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徽州地区民间刺绣艺术研究

2022-08-16 09:11许仲林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徽州刺绣服饰

许仲林

本文从动物图案的神态造型、植物图案的各异形态以及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素材等方面论述徽州地区民间刺绣的民俗艺术特征。对徽州地区民间刺绣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论述新时期民俗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必须要以服饰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服饰设计艺术的创新为基础,运用新时代的传播媒技术,融入新时代思想,创作新时代的民间服饰刺绣艺术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刺绣;民俗;艺术特征

徽州地区的民间刺绣艺术,简称徽绣。徽绣是古徽州地区传统的手工技艺,蕴含了大量徽州历史和民俗文化信息,深刻地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民俗艺术文化特征。

徽州刺绣技艺也被称之为徽州工艺的“绝艺”。古代的针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刺绣。我国的手工艺历史源远流长,在《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述:“五彩备,谓之绣。”考古学家从众多出土文物中证实,刺绣手工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唐宋期间逐渐发展起来,到了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鼎盛状态,尤其是到了清代,刺绣手工艺的发展应用达到顶峰,出现了四大名绣,即湘绣、粤秀、苏绣、蜀绣。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也出现了独特的地域风格民间手工艺刺绣。它们是中国传统刺绣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传统手工艺与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徽州地区在历史上文风昌盛,徽州商界在南宋崛起之后,到了明朝,已经发展成为和晋商并列的一支强大商团。到清朝中期,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商界十大商帮之首。徽商来往全国各地带回来的不仅是经济,还有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创造发展。徽州地区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民间刺绣就是工艺精湛、秀美的刺绣艺术典型代表。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技艺,徽州地区民间刺绣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承载了徽州地区丰富的民俗艺术文化。不仅在人们的服饰与衣着中丰富的使用,在各种的传统节日和特殊的仪式中也有着密切联系,是民间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元素。

1.徽州地区民间刺绣的现状

徽州地区民间刺绣囊括了各种传统刺绣工艺与布艺贴锈等技法,融合四大名绣之风格,其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以及广泛的使用价值成为徽州地区乃至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艺术。徽州地区民间刺绣主要是以黄山地区的绩溪、歙县一带细刺绣和打籽绣、盘金、锁绣、平绣、三蓝绣等,其中打籽绣和三蓝绣尤为突出。打籽绣难度比较大,技法复杂。徽州地区的刺绣还有融合全国各地名绣之特征,其主要因素是厚实的徽州商界文化底蕴和新安文化的土壤,属于一个整体文化素质都很高的儒商。吃苦耐劳聪慧的徽州人用自己杰出的实践创造了三百余年的辉煌业绩,是中国历代经济繁荣鼎盛史上一大奇迹。而且徽商以开拓庞大的商界范围,创造了徽州商业经济的繁荣。徽商带回徽州的不仅是经济上繁荣,同时还有传统服饰工艺文化。如今的徽州刺绣就是融合明代时期上海顾绣和苏绣的工艺特征,从而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徽州地区刺绣技艺,具有典型的地域性风格特征。在色彩的运用上比较文雅、含蓄,喜欢以黑色或蓝色作为底色,这一点也与徽州人内敛含蓄、聪慧质朴的性格相吻合。徽州的刺绣在色彩的配置上多用红、孔雀绿和金线勾边以及彩色的线带和金属片等,使绣出的刺绣物品更加别致。徽州地区的刺绣艺术多出现在女装装饰上,如手饰品、鞋子、帽子、手帕等。在刺绣工艺上根据刺绣品底布的颜色进行配线、设计图案,设计刺绣针法,即平绣、立体绣、贴绣。

