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 精微 精深 精美
——评“孙竹钢琴独奏音乐会”

2022-08-15 08:29王安潮
乐器 2022年8期
关键词:钢琴家肖邦音乐会

文/王安潮

中国钢琴文化的受重视程度如何?可能任何人都无法做出准确的估算!琴童数量之多,音乐会的受欢迎及市场反响,钢琴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可能在全世界都是“之最”的层级,在世界文化史中也是少见的现象。在钢琴音乐文化兴盛的语境下,自然易于产生钢琴家,这可从中国钢琴名家辈出中得到佐证。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就成为社会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明星之一,如丁善德、李献敏、唐丽玲等;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代钢琴家中有傅聪、殷承宗、刘诗昆等;改革开放的第三代钢琴家中有郎朗、陈萨、王羽佳、张昊辰等,他们都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们丰富了中国钢琴艺术史。

新新一代的钢琴家如何?国人自然对其充满期待。可能受近年来的疫情影响,年轻一代钢琴家饱受困扰,音乐会无法举行,自然也使大众对他们的发展状况知之甚少。可喜的是,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上海东宝文化运营有限公司在近年来以神州青年钢琴家“天团”的名头而不断推动了一批钢琴家崭露头角,让“小字辈”钢琴家们在上海、北京、合肥、长沙、连云港、马鞍山等地举办音乐会,孙竹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浙江湖州籍的旅欧青年钢琴家以精湛的技艺、精微的演奏、精深的诠释、精美的意境而给观众留下了美好印象。

笔者首先见识了她在苏北第一音乐厅——连云港大剧院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然后又浏览了她之前参与的合肥音乐会,接着看到了她在自己家乡湖州的音乐会,还在线上观赏了她在英国伦敦米尔顿音乐厅、古顿那夫学院大厅的音乐会。此外,还注意到了她在其他场合演出中的靓丽身影。即使在疫情影响之下,她仍有数量可观的高质量音乐会而展现其才华,足见孙竹勤奋的学术精神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笔者对其连云港和英国的两场音乐会印象最为深刻,见识了她的选曲及演奏技艺的特色,学术性探索意识强,处理手法精微细腻,宏观结构和微观内涵的把握能力强,这些都是她作为“小字辈”新新一代钢琴家中最为难得的艺术品质。因此,兹此拟对其予以评介,以为更多人见识其风采。

先从2020年金秋十月在连云港的音乐会来看,孙竹对旋律的线条和色彩的变换处理吸引了笔者,其演奏意境深远,灵动曼妙。这场《新星闪耀“长三角”——神州青年钢琴家天团成员中国旅欧青年女钢琴家孙竹连云港独奏音乐会》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是她在音乐风格上的处理把握精细。上半场的肖邦《第一谐谑曲》(Op.20)和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Op.14)在风格上不同且对比性强,前者是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肖邦作于1831~1832年间的作品,它是波兰作曲家为纪念1830—1831年发生的波兰民族起义而写,曲中表现了肖邦“悲愤的忧国之情萦回胸怀”,尤其是以波兰的圣诞歌曲《安睡吧,小耶稣》为素材而展开乐曲的第二部分。孙竹对曲中音乐的旋律性表现和情感抒发,使作品的诗意美得到很好的显现。后者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在年富力强的21岁时所写,孙竹与作曲家创作此曲时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她注意了音乐中的强烈动力性和独特的个性化在切分节奏、新颖和声的运用下而展现开来,并对作品的艺术性、严谨性同样注重,挖掘了1912年创作作品时的社会反思题材的显现。作为20世纪反潮流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注意了维也纳古典时期的舞曲、塔兰泰拉、托卡塔等民间音乐的新发展,将调性音乐的魅力重塑,尤其是发掘了俄罗斯音乐的忧郁伤感之美,是全曲动力性为主基调中的感人力量所在。孙竹在这两部作品的演奏中注意了音乐内涵深度的精细技巧展现,以敏锐的触键力度控制而展现了钢琴音乐歌唱性线条,以力量对比而展现了两首作品不同的动力及其各部分间的对比,她的丰富音色变化赋予了浪漫乐派和新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以吸引人的魅力,将结构层次以渐变的方式而展现调性音乐的线索发展,以音乐的美韵而吸引观者能与其同享音乐之中,在不同风格的把握上做了精微的演奏处理。

其次是她在音乐色彩上的精微变换。音乐会的下半场选用了德彪西的作品《版画集》中的《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以及《意象集》第二集中的《穿过林叶的钟声》《月落荒寺》《金色的鱼》等。这一组作品与前述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在演奏技艺变换上也有一定的挑战性。作为印象派顶峰时期的探索,德彪西的《版画集》中着力于东方神韵的蕴涵,它们是作曲家在一次博览会上接触东方文化的触动下而创作的。《塔》是以东方五声音阶而意造的东方古塔形象,孙竹以力度、色彩的变化来展现,着意于古塔的神秘悠远,她以深入的内涵情境营造而去展现出塔之钟声的悠荡和塔影之形态的迷幻,演奏中还注意了旋律的碎片化形态,触键的灵动与力度的细微变化,其演奏的层次感较强,展现了有趣而富有韵味的情境。《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同样是东方神韵的基调,孙竹将前者的触键做了直、快、灵的处理,在舞曲节奏的演奏上注意力度的整体性把握;在后者处理中注意了色彩的虚实对比,曲式结构的自由也在演奏上以层次的精微变换处理。孙竹在这两个作品力度的强弱与色彩的浓淡对比上展现出她在钢琴音乐处理上的独特表现力。

