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散文的共情美质
——第八届“鲁奖”散文杂文获奖作品解析

2022-08-15 00:48王家勇
鸭绿江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共情散文故乡

王家勇

难得有机会如此集中地看散文,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散文并不“讨喜”的阅读时代,可当我读完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五部获奖散文杂文作品后,我对当下中国散文创作的认识有了彻底的改观。这五部作品中,有对师道力量的温暖陈述,有对原乡意识的当代纾解,有在城乡变迁中的自我和解,有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对生命意义的探究,这些作品既有丰富翔实的知识呈现与历史掌故,又有深刻透彻的人性挖掘与哲理阐释,还有那一丝丝或浓或淡的故乡情结和精神寻根,这些都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达成了一种极有深度的共情。

庞余亮的《小先生》在我看来是一部儿童散文,这里既没有华丽堂皇的辞藻,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感,也许因为同是“先生”的身份,让我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产生了极强的共情,这种共情来自作家笔端真挚、自然而又温暖、从容的时光抒写。

这部作品首先唤醒的是读者们早已深埋的童年记忆,学生们冬天吃“冻冻丁”、挤暖和,男女同桌间的“三八线”和一个个有趣又贴切的绰号,作家对童年的珍视似乎将读者轻柔地推进了温暖的童年里,让人不禁感叹一句“那时候真好啊!”加之作家对童真、童趣的幽默呈现,让这份记忆的温暖又多了一丝会心的笑意,比如那个因顽皮而摔断半颗门牙至今不敢大笑的孩子和那些咬炒蚕豆像一群小老鼠磨牙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读者似乎看到了曾经换牙和上课偷吃零食的自己,那种打心眼儿里漾出的笑意会自然而然地浮于脸上的。

当然,庞余亮的笔端流淌出的绝不仅仅有这些,还有其作为“先生”的那份责任和深刻。在《小先生》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作家对孩子尊严的极力维护和对教学方法的不懈探寻,他从不直接呵斥学生课堂内外的各种调皮捣蛋,对有身体残缺的孩子竭力维护,也不断地从老先生那里偷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他是一位负责任的大先生。同时,我们也在作品中看到了作家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照,比如乡村的留守老人与孩子、上级的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民办教师艰难而又执着的转正以及时隐时现的乡村暴力和辍学等等,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庞余亮在触及这些社会现实时,笔触并不严厉,但能让读者在一种云淡风轻中感到触目惊心。

其实,在我看来,作家的这些情感和思想都是通过其生动的语言得以传达的,他的语言既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精心打磨,又像是自然天成,比如其把黑狗比作“一个标点或错别字”,把土坷垃擦片比作“一盘未下完的棋”,把打谷场上的草垛比作“金色的草帽”等等,这是多么形象生动啊!当然,在这形象生动的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是作家对“先生”这两个字的独到认知,“我又梦到了我们坚实而平稳的乡村学校……乡村学校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块安全岛……”①,正如《彼得·潘》里的那座既有规则又自由的永无岛,作家始终对“先生”这份职业充满了惶恐、虚心和敬畏,在那里收获了开心、温暖、“地气”和成长。

但凡一部文学作品中牵涉了故乡,就必然会成为诱发我阅读的契机,江子的《回乡记》同样如此。虽然作家笔下的赣江以西离我的家乡有些遥远,但作品中所表达出的作家对家乡的复杂情感,我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这部散文集吸引我的第一点在于其叙事中有着难得的胆识魄力,比如《练武记》《回乡记》中对那特殊“十年”的描述既淡然又坦然,没有讳莫如深,也没有刻意渲染,这会让读者在一种平淡的话语中更为自然、客观地看待那段历史。此外,对追逐商业利益的武校的不屑、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反思等,江子都直抒胸臆、善恶分明。而其叙事语言上的小说特征则是吸引我的第二点,《回乡记》的故事性是很强的,祖父与蛇、乡医的兴盛与衰落、三生的罪与罚、女儿的高考等等,在这些文字的片段里,我甚至像在看小说一样难以掩卷,就叙事结构而言,作品虽是由若干个记忆片段连缀而成,但因为这种小说化的叙事语言,让读者能够从中勾画出一条关于家乡的清晰线索。此外,这部作品吸引我的还有那些蕴含深刻哲理的知识呈现。赣江以西的武术、原罪意识、鄱阳水况、吉水名人等,在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知识传达背后还潜藏着作家深刻的体悟,比如“一个人的狂躁易怒往往因为他(她)对所处的环境缺乏安全感”②,“人人皆有罪,罪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罪就是生活本身。”③……这些话语其实都是能够触动读者心灵并引发思考的人生体悟,是一份难得的警示。