徽州地区的刺绣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孙权的夫人赵姬。那一时期,刺绣工艺品刚刚开始盛行,徽州地区的刺绣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但是受到了封建小农经济的限制,直至清朝初期,随着徽商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业经济交汇带回来全国各地的丝织品和绣品,徽州的刺绣工艺才迅速发展起来。清代徽州民间的刺绣最明显的特征是用银线或金线勾边,色彩多是素淡、文雅。刺绣图案多以花卉为主,其造型简洁质朴。那时期最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间刺绣作品有“鸳鸯卧莲贵子采莲荷包”“荷花荷包”等,如图1。

图1 鸳鸯卧莲贵子采莲荷包、荷花荷包

辛亥革命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徽州地区民间的刺绣手工艺发展得非常迅速,而且涌现出大量工艺美术大师,多数以家族长辈传承给下一代的方式继承并发扬刺绣手工艺。古徽州民间刺绣的工艺元素和手工技艺都有了很大的创新提高。民国初期的徽州地区刺绣沿续晚清时期的工艺特征,以沈氏、宋氏等人为代表人物。民国后期,徽州地区刺绣以歙县的人物贴绣、绣画、摘绫绣和勾金刺绣的沈氏为传承人代表,并逐步完成民间刺绣与顾绣、苏绣、宫廷刺绣等刺绣艺术的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留学归来的学者带回来的国外工艺品,对徽州刺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徽州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品开始大量运用黑色、橙红、宝蓝、湖蓝等纯色为底,形成了独特的江南笔墨韵味。其画面的构成非常美,比较常见的有写实生物、风景、动植物等。刺绣工艺针法层层递进、色彩渲染,绣线丝丝入扣,物象非常生动逼真、切实可爱。刺绣的题材大多以鱼虫、花卉为主。徽州民间刺绣在这一时期仍受小农经济影响较深,刺绣作品多以自给自足的家用为主,同时受徽商人带回来的外地物品影响,徽州地区民间刺绣艺术也逐渐对市场信息比较敏感。

随着改革开放,徽州民间刺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打破仅局限于传统的满足个体家用的封闭环境,以“徽商夫人”为代表的一批徽州民间刺绣爱好者和刺绣工艺品制作民间艺人开始突破旧制束缚,从自给自足的个体家庭服饰用刺绣,逐渐演变为家饰摆件刺绣,开始注重强调装饰性,迎合市场的需求以及消费者的喜好,适应新时代审美的要求。同时,刺绣图案元素题材也逐渐更加丰富,除了花卉鱼虫图案,还有动物、古代诗词、民间故事以及戏曲传说等多种图案造型被应用在刺绣作品上。刺绣手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方面,积极学习把现代技术刺绣与传统刺绣结合起来,在技法上也有了比较大的创新。除此之外,徽州地区民间的刺绣手工业开始倾向于商业化的应用发展,很多产品的包装、服饰配件以及室内的装饰布置等也开始用徽州民间刺绣品进行包装设计。逐渐地徽州民间刺绣逐渐走向产业化、市场化。

2.徽州地区民间刺绣艺术的民俗特色

徽州地区民间刺绣手工艺是古徽州地区徽商经济、徽州文化和传统农耕生活文化的产物,很多是意形,所表达和承载的信息普遍是考取功名、科举中第等美好愿望的寄托。其刺绣的图案有独占鳌头、鱼跃龙门、二甲传胪、蝶贺头甲、一路“莲”科、喜鹊报喜、一帆风顺、一品清“莲”等内容题材。有的刺绣稿本以梅兰竹菊、春日和风、乔松怪石、等雅致景象的“腰袱”。还有蝶恋花、鹭鸶戏莲等为绣品题材内容,用以祈愿婚姻的美满幸福。寓意多福多子的葫芦、扁豆、石榴等稿本内容频繁出现。此外还有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四蝶庆春、富贵“瓶”安、福寿双全、花开富贵、金玉百财等,表达吉祥寓意的刺绣艺术品。