再次是她在表现技巧丰富性上的精深解读。孙竹在德彪西的两部《意象集》的表现上展现了她全面而丰富的表现技巧。对于创作于1905年、1907年的《意象集》,孙竹对两部印象派成熟之作的技艺有精深的解读,在抽象性的画面营造上以丰富的技艺而展现,挖掘了这部具有钢琴音乐里程碑意义作品中的技巧丰富性所在。在《意象集》第二集中,孙竹对曲中的对位做了细致展现,对和声色彩的转变、全音阶的色彩叠加,在半音的下行所营造的沉思意境,是以由外及内的方式而逐层渗透的,展现了如标题所言“透过树叶间的钟声”的意象空间;“月落荒寺”中以古里古怪的歌谣旋律而表现了标题所言的荒凉与寂静,孙竹在三度、五度音程的关系处理中也有其理解,让人感受到旋律的游走与意境的伸展中的音乐动态。德彪西的“意象集”是以印象派画境为艺术想象情境,他在第一集的《水中倒影》《向拉莫致敬》《运动》的音高关系展现中注意了二级和弦、减三和弦及五度音程等新颖音响的构建,这些恰是孙竹解读色彩转换与意象深远上的精深解读能力所在,她的丰富触键而使其音乐意境的塑造显得水到渠成,无突兀之感,让人不知不觉中进入她所呈现的印象画境中。

如果说孙竹在连云港音乐会中以细腻的演奏而展示了她在钢琴色彩、意境营造上的能力的话,她在米尔顿音乐厅中的演奏则更体现出全面技术所展现的精美的钢琴演奏艺术。从巴洛克时期的《升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巴赫),到“把古典风格的清晰性和浪漫主义的形象性结合起来”的《前奏曲、众赞歌与赋格》(弗朗克),到肖邦晚期的成熟之作《船歌》,再到印象派的成熟之作德彪西的《版画集》,孙竹音乐会的选曲涵盖了钢琴文献的最美空间。从乐曲时间的跨度上来看,从巴洛克时期的繁复装饰性到印象派的意境抽象性,这其中有近两百年时空跨度,新新一代的孙竹在演奏中注意了精深的学术探索和精美的音响营造,尤其是审美情趣的精妙挖掘,是她作为名校毕业的研究型演奏家体现的特点之一。

在复调大师巴赫的《升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中,孙竹在基调上注意了钢琴演奏中的装饰音处理的问题,注意了复调线条层次明确的问题,她在前奏曲与赋格上的不同线条构建,则是她学术思考的关键点所在。在同为需要注意复调线条的作品中,孙竹在弗朗克《前奏曲、众赞歌与赋格》演奏中紧抓主题性格的主体性特点,将循环出现的主题予以了精深技艺附加,从而展现了这位并不常见的作家在作品上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学术型演奏的艺术形象创新性挖掘之功。在肖邦《船歌》的表现上,她同样地注意创新性的展现,展现了肖邦诗意中的和声与主题材料的精密发展,尤其将肖邦这部晚期作品中旋律、和声的优雅做了情趣的美妙显现,以轻松的演奏而展现这部“变态难”之作中的技术问题,展现技术之上的艺术魅力所在,展现了这部肖邦与乔治桑关系破裂后所创作的叙事性音乐的精美意境。

技术运用及大局观把握的恰到、得当,是孙竹在其独奏音乐会中所展现的技艺能力与艺术品质,这是她艺术成长的辉煌履历之显现。这位受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陈巍岭教授名下的钢琴才俊,以优秀的才艺而赢得全额奖学金并进入英国四大音乐高中之一的威尔斯大教堂学校(Wells Cathedral school),而后又考入英国最难考学校之一的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 Drama),在其中完成了本科及硕士课程,大量的音乐会及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锻造了中国钢琴家。学成归来的她所展演的多场音乐会给人以 技艺精湛、艺术精深的印象。诚然,大场面中常有拘束和怯场之感,甚至不时显露的“学生腔”,大师课时亦有未尽之处,这些都是新新一代的孙竹亟待解决的不足之处。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古今诗话》),新新一代的孙竹已在既往音乐会中施展出才华,她已有了展翅高飞的能力;“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我们祝愿她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也祝愿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能高台阔景,一路阳光,在新时代优渥的文艺大发展中涌现出更多像孙竹这样的新新之星。

猜你喜欢
钢琴家肖邦音乐会
“钢琴诗人”肖邦
搞砸的音乐会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失败的音乐会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肖邦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