是人与群体之间所构筑的、不同文化之间所交融的相互关联的意象表达。在古代的时空中,建筑如同时代存在的证据,如奴隶制社会的建筑,其尺度宏大,成为崇拜的表征;其艺术的高超,是建造的纯粹,比如金字塔,在完美形态的背后则是法老永生的追求及献给“完美神”的礼赞。从马斯塔巴-阶梯状金字塔-弯曲的金子塔-胡夫的金字塔-吉萨金字塔,诠释了建筑的纪念性——巨石的建筑、皇权的无限、神化的人、崇拜的创造等,而从金字塔-崖墓-太阳神庙,显现了对建筑纪念性的基本构图原则——体量、序列、尺度、材料、象征、空间的掌握,并利用大自然加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自然地理,运用雕刻渲染空间氛围,明确建筑是统治和镇压的精神力量。以此面对当今吉萨高原上的大漠孤烟和金字塔的沧桑雄浑,以上的“古意今解”尤为关键(图2)。以古人的视角理解今人的疑问、以时代的内容挖掘建筑的建造、以文化的攫取解析建筑背后的意义。古希腊建筑无疑是古代史部分的重中之中,雅典卫城更是难点。课堂中,时空穿越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化身为雅典四年大庆的参与者,以参与路线复原学习路径,从卫城布局深挖“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雄伟”,通过主要建筑物——卫城、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雅典神像,以图片、讲解、视频等多元途径构建代入感,这种“古境今游”,即透过当下的遗址、遗存,认识建筑及其群体于历史中的光鲜时刻,还原属于它们的时代所向和审美所指(图3)。案例背后的美的赏析和思辨尤为重要,以此寻找古人对建筑之“美”的创造内涵。

图2 图解古埃及与古西亚建筑(图片来源:哈工大2021 年秋季学期《外国建筑史》课程学生作业)

图3 图解古希腊建筑(图片来源:哈工大2021 年秋季学期《外国建筑史》课程学生作业)

这也引出了建筑史论教学中的主线——“美育”。它通过建筑内核得以构筑,也通过四种向度得以展现。在具体的阐释中,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背景是建筑案例孕育的土壤和根基。以奴隶制社会时期古罗马万神庙为例,从内核角度,火山灰混凝土是建造的根本。在拱券技术、穹顶技术的推波助澜下,缔造古代直径43.3 米的世界最大穹顶、正中直径8.92 米的采光圆眼,则成为整个建筑的唯一入光口。古罗马奴隶制的社会发展、政治特点以及文化特性在这栋建筑的空间型制、文化表征、艺术内涵、象征意义等多方面的表征下得以阐释。可以看到,建筑之美是时代之美、技术之美、精神之美和艺术之美等多个向度的外延和建筑史内核共同塑造的“合力”。

对于外国建筑历史古代部分这一需要“代入感”的学习,我们采用课后作业与课上阐释相结合的方法。作业以古代部分的经典建筑案例抄绘为主,抄绘的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手绘,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跃然纸上,黑白墨线也可彩色渲染,鼓励自由发挥、结合名词解释与抄绘相结合,有主题地组织内容,将课上描述阐释与课下抄绘解释相配合。

3 建筑思潮的交织相生

建筑思潮,如同历史河流中激荡的水流翻涌前行,而建筑师,正是思潮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亦如本雅明(Walter Bendix Schoenflies Benjamin)提出的“灵韵”。在建筑历史的课程中,如何揭示灵韵的创作之光,需要其具备完整无损的知识支撑和深入透彻的深度解读。这种无形的经验和抽象的理论如何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不应局限于某一栋建筑,而应关注某一类建筑,进行总结和挖掘。

比如近现代部分,思潮涤荡、推陈出新,从复古思潮到新艺术运动,再到未来派的跌宕起伏,构成了风云突起又群星闪耀的近现代,这不仅仅是思潮的证明,更是建筑师的群体像。正如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所言,“他的意图就在于切断扁平化的历史叙述,从而呈现历史的多种面相。是基于历史文献的研读,提供新的历史解释。”

近代百年的激变是从传统向现代的急转期,古代世界的建筑准则和模式以及传统均将革新,而种种思潮就是革新的推动力和内容积淀。当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启席卷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以解决建筑与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为主导,出现了很多“高颜值”的建筑作品,艺术造诣与审美体验,均可称为图片即可见的唯美,直观且形式感强烈。这一思潮的阐释,基于地域性、国别性进行思潮下的拆分,包括建筑案例分析、创作特质总结和著名建筑师解读等。知识点瞬时涌现,彼此关联又各具特点。之后的未来派、风格派、构成主义、表现主义、至上主义、极少主义等建筑思潮的更迭涤荡,使得近代100 多年的建筑历程,风云变幻、激变共生。