徽州民间的刺绣工艺在工艺技法上主要是以平绣为主,点、线、面结合。用对色丝线或金线连接绣花边,主流图案造型主要有植物、动物、人物三种元素。

2.1 植物图案为稿本的造型

自古以来植物图案的刺绣手工艺品是我国民间各类艺术品的常用题材,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生存活动与植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与植物相联系的民间艺术文化与艺术作品,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不谋而合。徽州民间刺绣以植物元素为图案造型的很多,主要有莲花、牡丹、石榴、梅兰竹菊、凤尾草、百合等。徽州民间刺绣的传承者将这些造型复杂的植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简化抽象、重新组合,创作出极具装饰效果和韵律感的刺绣作品。例如,莲花图案是诸多民间刺绣艺人喜爱的创作素材之一。因莲蓬多子,寓意为多子多福;莲子与鱼结合,寓意“连(莲)年有余”或者“喜结连(莲)理(鲤)”之意;把鸳鸯与莲花组合在一起,意为“鸳鸯探莲”“并蒂同心”,表达出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与追求,利用梅花的“梅”与“美”的谐音之意,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烈的花瓣造型装饰效果。此外,民间传统刺绣手工艺者在创作刺绣作品时非常喜欢将梅花与喜鹊两个元素合在一起使用,寓意“喜上眉梢”(图2)。古人对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追求,恰巧与石榴果实繁密的形态相符,石榴也是徽州民间刺绣作品创作中常用的植物题材。牡丹是百花之中雍容华贵气质之代表,深受千百年来人们的喜爱,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极具文化内涵。牡丹图案在徽州民间刺绣作品的表现中,造型写实,线条明快,工艺技法上运用挑花针和平针相结合的方式,使刺绣的画面层次感丰富,视觉效果突出。牡丹图案也经常与凤凰相结合,被称为“凤戏牡丹”,更增添了凤鸟的优美情趣,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也是幸福和快乐生活的象征和荣华永驻、富贵常在的美好寓意。

图2 “喜上眉梢”两折荷包

植物图案刺绣的手工艺技法上,歙县的民间刺绣传承人沈兰英使用多种多样的刺绣针法,如架花、挑花、和花及纤花等。尤其是在绣制手帕的过程中,沈兰英经常把不同的植物图案配以鲜艳的颜色,在缝制荷包时,在荷包里面放入配制好的特殊香料,配以金丝线在荷包外面缝合,再与五彩的珠子进行搭配,其造型栩栩如生。

2.2 动物图案造型

地处皖南山区的徽州地区自古以来鱼米茶叶盛产丰富,人民生活简单淳朴,徽州民间刺绣中的动物元素图案形象也具有淳朴浓郁的艺术特色,生活中的鸟鱼、鸳鸯等造型图案出现在民间刺绣中,同时也有人们想象出的吉祥瑞兽,如麒麟、龙凤等。这些动物图案常用于状元帽、绣花帐檐、虎头鞋、围嘴、肚兜等服饰物。最为常见的是儿童穿的虎头鞋上的虎眼、虎眉、虎鼻、虎嘴等,运用了多种刺绣针法,如拨花、打籽等多手工针法缝制而成。用细铜丝把夸张处理后的大虎眼睛缠绕在鞋头上方。此外虎头鞋面的配色大多数是以红、黄、蓝为主,其中虎嘴、眉毛、鼻、眼等处较多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表达人们为孩子祈求平安健康的精神需求。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象征的图腾,龙凤图案也是徽州地区民间刺绣中常用的题材之一。在我国古代,龙凤是皇权贵族的象征,现代人们普遍地把吉祥安康、平安长寿,龙凤等吉祥寓意的图案运用在徽州地区刺绣作品中,尤其在婚嫁的家饰用品中最为普遍。龙是男性阳刚与威武的象征,凤则体现出女性的优雅柔美、温婉含蓄,寓意婚姻和谐,富贵吉祥。如刺绣作品“龙凤呈祥”帐帘(图3),作品底布主料采用金黄色的锦缎,威武的巨龙大红色的丝线秀制,高傲的凤凰位居奇石之上,采用一点绿对比的颜色搭配,凤凰的周围以两朵高贵的牡丹花与几片祥云做装饰,配用金银丝线精致地绣出龙的鳞片和凤翎,造型和色彩对比鲜明。整幅帐帘以红色作为主色调,配以靛蓝与之进行强烈对比,背景以金黄色的锦缎加上金丝银线绣出龙鳞凤翎,刺绣技法疏密有致,针迹手法上主次分明、虚实相生,整体构图上形成互补对应,整幅作品华美精致、光彩照人。