当然,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还是其对故乡的复杂情绪表达,在字里行间中我似乎读懂了鲁迅笔下令人难以释怀和通透理解的原乡意识。在《回乡记》中,作家和其中的很多人一样都做了“故乡的逆子”,他们逃离家乡并扎根城市,“成了一个没有来路的人……,同时也就成了一个没有归途的人。”④当然,作品中也有离开又返回的乡党,像赎罪的三生、重回安宁的福米和两次回归的伯父曾水保等,曾经远离的家乡反倒成了他们放下内心枷锁和执念的慰藉之地,尽管这片故土正在变得“无措”、“疾病缠身”,可作家却也努力用自己的文字为乡土招魂,因为“故乡,仿佛一名性情乖戾却不失慈蔼的母亲,不管经历多少岁月,总会对她在外久久不归的游子,怀着永恒的守望之心。”⑤作品中有作家对家乡的“恨”,也有“爱”,这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使我在作家宛如家常的絮叨中更加想念那就在不远处的故乡。

庞余亮的《小先生》和江子的《回乡记》都与故乡有关,而陈仓的《月光不是光》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几部作品让我这个离开故乡二十余年的游子如此激烈共情的原因吧,只不过陈仓的作品在关于家乡的留守或流浪上,情感更具撕裂的痛感。

阅读这部作品的感受让我有些意外,意外的是我的日常言行竟与作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包括对树的认知、对神佛的态度以及对故乡的执念等等,正是这些意外的相似让我废寝忘食地一气读完了整部作品。首先,作家在作品中表达了其对树的敬意、尊崇和喜欢,这是陕西丹凤这片故土融进作家血脉中的体悟,树便如人,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宗教和信仰,正如作家的父亲所说:“他下辈子既不想上天,也不想入地,唯独想做一棵树。树把根扎在地下,最接近魔鬼的地方;树把叶伸入天空,最接近神仙的地方。”⑥树几乎贯穿了陈仓的整部作品,这似乎正是其对父亲的思念所化,也是其内心潜意识的外在物化吧,因为,树这种生命体既是父亲又是自己,作家以这样一种诗化的形式将生命的旺盛、苦难、延续等通通融进树的意象里。接下来是作家对超自然力量的态度让我感到惊奇,这部作品中提及了很多的寺庙宗教、吃斋念佛,初时我误以为作家是一位迷信者,但直到我读过了“代后记”,我才意识到这种误解是大错特错了,“我信佛,信神,信上帝,甚至信鬼,见什么拜什么。反过来说,我什么都不信,只信自然……在我眼里,任何一条生命都是神,都是为了化我而来的。”⑦这与前辈哲人斯宾诺莎、诗人郭沫若所追崇的泛神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万物皆为神,这是唯物主义对生命高度尊重的最好诠释,在《月光不是光》中,我感受到了作家对生命的敬意和心胸的宽广,让读者能够从中受教便是作品巨大的意义。当然,这部作品最能引发我共情的还是其对故乡那份难以割舍的执念。作家于作品中曾将故乡丹凤比作一间寺庙,而将游子比作这间寺庙里修行的弟子,这是多么绝妙的比喻啊!作品中关于城和乡的描述有很多,比如父与子的世界观、故乡人口的流逝、城镇化发展的弊端等等,大多呈现的是城乡的差异与冲突,我甚至还因为作家老爹坐电梯、用马桶时的窘况而忍俊不禁,可笑过后的阅读体验并不好受。其实,这些不都是作为游子在城乡的游走博弈中完成着属于自己的修行吗!正如作家所说:“只要炊烟不灭,就证明这片土地还活着,证明这个偏僻的小镇还活着,证明我的故乡还是富有生机的。”⑧另外,这部作品同样也有着浓厚的知识底蕴、时而闪现的诗文并茂和对孝悌思想的传递,这些都是这部作品难能可贵的特质,相比同具原乡意识的《回乡记》,陈仓的《月光不是光》对于我来说,共情的力度会更加激烈一些。

在本届获奖的五部散文杂文作品中,李舫的《大春秋》是唯一的一部简装书,却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一份沉重,这也许就是历史文化散文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吧!我曾几次拿起,又几次放下,能够坚持读完不是因为要完成这篇应约文章的任务,而是文中磅礴恢宏的历史文化景观深深地吸引了我,并带领我在作家华美有致、堂皇有度的辞藻中流连忘返。