课程至此,时代的建筑师们频繁登场,思潮多元并置,学生在各种“派”中困惑,在众多建筑师中混淆。特别是艺术与建筑思潮之间的融汇互鉴、激辩互补,这部分学习,鼓励学生逻辑化、主干化、主旨化以及框架化,从单一思潮的脉络沿革,梳理多元思潮的构成和走向,从发展趋向编织多元思潮间的影响和关联。以此,理解“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作为独立的派别存在的时间都不长,20 世纪20 年代后期,它们渐渐消散,但它们对现代建筑及其后的影响,特别在思想上还是相当深远的。”这部分课程,在基本知识点的展现和阐释过程中,更应关注这些建筑思潮在外国建筑史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某一思潮“名词解释”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掌握时空连续的格局和纵览鸟瞰的视野。知识点不仅仅是一种内容,更重要的还在此项目内容之前和之后的链接——格古通今(图4)。

图4 图解近现代时期建筑(图片来源:哈工大2021 年秋季学期《外国建筑史》课程学生作业)

4 建筑人物的牵引交织

建筑师在寻找和建造的背后,力图为那些时代的困境找寻道路,但过程却充满复杂性。在外建史第三部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出场自带光环。他们创造着历史,历史也记住了他们。大概有12 个学时会讲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阿尔托的创作生涯、作品分析及评价。此内容是回首建筑师的“传奇”,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应不同的创作分期,以建筑师的个人视角串联起他的故事、建筑创作的心路。在这里以每位人物的生平为主线,拆分为几个小主题,无论是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格罗皮乌斯在美国,还是柯布西耶与旅行、纯粹的功能主义者、浪漫主义的转变,还是密斯与玻璃盒子、与玻璃摩天楼,或者赖特的草原住宅、游吟建筑师之家“塔里艾森”、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逆袭等,都将建筑师的作品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挂钩,以人性化、人情化的视角理解大师们的创作,消解单纯的崇拜、模仿、朝圣,而如同一位建筑系学生不小心穿越时空来到他们的事务所、工作室,跟他们学习如何做建筑,向他们问询如何设计;又如同一位忘年交,一位跨时空的老友,秉烛夜谈,或赞同、或存疑、或支持、或辩论。这种更加人性化、故事性的讲授,消解大师们的主角光环,以人物传记般展开其建筑的求索路程,还原人物与他们所在的历史环境。只有知晓他们的能与不能,才能客观地评价他们的作品、思潮以及贡献。而建筑大师又给学生提供了榜样的示范,以其自身于时代的惊涛骇浪中立于潮头的追求,去理解一位建筑师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建筑师职责以及建筑之于时代的创新、创造的价值,理解建筑师为人们营造“美”的历史意义。

回首古代部分,建筑师自古融糅于自然、技术、艺术、社会等多种创作维度,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基,无论顺应或是改造,存在本身即与自然互动。技术往往伴随科学发展,对世界的不断探索给予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艺术作为时代形象的凝结,无数思潮起落前进。社会为艺术提供物质根基,经济和生产决定时代的创作高度。而建筑永远随时代之流,奔行于世界每一个角落,依托于人与环境的对话碰撞而迸发新生。建筑师的讲述,是建筑历史的人性化构建,人情化编织、人生化解析。这部分建议学生课后搜索网络资源,从更广阔、多义化、平实化的视角去理解古代、近现代以及现代大师们的建筑故事,并通过图解完成课后作业(图5)。

图5 图解现代主义建筑(图片来源:哈工大2021 年秋季学期《外国建筑史》课程学生作业)

5 建筑现象的综合求索

历史,如同“影子”,现象是证据,通过在“黑箱”中考据、想象、复原以及探索。特定时代的人们对“影子”也展现了两种姿态,一方面是建设性,它延续着历史的内核与时间对抗,闪烁着恒久的光辉;另一方面,是反叛性,新生与旧有的对抗、艺术对固有的反诘、对固化和边界的反叛,以一种解构后重构的力量,推进和诠释新生的时代建筑宣言。课程中“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八个倾向: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粗野主义、讲求技术精美、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人情化与地域化、第三世界国家的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讲求个性与象征,在重理与偏情之间博弈,这阶段建筑案例以“倾向”汇聚,建筑师被隐藏在作品背后。这种聚类是创作现象的汇聚,其背后承载着建筑师的初衷,也有时代的难点、建筑思潮的更迭、建筑手法的革新、建造技术的跃迁等。这一阶段内容,以多个案例为点,以建筑师为线,以共性特性为面,串联起点-线-面的体系,从综合性的视角去认知现象背后的深度,并进行小范围的延展,扩充几个小专题的补充。

如在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部分,以阿姆斯特丹孤儿院案例为导引,拓展荷兰结构主义建筑专题;在粗野主义中,拓展建筑师与混凝土以及日本建筑师及其系概要,在讲求技术精美中,拓展了高层摩天楼之争、电讯派建筑效应的辩证认知;注重高度工业技术中,结合“高技派”进行阐释;在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中,以贝聿铭、路易斯·康、约翰·伍重为展开。在大专题的背景下点缀小专题,在小专题的精描中深化大专题。这部分的课后作业,强调“图解”的方式及脉络框图总结,通过课下的穿针引线和拓展探索,再次夯实知识点,特别重视全局性的认知和全域性的理解。

