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 安徽合肥 230601)
阅读离不开写作,写作也需要以阅读作为支撑。如何“搭台”,找到二者切合点,从而为学生“唱好戏”,是值得语文教师反思的问题。语文教师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充分利用好语文课文资源,引导学生尽可能在课文阅读中主动寻找有价值的写作资源,即寻找课文文本的“潜台词”,显得十分有必要。如何去寻找文本中宝贵的写作资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从细微处着手,也要试着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归属地”,即对统编教材不同文本进行归类和划分。如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单元主题:
单元单元阅读主题单元写作主题第一单元民俗篇学习仿写第二单元事理篇说明的顺序第三单元美景篇学写读后感第四单元演讲篇撰写演讲稿第五单元游记篇学写游记第六单元经典篇学写故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编者在编排教材时就已经从宏观上对文本进行了分类,同时在文本归类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
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打破文章之间的界限进行划分,如按题材、按作者、按写法、按情感。以下按题材和写法对八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说明文单元进行划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开展相关的写作训练。
单元主题:说明文写作主题八上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下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
此种归类从纵向上宏观把握,打破了教材编排体例,能很好地明确阅读与写作的重难点,也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了有效帮助。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如按照不同的朝代、不同的风格分类。
我们对“文学是人学”这一文学命题也许并不陌生。在这种人学观下,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除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展现,笔者认为作为文学创造者的作者的价值探讨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笔者整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发现,共有171位作者为我们呈现了经典的文本,有的甚至提供了多篇文章。如鲁迅、毛泽东分别呈现了三篇经典作品,朱自清呈现了两篇佳作。那么编者为何要选择这些人的作品?笔者对这些人的生平经历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发现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恰恰是新时代初中生所需要传承的。或爱国爱家,或哲理反思,或热爱生活,或励志向上,这正好成了学生写作立意的积极参考。如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很好地为学生表达爱国感情提供了参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意象的捕捉、诗人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写身边的变化,特别是当下美丽乡村建设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现实素材。学生在描绘乡村美景,赞美大好河山的同时赞美祖国,从而表达爱国情感。这正是诗人舒婷这首诗为学生提供的关注生活的价值!
课文中人物的品质也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如《梅岭三章》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关于陈毅的生平经历后,重点讲述本文的写作背景。笔者在执教此课时,从陈毅生平中的一个故事讲起:
1937年,陈毅同志在筹组新四军的途中遇到了胡兰畦女士。他们其实在很早前就相互认识,此次相识后便私下里订下了婚约。当他们向党组织汇报,相关领导却因他们的身份不同意二人结婚。当时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找到了胡兰畦并与其谈话,要求胡兰畦隐蔽其共产党员身份,以中国国民党部队少将身份继续做统战工作。陈毅同志于是致信胡兰畦说:“马革裹尸是壮烈牺牲,从容就义是沉默牺牲,为了革命,我们就吃下这杯苦酒吧。假如我们三年内不能结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陈毅心中那份从容就义的决心。接着教师可以很巧妙地设问:“当陈毅同志面对敌人围困20多天的情况时,他考虑到难以脱身,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看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梅岭三章》。”在学习完本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品质,举例于写作练笔中,从而较轻松地理解文本的价值。有的学生甚至能够对这篇课文中的典故进行详细的梳理,如从“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的伍子胥到“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达摩祖师和爱国青年陈天华,传递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所谓以文为纲,就是将文章的架构、文章的义理、文章的价值和学生的写作构思融合,共同搭建新的支架,助力学生的写作酝酿。这里的“文”可以分为群文和单篇文章两种形式。就单篇文章的架构而言,教师可以试着通过不同的文本引导学生借助相似文本体例进行有意识的仿写。如对于一些古诗词,试着在熟读深悟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造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以下是学完《天净沙·秋思》《如梦令》两课后学生的仿写佳作:
天净沙·晨晓
冬阳晓旭初上,暖意融融耀窗,阁楼伊人梳妆。粉黛姣容,轻散淡淡馨芳。
如梦令
浅浅回眸一笑,阁外余音环绕。深思闺中人,无奈桃花依旧。谁知?谁知?楼外嫣红唯稚。
学生的模仿和创作能力往往是超出教师的预期的,在以上教学实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还能进行其他体例的诗歌创作,比如“钗头凤”:
钗头凤
神笔手,半碗酒,随笔挥墨知己难求。夜风清,秋月明,醉望曦月,月悲我心。凄凄凄。
笔如刀,人更豪,一缕惜怀比天高。墨飘香,夜更长,无奈佳人,心中惆怅。茫茫茫。
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到学生不仅对于诗歌的体例有了很深的体会,还能够结合自己所学和经验大胆尝试创作,很好地以课文为纲,促进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
有个词叫心流,指的是人们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后,忘了时间,忘了周围事物的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心流是写作的最佳状态,但心流可遇不可求。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去开展写作训练,激发这种心流,让学生体会到心流带来的愉悦,从而在情感的萌发下热爱写作。这就是以“情”促“写”。
有的文章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家国情怀的高歌,要引导学生多读这类文本。如在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文本解读中开展写作训练。
学生习作示例:
在阅读中领悟
——品味“生如夏花之绚烂”
…………
我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读出了几百年前的那段豪情壮志。那场“北京保卫战”打出了汉人的气势,打出了我们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在整整二百七十六年明朝历史中,我最佩服的是于谦。
他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当蒙古人气势汹汹地打到北京城,英宗被俘,有人主张逃跑,还在暗中收拾好了家当时,身为兵部尚书的他挺身而出,怒骂那些毫无爱国之心的“臣子”,并且向四面八方调兵,做好战斗准备。待蒙古人到达北京城下,他临危不乱,向敌人进攻。这是一个臣民的不屈呐喊。他有强烈的爱国心,为捍卫威武不屈,且反败为胜,这体现了生的伟大。在于谦身上,我们能看见生命之绚烂。
时间再往前推进二百多年,文天祥的《正气歌》可谓充满了英雄正气。他被元兵所俘,坐过大牢,吃过大宴,却一身正气,只求以身殉国。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一生的写照。“子曰成仁,孟曰取义”,这是他临行前的遗书,也是他誓守民族大义的决心。相传,他在刑场上曾问百姓:“南方在哪?”即有百姓指给他。他向南方跪拜行礼后便对刽子手说:“我的事做完了,行刑吧。”他的国在南方,向南行礼,也是向国家行礼。他的一颗赤诚之心,永远地照耀在华夏大地上。
…………
这篇练笔最大的亮点是小作者有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独特的理解,借助于一个个历史故事展现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借助于诗词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表达出来,这种感悟既是对文章义理和人物精神的升华,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价值追求的呼唤。外在的召唤和内在的追求很好地借助于练笔实现了共鸣,从而在写作中升华精神。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除了诗歌外,其他的文学作品也离不开生活这个活资源。还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譬如在大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和家人一起去自然和社会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家长一定要重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如端午节的包粽子活动,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增加了孩子对传统节日的体会,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担当与责任意识。走进生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更好地开展读写思维的训练提供了基础。
“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开阔自己的视野。比如学习了《社戏》一文,可以让学生去读鲁迅的《故乡》《祝福》《孔乙己》等文章,进一步拓宽视野。还可以对比阅读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其中的童真童味。
写作要讲真话,抒发真情。这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相似的或者不相似的世界。在教学《社戏》的同时,试着让同学们回忆自己曾经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写一写,学生之间交流。可以模仿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描写一段景物。也可以观察家乡的文化习俗,如招待客人有哪些方式。还可以收集一种文化现象的资料,并做好笔记,与同学交流。
鲁迅是文章大家,作品文质兼美,我们可以模仿他的写作方法和写作内容进行创作,甚至是颠覆性仿写、超越式仿写。这些都是对文本潜台词的一种呈现。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者,要善于发现并解决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追“本”溯“源”十分有必要。以课本为基点,发散思维,才能更有效地找到写作的“活水”,使学生在写作上文思泉涌。深入探究每个文本背后的“潜台词”,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更好地助力写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