我太喜欢作家这种诗文并茂、述论相成的写作形式了,尤其是其中的第一辑“士”,作家在描述扬雄、嵇康、陈子昂、韩愈、苏轼、李贽、王夫之等古代先贤的生平故事时,诗词歌赋、史书钩沉、名士文章信手拈来,既没有正统史书的枯燥乏味,也没有虚构文学对历史的戏说戏仿,有的是作家发自内心地对千古名士、山川河流和文脉大道的寻觅、追索、崇敬和叩问。我十分惊叹于作家的博闻强记、渊博深广,在这部作品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放荡作文,桀骜为人”的嵇康、“峥嵘诗骨、慷慨人生”的陈子昂、“德润古今,道济天下”的韩愈等,也随着作家的笔触神游了苍凉雄浑的呼伦贝尔、中华文化心灵故乡的巫峡和白山黑水间的七彩吉林等,还有那春秋时代的巨人对话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壮烈,这些宝贵的历史景观重现似乎让我对历史的极为零散的认知隐约间被穿成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而不再是一个个历史的片段或节点。仅就这一点而言,李舫的这部作品让我感到了自己对中华文明和历史的浅薄无知,使我受教良多。

当然,这部作品除了对历史的重新勾勒和梳理外,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所蕴藏着的作家对家国之道的深刻体悟。《在火中生莲》中由韩愈所散播出的中华民族的气度与风骨、《南岳一声雷》中由王夫之从理论高度上定义的国家立场和爱国主义、《山河血》中由杨靖宇所呐喊出的“国既不国,家何能存”的家国情怀等等,这正是“士子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家国情绪、道义文章——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⑨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难忍热血沸腾,虽然这部作品根植的是历史,但历史却是当下的前奏,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作为华夏儿女,有谁不想行走山河、挥斥方遒呢?但与这些先辈相比,我感到了自己的普通和渺小,即便如此,我也依然愿意为这个新时代竭尽全力。作家用极富鼓动力的文字将知识和故事融合起来,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他所营造的历史场景中,并与其产生共鸣、共情,这的确是一部值得细细阅读、慢慢品味的优秀作品。

沈念的《大湖消息》是这届获奖作品中我最后一部读完的,原因就是作品中的“水”。我的家乡在辽南的一座小城,那里也是庄庄有河,水系通达入海,所以,这养成了我的潜意识中对水的亲近和喜爱,加之这部作品也是作家的原乡之作,因此,我便想跟随作家一起去倾听大湖的心语,慰藉一下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部作品中对浩浩荡荡的洞庭湖中的水和依水而生的人的透视让我感触良多,“水是孤独的,人也是孤独的”⑩,作品中每一位生活于洞庭湖区的人我都记忆深刻,比如保护区的老张、麋鹿饲养员李新建、巡逻员江哥、种黑杨的玉山、崔百货、谭苗地、鹿子林父子乃至毒鸟人何老四等等,他们虽形象各异、经历有别,但读者都能在他们的身上感受到和湖水一样的孤独,这也许是因为自古至今的这一池洞庭见证了太多的生生死死,砍芦苇的少年、许飞龙、昆山、鹿子林父子和谭苗地的儿子都死在了这片汪洋里,我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中见识到了少有的与水有关的沉重和悲戚,可即便如此,这里的江湖儿女仍“以水为生”,“共同守护一江碧水”,因为这里的人和这里的水已经养成了共同的品格,“水,忍气吞声,却从不轻易退缩”⑪,人也是如此,生则与水同行,死则化水而去,永远那么坚韧、豪迈。

同时,这部作品也在对人与水的透视中,蕴藏了很多的知识和哲理。对于这样一部带有田野调查基调的散文来说,丰富的知识性是不可或缺的,这里有洞庭湖的各种鸟类、麋鹿、江豚、黑杨等等,甚至还有长江裁弯改直、退林还湖、十年禁渔的历史掌故,但在这些知识的背后其实是作家一种带有辩证意味的哲理思考。这种哲理思考存在于迁徙与消逝、守鸟与猎鸟、保护与索取、生存与死亡等种种二维中,比如打鸟队长老鹿,这是一个收割了无数鸟的生命的残暴刽子手,但却因为无意中救下了一只白鹤而放下了“屠刀”,“看到白鹤渐渐柔和的眼神,一个鲜活的被挽救的生命,他浑浊的心情顿时澄净下来。”⑫成为守鸟人的老鹿最终得到了回报,被他治愈的白鹤飞飞后来竟找人报信救下了老鹿即将溺水的孙女,这也许就是作家想要在作品中为这些矛盾的“二维”寻找到的答案吧。

“水,给了大地灵性、厚重、声名,也给了人刁难、悲痛、漂泊。”⑬但水也同样给了人“活路”和“生命的力量”,这是我在后记中找到的文眼,我也确实在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水”,似乎也让我再次回到了那片养育我的有“水”的家乡。

注释:

①庞余亮:《小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176 页。

②③④⑤江子:《回乡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51 页,第75 页,第74 页,第127 页。

⑥⑦⑧陈仓:《月光不是光》,安徽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第249 页,第282 页,第141 页。

⑨李舫:《大春秋》,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第34 页。

⑩⑪⑫⑬沈念:《大湖消息》,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第123 页,第6 页,第40 页,第254 页。

猜你喜欢
共情散文故乡
故乡的牵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月之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