6 建筑效应的辩证审思

从当代西方建筑的发展来看,大概有三条主要脉络值得重点关注。其一,是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其二,是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解构主义建筑登上历史舞台;其三,是探索多元化建筑发展之路的各种建筑思潮。这三条脉络均隶属信息化社会建筑——作为高科技产品的建筑。

自20 世纪60、70 年代起,西方社会急速转型、艺术嬗变,在建筑领域,涌现出诸多明星建筑师,他们的作品与各大媒介如影随形,其作品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而被学生追捧和效仿。特别是全球化下的文化交融和时空消解,其思想更得以跨文化传播。当课堂上提及他们时,如偶像般熠熠生辉,而每位建筑师鲜明的立场甚至彼此间反差较大、各执一词的创作倾向,更将我们带进扑朔迷离的当代建筑史中。他们作品多为顶流、地标,并被争相模仿,引领着建筑潮流的走向,如何正确且理性的,站在建筑历史的全时空、全视角去看待他们?他们的建筑生涯也颇具传奇色彩,他们的论著更是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引领媒体的走向。如何理解后工业化以及信息技术时代的建筑师、如何理解市场经济下的建筑学、如何理解建筑师之于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构建两条思路进行知识碎片和混沌现象的整合:第一,还原。将繁杂建筑现象还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第二,阐释。构建“后”和“解构”等与社会、文化、艺术、哲学、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联,从因与果、源与脉、肯定与否定等多种线索去提升其背后“为什么”的规律性认识。

课程中,后现代主义建筑以三种倾向为划分——历史主义倾向、通俗化的装饰倾向、功能与形式的分离,集中于阐释“后”的思想和表现、表征和表意。背景中着重增加了“艺术转向”的专题,以此揭示建筑背后艺术思潮的反诘和嬗变,透析整个时代的思潮和流变。讲授中更要扩大一个广度,从多种途径去挖掘后现代主义建筑,以建筑案例为典型讲解,也要结合代表建筑师创作思想转向解析,并对相关作品进行共性阐释、特征总结,使学生在费解、求解和寻解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认知和感受。课程中也会增加一些建筑师身份互换的环节,“假如你是文丘里”“假如你来书写《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等,从身份转换的视角,进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现代建筑“戏谑”“怪诞”背后的批判性或建设性本质,理解一种思潮、一种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源流和演化。同时,也可对比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更好地理解建筑创作之于不同环境、地域、国情下的不同创作历程和作品特征。

解构主义建筑讲授中是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包括彼得·艾森曼、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丹尼尔·利伯斯金、伯纳德·屈米和蓝天组。每位建筑师都态度鲜明且在建筑界独领风骚。这部分讲解以建筑师的创作历程串联典型作品,不仅分析作品特征,更重要是分析其背后的创作思想,并将其还原于建筑师的不同创作阶段之中,着眼于时代环境、技术背景和艺术潮流等,较为全面和完整地理解“解构”。比如以雷姆·库哈斯的从业经历为背景,梳理不同时间段的创作特征,理解他之于解构主义、之于时代的影响和贡献,以及他和他的“学生们”对下一个时代的启迪。进而以海牙国立舞剧院、荷兰驻德国新大使馆、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等为案例,细分建筑创作的特质,最后结合某杂志对他的访问,转换视角,以他自身的话语解释课程传达的主旨。这部分的课后作业,就是针对以上内容中感兴趣的观点,进行小论文的撰写,并在课后与主讲教师进行观点讨论(图6)。

图6 图解后现代主义建筑(图片来源:哈工大2021 年秋季学期《外国建筑史》课程学生作业)

结语

展望未来,数字软件、信息媒介、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为“穿越”历史提供可能。《外国建筑史》的课程学习仍需革新和转型,以应对时代的急速发展。通过迈向时代前沿的教学方法的更新整合、由历史传承新生的古今理论研究,进而深度挖掘、优化教学研究体系,引领学生走向建筑历史学习的大美之境(图7)。

图7 《外国建筑史》课程体系构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迈向时代前沿的《外国建筑史》侧重从单一到多元,从无形到有形,提升学生创作力。对教学内容加以专题性整合,构架美育主线、思政辅线、多元向度关联互生的有机体,辅以信息技术介入,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室,构架数字技术下外建史教学新趋向。

历史传承新生的《外国建筑史》侧重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有用,提高学生创造力。历史理论知识对接建筑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古为今用、古意今解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对接建筑理论,则引导古今穿越、古意今心的代表建筑师、建筑美学研究。

深挖教研体系的《外国建筑史》侧重从坚守到突破,从泛讲到精品,提高学生创新力。一方面传承“普利茨克奖”建筑师系列和“西方建筑美学”研究;另一方面坚持与国外建筑院校的建筑历史学科共建课程。

引领大美之境的《外国建筑史》侧重从全面培养、精准培育到“大美之才”的美育主导、思政领衔。立足设计之美:创造之美、创作之美、创新之美。挖掘理论之美:关注时代、响应时代、引领时代之美。强化实践之美:美的城市、美的乡村、美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

猜你喜欢
建筑史思潮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探析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史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1分钟建筑史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如何释放多元社会思潮的正能量
浅谈建筑史课程教学模式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