图3 “龙凤呈祥”帐帘

2.3 民间故事图案题材

在刺绣作品《老鼠娶亲》中,民间的刺绣艺人根据流传的故事情节进行艺术设计,再运用贴绣和打籽绣的刺绣技法,表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和质感。在色彩搭配方面,分别运用不同明度的红色表现出传统习俗中娶亲队伍敲锣打鼓的喜庆洋洋氛围。在图案的细节处理上,运用多样的素材配饰进行点缀,丰富整个刺绣作品的故事效果,使其造型形象更加生动逼真。还有《五福拜寿》也是徽州地区民间刺绣艺人最钟爱的主题之一(图4)。《书经》上记载的五福:一寿、二富、三康宁、四修好德、五考终命。由此可见,《五福拜寿》具有祝愿、吉祥、祈福的特殊意义。徽州地区民间的刺绣艺人以多种故事主题创作的绣品,既展现了如意吉祥的寓意,也表达了古徽州地区朴实的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4 五福拜寿

徽州刺绣是地域民俗艺术与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也是民俗艺术的传承载体,它体现了徽州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蕴含普通民间大众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原生态审美特征,呈现出质朴与厚重的艺术性,体现了徽州地区民间艺术崇尚传统自然、追求生活和谐的审美取向。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形式和艺术语言是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情感世界的体现,反映了徽州地区人们阳刚爽朗和朴实无华的性格特征,对研究江南地区民间刺绣文化,乃至中国民间刺绣艺术与技术的历史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物参考价值。

3.徽州地区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创新

3.1 加强对徽州地区民间刺绣传承人的资助力度,拓展教育传授方式

拓展徽州民间刺绣艺术传承的范围与传习教育方式,加大对传承人的资助力度,对徽州民间刺绣艺术进行研究,是为了更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徽州地区的刺绣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徽州地方政府要重视和推进有利于徽州民间刺绣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颁布相关条例,保护徽州地区民间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徽州民间刺绣传统艺术文化。加强宣传力度,对徽绣民间的传承人和保护者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徽州民间刺绣传承者在传统手工艺界的知名度,加强对徽州地区民间传统刺绣的技艺多途径、深层次的宣传工作,提高其知名度。引导一代代年轻的民间传统刺绣爱好者传承发展徽州民间刺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徽州民间刺绣艺术更大范围地深入到更多的群体中。近年来,国家与政府通过制定五年保护计划、大力支持建立民艺传习馆、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以及民间艺术绣品走进民间艺术博物馆等多种方式推进对徽州地区刺绣的传承与保护。徽州地区有些创作与创新能力较强的民间刺绣艺人将传统的刺绣工艺技法与时代的流行趋势相结合,将徽州地区民间传统刺绣元素应用在文创设计与生活用品中,让更大范围的人群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和感受徽州刺绣的非遗之美。

其次,加大对徽州地区民间刺绣技艺传承人的创作资助与提供便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品,必须得有一批高水平高技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动与推广。然而,现在一些徽州民间刺绣传承人的生活比较贫困,为了生活他们很有可能忽视民间传统刺绣工艺技能的保护工作。只有加大对喜爱民间刺绣艺术传承人创作的资助与生活补贴,解决徽州地区民间刺绣传承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民间艺人们才能更好地把精力放在刺绣的传承与创作上。

再次,地方政府与艺术协会等单位可以组织专业教育人员与传承人进行探讨技艺传授与传承方式,实现民间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传导教育方面,将民间刺绣的技艺训练与创作方法引入大专院校的选修课程中,或者引导学生青年艺术爱好者对民间刺绣艺术的关注,培养年轻一代的刺绣技艺传承人,为徽州传统刺绣艺术的传承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积极开发地方民俗旅游文化宣传,开发徽州地域特色的民间刺绣作品,将其与文化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徽州民间刺绣的市场化发展。泰国的“曼谷包”(图5),是众多游客在泰国必购的旅游商品之一,被成功打造成泰国旅游商品的“名片”。其准确的定位设计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设计者准确细化消费群体,量身打造特定消费人群的爱好需求,追求合理的定价以及精良的工艺。徽州民间刺绣品在旅游市场的发展中也可以参考“曼谷包”。例如,通过将民间特色刺绣产品,设计分类成若干个系列,在刺绣的稿本内容设计和造型把握上融入徽州民间传统风俗文化,运用不同的刺绣技法和色彩搭配,迎合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群体。运用不同的实用功能设计,如刺绣伴手包、眼罩、刺绣 U 形枕、钱包、刺绣扇子、刺绣钥匙扣等具有现代家居生活气息的常用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如图6。

图5 曼谷包

图6 刺绣钱包、钥匙扣

3.2 融入时尚元素进行设计创新

近年来,追求“回归自然,回归原创手工”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徽州民间刺绣也因其刺绣技法表现灵活、图案元素造型丰富多样而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加强对徽州民间新刺绣艺术产品的创新设计开发,满足大众消费者和市场的新需求,进而促进徽州地区民间刺绣艺术和其他民间艺术产品的发展。由此可见,创新才是徽州地区民间刺绣艺术传承和延续的根本之路。在与时俱进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刺绣作为艺术品,其创作不能再墨守成规。依靠传统技法的刺绣作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通过增加民间刺绣的形式美感与艺术形式,增强视觉冲击力,同时结合区域民俗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进行创作。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融入新思潮、新观念进一步丰富徽州民间刺绣的创新设计,让“时尚化”与“个性化”的刺绣作品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可以采用中国刺绣元素制作迪奥针、香奈儿画、刺绣山茶花表盘与腕表。以金绒丝线细绣山茶花作为面盘,呈现出香奈儿最经典的山茶花元素,与钻石搭配,独特的美感与创意,再配以现代感十足的黑色简约真皮表带,使产品尽显华贵。香奈儿能够将经典元素与中国刺绣进行巧妙融合,以经典元素为出发点,再予以设计重新诠释单品低调华丽,平添一抹诙谐与幽默,打造出独具特色且珍贵的时尚精品系列,同时也给徽州地区民间刺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发展思路。此外,还可以通过系列化设计与多种风格,结合染织工艺与画绣、刺绣等创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这不仅可以使徽州民间刺绣更好地传承下去并焕发活力,同时也为徽州地区民间刺绣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拓宽了思路与途径。

3.3 推动与服饰品设计相结合

徽州地区民间刺绣作为民间艺术文化,深受地方民俗和区域文化的影响。伴随着民族物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精彩迷人的传统艺术,自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时尚设计领域追新逐奇的重要元素。国内外服饰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服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服装配饰品的工艺水平越来越成熟,同时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方向。徽州民间刺绣的技艺与新型材料,也同样可以创新性地在现代中式男装、中式女装、中式童装以及服饰配件中加以恰到好处的运用,例如可以在现代旗袍的领、袖口、裙衩等部位运用徽州民间刺绣的滚边绣,在现代休闲服饰中的线绣针迹、时尚潮流服饰中的亮片绣等。这些对徽州民间刺绣创新型的巧妙设计与运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徽州民间刺绣工艺的发展创新,另一方面也促使徽州传统民间刺绣与现代服饰设计元素、工艺技能之间的和谐融洽运用。

由此可见,在现代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徽州民间刺绣对其传统的刺绣图案、刺绣材料、绣线的色彩、刺绣工艺技法等进行不断的创新,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设计元素魅力和工艺艺术价值。

如何推进徽州民间刺绣与现代服饰品设计相结合?首先,要突破传统刺绣图案设计的思维模式,加以创新发展。把徽州民间传统刺绣的图案稿本以新型的形式美感,设计在现代服饰款式上,并把其作为现代服饰设计元素的重要位置。确立徽州民间传统刺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地位,给现代的服饰设计师发挥更丰富自由的设计想象空间,丰富现代服饰品设计元素的多样性。结合现代的审美观,突破徽州民间传统刺绣图案在服饰设计中的局限性,促进徽州民间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品上的创新运用,使徽州民间传统刺绣与现代服饰品设计完美结合。其次,突破传统刺绣纹样的装饰模式,传统的服饰设计把刺绣纹样装饰在服饰的领边、袖口、门襟、底摆等司空见惯的服饰部位,吸引不了人们的审美视线,要突破其这种传统的装饰模式,需要考虑把徽州民间传统刺绣元素,设计装饰在服饰的特殊部位,以夸张装饰人体某个部位美,把传统刺绣的装饰功能美发挥到与实用功能美高度统一。并与服装款式、色彩、工艺等方面的相互调整,达到整体调和的视觉效果。再次,让刺绣工艺图案修饰人体的缺陷,运用刺绣图案和刺绣工艺针迹、绣线的颜色凸显人体部位的优美,根据人体的体型、部位特征、形态等因素,设计刺绣元素在服饰上的布局,根据人体起伏变化的特征,运用刺绣工艺去掩盖人体不足之处,修饰人体的缺陷。例如可以利用绣线的色彩和材料的光泽感设计出妙趣无穷的刺绣图案色彩以视觉差来矫正人体不足,凸显人体的特色美。

4.结语

徽州民间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刺绣艺术的佼佼者,将徽州民间刺绣作为一种创新的服饰设计元素渗透到现代服饰品的设计中去,是现代服饰设计师所要探寻的新设计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结构的更新,审美观念的改变,仅仅简单地沿用传统刺绣技法绣制的服饰不能满足人们对服饰的新需求和新欲望。用现代美术思潮和审美观念对徽州民间传统刺绣艺术进行创新型设计,运用现代科技打破刺绣的传统绣布、绣线等材质限制,突破传统刺绣工艺的平面呈现形式;运用现代服饰设计思路,开发新的刺绣工艺与材料进行创新设计,增强视觉审美冲击力;用现代服饰设计理念及刺绣工艺技法、图案造型、刺绣艺术等去修饰与丰富人体的美,掩饰人体的不足之处,体现徽州民间刺绣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新型元素的完美结合。徽州民间传统刺绣的创新发展运用,为现代服饰设计师启发了新的创作思维,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丰富了服饰设计区域,开辟了新的服饰设计风格。研究徽州地区民间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运用,为现代服饰的设计发展指导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徽州刺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虽然还存在着传统刺绣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融合、认知保护方面以及发展方向等问题,但是随着社会各方面对“非遗”保护观念认同和不断发展,坚持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徽州地区民间刺绣传统艺术在新时期将会与时俱进地发展,不断地繁荣创新。

注释:

[1]孙诒让:《考工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10页。

[2]李琦琳:《徽州教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3]郑红:《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徽州民间服饰的影响》,《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4]鲍义来:《徽州工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5]魏玉龙:《刺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设计与运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9年。

[6]崔荣荣:《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7]姚邦藻:《徽州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8]梁惠娥,崔荣荣:《民间裙装中褶皱的效用价值》,《纺织学报》2006年第9期。

[9]焦存超:《明清徽商妇与商业的互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0]黄俊敏:《徽州地区民间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徽州刺绣服饰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猜朝代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Wearing History
刺绣新生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